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之水救中国-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危机中的天津市关闭了公共浴池、桑拿浴室和其他耗水的娱乐中心。市民每月用水量限制在8立方米之内。提高水价,禁止用水洗车、洗房,并欢迎居民电话举报浪费现象。这些节水措施的现实基础是“有水”。死库容的水用完了,自来水管里再也流不出水来,又何谈节水?
  引滦工程刚刚20年,天津再度面临水荒——上游地区毁坏林木和草地,层层截流,潘家口水库入水量越来越少,而天津市需水量却与日俱增,这就产生了水账的逆差,使潘家口水厍蓄水量日趋萎缩,甚至出现了靠死库容活命的惨局。
  为开辟新的水源,水利部立即启动了引黄济津的救命工程。从山东段的黄河自流650公里到天津以南,解决天津燃眉之急。幸好有许多旧河道可供利用,加上灾难面前中国人的凝聚力,不出两个月,黄河水流进了天津市。除了解决天津之渴,还给干旱的沧州补水7000万立方米。
  天津人喝上黄河水,不像当年喝到滦河水那样雀跃欢呼。因为当年滦河水是干净的,而流到山东的黄河水虽然在悬河段得到泥沙的一些净化,但总不如滦河水那样使人放心。如果黄河至天津途中再遇污染源,天津人岂不更苦了!
  黄河水本来就紧缺,断流复断流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再给天津供水,总有源竭之患。人们担心,天津的引水史还会出现曲折篇章。水利部向人们做了安民告示工程: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引水工程,这个工程从江苏的江都扬水站,沿古运河向黄河送水,保证天津供水永无枯竭之虑。
  由此看来,天津人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未来:东线引水,长江水进天津,千里调水,逐级扬程,所耗电价必然增加水价成本。还有治污费用,污染的长江水要净化,淮河、洪泽湖,还有山东境内的湖泊和河流,以及古老的运河河道,早已严重污染,这笔数额巨大的治污费谁来承担?如果由水费平摊,天津的自来水将昂贵似油,百姓如何生活?
  天津90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去一半,如果水价太高,这一大半的人如何发展生产?天津的“小站米”也像北京的“京西稻”一样闻名,但水稻耗水量太大,每亩按耗水量2000立方米计算,若依北京现行水价每立方米2.5元计算,仅水费就得5000元,而每亩水稻仅产千斤,每斤水稻合水费5元,加上肥料、劳力等开支,耗资就更大了。如果不能以科技手段减少水稻的耗水量,“小站米”也将失去生产价值。
  天津的淡水养殖也很发达,水贵如油,养殖业更无意义。
  离开种植和养殖,天津400多万农民如何谋生?
  有人主张将一半农民迁入现有的220个小镇住宅中,这就给天津市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现有的下岗职工尚未妥善安置,又增添了200多万小镇居民,如何解决他们喝水、吃饭问题?难题!天津人太难了!天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3
  西安,原本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函谷关、散关、武关、萧关,四座雄奇的关隘像四把大锁,将东西南北四扇大门牢牢锁定,锁出了景色如锦的关中平原。周、秦、汉、隋、唐等相继在此建都,促进了八百里秦川及周边山区的先期开发。超负荷开发引起了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水荒的出现就是大自然对于这种疯狂掠夺的有力报复。。 最好的txt下载网

列城祈雨图会再现吗(4)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水量原本十分充沛。其上游是六盘山和秦岭的分界线。两岸山高谷深,峰锐峦奇,森林茂密,虽麋鹿难以进出,高高的草丛使野兔难辨前程。晴空的太阳将岸边的森林投影在滔滔碧波之中,形成了逶逶迤迤的黑色阴影,故有好几条支流被称为“黑水”或“黑河”。诸流合股流过散关,进入了八百里秦川。出秦川便入黄河。七朝古都就建立在渭河干流或支流上。
  渭河的血脉,不仅给八百里秦川赋予了生机,并以千帆竞发的舟楫沟通了西安与黄河及京杭大运河的联系。
  古书记载:公元前647年的春秋时代,晋国大旱,呼救于秦。秦从都城雍(凤翔)装粮上车,运到渭河边上船,顺河东进,由风陵渡入黄河,逆黄河水北行入汾河,然后卸粮,陆运到晋国都城绛(山西新绛)。这便成了“秦晋之交”的又一话题。渭河水运亦从此留下了“泛舟之役”的美名。
  通过渭河水运,黄河下游的粮食等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了长安。来来往往的船只,大都是渭水岸边的华阴县制造的,所以,历史上有“造舟于渭”的记载。
  秦人古居都以木材建造“木板屋”,加上舟楫和宫廷用木,刀砍斧凿,致使关中以及上游来水地区森林越来越少。
  后来京都东移洛阳、开封等地,王宫越修越奢侈,陵墓也越修越大,所用木材大都来自陕西。特别是宋代,京城开封积木成山,而渭河上游的山川失去了秀色。
  渭河的漕运使自身失去生机。水土流失,泥沙塞流,明清时期再也见不到舟楫的影子了。
  这样的局势一直朝后延续,人口越来越多,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发严重,加上工业化巨足的蹂躏,以及短期效益的诱惑,古都长安得了严重的“贫血症”。昔日“八水绕城”的景色不复存在,城内居民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西安节水办公室曾经公布过这样的数字:1981年市区20平方公里采取了断水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城日需水110万吨,而日供水能力仅67万吨,缺水40余万吨。市区60%区域水压不足,20%地区经常断水,50万人用水困难,数百人排队接水已成常事。常有十多万人出城找水或排队等水。部分工厂不得不停工,企业上班时间更改,就连学校也提前放了假。
  另据报载,西安因停水每年造成5亿元的经济损失。
  这是令全球华人最为痛心的年度新闻之一:西安大雁塔向西北倾斜已近一米,倾斜是地下塌陷造成的。
  地上水不够就开采地下水,超负荷开采使地下水日渐下降,许多建筑物遭到了破坏。钟楼基座开裂,西安古建的杰出代表、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向西北倾斜已近一米。
  “大雁塔渴歪身子”的消息使人惊叹不已!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启动了引黑河水进西安的“引黑”工程。
  黑河发源于秦岭太白山,上游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46%,雨量充沛。
  经过10年的努力,黑河水连同与之配套的石峪水、石头河水,也一块引进了西安,日供水能力达到116.8万吨,大大缓解了西安的用水形势。
  有了这么多的来水,西安关闭了100多眼抽水井,使地下水得到了补充和涵养。
  全市地下水逐年回升,大雁塔很快停止了倾斜。但是倾斜的塔影仍在警示国人。
  4
  除了上述北京、天津、西安三大城市,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本缺水账、一部干旱史。

