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找巴金的黛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找赵黛莉的过程,实在奇而又奇。上一轮,《黄河》编辑部,通过张发兄与作家杨志刚取得联系,在襄汾范围查找赵逢冬、赵文英被否决,张发兄还颇为遗憾。我请他看过巴金致黛莉的七封信,他爱不释手,一直在共同想办法。这一轮,2009年春,我又来到编辑部,要拜托者居然竟是张发本人,只因为他自己就是宁武人!我将“坡子街20号”赵公馆一家实是宁武人的情况一说,张发兄当场惊叫:“不是哇!”
  我说就是。
  从各方史料查知,赵家在宁武城里拥有一座显赫的九进大院。张发兄连连说:赵家、南家谁不知道?我在宁武上中学,人人清楚那个九进大院。弄了半天,赵黛莉成了我们宁武人?
  我半开玩笑道:仁兄一向重视文学女青年,这回可是一个资深文学女青年哩。
  张发兄性情中人,现在他完全振奋起来:资深,绝对资深!老赵你说吧,咱们下一步咋个找法?
  我说,这段历史比较复杂,咱俩少不得专赴宁武。为了不那么盲目,还应该遵循前例,先期请人查问一番,看看赵家尚有什么知情人在世,待咱们真去时,也好少费周折。如果找不见直接知情人,至少要选中一位明晓宁武史志的本土专家,以便细细咨询。
  不等我把话说完,张发兄早已拿起了电话。
  这一回,依靠了又一位作家——宁武王树森。
  老王嘛!张发兄提示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他自己就是县志主编,现成一个活字典!
  我说你们宁武可真能出作家。你看,张发兄和王树林算两位,更有一段文坛佳话,说的是一个时期,县委书记郭新民、县长贾真,二人共执宁武党政,竟然同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能有如此人文景观,极是罕见。
  这不,又出现一个真正的“资深文学女青年”。
  我和张发兄议定:春节前,把先期寻访重任拜托给王树森先生,春节后,赴宁武与王会合,共做实地调研。
  

十三 抗战前最后一封信
在山西故土过春节,人们必要回家,大有亲近传统之善。中国民俗经数千年、亿万人繁衍传承而构成。而“五四”前后反封建专制、反家庭禁锢、反家长族权,确有那一时期的历史需求。在当时,唾弃家族陈规,强调个人背叛,实质上还是瞄准了袁世凯等垂死旧势力。
  巴金先生致黛莉这批信,同样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产物。从中我们看到,年轻的巴金,其理想、其奋斗虽然激进,但是,一旦对待具体人、具体事,则呈现出温情柔美来。也许,安那其主义者本来就有着“对事”和“待人”截然不同的双重秉性,既差异、矛盾着,又混合、统一着,待事时,成为暴力革命的同盟军,待人时,又成为温情关怀的对象了。巴金先生第七封信,依然如此——
  黛莉:
  信收到。你对《短简》说了许多话,很使我感动。我感谢你的关心。
  《夜未央》不是我不寄你,是那本书至今未印出来,你不要抱怨我。我现在寄你一册样书吧,但里面没有插图。这样本只装出了三册,是为了一个朋友预备排演而提早装的。
  我寄你的《贵族之家》等书收到没有?《良友》的□退□□已取来了。我将来再买些书寄你。
  《文丛》现在又被禁止。我们按时会出一个新刊物,内容是一样的。《文丛》内容不算坏,也没有激烈的文章,是没有理由被禁止的。但是又和《文季月刊》一样被禁了。这事你也许不会相信罢。然而,你放心,我们总有同样的刊物给你看的。
  尼采的书对于你们并不适宜,在那样的情形里,他的超人哲学帮助了我,但以后或以前读来,有些地方又会引起我的反感。所以我不介绍给你。
  我在上海也许不□□□月的□留。以后的行止一时还不能决定。你高兴时尽管写信来。信寄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可以转到我的手里的。我在旅途中也许会寄点画片给你。
  望你好好地活下去!
