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幽梦影-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人们在生存的诸多要素中将吃饭列于首位的道理。
  从这里也可以给我们以启示:社会的发展,应当以提高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首要的任务,所谓首重生存权,是毫无疑问的。看来要发展首先要吃饱,这是关键。
  凡事不宜刻
  【原文】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原评】
  余淡心曰:“读书不可不刻”,请去一“读”字,移以赠我,何如?
  张竹坡曰:我为刻书累,请并去一“不”字。
  杨圣藻曰:行善不痴,是邀名矣。
  【译文】
  凡事不能太苛刻,如果是读书则不能不苛刻;凡事不能太贪心,假如是买书就不能不贪心了;凡事不能太痴迷,如果是做善事,就不能不痴迷一点。
  【评析】
  凡事不可太过执著,要求太苛刻则不容易实现最终目标;做事情不能贪心,贪心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地步;做事情也不要太痴迷,痴迷就不明事理,不通人情世故,便妄为人生,虚度光阴,就会忽略其他而不能达到目的。凡事要求要适当不要过分。
  但是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写的却是另一种说法。若读书不要求苛刻一些,就便无法彻底领悟,不执著,就难能积少成多,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作者说“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若买书,则需要贪多。只有贪多,才不计较贵贱,才不做功利的得失之想,才能聚集天下好书为自己所有,阅读完这些书,就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和能力。行善做好事,却必须有点痴心。有了这痴心,为善不求人报,以行善为乐事,修得万世功德。
  酒可好
  【原文】
  酒可好,不可骂座;色可好,不可伤生;财可好,不可昧心;气可好,不可越理。
  【原评】
  袁中江曰:如灌夫使酒,文园病肺,昨夜南塘一出,马上挟章台柳归,亦自无妨,觉愈见英雄本色也。
  【译文】
  美酒可以喜好,不可酒后耍酒风骂人;美色可以喜好,不可以伤害身体;钱财可以喜爱,不可昧心获得;脾气可以有,不可以超出情理之外。
  【评析】
  这则文字向我们说明什么都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头。否则会适得其反。酒、色、财、气于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酒能助兴,能添文思,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这诸多好处,自不可缺少;“食色性也”好色也是人的本性,这是不可抹煞的事实;钱财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钱财也许就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所以人们对于钱财的追求也是无可厚非的;义气,骨气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不可缺少的。
  然而,好酒而不可成为嗜好,纵酒既伤身,耍酒疯骂座,则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色而到纵欲,一定会伤身,还可能伤害别人,天理不容;好财要取之有道,讲社会公德,要是因财而使人相互残杀,与人类的进化是不相符的;讲义气而丢弃原则,置公理或法律于不顾,既有害于社会,又不利于个人的自立,这样的“气”必须是不可取的。
  文名可以当科第
  【原文】
  文名可以当科第,俭德可以当货财,清闲可以当寿考。
  【原评】
  聂晋人曰:若名人而登甲第,富翁而不骄奢,寿翁而又清闲,便是蓬壶三岛中人也。
  范汝受曰:此亦是贫贱文人无所事事,自为慰藉云耳;恐亦无实在受用处也。
  曾青藜曰:“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此是清闲当寿考注脚。
  石天外曰:得《老子》“退一步”法。
  顾天石曰:予生平喜游,每逢佳山水,辄留连不去,亦自谓“可当园亭之乐”。质之心斋,以为然否?
  【译文】
  文才和名望可以当作科举等第,勤俭节约可以当作财富,清净闲适可以看作年高长寿。
  【评析】
  文人才子们为登科举中进士,于是寒窗苦读,作诗赋文,为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由此可知,文章盛有文名,流传百世,广播天下,与登进士第没有什么区别。勤俭节约为致富之本,挥霍则是浪费资财,从这一方面讲,勤俭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清静闲适,有颗平常心,更好地享受人生,既享受了人生的乐趣,也能保持身体的长命百岁,故说清闲可当寿考,也是有道理的。
  文字中说的虽有道理,但是只是看到事物的一方面,而没有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以文名当科第”,只能流芳百世,但是古代要求的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财源滚滚,并不只是单纯的把文章看作是全部。这种说法只能是张潮们的自我宽慰。勤俭是一种美德,但勤俭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最终的追求;如果只是勤俭而不思发展,于自己,于社会不会有任何意义。只讲清闲,不劳动创造,无益社会,长寿也没有意义。


'24'四

  不独诵其诗
  【原文】
  不独诵其诗、读其书是尚友古人,即观其字画,亦是尚友古人处。
  【原评】
  张竹坡曰:能友字画中之古人,则九原皆为之感泣矣!
