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大人说,如果按照一匹马一个月两银子计算,那你马大帅在关外每月领取了万现金,说明你马大帅的6万匹马都在关外了。(/=6万多)
而既然马匹全部出关了,那士卒也应该全部出关才对,因为兵不可无马,但是士卒如果都跟着马开拔出关了,那如今关城内岂非是空无一人?!或者说关内士卒全都没有马?!
没有士卒的关是虚关,没有马的士卒是虚兵,没有第三种可能了,所以您马大帅就随便选一个吧。'1'
不难看出,这位林大人完全是柯蓝型选手,放在户科确实有些屈才,至少应该转到刑部去干个侍郎,而他关于“虚关”还是“虚兵”的问题,马总兵是无法选择的,更无法回答,因为无论怎么选、怎么答,马大人都得撞墙。当然,马大帅最后并没有撞墙,他的选择是去攻打耀州,只不过其结果跟撞墙没多少差别。
--------------------------------------------------------------------------------
'1'【《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二“壬午户科给事中林宗载驳关上马乾虚冒四款。一关上每遇青采及买草之月,镐赏支折各有定例,无容增减。乃四五六七八五个月,马皆放青。此时月加豆九升足矣。又后日支乾四分,是以马乾为兵乾也。一关马六万有期,尚有班马许多在内,班马例不支马乾,今概称马六万余匹,马乾每匹一两二钱,共该七万三千余两,是并不支者而亦支也。一关内马嬴二万匹,应支本色,发银于蓟永二镇买运关外。四万匹改支折色,每匹月给银一两二钱,是折色本色各有司存。果关内之马欲同出关,则关抚宜预先知会天津督饷,行文蓟永,免其买草,以价银解赴山海。乃不预先知会,直以临时欲问计部,于四万金之外,再加三万三千有奇,万一计部先发之蓟永买本色,又发之山海充折色,是重费也。一用兵之道有行者以赴敌,亦宜有居者以当关。今六万余马既出关,则十万余官兵亦出关矣,使兵与马而俱出,是虚其关也。倘或有兵而无马,是孤其兵也。一可者也。上命该部知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 大能们解读的柳河事件
在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御用文人和三位大能的说辞。
《明史》的叙述是将阎巡抚那套“神出鬼没”的车轮式点兵法,算成是“功绩”加到了孙大人头上,说孙老师到关上之后,发现士兵纪律性差,冒饷又多,于是淘汰疲兵万余,并将鲁之甲救回来的七千辽人发往前屯为兵'1'(汗!估计是从十三山救回来的)。
此处,御用文人们具体如何歪曲事实的,前文已有阐述'2',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史文中一句“关上兵名七万,顾无纪律,冒饷多”却成为了当年明月认定前任“老领导”贪墨的依据。
以下是当年明月的叙述,其中不仅对孙阁老大加赞许,还的给“老领导”扣了一顶贪污军饷的帽子:
“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总数有七万多人。数字挺大,但是就是个数,一查才发现,有上万人压根儿没有,都是空额,工资全让老领导拿走了。”'3'
而那位“老领导”不是别人,正是前任辽东经略王在晋。
按常理来说,贪墨军饷几乎是边镇的通病(如马世龙、阎鸣泰等),所以只要高兴,无论是谁,随手就能给孙老师弄一个“稽查冒饷”的廉价光环。
不过,虽然操作这类廉价的虚名并不困难,但是当年明月所谓“有上万人压根儿没有”的说辞,却是连黑王为主的《明史》都不支持,《明史》上的说法是孙老师“遣还河南、真定疲兵万余”,也就是说那一万多人,不是空饷,而是疲兵。
《明熹宗实录》上也有类似《明史》中“疲兵万余”的说法,《明熹宗实录》记载了阎巡抚淘汰一万多弱卒的事情——“除革巡三等官兵共一万四百六十一名”'4',这一万多弱卒在人数上跟“疲兵万余”是相当的,但却也不是空饷。因此,当年明月的说法实在缺乏依据,多半是他自己的即兴发挥(诚如张鹤鸣爬行十七天'5'),只不过其添油加醋的程度,已经大大的超越《明史》而自成一派了。
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阎会长之前的说辞。他老人家的意思是,马世龙是因兵败而遭了弹劾,并波及到孙大人'6'。但事实却是,马大帅在柳河之败以前,就已经臭名昭著了,因为他既挑衅、又耍横,弄得整个局面是一发不可收拾,因而马总兵之所以遭人投诉,那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贪墨和骄横。
此外,在八月柳河之败以后,弹劾他的奏章是寥寥无几,这也跟阎会长描述的情形大相径庭。柳河失事以后,朝廷弹劾马大人的奏章,与四月到八月那场轰轰烈烈的“呛马运动”一比,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其原因非常简单,此时瞎子都看得出,马大帅完蛋了。
下面我们将整个过程稍微整理一下,把四月到九月间,“涉辽呛马”的奏章份数按月罗列出来,便可以清晰的看出阎会长叙述中的问题所在了。
四月,五份。
五月,五份。
六月,七份。
七月,三份。
八月,十二份,发生柳河之败。
八月,败后暂无。
九月,月初暂无。
九月壬子(九月七日),柳河败报归档日。
期间暂无。
九月丁巳(九月十二日),可能是因为实在没人啃声,于是天启亲自出马来喊人了。天启发上谕给兵部,要求“择附近将官堪用者,速与马世龙交代”
期间暂无。
九月已未,(九月十四日)终于有了一份参柳河之败的奏章,可天启却没给好脸色,因为奏章弹劾马世龙,所以得旨是“马世龙已有旨了”'7'。天启的意思是,这马大帅,已经下课了,你这奏章来迟了!
