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的经过在御用文人的大加篡改之后,达到了颠倒黑白、贻笑大方的效果。
史文的大意是,十三山一带有难民十余万,被后金围困了出不来。孙承宗到山海关视察,袁崇焕请求率领五千人驻守宁远,以策应十三山,并且还打算派人去解救。孙阁老和蓟辽总督王象乾进行了商议,考虑到山海关的军队是新败的溃军,所以王象乾提议让蒙古部落派三千人前往,孙阁老点头称是,于是把想法告诉了王在晋,但王经略却没有能救难民,最终导致了十几万难民都落入了后金之手,只有六千人回归。'1'
依据史文的叙述,王经略面对被困的十几万辽民,好像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任凭别人在一旁都提方案、想办法,他却始终是既无态度也无行动,实在可恶之极,如果再联系到先前重城之争时,他被孙老师问得哑口无言的劣迹,于是蠢材、废物、胆小鬼、废柴、蠢货等等的帽子估计又会一顶顶的开始向王大人头上招呼了。不过,在王同学被帽子活埋以前,大家应该思考一下,这事情到底有没有谱?
关于这个事情,我等草根首先注意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三位大能中,只有金大侠因此事而挺身入局,义愤填膺的*王同学,而其他两位大能,却对此并没有吭声。
这实在有些奇怪,按理说王同学这么一个劣迹,不正是下饭的好材料吗?就算是以绿叶来衬红花,也该来一手才对啊,但阎会长和当年明月为什么不大书特书一把呢?他们怎么轻易的就放过了王同学?
我等草根认为,应该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阎会长和当年明月“都”碰巧没看到这段史文(有人信吗?);二是他们认为这段史文有问题所以就没深究。
这段史文在《明史》里字数并不少,而且就紧接在八里铺重城之后'2',所以阎会长、当年明月都没看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他们之所以没提这件事情,那多半是因为其中有问题。
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单从史文的字面上就有所显现。史文里提到“宁远去山(十三山)二百里”,这本身就说明宁远距离十三山很远。我等草根在查阅地图之后,更是发现,十三山和宁远之间,居然还有两条大河相阻隔(大凌河、小凌河),这么一来问题可就大了,因为在隔着两条河的200里外驻扎的5000人,那能算是策应吗?典型的见死不救还差不多!
200里路,外加两条河,对于十三山的难民来讲,别说是逃命,就算是单纯的徒步跋涉,也非常具体,严格的说,简直就是铁人两项赛(跑路+游泳),而如果过河又没有船只,一路上还有被劫之险的话,那铁人两项赛就直接变成生死大考验了。
另外,那时候也没个电报、电话之类的通讯工具,几百里外有5000人据守鬼才知道。即便有十三山的难民千辛万苦逃回来看到了袁县令,那他们还会又折返跑的回去报信吗?谁有那个体力和毅力去完成一个价值不大的100公里往返跑?
再说袁县令,您守在200里以外,中间还有两条河流阻隔,就算有人跑来投奔,那能算是你袁县令“策应”出来的吗?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因此,这所谓200里外5000人就能“以壮十三山势”一听就是书呆子的想法,非常符合孙老师和袁县令的风格,而王在晋是老江湖了,能看得上一帮书生叽叽喳喳的比划吗?能跟他们比划到一起去吗?所以,正常情况下,王经略是不可能理会他们的,而这帮书生的比划也多半是会落空的。
-------------------------------- '1'【《明史袁崇焕传》明史载:“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宁远,奈何委十万人置度外?’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
'2'【《明史袁崇焕传》明史载:“……在晋深倚重之,题为宁前兵备佥事,然崇焕薄在晋无远略,不尽遵其令。及在晋议筑重城八里铺,崇焕以为非策,争不得,奏记首辅叶向高。
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
第二章 计划破产栽赃他人
孙老师是天启二年六月底(二十六日)抵达山海关来巡阅,七月和袁县令一干人酝酿了这个馊主意,结果一到九月这个计划便彻底破产了,十三山沦陷,山民全部被后金掳掠而去。事后,孙阁老在一份检查里末尾,给顺便提到了一下。
这么大的闪失,就顺便提了提?