  【译文】
  不只是吟诵古人的诗、阅读古人的作品是上与古人结交,即使观赏古人的书法字画,也是在上与古人相交。
  【评析】
  这则文字是说明我们要如何了解古人。古人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但是我们和古人毕竟相隔甚远,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动向,确实有一些困难。但是作者在文中为我们阐明了这个问题。
  读书如交友,书中的所写总是会有自己的影子,读一本书就像了解一个人,让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很多信息。书只要能读懂,就和与友人交谈无异。他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风格。读今人书,即是与今人交友;读古人书,即是与古人交友。读好书如听益友言,使人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读书如此,观字画,听音乐,也是这样的,其中也同样包含了创作者的智慧和思想,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产生共鸣,也等于自己交了益友良师,定会获益良多。
  无益之施舍
  【原文】
  无益之施舍,莫过于斋僧;无益之诗文,莫甚于祝寿。
  【原评】
  张竹坡曰:无益之心思,莫过于忧贫;无益之学问,莫过于务名。
  殷简堂曰:若诗文有笔资,亦未尝不可。
  庞天池曰:有益之施舍,莫过于多送我《幽梦影》几册。
  【译文】
  无益的施舍,不会比施舍给僧人更无益的;无益的诗文,没有比祝寿时的文字更无益的。
  【评析】
  古代人相信僧侣们可以求福使得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于是他们就纷纷施舍僧人钱财和物品;除此之外,在达官贵人们过寿时还要写祝寿词,已表示隆重而有意义。作者的这段文字就是在批判这一现象。作者认为这两件事都是十分没有意义的。斋僧是为求得福报,但一切皆是虚幻,终等于白白施舍;诗文是抒发情致的体裁,写无聊奉承的祝寿之作,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意义。所以张潮说斋僧与撰写祝寿之文同样是无益于社会的。
  虽然是这样,斋僧布施的人还多不可数,写无聊文字的也大有人在。而肯将钱财用于资助他人,救他人于危难、用于希望工程者的人却少之又少;他们没有想到过那些生活在生死线的人,是在如何艰难的度日。
  今天则不同,帮助困难者大有人在,他们将钱财捐献给福利事业,用钱财救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张潮如能活到今天,不知有何感想!
  妾美不如妻贤
  【原文】
  妾美不如妻贤,钱多不如境顺。
  【原评】
  张竹坡曰:此所谓“竿头欲进步”者。然妻不贤,安用妾美?钱不多,那得境顺?
  张迂庵曰:此盖谓二者不可得兼,舍一而取一者也。
  又曰:世固有钱多而境不顺者。
  【译文】
  貌美的小妾不如有个贤惠的妻子,钱多了不如事事都顺利。
  【评析】
  历来视女人为红颜祸水,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同时也是一种谬论。但妻贤夫祸少,这句古训,在今天仍被人们验证着。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能为你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港湾,能给你提供一个舒适安逸温馨宁静的生活环境,在你需要安慰或失意的时候这里使你休憩的地方,使你重新振作起来,来面对以后的挫折和困难。如果妻子不贤惠,整日吵吵闹闹,终日为家庭所累。这样有没有美妾还有什么关系呢。
  拥有钱财当然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如果疾病缠身,或妻离子散,或众叛亲离,或被奸人所害,忍受着精神或肉体的折磨;即使家财万贯,也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作者说:“钱多不如境顺”。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
  【原文】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读生书不若温旧业。
  【原评】
  张竹坡曰:是真会读书者,是真读过万卷书者,是真一书曾读过数遍者。
  顾天石曰:惟《左传》、《楚词》、马、班、杜、韩之诗文,及《水浒》、《西厢》、《还魂》等书,虽读百遍不厌。此外皆不耐温者矣,奈何!
  王安节曰:今世建生祠,又不若创茅庵。
  【译文】
  建造新的寺庵不如建修整旧的庙宇,读新书不如温习已经读过的旧书。
  【评析】
  这则文字是写读书的方法的。文章本身以修建寺庵引出用作比较的方式,来说明读新书不如读旧书。
  创建新的寺庵必须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投入资金要很多;但是如果维修旧的寺庵就不同了,它有基础在,只是投入一些将它加以修整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去很多,自然就节俭了。
  读书也是这样。读一本新书要从句读识字开始,要接受一切新的知识,已经读过的书则不需要这些工序。就可以直入文理,读一遍可有更新的收获,更多的领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的这段话,并不是拒绝吸取新知,主要是针对读书走马观花的读书者来说的。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就会一无所获,是读书中的大忌,读书者应该吸取这种教训。
  字与画同出一原
  【原文】
  字与画同出一原,观六书始于象形,则可知已。
  【原评】
  江含徵曰:有不可画之字,不得不用六法也。
  张竹坡曰:千古人未经道破,却一口拈出。
  【译文】
  文字和绘画同处于一个源头,看六书的文字始于象形,就会明白了。
  【评析】
  字画同源,这在古人的著述中已多有论述,在《易经?系辞》中就有所论述,书上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就是说伏羲上观天象,下晓地理,动物的踪迹和习惯,山川的面貌,而后画出八卦。
  绘画是文字的先驱,为文字的产生,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如《说文解字叙》中说,象形固然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诟”,如日像太阳,月像月亮,但是却不能笼统地说字和画同出一源,它只是六书中的一种。更何况,字画的产生,既不同时,目的功用也不一样。作者的这个说法,被现代研究证明是不正确的。
  忙人园亭
  【原文】
   ;忙人园亭,宜与住宅相连;闲人园亭,不妨与住宅相远。
  【原评】
  张竹坡曰:真闲人,必以园亭为住宅。
  【译文】
  忙碌的人的庭院,应该与住宅连着;清闲的人的庭院,不妨离住宅远一些。
  【评析】
  明清时代,园林建筑空前兴盛。于是人们纷纷的建造庭院,但是建造的庭院又不尽相同。园林艺术的出现,是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显示出了这段时期人们身心疲惫,于是想要找寻一些摆脱烦恼的方式。此时园林艺术的出现正填补了这项空缺。
  园林的山水林木,对奔波劳累,被生活或事业压迫的人们,对厌倦尘世喧嚣生活的人们,带来消闲休憩放松的空间,也提供了一片清净安逸的净土。但欣赏享受园林之美,需要时间,对于整天忙于事务者,想要观赏园林之美,必须要忙中偷闲;这就需要将园林建在离住宅近的地方,可抽空闲时间去赏观;若距离太远,就难有时间去享受。基于这种问题才有了作者的见解。
  作者认为“忙人园亭,宜与住宅相连”,清闲之人不同,有的是时间,园亭建的远些也没有关系,有的是时间去游玩,最好远离闹市,或就在野外,因为这更本真,更能得自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