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秘书们-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一角的马道远走向汇报席,先向与会者鞠躬,然后打开课件,开始汇报。

    与会者手里都有材料,但很少有人读过近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听了马道远汇报,有的有话想说。但是,按照规矩,除副市长有权发言,部门领导即使是一把手除按市长要求提供情况外,也很难插嘴。有什么意见,只能过后单独找到分管副市长反映。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各个副市长对自己分管工作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发言是按副市长排名先后顺序的,最后的先发言。所有副市长发言完了,再请特邀的人大政协领导发言,最后才是常务副市长,总结只能留给刘市长。

    马道远对其他副市长的意见都无所谓,坐到自己座位上,提笔准备记录。但他没有记下分管副市长们的意见。因为谁都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都要加大分量。那政府工作报告就会越来越长,最终就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关键要听刘市长的意见。

    吴爱军发言,他先肯定政府工作报告高瞻远瞩,内容充实,“但是,”他又重重地强调,“但是,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所涉及的数据水分太大,一是总结十五期间的成绩有水分,相关数据严重不实。GDP,人均GDP,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有那么快吗?”

    刘市长打断吴爱军的话,问统计局长,“梁局长,十五数据是你提供的,到底真实不真实?”

    梁局长小学生似的站起来回答,“吴市长说的几个数据都是逐年累加起来的,而且经过省统计局确认过,绝对真实。”

    吴爱军突然问,“我是分管统计工作的,这些数据出来为什么没向我汇报?”

    坐下去的梁局长又站起来,看着刘市长,没有及时回答吴爱军。

    会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吴爱军所提的问题非常敏感,事关上届政府有没有政绩,还事关分管部门越级汇报。哪一条都非常麻烦。如果不是有意为难,故意发难,那么,吴爱军提的问题就值得很好研究,值得进一步统一思想。大家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刘市长。

《》第二部分 第十四章 分歧(2)

    刘市长耷拉着眼皮在写着什么。

    坐在最后旁听席上的马道远站起来回答,“吴市长,有关数据是我请统计局提供的,还没来得及向您汇报。”

    马道远说话时就看到坐在前排最边上的李家强冲他摆手,但马道远还是把责任揽过去了。

    吴爱军怒睁圆眼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你有什么权力让他提供这些数据?”

    马道远也噎住了。和梁局长一样,他能说这些都是刘市长安排的吗?那不等于出卖了刘市长吗?但是,事实上,他们谁也不敢向外公布那些数据。

    此时,只要刘市长说一句,是我安排他们提供的,吴爱军就不会借题发挥了。但是,刘市长就是不说这句话。政府常务会上,看的就是市长的态度。市长态度暧昧,甚至软弱,下面就左右为难了。没有开话,统计局梁局长和马道远就只好继续站在会场上鹤立鸡群。刘市长可能感觉到面前戳着两个人碍眼,皱着眉头说,“坐下吧,吴市长继续说。”

    吴爱军就继续放炮,“报告中的十一五目标我认为定得高了。我认为本届政府完不成的事,不要推给下届政府。否则,失信于民,还是要实事求是。”

    与会者听出来了,吴爱军在为接任下一任市长作准备。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挤干水分,给自己腾出空间。但是,究竟成绩和目标的数据有没有水分?其实吴爱军心里也没有底。刘市长点名请负责目标制定的发改委主任解释一下。

    发改委主任不傻,没有站起来,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十一五目标进行解释。

    吴爱军插话,“我记得你报给我的目标数据没这么高啊!”

    发改委主任说,“是的,后来我们又按照达小康年限倒推出报告中这组数据,比报给你的数据大了点。我已经报给牛处长了,可能还没到你手上。牛处长,是不是啊?”