没错,因为孙老师碰到了其他更倒霉的事,一是遭了雷劈,二是炸了万斤火药,所以特别写了个检查,说得好像是遭了天谴一样,而十三山的事情就在检查的最后顺便提了一下,权当是活跃一下气氛吧,也是算是安慰一下天启……
把糟糕的事情凑一起,还能安慰皇帝?
对,这就是孙老师的水平,因为他告诉天启,这年头啊,真是倒霉事情太多了,到处都有啊(天人之变又不专于一方也),言下之意大概是,见多了就习惯了,别往心里去。
不过,孙老师虽然是经常出馊主意、干笨事,但之后认错的态度都还是蛮诚恳的,上次掐架输了,很豁亮的就来了一句“臣遂无以应”,这次也不例外,孙大人很直白的就说了句“而竟不能得”,之后还能脸不红、心不跳,保持神情凝重,且语重心长的来了一句,这事关系重大啊(此中关系甚大、甚远),仿佛这是别人捅的篓子一样,实在是令人钦佩。'1'
孙大人写的这个检查,在《明熹宗实录》里也有的记载,算是孙老师奏章的缩略版,曰:“至九月初六日山民被陷,臣等愧不能救”'2'(言简意赅),而紧接其后的是一封王象乾的辞呈,曰:“辽民被陷引咎乞罢”'3'。当然,《明史》里也有与之对应的记载,就是之前提到的那段。
明史载:“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
要说《明史》在此处的曲笔也实在是太狠了,明明是孙承宗、袁崇焕、王象乾一干人搞了这么个破计划、馊主意,王经略就只是在一旁听了一句半句的,也没见他吭声,可最后失败了,就硬要说是王经略不能救,天地良心啊!
其实,对于如何解救十三山站的难民,王经略一早就考虑好了。早在孙阁老来山海关之前,王经略就接到了十三山站难民的求救信息,当时王经略还出了一个可行性报告,其中提到山民跑来报信说,山势很陡峭,路不太好走,所以需要军队在山下阻挡敌兵才能安然撤下来。王经略一算,方圆四十里的山地,如果要四面都接引的话,起码需要数万军队,而他手里只有五六万溃军,连守关门都尚显不足,怎么可能发得出几万兵去搞掩护?'4'
不过,王在晋并没有放弃这些辽民,他决定采用比较隐蔽的撤退方式将他们营救出来。考虑到了这些难民都是拖家带口的,又没有交通工具,长途跋涉是肯定不行的,而十三山站又靠河比较近,所以王经略派出了觉华岛上的水师去接应,并将接回来的辽民暂时安置在觉华岛上'5'。走水路的安排较之孙老师的铁人两项赛(跑路+游泳),那可就明显要人性化得多了。
相比之下,孙阁老的安排,其实是在组织极限运动,他老人家让辽民们拖着家小、背着包袱,走上200多里地,途中还得淌过两条大河,一路要走到宁远才能去投奔袁县令,这也太折腾人了,恐怕连部队拉练都没这么过分的。
在暂时将辽民安顿于觉华岛之后,王经略又考虑到在冬天,岛周围的海平面如果发生封冻,那后金的骑兵便可来往自如,十分的危险,所以他又下令朱梅、周守廉将岛上的辽民接到前屯安置'6'。应该说,如此的安排,是非常必要和稳妥的。
相比之下,袁县令在“宁远大战”期间的部署就显得太不负责了。宁远大战之时,正值隆冬季节,海河业已封冻,可是袁县令却不顾后金大军步步迫近的危险,非但不允许觉华岛上的军民撤离,反而还要将粮食抢运上觉华岛,结果酿成了惨祸,损失巨万、伤亡惨痛!
