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3年,《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AC尼尔森调查公司,曾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公众形象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对于国际品牌,民众认知程度最高的是两个领域:电子电器类和汽车类。
&;#61548; 看品牌,识身份
张先生是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的创始人,1999年购买了第一辆宝马。5年后,喜好运动的他又换了一辆宝马越野车,每到周末就开着爱车和妻子一起去郊游。张先生圈子里的朋友,也有把宝马作为自己的座驾。
在中国,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每个汽车品牌就如同标签一样,标志着车主的身份,汽车已经演变成为人们相互之间进行识别和自我识别的符号。
中国老百姓间有一句顺口溜,“坐奔驰,开宝马”。大家都知道奔驰、宝马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拥有,所以人们把它们当作成功人士的标志、高品位生活的象征。当奔驰、宝马驶过时,总会吸引一些羡慕的目光。即使是奔驰、宝马,其实在中国大陆也有不同的消费人群。一般而言,奔驰的购买者是那些年龄偏大、事业有所成就、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丰厚的传统人士;而宝马则属于那些富有朝气、年轻有为、不受传统约束的新一代人士。
不仅仅是高档车才能标榜身份,对于其他大多数购车族来说,往往也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汽车。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刘工,2000年买了第一辆车——捷达。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购车经过的:“我的车是我老婆选的,当时我想买POLO或者是富康;可老婆坚持买捷达,说捷达车不仅品牌大众化,价格适中,而且皮实。虽然模样不算新颖,但是却给人踏实稳重的感觉,最适合我这种成熟男人了。”
一种品牌代表一种身份,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品牌,这种现象除了在汽车消费中普遍存在,在电子/电器、服饰、手表等其他产品消费中也不少见。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公司老板买了一款某品牌的高档手机,每次开会时都喜欢把它放在桌上,以此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品位。可是有一天,他发现手下一位员工居然在用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手机。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把自己的手机在公众场合拿出来了。
这个故事多少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说明,在大多数人心里,某些品牌确实存在约定俗成的消费群——虽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但一旦错位就会让人感觉突兀。譬如中国公司的老板们,大多青睐摩托罗拉手机,因为它看上去成熟、大气、稳重,商务功能一流;而他手下的年轻人,可能更偏爱三星Anycall,这个品牌的手机一向以时尚眩目、个性鲜明、勇于创新而著称,正好迎合了年轻人求酷的心理。
&;#61548; 一站式购物和网上购物兴起
赵先生在上海古北的一个社区里住了近20年,在他的记忆里,以前往往要跑菜市场、副食品店和杂货店等几个地方才能把东西买齐,自从1996年法国家乐福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大卖场后,他和家人就用不着东奔西跑了。
家乐福经营品种繁多,有食品、食品材料、日用杂货、日用药品,甚至鲜花等,这就是所谓的“一站式购物”。不论顾客手上的购物清单有多长,基本上都能在同一个地方买齐。同时,由于规模效应带来了低成本,使得家乐福能以非常实惠的价格向顾客供应商品。这种低价格以及品类繁多的商品,对顾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如今,这种休闲购物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采用,成为中国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
就在家乐福的“一站式购物”花落中国大陆后不久,美国直销巨头戴尔把同样让人耳目一新的直线订购带到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从而引发了购物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在戴尔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人们只能在电子市场、商场或专卖店等传统渠道购买电脑。但1998年以后随着戴尔的进入,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原来电脑还能通过电话或互联网直接购买,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戴尔在中国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子产品消费模式。
戴尔初期的个人客户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多是一些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对网上购物抱有一种猎奇心理。在广告公司上班的范小姐2002年曾经在网上尝试订购了一台戴尔笔记本电脑,仅仅四天时间,她就收到了从戴尔中国工厂发出的包裹。提起这个她很兴奋,“那是我第一次在网上买东西,没想到这么方便、快捷。自那以后我买东西都尽可能选择网上购物,足不出户,货到付款,多省事!”
