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足球往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摹;蛘呤钦飧龌蛘呤悄歉觯部赡芰礁龆际恰
  半个世纪以前,拉戈或加西亚打入了一个完美的进球,一个让对手目瞪口呆,同时又勃然大怒或是赞叹不已的进球。然后他把球从网底捡起,夹在腋下,拖着脚一步一步地沿原路返回。这就对了,多扬起一点尘土,擦掉足迹,这样就没人能够复制他的进球了。
  

我为衣狂
乌拉圭作家巴扎·埃斯皮诺拉不喜欢足球,但是在196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当他打开收音机搜寻一些想听的东西时,碰巧收听到了本地频道,佩那罗尔队0∶4大败于民族队。
  夜幕降临,巴扎感到心情沮丧,他决定一个人吃饭以免将自己的苦闷情绪带给别人。这莫名的悲伤究竟从何而来?巴扎觉得这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不过是一个凡人的单纯伤感而已。突然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他之所以伤感是佩那罗尔队的输球,他是一个佩那罗尔队的球迷而不自知。
  会有多少乌拉圭人同他一样伤感?反过来说,又有多少乌拉圭人会欢呼雀跃?巴扎经历了一次迟到的自我发现,其实我们乌拉圭人从一出生不是属于民族队就是属于佩那罗尔队了。例如,人们说“我是一个佩那罗尔人”,或者“我是一个民族人”。从20世纪初就一直是这样了。据说那时的*们都是只穿着佩那罗尔队或是民族队的球衣坐在蒙得维的亚的妓院门口来吸引顾客的。
  对于狂热的球迷来说,快乐不仅来自你所钟爱的俱乐部的胜利,也来自你所憎恨的俱乐部的失败。1993年《蒙得维的亚日报》采访了一群平时靠搬运木柴为生、周日到民族队的主场尽情尖叫享受的年轻人。其中一人露骨地说:“我只要看到佩那罗尔队的队服就会感到恶心,我希望他们每次都输,即使是他们同外国球队比赛的时候。”
  在其他一些分裂的城市也上演着同样的故事。1988年在南美解放者杯决赛上,民族队击败了纽韦尔老伙计队,这是一支来自阿根廷海滨罗萨里奥市的球队,它同另一支球队分享着这个城市人民的崇拜。而那另一支球队,罗萨里奥中央队的球迷此刻正涌上街头,同外国球队的球迷携手庆祝纽韦尔老伙计的失败。
  我想是奥斯瓦尔多·索里亚诺给我讲了那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博卡青年队球迷之死的故事。那位球迷用他毕生的时间来憎恨河床队,这完全无可厚非,但是在垂死的病床上,他要求披上敌人的队旗,这样他就可以用他生命的最后一丝呼吸来庆祝一个敌人球迷的死亡了。
  如果球迷专属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员不能专属于一支球队呢?很少有球迷能接受他们的偶像去一支别的球队。更换球队和更换工作不一样,尽管球员确实只是一个靠自己的双脚讨生活的职业运动员。对所穿球衣的忠诚在现代足球中已不适用了,但是球迷们仍然会对离弃的罪行给予惩罚。1989年,当巴西球员贝贝托离开弗拉门戈队到达伽马队的时候,一些弗拉门戈队的球迷跑到达伽马队的比赛向这位叛逃者抱以嘘声。威胁像雨点一样向他袭来,最恐怖的是里约热内卢的一位男巫还给他贴了一道符咒,贝贝托遭受了一连串的伤病,他几乎无法健康地踢完一场比赛,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直到他最终决定转会到西班牙。早些年前,阿根廷竞技队的常青树罗伯托·佩尔菲莫转会到了河床队,他的忠实球迷们给了他历史上最长最响的一次嘘声。“我意识到他们有多么爱我了。”佩尔菲莫说道。
  怀着对过往忠诚年代的留恋,球迷们也难以接受令俱乐部作出如此决定的收益计算,现在的俱乐部被迫变成了一个制造奢侈品的工厂。当经营状况不好时,红色的赤字就会叫嚷着牺牲掉一些公司的资产。连锁零售业巨头家乐福超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圣洛伦索队体育场的废墟上建了一家新的门店。当这座体育场于1983年年中被推倒的时候,哭泣的球迷们抓起一把一把的灰尘放入自己的口袋。
  俱乐部是球迷们唯一相信的身份证明,而很多时候队服、队歌和队旗则深深地代表了对球队传统的认同,我们可以从球场上找到对这种传统的表达,但是这些传统却是来源于那些球队团体的历史深处。对于加泰罗尼亚人来说,巴塞罗那队不仅仅是一个俱乐部,它还是他们为了反抗马德里权力中心而进行的长期民族斗争的象征。自1919年以来,从没有外国人也没有其他地区的西班牙人为毕尔巴鄂竞技队效力过。作为巴斯克地区骄傲的堡垒,竞技队只征召巴斯克地区的球员加入球队,他们的球员几乎一直来自他们自己农场的球队。在漫长的弗朗哥*统治时期,巴塞罗那的诺坎普和毕尔巴鄂的圣马梅斯这两座体育场,是非法的民族主义的圣地。在那里,加泰罗尼亚人和巴斯克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喊着、唱着、挥舞着为法令禁止的旗帜。巴斯克区旗第一次升起而没有遭到警察的阻挠,是在足球场里。弗朗哥死后一年,竞技队和皇家社会队就将他们的旗帜带上了球场。
  南斯拉夫的分裂战争搅得世界动荡不安,在它战场上的战争爆发之前,球场上的战争已经开始。每一次贝尔格莱德的球队和萨格勒布的球队相遇时,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积怨就会浮上水面。球迷们宣泄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并且从箱底翻出过去年代的旗帜和颂歌当作战斗的利斧。
  

