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绝地”就是没有退路的地方,行军打仗遇到“绝地”时,一定要侦查地形,确认没有危险时,一定要迅速通过,绝不能久留。否则一旦遭到攻击,就会使军队陷入绝境。
所谓“围地”就是可以设伏的地方,行军打仗遇到“围地”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要巧设奇谋,一定要想法设法的把敌军引入埋伏圈。
所谓“死地”就是没有任何生存机会的地方,遇到“死地”时,除了殊死战斗以外,没有其他办法。
所以,善于指挥大军的将帅,一定要弄明白:那些道路是不能通行的;那些敌军是不能攻打的;那些城邑是不能攻取的;那些地方是不能争夺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必须掌握随机应变的灵活运用,不能呆板的制定战略,不能跟着敌人的屁股后面打转转,要做到敌变我变,敌不变我还要引导他变,这才是懂得用兵之道的人。
所谓“九变”就是:九为极数,九变指极其机动灵活之作战方法。将帅如果不能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那么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抢占主动权,不能得到地利。
所谓“五利”就是:途可由、不由?军可击、不击?城可攻、不攻?地可争、不争?若战道自得,君命可不受焉。
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孙子说:“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些都是针对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所说的,也就是说能够做到这些要求的将帅,一定是个好将军。如果引申到企业管理中来,对企业如何投资、如何发展、如何开发产品、如何创新、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如何提高竞争力等等这些,都是专家该做的事。如何领导这些专家就成了一大学问了。
随着企业的不断地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必然发生,也必将在一定阶段内持续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才的供需状况决定的。
因此,不管是作为外行的领导来说,还是作为内行的下属来讲,面对这种状况,端正心态、摆正位置、把正尺度却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外行领导内行的前提,尤其是对于外行的领导来说。不然,没有了前提,外行领导内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为外行的领导来说,要想真正领导好和管理好内行的下属,通过专家辩论式的*提案来实现外行管理内行才有可能(其他文章有详细阐述)。但是外行绝对不能代替内行,否则就变成“瞎指挥”了。 。 想看书来
粟裕的建议
粟裕的建议
渡江战略跃进工作,一切都在按计划秘密进行。所成立的东南野战军全力以赴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
二三月间,毛主席命令刘邓、陈谢等部集中打几个胜仗,以配合粟裕部休整。
粟裕则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领一兵团开赴黄河以北的濮阳地区休整补充,为渡江南下做最后的准备。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粟裕在华东野前委扩大会议期间,突然向陈毅提出暂不渡江,而是留在中原,协助刘邓在打几个歼灭战,把1948年的南线作战重点,从渡江跃进完全转为“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大胆设想。
这个方案已经折磨粟裕几个月了。
还在2 月1 日给中央军委的那封探讨式的电报中,粟裕就表露过这种倾向,提出把战略重点放在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主张。他曾建议将在中原的3 支野战军划归刘邓指挥,打几个歼灭战。由于没有考虑成熟,粟裕当时没有对中央南下跃进的方针提出异议。随后,他在指导并亲自主持渡江准备工作的同时,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在两个月中对渡江跃进的利害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分析和判断。
作为战区指挥员,粟裕总是从战略、从全局来看问题,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把渡江跃进“和未来的南线决战联系起来考虑的,这涉及到以什么样的战法,在江南还是在江北和在什么时机同敌人进行南线决战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粟裕对自己、对敌人,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意图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他知道自己部队的长处,对如何作战更是无比熟悉。解放战争第三年的转折就是同蒋军进行决战,而过去两年的基本经验则是只有成建制地歼灭敌军主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旨,第一兵团的3 个纵队,和华野其他主力一样,经过近两年的浴血奋战,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已壮大成为火力装备不下于蒋军精锐主力的部队。
而在粟裕看来,今后要同敌人展开决战,要攻克重点设防的城市要塞,要在野战中与迅速构成防御阵地的蒋军作战,正是需要这样的部队,需要强大火力才能歼灭旅、师以至兵团建制的敌军。而这样的部队和作战,对战争的贡献非常之大,同时粮食、兵员、弹药及其战争物资的消耗也极大,这些可以部分地取自于敌方敌区,但大部分还需要取自于解放区的大后方。他想起目前刘邓、陈谢以及自己和陈毅,实际上都依靠后方作战,还是在相当大程度上依靠晋冀鲁豫和山东的支援,方敢与国民党逐鹿中原,争取在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中打大歼灭战。
粟裕对渡江后能否吸引那么多敌人也表示怀疑。毛主席在1 月17日的电报中估计。3 个纵队过江会吸引敌军20、30个旅回防,而粟裕则不这么看。当年跟随毛主席一起上井冈山,又善于实施全局性指挥的粟裕,同样了解敌人,摸透了敌人的脾气。在他看来,解放军以一个兵团10万多人的兵力渡江,蒋介石不会调他的两个整编师等机械化重装备的主力部队,而放弃重武器到江南水网地区寻解放军作战,也不会让战斗力很强的广西部队回江南,那是放虎归山,会与他争夺江南宝地。蒋介石只会调动他在中原的二流三流的部队,刘邓在中原,他不敢抽一个精兵去江南。这样,对于大局也就没有决定作用。
