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遂溃。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结束。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是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我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军争之法
第二节:军争之法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笔者字面理解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所以,不了解诸候列国的战略意图,不能与之结交;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的地形,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不用向导,便不能得到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所以,用兵打杖必须依靠诡诈多变争取成功,依据是否有利来决定自己行动,按照分散或集中兵力的方式来变换战术。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就像疾风骤起,行动舒缓时就像林木森然不乱,攻击敌人时象烈火一样猛烈,实施防御时象山岳一样稳固,隐蔽时如同浓云遮蔽日,冲锋时如迅雷不及掩耳。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掠夺村庄,攻占土地,都需要分散兵力,一定要认真权衡是否值得以后,再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将帅就能取得胜利,这是军争的原则。
笔者感悟
孙子阐述了“军争”的实施方法。
在没有了解各个诸候国的战略意图时,不能轻易与之结成同盟;在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的地形时,不能冒然行军;不用向导,便不能得到地利。
用兵打杖必须依靠诡诈多变的军形来蒙蔽敌人,用军争的主动权来争取胜利。在战场上,一切行动都要围绕对本军队有利而行动,按照分散或集中兵力的方式来变换战术。
军队行动要像疾风骤起,行动舒缓时就像林木森然不乱,攻击敌人时象烈火一样猛烈,实施防御时象山岳一样稳固,隐蔽时如同浓云遮蔽日,冲锋时如迅雷不及掩耳。
掠夺村庄,攻占土地,都需要分散兵力,一定要认真权衡是否值得以后,再行动,不能见小利而妄动。
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将帅就能取得胜利,这是军争的原则。
孙子说:“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在企业的战略决策时,对于不了解的行业进行投资,一定要慎之又慎。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很多已经发展得非常壮大的企业,一夜间轰然倒塌的事件。究其原因大多是盲目投资造成的,是利益驱动的欲望,使一些企业家把心思用在与本企业毫不相干的暴利行业,由于涉足的是自己完全门外汉的行业,所谓的“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报告”大多数成分是利欲熏心的良好感觉。结果导致致命的决策失误。
我从事的石材行业,经常遇到一些刚刚涉足本行业不久的人士,大谈行业发展趋势的时候,我们会问他,在本行业干了多长时间。如果才从事一两年的话,我们会告诉他,你还没有资格谈论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行业特点,要想成为行家都“非三五年不为功”,更何况成为专家呢?
很多资金雄厚的财团,看到一个陌生的行业很有诱惑力,必然会请这个行业的“专家”来进行咨询,看到庞大的资金将要注入本行业,专家们会感到非常荣幸,生怕煮熟的鸭子会飞了,此时他们会不由自主的跟着投资者的意愿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个“可行性分析”的准确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哪个行业的专家会说自己所在的行业不好的。这就是那些打造“联合舰队”企业财团纷纷失败的原因。
欲图霸业的宋襄公
欲图霸业的宋襄公
在宋襄公即位的第八年,即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十月七日,齐桓公去世,齐国爆发了易牙之乱。其乱始于太子之争。齐桓公有六个儿子,而且都是庶妾所生,地位平等,所以齐桓公怕自己死后诸子争位,就与管仲将公子昭(后来的齐孝公)托付给宋襄公,是为太子。等到齐桓公去世后,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易牙与寺人貂杀死群吏,立公子无亏为君,公子昭逃到了宋国。此时宋襄公见齐国有乱,正好齐桓公身前又将公子昭托付给自己,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同时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宋国的实力不是很强大,但宋襄公认为公子昭来投奔他,这是个可利用的机会,于是便想乘机夺取齐国的盟主地位,就收留了公子昭。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与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是为齐孝公。
宋襄公为大国齐国齐孝公复位起到大作用,自认为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盟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确定。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又邀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而后,又命邾文公把鄫国国君当作祭品押到次睢之社去祭祀,想借此来威胁东夷臣服。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为曹国不服,发兵包围了曹国。同年冬天,陈穆公邀诸侯重修齐桓公之好,于是陈、蔡、楚、郑等国在齐国结盟。这样,在诸侯中变形成了两大集团,楚、齐、郑、陈、蔡等国为一大集团,而图谋称霸的宋襄公一党只有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开始时,楚成王接信后轻蔑地直想笑,讥笑世上竟有宋襄公这等不自量力的人。大夫成得臣说:“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我们正可利用这一时机进军中原,一争盟主之位。”楚成王觉得甚是,便将计就计,答应与会。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霸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他事先未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楚成王和齐孝公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心里却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
到了秋天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 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 “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王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说:“楚国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只见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的兵士(会盟前曾讲下会盟各国不许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