  祝
  好
  金 四月六日
  使黛莉在信中说了许多话的《短简》,正是巴金与诸多青年读者往来交流的短章选集,不知内中是否提到过赵黛莉?可惜没有看过。巴金因为黛莉的来信而感动。
  信中又一次提及《夜未央》,黛莉迟迟不得此著,似乎有些着急,巴金便寄上一册提早装订的样书,还是为朋友排演此剧临时使用的。足见那一代人对此剧极其重视。
  一座座古旧深宅大院,怎么能拴住他们的那颗心?信中可见,《夜未央》和《娜拉》等剧,从上世纪20年代便在中国知识界轰动,直至1937年上半年,还在排演着。信中巴金关于尼采哲学一段话,耐人寻味。我这里一时说不好。上世纪80年代我也读过尼采以及叔本华,想起来糊里糊涂,觉得与我所依托的巍巍太行山十分隔膜。最后一句话,“望你好好地活下去”,震撼人心。
  此信之后3个月,一场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终于爆发。8月13日,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保卫战打到11月12日,上海终陷敌手,中国军队被迫撤离战场。在神圣与悲壮之间,巴金坚定地同文化战士们并肩救亡,他将自己的文季社与中流社、译文社、作家社四位一体合并起来,尽弃前嫌,与茅盾共同挂帅,合办抗战刊物《呐喊》(两期后改名《烽火》),把大批文化勇士团结在一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上海沦陷,巴金的《春》还没有写完,他要到各地旅行的计划也一推再推。许多外地读者来信来电,关心巴金的安全。天津少女杨苡,年龄也是17岁,她在来信中对巴金说:“先生,你也是陷在同样的命运里了。我愿意知道你的安全。”巴金为此感动流泪。于是我们产生了一个问题:山西少女赵黛莉,是否也去过信函?如有信去,似应看到巴金回复才对。也许,由于巴金先生已经在第七封信的末尾,写到过即将外出旅行,“以后的行止一时还不能决定”,并说“我在旅途中也许会寄点画片给你”,从而使赵黛莉不再致信上海。或许,黛莉写过信函,而晋沪两地战火纷飞,巴金也无暇回复。也许,还有更复杂原因,也未可知。
  山西地处抗日最前线。国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包括川军和滇军,在阎锡山第二战区统一指挥下,发动忻口战役,誓死保卫山西。仗打得很大,*所部曾在平型关等地,配合战役夺取大捷,战斗极为惨烈。到1937年11月8日,日寇华北方面军第一军野蛮占领太原。至此,晋军主力和国民党各军及八路军3个师,艰难转入持久游击抗战。我注意到,上海与太原,一南一北,几乎是同一时间沦陷的。
  当时,巴金先生到处发表抗战文章,不知黛莉小姐在山西看到没有?是啊!如前所述,黛莉小姐家父赵廷雅,叔父赵廷英,不是抗贼,反而降寇事敌了。彼赵黛莉眼见巴金先生抗敌如此坚决,情何以堪?又如何致信复函?
  民国史,抗战史,真是打翻五味瓶,复杂万端。
  言及至此,我们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无法平静。
  赵黛莉,你果然是赵廷雅之女吗?你是街坊老人们记忆中那位“盘盘头”吗?
  巴金和黛莉,分离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之际,这便是古木年轮,一个无可更改的事实。
  

十四 宁武关人拉板车
事到如今,巴金致黛莉七封信之谜,惟有一查到底。
  2009年春节过后,我从晋东南返回省城。
  张发兄与我住在同一座楼里。2月8日清晨,二人相见,只说了一个“走”字,便当下发动我那台4500越野车,出太原,赴宁武,要与王树森先生会合。
  《宁武关》,老京剧当中一出经典剧目,唱响中国,还是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先生的最爱。
  宁武作家王树森,人过中年,淳朴厚道。寒风中,他把自己裹严实了,独在城关等候多时。
  见面拜了晚年,诸人坐定。王先生把初步调研细细一说,不由生出许多感慨:
  先说那座曾经辉煌的“九进院”,历经60多年风雨摧袭,早已烟塌火冷,七零八落,三不剩一了。若问族人后代之命运,那更是凄风苦雨,惨不忍述。宁武地属晋绥边区第六分区。抗战以后,一场政权大战,乃至连年阶级斗争以及残酷运动,人和人斗杀不止,你死我活,像赵家这等户族还会有个好吗?晋绥土改,是出了名的剧烈。
  作家王树森的调研结果是:
  自清初始,赵氏家族发展日盛,到雍正年间,已成殷实大户。族人以农为主,兼做官、军、工、商,与宁武南家双雄并进。赵廷雅祖父“承”字辈,人丁大旺,父系“金”字辈,兄弟8人,其中叔父赵铮只比赵廷雅大5岁,叔侄二人同赴英国剑桥留学。以下到“廷”字辈,兄弟更多,整个赵家人口上上下下合三百之众,经营着著名的丰宁公司,商贸远及省内外。到了土改,风云突变,赵家主要成员几无一人留在宁武,全部被那场惊涛骇浪给冲垮、冲散了。前头说,在相继而来的杀人高潮期之前,尚有奔逃空隙,赵氏家族向着南北11个省市漂散而去。如今,可查询之最远处,到达海拉尔。土改以后60余载,这家人几乎没有回来省亲探看者。什么也没有了,还看什么?