粟裕还有他更为重要的看法。他从陈毅的传达中得知,中央和毛主席的意图是“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胜利就来了”。他认为,这种设想非常富有远见。可是,如果不能在中原先打几个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之主力,就匆匆忙忙跃进江南,那么江南在无后方的半游击性作战中,就未必能迅速变成半后方大兵团作战的中原。而中原敌人则可以重点防御,机动增援,在我分兵江南,主力削弱的情况下,也难以迅速成巩固的华北。
粟裕还看到,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和回师中原,确系避我之短,扬我之长,而跃进江南,对于一兵团这样一个重装备运用已很熟练、围歼敌人能力很强的部队来说,反倒成了丢其所长。跃进江南,计划上是这样讲,但实际上并不轻松,要边打边走,至少损失5 万人,如果这些人用于中原作战,完全有把握歼灭敌人好几个整编师。这样,减轻老解放区负担、避免后方崩溃的战略任务,既然可以通过出击中原而完成,就没有必要放弃集中全力在中原歼敌的机会,而急于跃进江南去。
粟裕还有更妙的一条,那就是他的经验、他的战场直觉。擅长韬略、智勇双全的粟裕,已有20多年的作战经历,诸多的经验教训造就了他那灵敏的战场直觉。他担任参谋长时的红十军团的覆没,他所指挥领导的苏浙军区部队绝粮久困于天目山,一年前刘邓首长千里跃大别山几乎丢弃全部重装备,使他看到现在10万多人跃进长江以南杀出一条血路,作完全没有后方的作战,必然要丢弃全部重装备,减员一半,出现大批伤亡,伤员无法收容与归队,逃亡失散不断;尤其是火力减弱与伤员、弹药的极大困难,将使指挥员难以捕捉战机和坚持歼敌,在当前国共决战的非常形势下,补给严重困难和“与民争食”,将使10万大军难以立足。
经过这样反反复复思考,反反复复对比,最后,粟裕终于鼓足勇气,向他的老军长陈毅司令员详详细细汇报了2 个月来一直在折磨着他的这些重大问题。
一直在忙于主持军政要务的陈毅,被粟裕这一大胆设想给提“懵”了,感到非常意外。这种改变中央战略方针而牵动全局的意见,又是在国共两军即将拉开决战帷幕的关键时刻,其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由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央军委主席、用兵如神的毛主席反复考虑、亲自主持,经毛主席和陈毅和你粟裕反复商议,最后同意了粟裕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得到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的战略行动方针,还可能对之提出异议吗?
况且,毛主席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有深刻理论阐明并有实践依据的,而且部署非常之周详,又投入了这么多这么大的精力,不仅华野第一兵团,不仅华野,而且整个中原野战军都惊动了。
陈毅十分清楚地记得,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所作的理论分析。
粟裕的建议使亲身参与这一战略方针方案制定,并同毛主席有着相同军事性格的陈毅,一时难以接受。
在最初的几天里,以善下快棋著称的陈毅司令员,常常举棋不定,心不在“焉”。随着一次次促膝谈心,陈毅进入了深思,他必须十分慎重地考虑,方能做出正确决定。陈毅越想越感到粟裕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再仔细推敲,发觉又是可行的,认为这个方案能够行得通。
陈毅是一个豪爽、耿直的人,是一个善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并善于放弃自己服从事实、服从真理的人。他渐渐地被说服,渐渐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非常可贵的举动。他为粟裕这种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大胆直陈的恢宏气度所感动。最后,他十分坚定十分明确的对粟裕说:你的建议很重要,要鼓足勇气大胆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告。
说服了陈毅并得到鼓励的粟裕,信心更足了。但要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改变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方针,说服毛主席主席,他心里实在没有多少把握。他没有立即给毛主席发电报,而是采取较为稳妥、周密的步骤,给刘邓首长发去电报。
4 月16日,粟裕发电给刘伯承和*,向两位首长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请钧座予指正”。他深知获得刘邓的支持是何等重要,而刘邓的态度在毛主席那里是极有份量的。
刘邓接电后,立即进行研究,同一天,致电中央军委及陈、粟。电报说:“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我们担心的是过江很少把握。“如果过江与自身准备尚不充分,则以退出几个月为好……如果粟部迟出,加人中原作战,争取多歼灭些敌人,而后再出,亦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
有了陈、刘、邓三位首长的支持,4 月18日,粟裕将长达3000多字的详细报告,致电中工委刘少奇、朱德,并请转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为明确责任,电报是以粟裕个人名义发出的。
于是,才有了上述提到的这份长电。粟裕电报最后特别表示:“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后悔。”并一再说明,这是自己不成熟的意见,虽经月余考虑,恐有不周,加以对政局方面的情况了解太少,“斗胆直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
收到粟裕“斗胆直呈”的电报后,毛主席既高兴又惊奇,反复权衡,决定先不忙下结论。
粟裕率军南渡,这是毛主席始终关注的问题。早在3 月10日,毛主席还未东渡黄河之前,他曾致电主持中央工委工作的刘少奇:我们拟于3 月20日动身东移,约于4 月15日左右可到你处,届时拟约粟裕一商行动计划。
刚到城南庄的毛主席,收到粟裕和刘伯承、*等关于改变渡江南下战略方针的电报,决定要陈毅、粟裕尽快来中央,向中央具体汇报他们的意见,以便中央对行动方针作出最后决策,并把这个问题列人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的重要议程,要求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四大书记先作研究。
陈毅、粟裕迅即达到城南庄。在城南庄会议上,粟裕汇报了3 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详细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据。
听了粟裕的汇报,毛主席、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当即进行研究,对渡江跃进问题重新进行讨论,反复研究,最后,毛主席在听取总结会议意见的基础上,同意和采纳了意见,对华野一兵团的任务重新做了布置。
会议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