    同样坐在后排旁听席上的牛得草记不得发改委报过这个数据,但又不好抹了发改委主任的面子,就回答说,“是的。”

    吴爱军便不再追究了。

    刘市长问还有没有其他意见。一片沉默,没有。刘市长就开始小结。一二三四,把各个副市长提的意见归纳提炼成几条,要求起草小组迅速修订。独对吴爱军提的数据水分问题只字未提。

    马道远飞快记下刘市长的要求,所谓起草小组,其实就他一个人,指望不上别人。

    接下来由发改委主任汇报全年全市经济社会目标责任状完成情况考核结果,之前都在小范围征求过意见,才拿到政府常务会上的。特别是征求过分管的常务副市长吴爱军的意见。吴爱军没有异议。但是,当发改委主任汇报结束,刘市长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发表时,却出现了异议。还是从小到大,先浅后深,各个分管副市长从自己分管工作角度对县区年度目标责任状的完成情况逐一提出排名建议,那么,综合下来,发改委拿出的方案中运阳县排名第一的提议就有了分歧。

    又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吴爱军听了其他副市长发言后,出尔反尔地对发改委拿的方案猛批一通。发改委主任嘴蹶得能拴头叫驴了。明明是反复征求过吴爱军意见的方案,吴爱军转眼翻脸不认账了。但是,吴爱军管不了那么多,他振振有词提出,“我认为几位副市长提议非常有道理。首先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如果什么工作什么时候都是运阳县第一名,那么就不利于调动其他县区同志的积极性,反正无论怎么干还是拿不到第一名。这不是我们目标考核的真正目的所在。其次按照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问责制,运阳县前不久发生了‘十?二三’特大火灾事故,一把火烧死了十几个少女,震惊全国,网络上至今还贴着许多惨不忍睹的照片,至今还没有处理意见。想想多么可怕呀,十几个花季少女转眼就魂断运阳,多少个家庭一夜之间陷入痛苦的深渊。第三,我就不说了,其实有发生特大火灾事故这一条就足够了,其他指标完成再好,我认为运阳县也不能拿到第一名。”

    的确如吴爱军所言,运阳县在运河市的各项工作中一直排名第一,区域老大的交椅稳坐多少年了,几乎毫无争议。然而,这次有了分歧。有了分歧不可怕。官场上就是争名夺利的事。分歧可以协调。领导的重要工作就是协调。但这次吴爱军说出一部分人的心里话。路不平,众人踩。吴爱军真的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吗?参会的谁都听出来了,吴爱军的矛头直指市委常委兼运阳县委书记何毕。至于为什么,这是后话。

    刘市长总结时说,“运阳县的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请发改委重新核实,三天内报市政府再研究一次。”

《》第二部分 第十五章 舞伴(1)

    朱巧巧什么时候走进舞厅学会跳舞的,马道远一点也不知道。

    也许朱巧巧越来越意识到,跟一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生活在一起,不仅毫无情趣,而且十分痛苦,无法忍受。人,本来可以活得更洒脱,更自由。马道远这人太枯燥了。当朱巧巧发现家庭以外的另一片新天地时,马道远像璀璨的明珠渐渐黯淡下去,秘书头上的神秘光环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了。

    但马道远不仅不愣不傻,而且还自尊心特强。在一天中午饭桌上,朱巧巧说了学跳舞的事。

    “啪,”马道远摔下筷子翻脸,“你知道那舞厅里都是些什么人吗?”

    朱巧巧说,“知道,跳散了的和即将跳散的。”

    马道远说,“知道了还去?”

    朱巧巧提高嗓门说,“你说让我去哪?打麻将,赌钱,你更不能容忍。跳舞你怕跳散掉,你说我除了上班闲磕牙,还能做什么!”

    马道远说,“巧巧,不是别人能做的事情咱们都非要去做不可的。做人不仅要学会选择,更要学会拒绝。那么多坏事,偏要去尝试吗?有的事情是一辈子都不能尝试一回的。因为教训只能从别人身上吸取,千万不能从自己身上吸取。你知道的,贪官污吏做的那些坏事,哪个轮上了不一失足成千古恨,还指望着翻身吗?没机会了。因此,世上许多事情不是都要亲自去做的,有时甚至拒绝比选择更重要。”

    朱巧巧不耐烦地说,“别给我上课。跳舞是坏事吗?我知道你那点歪心眼,自己女人不沾边,也不许自己女人沾别的男人。世上哪个没有异性朋友?噢,有异性朋友就代表上床睡觉?你不也跟那个丁梅梅眉来眼去的吗。”

    马道远说,“请你别把我和丁梅梅扯到一起。丁梅梅只不过是我的同事,我们之间不会有任何绯闻。”

    “哟,拉被盖脚,盖得住吗?”朱巧巧说,“我算看明白了,我再这么受下去,我这辈子就算交给你了。外面人都说我风光,丈夫在市长身边工作,得风得太阳的。可是我的内心苦水往哪里倒去?我内心的苦水啊,长江黄河都盛不下呀!”