列城祈雨图会再现吗(5)
古代小说戏文中经常出现的州郡牧首拜天祈雨场景,会在现代中国出现吗?
  20世纪70年代以前,城市缺水只在个别地区及个别年份发生。
  20世纪70年代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缺水城市不断增加。首先从北方和沿海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
  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已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9座,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189座的57.7%。长期的干旱给这些城市造成了更为严峻的缺水形势。
  2000年7月中旬,国家防旱总办公室透露:“北方城市供水紧张,100座城市被迫限水”。有关内容摘录于下:
  我国北方地区的春夏连旱已经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影响,出现供水紧张局面的城市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
  进入7月份以来,华北地区出现了较强的降雨过程,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受旱时间长,旱情严重,而且降雨时间短,产生径流总量少,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天津、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越来越多的城市因供水紧张,被迫实行定时限量供水。
  据观测,目前天津市主要水源潘家口水库仍在死水位以下,于桥水库供水能力只能维持到8月上旬。北京地区由于连年干旱,密云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加之地下水位因多年超采而大幅下降,城市供水也敲响了警钟。山西省较大的河流中一半以上已经断流,有27座大中型水库、560座小型水库干涸,全省县以上缺水城市人口160多万人,日缺水量60多万吨。山东省有5个地级市、33个县级市180多万人出现用水危机。济南市主要水源水库只能维持供水20天。烟台市城市供水仅能维持2个月左右,威海市只能维持到8月中旬。东北地区自6月份以来即维持晴热少雨天气。目前哈尔滨、长春、沈阳、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城市,生活用水极为紧张。沈阳市日缺量达30万到40万吨。哈尔滨日缺水量达32万吨,全市有40多个居民小区出现供水紧张,40多万人吃水困难,其中有20万人吃“夜来水”,有20万人得不到正常供水。长春市已从7月15日起实行定时限额供水。陕西省有26个县城每天供水缺口达20万吨以上。榆林、延安两市有11个县城每天供水量较正常年景减少30%—40%……
  上述百城限水的旱情通报所列数字实在触目惊心!
  凭着一系列限水措施,加上上帝的慈悲,北国终于度过了那个春夏连旱的揪心岁月。
  但是,全国670座建制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缺水,109座严重缺水,正常年景缺水量60亿立方米;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由于城市供水不足,每年经济损失达1800亿元。
  在严重缺水的同时,水源污染使这一状况雪上加霜。据环境部门的最近监测数据表明,中国176条城市河段中,52%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化工和石油类污物及重金属。地下水污染也很厉害,全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59%。90%以上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28%已不能饮用。
  

献国策:描出奇伟画卷
国人瞩目的“再造中国工程”:修一条人工运河,引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金沙江2006亿立方米之高水入黄河,经青海湖、岱海调蓄,输水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及晋、陕、冀、京、津等地。十大流域水网“手拉手”,大半个中国不再困于水旱灾害,西藏之水泽被中国。
  

江泽民批示“从长计议,科学选比”(1)
开掘朔天运河,启动朔天运河首期工程——“大西线”调水工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南水北调,统筹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问题。
  郭开所说的朔天运河,系指从西藏的朔玛滩到天津之间开一条运河,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向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彻底解决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总调水量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年流量。
  1
  中国缺水,已经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北方严重缺水,致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千里赤地令人忧心,数百座城市企盼着正常供水。水量水质的“水桶效益”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结局!
  面对北方的旱况,许多人都在思索:如何给赤地万里的北方大地普降甘霖,弥补老天爷的厚此薄彼?怎样营造沙尘暴的克星,从根本上遏制这群蚕食沃土的“怪兽”?中国人如何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怎样才使北方广大城乡居民喝上无污染的洁净水?中国城镇1200多万的失业大军以及农村近7000万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如何使他们在各尽所能的劳动中解决就业问题?中国经济如何腾飞?如何迈开西部大开发的稳健步伐?一切的一切,症结在于水,谁解中国渴?
  潜心研究治水方略的民间水利专家郭开一语惊人:西藏之水救中国!
  他的调水方案简明而启人思路:古老的中国有条龙,不是长江,不是黄河,也不是中国大地上任何一片泽国汪洋。中国的龙宫,不在江河湖海,而在世界屋脊的冰山上。
  他的理想境界浓缩在这样的四句话里:
  “抬起龙的头,水塔储满水,潜龙北飞时,江河手拉手。”
  他的治水方案为世人所知缘于1998年*的一份批示。
  2
  由原一机部部长周子健郑重举荐给*的报告题为《关于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文章开头写道:“我国水形势日趋严峻。黄河断流已连续7年,断流时间逐年延长。1997年黄河断流达13次,累计断流时间2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