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管家,小娘子-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柳儿听了这话,面上并无喜意,只低着头不说话。阿福从旁看她,却见她眉眼间少了昔日的单纯,那脸上死气沉沉,却如一个丧了夫的寡妇一般,当下心里越发叹息,想着她这段时间过得显然不好。

    当下阿福和陆阁娘子随着柳儿进了屋子,就闻到一股浓重的味道,那是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屋中特有的味道。两个人进去的时候,得旺娘子正抱着孩子喂奶。其实得旺他娘原本正要找奶娘的,可是不凑巧的是那奶娘家里出了事,而且得旺娘子又突然早产,这奶娘一时半刻也找不到,只好的得旺娘子自己喂奶了。

    得旺娘子见他们两个进来,便给**硬生生断了奶,将孩子交给了旁边的丫鬟。那孩子正吃得欢快,忽然没了,当下扁扁嘴就大哭。得旺娘子面上便不好看了,口里小声抱怨道:“这孩子,自生下来就成天闹,没个安生的时候。”

    阿福和陆阁娘子见那孩子因为不足月的缘故,瘦得像只小猴子,偏偏如今饿得慌,哭得嘶声裂肺,当下面上都有些怜悯,只好说些好话劝得旺娘子。

    这得旺娘子如今性子也不好,提起女儿火气就大,三句话里就有一句是埋怨,说是自己男人没本事,自己婆婆脾气差,偏偏肚子也不争气。

    阿福比起在孙大管家娘子那里还要尴尬,得旺娘子早产的事,其实和常轩真扯不上太多关系,可是却偏偏那日常轩就和得旺娘子说了几句话,这真是不凑巧啊。

    当下得旺娘子骂咧咧,而隔壁正房里那位孙大管家娘子显然也听得到的,于是那孙大管家娘子也在那边摔盆子砸茶杯,这个闹腾啊,只可怜阿福和陆阁娘子那个小心翼翼,说了没几句就借口怕得旺娘子累到,干脆告辞走人了。

    走出他们院子,陆阁娘子吐了吐舌头,苦笑着悄悄对阿福道:“她们两个的性子都是泼辣的,如今碰到一起,我倒是可怜那对父子了。”

    阿福想想布庄里那个任荣,知道这都是孙大管家娘子吹得枕边风,无奈地笑了下:“可不是么,不过也真是什么茶壶就陪什么碗,怎么就这么巧两父子都找了这么硬气的娘子。”

    陆阁娘子想起得旺娘子,却是笑了:“她怎么硬气了,我看她也没几天得意了。” 



第五十三章

    阿福因为和得旺娘子的各种牵扯,当下也不好多说,只是闭口不言。

    陆阁娘子却以为阿福没想明白,特意分析给她听:“其实这得旺娘子一没靠山二没身份的,不过是仗了当初在三少爷那边受宠,又因为那得旺看中了她,傻乎乎地任凭她宰割罢了。可是三少爷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再者她如今生过孩子,容貌大不如前,那个得旺又生了她的气,以后定是越来越不待见她了。”

    阿福因不在府里,并不知道得旺和得旺娘子关系不好的事,当下看四处无人,悄声说道:“这可不一定,你看孙大管家,还不是被这位娘子拿捏着么。”

    陆阁娘子撇撇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你在外面不知道的,我们在府里可是清楚。听说得旺自他家娘子生了娃娃后,只回去看过一眼。”

    阿福一听诧异,得旺是个老实顾家的男人,怎么如今竟然这样?

    陆阁娘子话说到这里,也不说了,干脆扯开话题:“小两口的事,谁知道呢!”

    这话一说,阿福不好多问,但心里却不免疑惑。

    告别了陆阁娘子,阿福又回到院子里,收拾了下留下的一些补品,无非是些人参冰片之类,她细心地将这些包在纸包中放在篮子里,然后才去二少奶奶院中。

    到了院子里,却见院里的桂树下放了一个雅致的藤床,二少奶奶正躺在那里,身上半盖了一个毛毯子,斜靠在软垫上呆呆地不知道想什么。而二少爷则是坐在一旁,手里端着一碗参茶喂她。

    阿福看到此情此景,心里难免叹息,人和人总是不一样的。得旺娘子生了一个女娃,于是惹得得旺和得旺他娘那么对她,可是这二少奶奶将孩子夭折了,二少爷却还是不离不弃小心侍奉。

    正好二少奶奶抬眸间看到了阿福,便笑了下,命人招呼阿福过来坐。

    二少爷看了眼阿福,温和地笑道:“你倒是和这个丫头投缘,罢了,我让她陪你一会儿。”

    二少奶奶点了点头:“也好,你刚才不是说大哥那边找你有事要谈吗,那你先过去吧。”

    二少爷又叮嘱了旁边侍奉的婢女几句让她们小心侍奉着,这才离去。

    当下二少爷走了,二少奶奶叫过阿福走到近前,打量了她一番,这才笑道:“你也快生了吧?”