  我们感慨60年前乡土中国之激烈变迁。两大阶级的鲜血共同渗透了贫瘠大地。
  言及至此,张发兄尚能沉得住气。我却有些着急——如此说来,宁武之行又将跑空?
  不。作家王树森也是一位悬念大师。他从历史到现实,既深沉且有趣,待你急躁时,他终于从容相告:赵家人基本跑光了,直到1955年前后,从太原转回来一个落魄人。他尚且年轻,花了一点钱,购得“九进院”内两间小屋,勉强安身度日。此人名叫赵瑾,是赵廷雅七弟之子。少年赵瑾依托二伯父家,在太原上了小学、中学,抗战后还上过民族革命大学,挺有文化的。1949年以后,*执政,他一度参加工作,因为出身太复杂无法应对审干,终被遣返还乡。赵瑾回到宁武,哪个机关敢收?从此再也没有正式工作,依靠卖苦力为生。在城关街道和搬运社里,他甚都干过。修鞋、修车、拉板车运输,吃尽了苦头,人下人哇!
  奇特之处在于,“*”中,文化人王树森也被打翻在地,恰恰和这位赵瑾混在一起拉板车,一块儿卖苦力,彼此竟是熟识的。那年头,当四周无人的时候,俩人私下里对混乱局面还悄悄发过牢骚,关系比较不错。
  如此说来,王树森当年和倒尽了大霉的“地、富、反、坏、右”在一起,拉过板车。当时接触了社会底层,今日尚能发挥作用。树森兄说:这位赵瑾老人,如今八十好几了,只怕是人老体衰,早已动弹不得。咱们可去寻他。他见我,是相认,也是相信的。赵家连年多事,他轻易不与外人道。而他竟是唯一能够提供线索之人了。
  我说如此甚好。诸兄讨论一番,觉出赵瑾当和赵黛莉是同一辈人,年轻时又在太原上学,大伙儿便抱了极大希望。
  宁武向为军事重镇,远的不说,李自成进京,宁武受阻,农民军战死7万之众,攻城7天7夜始克。此地历史上种种御敌掌故甚多,传统豪烈,这里不赘述了。在我的记忆里,日寇入侵山西,在各市县杀人最多、惨烈至极的例子,便是宁武惨案。1937年秋,日军逐次攻占阳高、天镇、朔县等地后,分别屠杀过1000多人到3000人不等。而据记载,在抗战之初近两年中,宁武战地曾经三度失城复城。首次宁武惨案,日军屠城三日,杀我百姓4800之众,令日月无光。屠刀不灭英雄气,塞北处处是刀痕。而赵家偏偏出了两个名头不小的汉奸,真让人憋气扼腕。
  谈及这一话题,人皆沉重。王树森沉吟道,事不尽然,赵家弟兄九人,确有赵廷雅、赵廷英二人在省城从敌事贼。然而,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赵家更有一位老五,名叫赵廷玉,正是宁武城里响当当的抗日英雄。赵廷玉杀敌英勇,以身殉家,拼死殉国,故事传遍宁武城乡——王树森主修了宁武县志,对于历史情况吃得深透,慢慢地,引出一段极为悲壮的往事来。
  同是赵家兄弟汉,人生抉择不一般。
  当我们见到唯一的赵家老人之后,故事进一步得到拓展。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五 五叔捐躯与梅生出走(1)
巴金先生留下七封信,不期然带给我们种种非虚构故事,竟如此曲折混杂是非莫辨,以至于一部中篇作品,眼看着已经盛不下了。好一座历史富矿。然而我心激荡,这才初步探到“矿脉”,我们即将靠拢黛莉之家。
  这回真是她家吧?
  待我买了些糕点烟酒,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