贝肯鲍尔的进球
1966年世界杯,德国对阵瑞士。
  乌韦·席勒和弗伦茨·贝肯鲍尔一起发动了进攻,他们两个就像桑丘·潘沙和堂吉珂德,被无形的机关发射到球场上,一前一后,左右穿插。瑞士人的整个防守变得毫无用处,贝肯鲍尔与守门员埃尔泽纳形成单刀之势,守门员往左跳起扑救,贝肯鲍尔脚踝一拐,射向右边,球应声入网。
  贝肯鲍尔此时20岁,这是他的第一个世界杯进球,1966年之后他又作为教练或球员参加了4届世界杯,从没有排在三甲之外,并且两次捧起金杯:一次是1974年作为球员;另一次是1990年作为主教练。他逆钢筋铁骨、力量至上的足球潮流而行,证明了优雅比战车的力量更强大,敏捷比炮弹的穿透更锐利。
  这位中场的王者,以“皇帝”的绰号闻名于世,他出生于慕尼黑的工人阶层,他能够高贵地指挥进攻和防守:在后场他的防守滴水不漏,连蚊子也飞不过去。在前场他的进攻火花四射,迅猛异常。
  

足球没有眼泪
足球是战争的隐喻,有时会演变成真正的战争,这时候“突然死亡”就不再是一种决定比赛胜负的戏剧性方式了。在这些日子里,疯狂的球迷会占领以前为狂热的宗教分子、爱国人士和政治狂人所预留的地盘。因为经常伴随着宗教、爱国主义和政治的狂热,足球使人们的紧张情绪趋于沸腾,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都是以足球的名义犯下的。
  有些人认为被足球魔鬼占据的人会口吐白沫,坦率地说这样的形象相当准确地描绘了那些暴怒的球迷。但即使是最愤愤不平的批评人士也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足球不会引发暴力,最多不过是人们手绢上的几滴眼泪而已。
  1969年,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之间爆发了战争,两个既小且贫的中美洲国家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积累着理由来互相怀疑。这个国家的问题总是可以神奇地在那个国家找到解释。洪都拉斯人没有工作?因为萨尔瓦多人过来抢走了他们的工作。萨尔瓦多人在挨饿?因为洪都拉斯人虐待他们。每个国家都认为他的邻居是敌人,而不断的军事*则总是竭尽所能地让这种错误延续下去。
  这场战争被称为足球战争,因为引发灾难的火花是在特古西加尔巴和圣萨尔瓦多的体育场里点燃的。麻烦开始于1970年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期间,发生了打斗,少数人受了伤,还有几人死亡。一周之后,这两个国家就解除了外交关系,洪都拉斯驱逐了10万名一直在该国庄园和农场工作的萨尔瓦多农民;萨尔瓦多的坦克则大兵压境。
  战争持续了一个星期,4000人死亡。这两个由美国工厂打造、被称为美洲学校的*政府,煽动着互相仇恨的火焰。特古西加尔巴的口号是“洪都拉斯不能坐以待毙,拿起棍棒,消灭萨尔瓦多”。土地的宗主和战争的发起者们不流一滴鲜血,而两国赤脚的人民却借着爱国主义的狂热互相杀戮,为他们同样的不幸报仇雪恨。
  

