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史读袁-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河败报一传到京师,李大人就发出了警告,说即将有雷雨天气要从东边来(东方之祸害愈甚),所以他要求收衣服、下风筝——建议把还在锦州、右屯的兵马全部退守宁远:

  
  “兵科给事中李鲁生,东方之祸害愈甚,望枢辅即出治军,集右屯、锦义之兵于宁远……坚壁清野,深沟固垒,遏贼不得西突。”'3'

  
  可是,袁县令却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典型,浑然不知危险临近,而且还进行了很无敌的强辩,说什么撤了锦、右等地就会示弱以敌,所以反而会招敌,意思是收了衣服,下了风筝,才会导致雷雨(人工降雨有新招)……不过,无论袁参政针对李大人的天气预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按照李大人的要求,宁远是必须坚守的。

  李大人的天气预报是在天启五年九月发出了,此时距离天启六年正月爆发的宁远大战,还有三个月多月的时间,期间袁大人却是衣服也不收,风筝也不下,很悠闲的干等着打雷、下雨。

  到了正月,努尔哈赤大军汹汹而来,狂风暴雨骤然而至,此时形势万分危急,非但是“有事”,而且是“出事”了,所以兵部尚书王永光当即就提出,需要启动预案,归并宁远了:

  
  “兵部尚书王永光疏言,据高第塘报,奴贼本月十八日过河,请令经略,严谕哨探前锋各营,并宁前各城堡,一意坚守,贼来奋勇堵剿,如有蓄缩不前,望风先退者,无问将卒立斩以狥。”'4'

  
  王大人上疏里说得很清楚,因为高经略报称,后金十八日渡河,所以王大人要求宁远、前屯以东的“哨探前锋各营”,一律撤往宁远、前屯各城堡。这里王尚书所谓的“并宁前各城堡”,还要“一意坚守”,也是在强调要坚守宁远。

  除王永光、李鲁生以外,强烈要求坚守宁远的,还有一位辽东的老人,就是那位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大搞“神出鬼没”点兵法的阎鸣泰。阎大人此时官拜兵部侍郎,协理京营兵政,比在辽东当孙阁老跟班儿的时候风光多了。此刻,宁远必有一战,已经不可避免,所以曾为辽东巡抚,久在关外任职的阎大人也发表了意见。

  阎大人的意见,也是要坚守宁远,而且还具体谈了怎么守,什么首山、笔架山要埋伏精兵、暗藏火炮,而觉华岛上水师又应该如何出击敌后等等'5'。

  王大人是兵部尚书,代表的是战略决策层的态度;李大人是兵科给事中,代表的是参谋部的看法;阎大人曾为辽东巡抚,代表的是前线作战预案设计团队的意见。由于他们三人的说法都比较雷同,所以由此可见,对于坚守宁远这个问题,京师里头是比较统一的,没人说不守宁远,也没人提出不执行预案。

  京师里廷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如此热烈,那身在辽东的高经略又是个什么态度呢?高大人的处置意见,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全面概括,高度一致”。

  
  “经略高第奏:……由此以东如锦州城大而朽坏,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锋游哨之地。夏秋无事防护屯种,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自岁前奴欲犯右屯,即行该道镇严为提备。”'6'

  
  高经略这番言辞,把王大人、李大人、阎大人的意思都包揽了,而且说得更为明确,即“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意思很直白,就是要求坚守宁远,而不是放弃宁远。

  高大人的此番言辞,发表于天启五年十二月,现场还有一位证明人,就是时任宁前道的袁崇焕。当时袁大人来山海关找高经略讨论战守之策,高经略直接要求执行预案,于是便有了上面那段言辞。

  另外,天启帝在宁远大战最紧要的关头,也表示过非常坚决的态度,就是宁远必须捍御,否则军法从事:

  
  “经略高第塘报,奴夷围宁远,哨马西至曹庄。

  得旨:宁远逼近关门,务极力捍御,如有疏虞,三尺具在。”

  
  综上所述,关于坚守宁远、执行预案的问题,皇帝、兵部尚书、辽东经略、协理京营的兵部侍郎、兵科给事中等一干人的意见都是统一的。

  明朝的军事指挥体系运作规程是,在京皇帝交代兵部,在外督、抚指挥道、镇(兵备、总兵),而督、抚又听命于兵部,所以京师和各地交汇的中枢是兵部,也因为这个原因,兵部通常被称为“中枢之地”,而兵部尚书也常被称作“枢臣”。

  高第作为“辽东经略”和“总督”的地位是相当的,只是官称不同罢了,当时辽东又暂无巡抚,因而按照指挥体系的排序来看,从中央到前线,一共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皇帝、枢臣、经略(督、抚一级)、兵备、总兵(道、镇一级),其中前三级都坚决要求捍御宁远,那么作为“道、镇”一级的宁前道袁崇焕,即便有坚守驻地宁远的表态,那也只能说明他服从了指挥而已,丝毫谈不上有什么了不起的壮举(仅仅是未当逃兵罢了)。

  
  

  '1'【《明熹宗实录》卷七十 “巡抚辽东袁崇焕疏言:‘经、督、镇向止以关门为信地,宁前以东俱住防兵马,哨探屯种而已。” 】

  '2'【《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八】

  '3'【《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三】

  '4'【《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七】

  '5'【《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七  “署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右侍郎阎鸣泰以警报叠至疏言:‘制敌之策湏以固守宁远为主,但出首山一步即为败道。而首山左近如笔架皂隶等山险隘之处,俱宜暗伏精兵火炮,以待贼来,慎勿遽撄其锋,惟从旁以火器冲其胁,以精兵截其尾,而觉华岛又出船兵,遥为之势,乘其乱而击之,此必胜之著’”】