然而,以上这些举措只能说明王经略,努力的在营救,妥善的在安置,但却不能显示他到底救出来了多少人。能准确反映了王经略用水师,从十三山解救出的难民,具体人数的史料,当数茅元仪的《督师纪略》,其卷二中记载,鲁之甲奉命去前屯发慰问品,对象就是六千多辽民,而他们是冒雨从十三山逃出来的,先到了笔架山,后来王在晋派了一个通判叫吴士科,带着舟船从笔架山把他们接了回来'7'。
有了茅元仪的证词,所以王经略可算是沉冤昭雪了,而《明史》里所谓:“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的说辞,就显然颠倒黑白了,因为十三山硕果仅存的六千幸存者,全都是人家王同学用水师接回来的,怎么能说“在晋不能救”呢?
相比之下,孙老师和袁县令两位大能则又以惨淡收场,他们想出来的馊主意,根本不管用,最终是一个也都没捞到(竟不能得)。
如此的真相确实令人震惊,因为它显示《明史》对王同学的记载也太黑了,人家明明救了六千人回来,却还被硬扣上一顶见死不救的帽子,实在太无敌了,看来颠倒黑白已经成了《明史》不可或缺的叙事风格、办事原则、思维习惯,要吹捧一个人就好话说尽(哪怕是谎言),要贬低一个人就坏事作绝(哪怕寐了良心)。
--------------------------------
'1'【《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一孙老师曰:“至九月初六日山民被陷。此一事,臣从七月间于督臣议于檀,督臣许为臣谕密出兵三千防东西之患,臣更欲从众议以兵屯宁远,稍近迎之以为依,而竟不能得。今接之无多,忽为所陷,此中关系甚大、甚远。”】
'2'【《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七】
'3'【《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七】
'4'【《三朝辽事实录》卷九王在晋题救辽民疏:“臣惟山海一关习逃之卒,心如不椗之舟……又问其何以往救,曰山高不能即下,须得官兵拒虏方可策应。夫以四十里之山四围接引,非得数万人不可,关门防守未定,大兵何可轻发”】
'5'【《三朝辽事实录》卷九王在晋题救辽民疏:“臣惟山海一关习逃之卒,心如不椗之舟……辽民之不可存,身无甲胄,坐无鞍马,不可为兵。左手□妻,右手□子,不能远遁……无已则惟有使之潜遁,我以兵船接济安顿于觉华岛”】
'6'【《三朝辽事实录》卷十王在晋题:“臣之为辽人封事屡上,笔枯而颖废矣……众不肯就,蓦地赴关求救。臣一而发水兵一千三百名着游击金冠统领赴觉华岛防守发船接应……俟天寒冰结奴骑可驱,兵船难渡,或暂移于宁前之间。盖觉华岛去宁远城二十里,冻则履海如平地,非远洋巨浸之可拟也。岛无薪无水不能容多人,且人多船少难于接济。臣又檄朱梅、周守廉等拨发哨兵暨勇健家丁,以夷人为引路护导前行,留驻前屯安顿。挑选精壮训练为兵,存留老弱拨田使种。”】
'7'【《督师纪略》卷二“游击鲁之甲以米三千、布二万、绵一万往迎陷虏回者,使居前屯。其人可六千,即十三山义民也,乘雨逃出。公阅关时闻,而促在晋往迎之。在晋檄通判吴士科以舟船泊笔架山迎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老天有眼负负得正
有时候确实有这种情况,那就是事情一旦作得太绝了,也会有不好的,毕竟世上还有物极必反这一说,而此次“黑王行动”最后搞成真相大白就是个活生生的范例。
刚才出来给王经略作证的茅元仪,其实是孙阁老如假包换的死党,他的《督师纪略》里凡是一提到孙大人,虽然不一定要起身立正,但也都是以“公”尊称的,而他写《督师纪略》也是为了要吹捧孙老师,就连他为王经略澄清冤情的这段也不例外。
在茅元仪的叙述王经略救了六千人回来的事件中,孙老师其实也露了一脸,就是茅元仪所谓的“公阅关时闻,而促在晋往迎之”,这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