贝利的进球
1969年,桑托斯队在马拉卡纳体育场对阵达伽马队。
  贝利在球场上风驰电掣,几乎脚不沾地的闪过对手,就在将要把球带进球门的时候,他被绊倒了。
  裁判鸣哨示意点球,贝利并不想主罚这个点球,但是球场的10万球迷齐声高呼他的名字,要他主罚点球。
  贝利在马拉卡纳体育场打进过很多球,它们都精彩绝伦,比如1961年在对弗卢米嫩塞队的时候他连过7人和守门员后打进的那个球。但是这个点球与众不同:人们认为这个进球有某种神圣的意义,喧闹的人群都归于沉默,人们的鼓噪像是遵循了某个神秘的命令而消失无踪,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呼吸。顷刻之间看台和球场上似乎空无一人,只剩下贝利和对方门将安德拉德,两人就这样全身心地等待着。皮球安静地躺在了点球点上,贝利站在球旁,前方12码处,安德拉德在门柱之间躬身而立、蓄势待发。
  门将奋力触碰皮球,但是贝利还是将球稳稳送进网窝。这是他的第1000个进球。职业足球的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曾经打入过1000个进球。
  这时人们才回过神来,他们像孩童般欣喜若狂,兴奋的情绪点亮了整个夜空。
  

贝利
他的赞歌数以百计,他17岁时就成了世界冠军和足球之王。20岁之前巴西政府将他誉为禁止出口的“国宝”。他随巴西队三夺世界冠军,随桑托斯队2次成为世界俱乐部杯冠军。在打进1000球之后,他继续进球。他在80个国家踢了1300场比赛,一场接一场,不知疲倦,他总共打进了将近1300个进球。有一次他还使战争停顿:尼日利亚和比夫拉宣布休战来看他的比赛。
  为了看他的比赛而休战是值得的,而且物超所值。当贝利努力奔跑时,他洞穿对手犹如砍瓜切菜;当他停下时,他双腿穿花绕步宛如迷宫,令对手不知所措;当他跳起时,好似借梯上爬,直入半空。当他主罚任意球时,人墙中的对手都想要转身面对球门,这样他们就不会错过进球。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穷苦之家,他到达了黑人以前不被允许到达的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在球场之外他从不惠赠时间,也从不施舍分文,但是我们这些有幸看到他踢球的人却都收到了非比寻常的美丽的馈赠:那些堪称不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让我们确信不朽真的存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马拉多纳的进球
1973年,阿根廷青年队的青少年队和河床队的青少年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相遇。
  阿根廷青年队10号接到守门员的传球,他躲过河床队前锋后开始起飞,好几个球员想要阻止他的前进:他从第一名球员的后面蹚过,过了第二名球员的小门,然后用脚后跟戏耍了第三名球员。接着,他马不停蹄,在呆若木鸡的防守队员面前晃倒守门员,将球带入了球门,球场上只剩下7名被彻底击垮的男孩,另外4个则目瞪口呆。
  这个小孩所在的队伍名叫“小洋葱头”,已经保持百场比赛不败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球队的成员之一,一个绰号“毒药”的13岁男孩声称:“我们为玩乐踢球,我们永远不会为金钱踢球,当金钱进入足球场时,每个人为了成为球星都不惜伤害自己,妒忌和自私也开始控制足球。”
  说这些的时候他拥抱着最受大家喜爱的队员,也是最矮小最快乐的一个: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那时他只有12岁,刚刚打进了这个不可思议的进球。
  马拉多纳进攻的时候有伸出舌头的习惯。他所有的进球都是在舌头伸出的情况下打进的,夜晚他抱着足球入睡,白天他用足球上演奇迹。他住在一个贫困街区的贫困家庭,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技工。
   。 想看书来

克鲁伊夫
人们把荷兰队叫做“上了发条的橙色机器”,但是他们那变幻无穷、令对手迷茫不解的充满想象力的表演,实在和机器扯不上什么关系。与另一支被冠以机器绰号的河床队“火车头”一样,这团橙色火焰前后翻飞,在全知全能的轻风的吹拂下急速向前,又迅速撤回。每个人都参与进攻,每个人都进行防守,进退迅捷,令人目眩神迷。遇到这样一支十一人如一人的队伍,对手都会不知所措。
  一位巴西记者称其为“有组织的无组织”,荷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