    马道远说,“再熬一熬,再等一等,苦日子就会过去了。等熬出政府办,我把欠你的全补给你。咱们一起去跳舞唱歌。”

    “呸,我等不到那一天了。等你熬到出头之日,也许早有人把我取代了。”

    “你就再忍一忍吧,为了我,为了马达。”

    朱巧巧摔下碗说,“我就是不听你的,偏要去跳舞。等你陪我去跳舞,黄花菜都凉掉了。我跳舞是健身的,又不是去找野男人的。你有本事你也去跳。舞厅里两口子多哩。去吧,我教你跳。”

    马道远说,“我知道我该怎么活着,打死我都不会到那些场所的。”朱巧巧去的舞厅是城里的老舞厅,开张时在那里学跳舞的年轻人如今早已人到中年了,但因学跳舞而走到一起的年轻人,却又大多在舞厅里跳散掉了。正像马道远说的,到那里跳舞的人是两类人,一类是在里面跳到一起的,一类是在里面跳散或即将跳散的。朱巧巧不是没听说过那个舞厅的名声,但是,她认为跳散掉的都是那些心怀不轨的男人和自制力不强的女人,她决不可能跳出什么问题的。她不会让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在她身上重演。她根本不相信跳舞会把心跳散掉,更不可能把家跳散掉的,除非别有用心。更主要的,当时朱巧巧根本不会跳舞,舞曲根本触动不了她身上的一颗细胞。她身上的神经细胞沉睡得像沙漠里的沙子,没有经过狂风吹拂。因此,她对任何音乐都无动于衷。但她好奇,特别是后来从下岗工人进了一家事业单位以后,在与许多干部家属接触中她才发现自己孤陋寡闻,一无所长。别人夸她身材苗条,是块跳舞的料。她居然从来不会跳舞。别人都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己却从未开发过自己的潜能,实在是一种浪费。

《》第二部分 第十五章 舞伴(2)

    于是,朱巧巧在大闹政府办之后不久的一个早上上班前,跟着一个单身女同事走进了那家舞厅,女同事把她交给了一个一头黑发的瘦瘦男人,朱巧巧喊他刘老师。

    朱巧巧硬要跳舞,马道远也没办法。过了一阵子,马道远发现,朱巧巧脸色越来越滋润,也越来越自信了。担心也渐渐淡去。

    一个周末,朱巧巧硬拉马道远去学跳舞。马道远死活不去。

    朱巧巧说,“跳舞真好,看我的脸色多滋润,人家都夸我比不跳舞时年轻十岁。看我身体多好,从来没感冒发烧。走,跟我去学跳舞。不会,我教你呀。哪有生下来就会跳舞的,都是后天学的。有什么难的,大学你都考上了,跳舞还学不会吗?跳舞是高雅的。美妙的音乐响起,浑身的细胞都跳动起来,世间什么烦恼什么痛苦都没有了。走吧,等你学会跳舞,咱俩就是舞厅里最佳搭档,我再也不找刘老师了。”

    但是,马道远就是跨不出这一步。不仅不愿跨出这一步,而且还说让朱巧巧生气的话,“世上有许多事情是要学会拒绝的,别人能做的,咱们不能做。吸毒的感觉也很美妙,你能去吸毒吗?”

    朱巧巧一听不高兴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不学好吗?”

    马道远固执的脾气又犯了,“学好没学好你自己知道。”

    “你这人真没意思。”朱巧巧丢下马道远,自己化了妆就去了舞厅。

    时间不长,朱巧巧就有了自己的舞伴,也就是她说的刘老师。其实刘老师不是老师,是某局的二线局长,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顾问。热心教像朱巧巧这样的初学者跳舞,因此人们喊他刘老师。朱巧巧最初跟刘老师学跳舞,刘老师教得很用心。但朱巧巧并不喜欢跟他跳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