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孩子是弱者,积极参与不用讲。
(引自:顺口溜吧— )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择偶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大姑娘找了个解放军(50年代);
二姑娘找了个红卫兵(60年代);
三姑娘找了个大学生(70年代);
小姑娘找了个生意人(80年代)。
(引自:顺口溜吧— )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子弟兵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最可爱的人”;十年*时期,“红卫兵”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掌握国家命运的实力派,找个红卫兵,也就找到了一个靠山;1977年,“高考”恢复,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悄然来临,普通家庭的子女有了深造的机会,有了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的机会;改革开放后,当老板做生意,让有些人先富起来了,这些“款爷”往往就成了姑娘们的首选。
也有反映我国负面“发展”的顺口溜,也就是针贬时弊的那种。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水质不坏,
七十年代也还可爱,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不洗马桶盖。
(引自:顺口溜吧—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越来越发展了,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这种污染往往最先体现在水质的变化上。
只要阁下留意,就不难发现,许多顺口溜都是中国发展变化的一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治安基本靠狗,休闲基本靠酒,
取暖基本靠抖,娱乐基本靠手,
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
老婆基本靠买,发财基本靠偷。
掌握时间:
六十年代在天上,太阳照得明晃晃;
七十年代在墙上,挂钟嘀嗒嘀嗒响;
八十年代在手上,黑夜也能把点看;
九十年代在腰上,传呼手机随时亮。
(引自:顺口溜吧— )
……
引用本文,请做好链接:/wen05。htm 。。
打油诗让哪些人如鲠在喉
打油诗(顺口溜)相当于诗歌中的“杂文”,歌功颂德者少,针贬时弊者多。国民党统治大陆时,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现在,政府与百姓虽没了敌我矛盾,打油诗不会有很浓的火药味,但有些打油诗让某些人看了往往会如 鲠在喉,不舒服,批评指责又怕别人说自己在对号入座。所以,这些人肯定不会欢迎打油诗的。
酒喝一瓶不醉,舞跳一宿不累,
麻将老K样样会,老婆说啥都对。
(引自:顺口溜吧——)
这首打油诗说的是“有些干部”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日程安排里根本没有工作。他们看了这首打油诗,可能还会“鸣冤”:我喝酒也是在工作啊,跳舞、打牌也是为了工作啊!
可见,好酒贪玩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第二,贪污受贿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跑跑送送,提拔重用;
只跑不送,原地不动;
不跑不送,降级使用。
(引自:顺口溜吧——)
要想得到领导的赏识,并委以重任,走捷径就得跑和送,“跑”可以保持联系,“送”可以密切联系。贿赂重了,委以的“任务”也就重了。
第三,作风*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过去的干部:
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
老婆一个,子女一帮。
现在的某些干部:
吃的是白米饭,喝的是王八汤,
子女一个,妻妾一帮。
(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年揪出的贪官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金屋藏娇,而且藏的一般不止一个,是“一帮”。*、胡长清、邱晓华等包养的情妇都在10个以上。有的则是直接断送在情妇手里:如四川郫县唐昌粮站原站长张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公安局长梁冠中都因情妇而东窗事发。
第四,官僚主义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领导下乡桑塔纳,隔着玻璃看庄稼。
吃的都是四脚爬,搂的一色十七八。
(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领导体察民情的方式就是坐在车子里看一看,连车窗玻璃都不会摇下来!然后回到办公室去发号施令。吃山珍野味理所应当,玩妙龄少女轻车熟路。
第五,玩忽职守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辛辛苦苦国外引进设备,
大大方方花去一笔外汇。
回来一看产地原在国内,
哈哈一笑又交一次学费。
(引自:顺口溜吧——)
出国考察是名,国外游玩是实,到了国外,不买点什么,难堵众人之口,至于设备的性能如何,产于何处,实在不是他们考虑的内容,反正“学费”不会自己交。
第六,弄虚作假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
国务院只好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
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
年初撒个谎,
年终得个奖,
来年提个长。
增产多少全在“嘴”,收入多少全在“水”。
二成事实八成夸,三分成绩七分吹。
上边只管要,下边只管造。
准确不准确,只有天知道。
(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打油诗生动地暴露了有些干部的政绩不是靠干出来的,而是靠吹出来的。其“水准”虽赶不上“大跃进”时期的浮夸,但也不是“小儿科”,当警惕!
第七,阿谀奉承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市长嘴一瞥,秘书找小姐;
市长床上躺,秘书站上岗;
市长受了累,秘书付小费。
握着上司的手,点头哈腰不松手;
握着纪检的手,浑身上下都发抖;
握着财务的手,拉起就往餐厅走。
(引自:顺口溜吧——)
寥寥数笔,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些人的谄媚嘴脸。
有的时候,从一首打油诗里就可以发现一种*现象,揪出一个贪官污吏来。
安徽贪官王怀忠出事前,当地就流传“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抓住王怀忠”的打油诗。
正因如此,哪个时代都有人不会欢迎打油诗,甚至惧怕打油诗。好在已有不少的人(包括政府官员)都能正视打油诗了。2007年的“两会”上就有不少代表引用打油诗(详情点:),指出一些存在的社会问题。
引用本文,请做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