    阿福柔声回道:“六个月大了,想着要等到九月入了秋。”

    二少奶奶原本略显苍白的面容温和地笑了,双眸含着淡淡的遗憾:“生了记得派人告诉我一声儿,出了满月记得抱过来让我看看。”

    阿福抬眸看过去,忽然忆起初见二少奶奶时她的意气风发,再比照如今这似水般的沉寂和柔和,忽然心里便那么一酸,当下强笑道:“我知道的,到时候生了一定抱着他来拜见二少奶奶。”

    无论如何,阿福当然会记得,没有眼前的二少奶奶,她阿福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呢。

    二少奶奶轻轻叹了口气,垂眸间便有一丝哀伤,显然是想起了自己那个刚出娘胎就夭折了的娃。她苦笑了下说:“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做的孽,这辈子才要受这折磨。”

    阿福连忙上前柔声劝慰:“二少奶奶说得哪里话,别说人有没有上辈子都不好说,就是有上辈子,二少奶奶这样的好心人也一定是积善积德。”

    二少奶奶却怔怔地望着一旁地上落下的桂树叶,并不答言。

    阿福见这情景,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了,只好在一旁陪着。

    这二少奶奶发了许久的楞,总算反应过来,抬头见阿福尚在,便笑道:“最近我身子不好,记性也有点差。之前还说呢,你家常轩在外面做布庄的事儿,我听说是出了个岔子。”

    阿福连忙上前应道:“确实是,他年轻没经历过事,愣是被别人给坑了,幸好夫人那边开恩,也没有怪罪他。如今他正想着好好干一场将功赎罪呢。”

    二少奶奶唇边含着一抹笑意,叹息了声说:“你家常轩倒是个可塑之才,我还记得之前他傻愣愣的跪在我这里的样子,如今眼看着也要独当一面了。”

    阿福想起以前,也低头笑了下,恭顺地道:“这都是二少奶奶栽培,也是夫人们肯给他这个机会将功补过。”

    当下两个人又随便说了几句话,阿福只觉得二少奶奶真是大不同以前,心里自然是颇多感慨。

    最后阿福见二少奶奶有些乏了的样子,便也起身要告辞。这时候旁边的丫鬟提了阿福带过来的那篮子,二少奶奶看了看,感慨地笑了:“阿福,其实我这里倒不缺这个,只是难为你还想着我。”

    说着,二少奶奶拿了命人取了一个绣囊给了阿福:“这个你拿着,算是我给你肚子里这个娃娃的。”

    阿福见二少奶奶说得诚恳,也就谢了接过来了。

    临了,二少奶奶想起了那绣品,却竟然说道:“你如今有了身子,若是没功夫,先放一放吧,也许我用不上了。”

    阿福听她这话说得很有衰败之意,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凄凉,口里却笑说:“二少奶奶,我都已经快绣好了,等过些日子就拿来给你看,到时候你看了肯定高兴。”

    从二少奶奶院落里出来,阿福又去见了迎春,迎春如今已经自己有了一个小院落。阿福过去的时候迎春正忙着纳鞋底。一个刚会爬的孩子脸上脏兮兮的,正在地上玩得高兴。

    两个人拉着手说了一会儿话,无非说起以前的一群姐妹。迎春便说如今那群姐妹有不少都已经嫁人了,有的得意,有的落魄,有的夫君懂事上进,有的呢则是每日赌钱。阿福听了不免感叹,当初大家都是同一处做活,如今算是各有去处了。

    当下两个人又说起吟秋来,一向温和的迎春却忽地冷笑了下:“她如今倒是好,生了一个男娃,二老爷把她当个什宝贝一样捧着,只是这人也太过张狂,什么下贱事都作得出来!”

