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上台下张火丁-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诉,真可谓字字血,声声泪。张火丁用程腔将这段唱腔唱得酣畅淋漓,几乎每个甩腔都会引来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无论从唱腔还是从表演上,张火丁演活了祥林嫂。在前后十分钟的时间里,张火丁饰演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角色,而且均十分叫座,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可见一斑。尤其是演到祥林嫂悲切之处,观众也随着剧情和人物的表演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九  专场演出轰动京城(3)
两场演出下来,张火丁已感到有点疲惫。《秋江》中的跑圆场是很吃功的,尤其是要跟上武丑泰斗张春华的快节奏,是很费劲的。加上祥林嫂这68句唱腔,要融着真情去唱,确实要费些气力。此时张火丁真想谢幕到后台去休息一下。然而,剧场内沸腾了,观众激情四溢,他们忘情地为张火丁精彩的演出欢呼叫好,幕谢了一次又一次,观众就是舍不得离开。最后干脆大幕也不合了。当人们上台向火丁祝贺时,红线女已是难抑胸中的激情,她飞快地走向台去,与张火丁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们脸贴着脸,心贴着心,前辈艺术家与年轻的艺术家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交流。红线女眼含热泪,激情难抑,两次拥抱火丁,说明她对张火丁改编的《绝路问苍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演出后的一次座谈会上,红线女又对张火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说:“火丁的祥林嫂比我演得好,这是京剧的祥林嫂!”
  张火丁的专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令她感到最大的欣慰就是进一步赢得了观众。一个演员能赢得观众的厚爱,那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火热的剧场,热情似火的观众,是对张火丁的艺术最大的褒奖。对于张火丁来说,观众越是热爱自己,自己的压力也就越大,这种压力就是要拿出更加精美的艺术去回报观众。
  “丛芳艺苑簇欣荣”
  张火丁的专场演出结束之后,媒体纷纷发表评述,对火丁的专场演出给予高度评价。《梨园周刊》上发表了署名夏沐的文章,题目是《勇敢的火丁》。文中说:“张火丁的价值就在于她能吸引戏迷买票进剧场,这证明她在继承传统艺术方面得到了程迷的认可。前两天的《锁麟囊》、《春闺梦》如此,最后一场的创新戏也是一样。”《中国演员报》发表了著名戏曲评论家胡金兆的文章,题目是《荣琛不死火丁传薪》,文中写道:“火丁在老师逝世后三载,奉行转益多师是吾师,广约博采多方艺术。她在艺术上成熟了,焕发出大家的光彩。”《中国京剧》杂志发表专题专辑文章,总标题是《程门秋声动人情 传薪续火有火丁》。文章中采访了红线女、欧阳中石、朱文相、涂沛以及程砚秋之子程永江。采访红线女的标题是《她外表沉默,内心却有一团火》,文中说道:
  我先讲一讲我看到的火丁。第一次看她的戏是1994年,看的是《锁麟囊》。我感到这个年轻人一亮相,很有光彩,我就喜欢她了。我喜欢她,不是因为她是张火丁,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好演员。首先,她就好像是一块美玉又经过高师的雕琢,基础很不错。如果一个人,一个演员,没有做人的意志和思想的基础;如果有艺术向往、追求的基础,没有功夫的基础,是不会有这个成绩的,所以我很喜欢她。从1994年开始,每次看她的戏,她都在进步,前天看了《春闺梦》,感到她进步很快,人物处理得很好,是对程先生的发展。目前戏曲界女演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女性的美。古代女性有妩媚之美、娇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俏皮之美,演不出这些美可能是缺乏文化修养的问题。演员要体验不同时代的文化,一般人忽视了这一点。火丁演出了古典美,这很了不起。最后,我喜欢火丁是因为她人老实,不狡猾。她外表是沉默的、内心却有一团火,追求艺术的火。这从她的艺术创作上可以看出来。现在火丁的艺术已进入一个新境界,她已经可以掌握人物了。