  '6'【《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 。。

第六章 跑路四百里是谣传
在高经略下令执行预案并发出将令之后;

  在兵部尚书王大人严谕宁前各城堡一意坚守之际;

  在李大人的预警、阎侍郎的建议,都要求坚守宁远的情况之下;

  据大各位能们介绍,袁县令在大敌当前之时,居然有抗命的表现:

  金大侠:“高第是胆小的书生,袁崇焕虽是他的部属,但见他蛮劲发作,声色俱厉地不服从命令,也就不敢对他怎样……”'1'

  阎会长:“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的小官,朝中没有后台,居然敢于违抗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难能可贵!”'2'

  如果袁大人在各位上级都严令必须坚守宁远的前提下玩抗命,那想必是要逃跑吧?不过,当年明月的一番话,却把事情的发展引向了另一个方向,他说:

  “没有人想抵抗,也没有人能抵抗,跑路,是唯一选择。

  有一个人没有跑。

  他看着四散奔逃的人群,无法控制的混乱,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是宁前道,必与宁前共存亡!我绝不入关,就算只我一个人,也要守在此处(独卧孤城),迎战敌人!’

  宁前道者,文官袁崇焕。”'3'

  若真如当年明月所述,袁大人在现场能眼见周围人群“四散奔逃”,而他自己也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哪怕他一个人也要死守在宁远!那当时的情形恐怕是袁大人在宁远的手下都溃散了,大家全部跑路之后,只有他一个人没有跑,所以才落得个“独卧孤城”的下场。

  但是,如果当时的场景果真跟明月大能描述的一样,那么金大侠为何要说人家高经略是胆小鬼呢?高经略又没有跑,因为他并没有在宁远,而是安坐于山海关,此外人家好歹也是要求必须坚守宁远的,可是为什么袁参政的手下跑路了,就算人家高大人的胆小呢?这黑锅背得也太离谱了吧?

  再说,袁大人手下若真的都逃跑了,那阎会长又怎么会将“集体跑路行动”悍然定性为“难能可贵”呢?敢情逃跑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美德吗?这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况且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您袁县令手下都跑路了,那您难道还不熊吗?而阎会长向来都是极力推崇袁大人的,他老人家若是这样说,那也未免太无间道了吧?

  综上所述,三位大能说的应该不是袁大人手下一哄而散那个意思,后来我等草根仔细看了半天才明白三位大能说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金大侠说高经略胆小,是因为他认为,高大人下令不守宁远、前屯,而主张要逃跑:

  “高第不听,下令宁远、前屯卫也撤兵。

  ……

  袁崇焕倔强得很,抗命不听,说道:‘我做的是宁前道的官,守土有责,于城共存亡,决计不撤。’”'4'

  阎会长对此也有绘声绘色的描写,说高经略摆出官威,并下达了宁远、前屯两地都撤兵的命令:

  “经略高第凭籍御‘赐尚方宝剑、坐蟒、玉带’的势焰,又有阉党作后台,不但执意要撤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而且传檄撤宁(远)前(屯)路防备。”'5'

  当年明月更是激情演绎了一番,仿佛将当时的情形还原成了高清电影一般:

  “高第逃走的时候,并没有追兵,但他逃走的动作实在太逼真,跑得飞快,看到司令跑路,小兵自然也跑,孙承宗积累了几年的军事物资、军粮即丢弃一空。

  数年辛苦努力,收复四百余里江山,十余万军队,几百个据点,就这样毁于一旦。”'6'

  明月大能说,高经略在一线阵地现场示范逃跑,以至于带动了小兵们跟着一起跑,不过高大人的驻地是山海关,他本人并没有到一线去放哨,而且他的将令是把锦州、右屯这些地方负责哨探的前锋营给撤回来,并没有让袁大人指挥部下集体跑路,而是坚守宁远:

  “经略高第奏:……由此以东如锦州城大而朽坏,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锋游哨之地。夏秋无事防护屯种,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自岁前奴欲犯右屯,即行该道镇严为提备。”'7'

  高大人说了,如“锦州城大而朽坏,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所以才不适合坚守,并非像当年明月所说的那样,什么“几百个据点,就这样毁于一旦”了,而且高经略“入冬遇大敌人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的策略(边镇定例),袁大人在战后也表示积极的认同,并且申明,今后碰上类似的状况,千万要照此办理:

  “宁远参政袁崇焕疏辞升职请终制因,陈善后事宜……而宁远以东,仍安哨探,令就地为耕,有事仍收还宁远。”'8'

  既然,高经略、王尚书、阎侍郎、李大人在“归并宁远”这个问题上的意见都是一致的,而袁县令也没有表示要放弃宁远,那三位大能的关于高经略要跑四百里路的传言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三位大能观点的来路,说起来还有些复杂,因为《明史》在这里的记载很有水平,史文中表面上只是稍微一笔带过,但其实却内藏深邃的用意,因此便忽悠住了众多后世研究者。

  --------------------------------------------------------------------------------

  '1'【金庸著《袁崇焕评传》】

  '2'【阎崇年著《袁崇焕传》】

  '3'【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

  '4'【金庸著《袁崇焕评传》】

  '5'【阎崇年著《袁崇焕传》】

  '6'【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

  '7'【《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

  '8'【《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八】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