    阿福一愣,她知道迎春性子柔和,倒没见过她这样说别人的。

    迎春也知道自己的话把阿福吓到了,当下便不再多言,低头只摸着手中的针线。

    阿福莫名有些尴尬,只好抬头看看迎春如今的住处,笑着感叹说:“你这日子以后总会越过越好,等孩子大了,你就的等着享福吧。”

    迎春也笑了,但笑里自然有几分勉强,其实她家男人如今基本不看她几眼了。不过她还是低声说:“如今只能盼着这个男人别出什么岔子就这么出息了,我倒不求什么,只盼着他能顾念儿子。”

    ============================

    晚间回到家,常轩已经回来,正坐在屋里椅子上苦思冥想。阿福见他想得眉头都皱起来,便笑问道:“想什么呢?”

    常轩见她回来,连忙让她坐下,这才拉着她的手说起烦恼。却原来这布庄原本是做布匹生意的,如今愣是要做成衣,一时之间不知道做什么花样好。他也上街去看了别家的,可样式总是千篇一律,想着即使照着人家的做了,怕也不见得受欢迎。

    阿福听完却笑了,挑着眉说:“你不想想我之前是做什么的?”

    常轩一听眼前顿时发光,看着阿福的样子犹如看着一尊菩萨,笑着巴结说:“娘子,赶紧给夫君我出几个好主意。”

    阿福想了想说:“人家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回头你拿几匹缎子来,我带到绣房里送人,顺便请她们给想想应该怎么做衣服最好看又最剩布料,同时还能把那些瑕疵遮掩了去。”

    常轩顿时大乐:“说得极是!”

    这事说干就干,第二日常轩就取了几匹缎子,命人找了辆马车拉着一起送到了侯府的绣房里。果然那匹绣女婆子见了这些缎子大为欣喜,要知道她们平日给人缝补,用的都是一些破布头,于是最最知道该怎么充分利用零碎了。

    当下这群人各自分了一些缎子,喜得嘴巴都合不拢,又听阿福问起怎么做衣裳,纷纷献计献策,林嬷嬷更是把自己珍藏了许久的一本插图的册子拿出来。

    阿福翻开发黄的书页一看,只见里面都是各式衣裳裁剪方式,有些看着眼熟,有些却是从未见过的新鲜。原来林嬷嬷本是南方人,这都是她年轻时候保存下来的。

    阿福大喜过望,谢过林嬷嬷,又记下了各位绣女们的意见,这才满载而归地回去了。

    常轩得了阿福的册子,这次是如获至宝般,当下由阿福亲自指挥着招兵买马安排人手组建了一个绣坊,这绣坊干脆就叫常福绣坊了。当下一群绣女开始赶制去了那些新奇又好看的衣裳。而另一批则根据阿福所画下的图案样式开始做各色被面儿。

    这事大约忙碌了一个月,等常福绣坊的事上了正规,阿福也七个月大的身子,她不再出门,只一心窝在家里赶制那福百鸟朝凤图。

    她隐约感觉二少奶奶身上有什么事要发生,她不想让这个曾经帮过自己的二少奶奶失望,所以一定要做出这个绣品给她看。

    这日两个人正在院子里树荫下,一个随手做些针线,另一个翻着账本不知道想什么,而那个丫鬟细云则在灶房里忙碌着。这时忽听到外面门响,却是莫侍卫和另一个男人。只见那个男人也生得虎背熊腰,脸上一把络腮胡子,两眼炯炯有神。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朋友的一个文:



第五十四章

    常轩忙将人迎进院子里,阿福则是见过礼后便进灶房吩咐给客人上茶水。

    三个男人进了正屋分宾主坐下,阿福这边茶水刚上,听他们正介绍着。原来这个络腮胡子男人姓胡,叫一江,是南方到北方水路上漕帮里的一个头目。

    莫侍卫介绍说:“一江昔日也是和我一起在学武艺的,他为人心细,江湖上消息又灵通,这件事我就是托给他来查的。”

    常轩连忙抱拳,口中称着胡兄,将这位胡一江好生一番夸赞。胡一江大气地一摆手说,莫英是我兄弟,既然莫英叫你一声兄弟,你便也是我胡一江的兄弟,自然不必客气。常轩见人家一副江湖豪杰的模样,只好连忙改口称作胡大哥。

    这位胡大哥做事豪爽,说话也痛快,很快便进入正题。却原来他们已经打探清楚,那匹布的确是来自江南,是一个程姓商人织坊里出来的。只不过因为瑕疵太多,这位程姓商人便以低于市场价格一成的价钱甩卖出去的。而那个买家原本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原本指望着用这批货蒙混过关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