期间暂无。
九月已巳(九月二十四日),有一位姓温的御史上疏,谈及孙老师去留的问题,他说孙老师“宜听其暂休”,而马世龙则“宜解其兵权”。至于孙、马二人离任之后,用谁去替代,可由廷议来确定。天启当即就允了,批复是:“这六款议东西方略甚悉,该部即于覆行。”
结论:发生柳河之败以后,对马大帅的弹劾,基本上就停止了,算到孙老师、马总兵都下课的九月底,也就只有两位同志谈及此事,不过也就是给天启提了提醒而已,算是催促一下进度。
而从九月间,天启的这三道上谕来看,孙老师、马大帅的去留问题已经很明朗了,所以在九月里没什么人参劾他们也情有可原。
综上所述,阎会长以下这个说法显然就有问题了:
“九月,发生马世龙柳河之败……言官交章劾奏,抨劾马世龙,并及孙承宗,参劾章疏,达数十道”'8'
阎会长提到,柳河兵败以后,弹劾马世龙的折子有数十道之多,而这显然与史实不符。
估计阎会长他老人家是用了什么时空穿梭的功夫,把马世龙在柳河之败以前所遭的数十道参劾,全都挪移到了兵败以后,这一手确实十分的了得,具备了这样的异能,也难怪他老人家要去研究历史,不去还真是屈才了。
其实,从马大帅遭弹劾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过程来看,孙阁老和马总兵所催动的,攻击耀州这个行动,实属仓促上阵、狗急跳墙,而它所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则是打破了当时辽东战场上的相持局面,并引发了后金一次报复性进攻,也就是几个月后的“宁远大战”。
--------------------------------------------------------------------------------
'1'【《明史孙承宗传》“是时,关上兵名七万,顾无纪律,冒饷多。承宗大阅,汰逃将数百人,遣还河南、真定疲兵万余,以之甲所救难民七千发前屯为兵。”】
'2'【详见第三卷、第二章《计划破产栽赃他人》一文】
'3'【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
'4'【《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九】
'5'【详见第二卷、第二章《坐车三小时、爬行十七天》一文】
'6'【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九月,发生马世龙柳河之败……言官交章劾奏,抨劾马世龙,并及孙承宗,参劾章疏,达数十道,圣旨严厉切责,令其戴罪图功,承宗气极,连上二疏,进行自辩,并请罢官。魏忠贤拟由阉党高第代为辽东经略。十月,孙承宗不安其位而去,告老还乡。”】
'7'【《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三“巡关御史洪如钟奏柳河巡哨失事情形。得旨,马世龙已有旨了。”】
'8'【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高经略真的是废柴吗?
根据《明史》的记载,宁远之战是高第引发的,原因是他接任孙阁老经略辽东以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而在明军撤退以后,努尔哈赤便随之而来。
明史载:“十月,承宗罢,高第来代,谓关外必不可守,令尽撤锦、右诸城守具,移其将士于关内……我大清知经略易与,六年正月举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抵宁远。”'1'
在以上这段叙述的省略号里,是袁县令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高经略的狼狈和胆怯。
袁县令的英雄气概首先表现在他敢于抗命,《明史》里说,袁县令伙同手下一个叫金启倧的“督屯通判”,一起上疏,要求停止撤退锦州、右屯、大凌河等地。
在奏疏里,袁县令和金通判一致认为,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处都是战略要地,既然安插了辽民,部署了官衙,怎么能轻易撤退呢?因此袁大人从兵法谋略的层面给高经略上了一课,曰:
“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2'
这番说辞,讲出来很带劲,听起来也很提气,但就是貌似有点二,因为孙子兵法里强调的是“兵者,诡道也”,讲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遇事要“能因敌变化”,可袁县令这“有进无退”的兵法,还真是相当的别出心裁,不知道是从哪儿蹦出来的?估计,是他师父,孙阁老的吧?
《明史》在展现了袁县令抗命的气概,以及别出心裁的谋略以后,便开始痛斥高经略的撤退行动了。《明史》里说,高经略在下令撤离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之后,还嫌撤得不够过瘾,于是还想要连宁远、前屯都也一并撤退了算了,而袁县令则冒死不从。
最终,经过袁县令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高经略总算是没能得逞,不过锦州、右屯、大凌河这些地方依然实施了撤退,并且造成了一片凄惨和悲凉的景象。
明史载:“崇焕曰:‘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第无以难,乃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入关,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3'
《明史》描述的大撤退确实很凄惨,大米白面的丢了十余万,沿途百姓死难众多,大路两旁是哭声四起,如此悲凉的景象,也严重影响了官兵的士气,整个形势可谓糟糕透顶,而直接责任人就是刚接替孙阁老的高经略。
依照《明史》如此一番演绎,高第立马就成了当时的众矢之的,日后的千古罪人,绝对的反面形象,基本上就是第二个王在晋……于是乎,三位大能毫不客气的对其开始了*。
其实,高经略在这场大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较之王经略之前客串的角色,口味还要略显重一些。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下令逃跑,二是引敌进攻,三是损失巨万。这三条加在一起,整个一惹是生非、贪生怕死、狼狈逃窜的典型,谁能把战事搞得如此之烂,那都算得上是绝对的废柴,标准的垃圾,如今看来高经略就是这样的典型了。
面对如此的典型,三位大能毫不迟疑的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炮轰。此间,金大侠赞许袁县令的抗命死守'4''3';阎会长怒斥高第丢弃400里疆土'5''4';当年明月感慨魏公公把孙阁老整下课,比秦桧陷害岳飞还不如,因为秦桧好歹还签了和约'6'。接下来三位大能还不约而同的对高经略那个“离奇”的撤退方略进行了抨击。
金大侠质疑道:
“这战略之糊涂,真是不可理喻。那时清兵又没有来攻,完全没有撤兵逃命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