十九  专场演出轰动京城(4)
说到火丁未来的发展,我觉得她要继续提高,不断创新。很多老艺术家们都在改革,通过不断改革、摸索,努力对艺术有所发展。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创新。梅先生就是不断创新、发展,他是大师了,还不断前进。程先生、荀先生、尚先生等都是这样。但是改革不能莽撞,要遵循艺术的规律改,要通过实践改。先改动那些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陈妙常这个人物,无论是害羞、着急、思念,都跟《春闺梦》、《锁麟囊》不同,很有演头,还可以增加些东西,不要刻意摹仿别人的表演,要自己认真思考和理解,学东西是为我所用。
  总之,我希望火丁能更上一层楼,不要停止,要开拓戏路,使自己的进步更丰富多彩,把古今中外的拿过来为自己所用。我们的戏曲是全世界没有的,出于对民族戏曲的热爱,我们戏曲工作者都有推动年轻人的责任。我以为,团结很重要,一个国家要团结,一个家庭要团结,一个艺术的剧种也要团结。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奚派传人、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对张火丁的专场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文中说:
  张火丁的专场办得很成功,演出时,我为她题了一首诗“丛芳艺苑簇欣荣,赵系秋声别有情。应是传薪传续火,张灯会意谢高明”对她的艺术作了评价。我看了她的《锁麟囊》,感到表演得非常好,很大气。而且,从她的身上看到了程—赵—张三个人的艺术。也就是说,从张火丁身上,既能够领略程砚秋大师所创造的程派艺术的神韵和特色,又可以感受到张火丁从师父赵荣琛身上得到的赵氏程派的精髓,同时,还可以看到火丁自己的创作心得,非常好。我与赵荣琛先生是老朋友,对火丁的成长道路很了解。赵先生生前经常夸赞火丁,认为她不仅从身体条件、个人气质方面非常适合学习程派,而且火丁踏实努力、虚心好学,这在现在是很难得的优秀品质,我对火丁寄予厚望。火丁找到了好师父,荣琛也遇到了好学生。希望火丁今后能继续向其他的高明的艺术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不辜负荣琛的期望。
  京剧大师程砚秋的三子程永江充分肯定了张火丁在继承程派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她的未来寄予殷切期望。他在文中谈到:
  通过观看这次专场演出,我对火丁的艺术有了进一步了解,看到程派后继有人,对我们也是个激励,感到非常高兴。火丁很年轻,学习非常刻苦,看得出,她肯定请教了新艳秋、李蔷华等先生,下了功夫。她的念白相当有功夫,唱得也很好,尤其是尺寸掌握得非常恰当。昆曲的表演也不错。前些日子,与王吟秋先生通话,他说,现在年轻演员比较浮躁,追求短期效果,是个通病。从火丁身上一点也看不到这些毛病。她是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火丁很有发展前途,前面的路还很长,还要多下功夫。程派艺术,艺如其人。我父亲的为人,用陈叔通老的话说,就是两个字:刚正,但他的刚正是外柔内刚。他喜爱武术,有侠士风骨。他与许多武术界人士交朋友,特别钟爱太极。他把武术化入演出中,程腔是圆的,像太极,柔中带刚。学程派不仅要研究艺术,也要研究人。希望火丁能深入研究程派艺术的精髓,不断进步。火丁在昆曲方面还可以再下功夫,可以向北昆、南昆的老艺人多学几出昆曲戏。

十九  专场演出轰动京城(5)
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文相期待张火丁能成为弄潮儿,在艺术上能独创一格,他在文中说道:
  看了张火丁的专场演出,不禁忆起戏曲研究家王季思教授的诗句“生命有限亦无限,历史无情还有情;薪尽火传光不绝,长留青眼看春星”,且由“薪传”而想到“心传”。综观戏曲史,好角儿既是衣钵薪传的佼佼者,更是法门心传的弄潮儿。火丁是佼佼者,因为由“薪传”而观之,她做到了“守格”和“变格”,所谓“守格”即专宗而精到。她学演的《锁麟囊》等,得赵荣琛先生等之真传,唱出程腔之三昧:声美、情美、韵美。而其韵味之美,在程门再传弟子中,更属上乘。火丁的艺术感觉特别好,这充分体现在手、眼、身、法、步的节奏感上。而节奏感从审美功能的本质上看,是一种韵律感。韵律美,恰是程派艺术之精髓。戏曲表演艺术贵在一个“合”字,只有演员自身“四功五法”的运用,达于浑圆融合之境,才能产生韵律美。所谓“变格”,即师法以尝新。从火丁改皮黄以歌之的《秋江》和移植自粤剧《祥林嫂》之一折的《绝路问苍天》,可以看到他由戏路到行当的锐意开拓。根据自己的条件,师法而不泥迹,尝新而不逾矩,从剧场效果看,老观众是认可的,新观众也是欢迎的。
  我希望火丁还能成为弄潮儿。因为由“心传”而观之,她有潜力做到“悟是破格”——“面壁”图“破壁”;“化中创格”——独创成一格。这个心传之法门,就是提升到创造意识和创作方法的层次,择善而从以补短,适合者取以扬长。比如四大名旦的历史贡献之一,是使男旦更具女性的阴柔美。但由于生理或年岁的局限,也不免有时会露出男相。女演员学演时则不能全盘照搬。像《锁麟囊》中,薛湘灵因发水与亲人冲散的下场;上楼找球,猛然见到锁麟囊的惊诧;火丁的两个亮相,似有男相之痕。实际上,女旦学男旦应该有个先由女变男,再由男变女的摹习、分析、筛选、融化的过程。另外,戏曲表演要求意象之真与程式之美的和谐统一。青年演员传承剧目,往往重美轻真。由于这些历经前辈千锤百炼,精雕细刻,程式美几乎达于极致,所以学演者必须在外部形式上狠下功夫;但若不在内在的意象之真上充分体验和想象,从而进行再创造的话,就会令观者有貌合神离之感。青年演员演新编戏,又往往重真轻美。由于从无到有,全是自己凭体验和想象去创造角色,故注重了真实感,则顾不上形式美。像火丁饰祥林嫂的台步以及掩面哭泣的手势等,都有进一步寻求程式美化之必要,当然,要有一个在实践中磨炼的过程,这也许是吹毛求疵了。
  对于如何继承和发展流派艺术,著名戏剧评论家涂沛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文中说道:

十九  专场演出轰动京城(6)
看火丁,论师承,不难看出她与赵荣琛老师在学习程派艺术上的不同途径。赵老师是先探索后规范;火丁却是先规范而后探索。赵荣琛先生在接受程先生面授之前,时值抗日战争期间,时师徒远隔南北,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函授教学过程,那时没有录像可供参照,只能凭借程先生的书信指点和聆听唱片,至于动作身段则需要学者的“意会”和悉心揣摩,自然不能如程先生一模一样,赵荣琛先生曾说:“函授无论如何不如面授,但有其好处,它可以打掉不动脑筋,处处模仿步步跟着老师走的懒汉思想,逼着我开动脑筋,仔细琢磨,寻求规律和奥妙。”蕴含着学者的创造意味。火丁与乃师相反,是先规范地学习了程派的诸多剧目,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程派艺术规律性,当赵老师辞世后再进入探索阶段,只是她的条件优于老师,她有许多录音、录像可资借鉴,尤其是进而为赵老师和师祖程先生音配像之后,再次深入体会程派艺术的三味,领悟先辈艺术处理的匠心,更是潜移默化了。自然,她的表演也不尽同于赵老师,人们并没有指责她不是“程派”。此次专场演出的《锁麟囊》、《春闺梦》受到热烈欢迎,即是很好的证明。
  看火丁演出,引发人们再次对如何传承流派有所思考:流派戏的上演,绝不是机械的重复。剧目重复,角色出新,新的体验有新的体现、新的适应。关键是演员的思想不会只停留在一点上,对角色的新认识,总会从表演的技术和节奏上有所变化,表演形式没变,但有新的神情气魄,使角色有了新的生命力。这一点也正是程先生生前所希冀的,先生生前最反感亦步亦趋,“千万不要死学我”正是先生对后学者的谆谆告诫,如果只有封闭式的稳定,不吸纳新的艺术因素,那是很难提高的。这是火丁所应铭记的。归结起来一句话:得其神髓,扬其精义。
  火丁为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却并不意味着坦途,因为她必须面对而且适应观众审美层次上的差异性,有些观众要从程派悲剧中获取激情;有些观众要求驱物显技的功法美;更有些被吸引来的新一代观众长于思考,他们要求性格塑造,观众的多层次性,要求火丁把激情、性格、技艺统一起来,达到纵横处最精严地塑造人物的新高度。此次专场演出,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