随着直销概念的深入人心,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体验这种购物的新方式。除了电脑产品外,消费者经常通过网上购买的产品,还包括手机、MP3、小电器、美容化妆品、图书音像制品等。 txt小说上传分享
3、2001年至今——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1年末,中国成功加入了WTO,关税逐步降低,市场更加自由,中国越来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再加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国际品牌的吸引力。而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让国际品牌嗅到了巨大商机。套用欧美商界一句时髦的话;就是“到中国投资不需要勇气”。
与此同时,作为国际品牌最大消费群的中产阶级队伍也在中国日益壮大,经济学家估计人数已经达到1亿以上。他们的消费目标远远超过了对温饱的需求,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消费产品已不在话下,相当部分的消费者已经购车购房,在考虑如何娱乐,去哪里旅行,或者购买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对于这部分消费者而言,除了生活需求,他们还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格调,国际品牌俨然成为他们张扬个性、享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加入WTO,给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国人的生活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进口汽车、家电大幅降价,和好莱坞同步欣赏大片,在超市里就能买到洋食品……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正放下身架,进入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在各种生活新潮流中,它们依然扮演着领航者的角色,中国人在这一阶段爱上了品牌体验,网络化生存一代也从此诞生……
&;#61548; 轻松快乐新体验
2000年底,在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索尼投资兴建了一座1500平方米的体验馆“索尼探梦”,参观票价也相对低廉。在这里,高科技变成了乐趣和游戏。各种形式多样的实验演示和表演,都使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在游戏和制作过程中揭示出科学的原理和奥秘,比如说太阳能发电机,很容易让小朋友们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在“索尼探梦”的数码工作室里,参观者可以亲手使用索尼电脑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在电脑教室里,工作人员教授小朋友使用一些软件,让他们学习到初步的电脑入门知识。
一位上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说,他已经去过两次“索尼探梦”了,他喜欢这个好玩的地方,并在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像他这样能在“索尼探梦”得到满足的小朋友非常多。另一位小朋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昨天我去‘索尼探梦’,玩得非常开心,在那里我看到了光电音的科学测试,学到了光电音的许多知识,还看到了各种万花筒,还学会了用电脑制作照片。这一天过得很高兴,希望下次能再去。”
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快乐体验的国际品牌并不止索尼一家,迪斯尼在这方面同样备受推崇。正如迪斯尼乐园创始人沃尔特&;#8226;迪斯尼所言,“迪斯尼所带给你的将全部是快乐的回忆,无论是什么时候。”
2005年9月,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张后不久,在北京一家外企上班的韩小姐慕名而往。回来后,她兴奋地向同事们讲了许多迪斯尼的“快乐体验”:从乘坐香港地铁开始,游客就被包围在迪斯尼的氛围中;在乐园入口喷水广场,看到水柱上方颠簸的米奇,期待的胃口已被吊足;进入闸门口,卡通人物轻轻拍她的头,还和她握手合影,让她回来后几天都沉浸在兴奋的情绪之中……
对于那些追求生活品位的中国人来说,星巴克咖啡厅则是体验轻松情调的好去处。很多在高级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女士,平时都爱去公司楼下的星巴克去坐坐。典雅浪漫的装饰,木质的桌椅,清雅的音乐,考究的咖啡制作器具……一切都是与众不同的体验。在这里,可以静静地发呆、悠闲地上网,也可以和朋友们随意谈笑,轻松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让人流连忘返。事实上,星巴克已成为不少白领在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第三生活空间”。
在这一时期,从索尼、迪斯尼,到星巴克,国际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已远远超出具体产品和服务的范畴,而延伸为让中国消费者难忘的生活体验。
&;#61548; 网络化生存一代诞生
林非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他说:“每天我都会上网,通过MSN聊天、通过Google搜索,通过雅虎收发邮件。写文章时就会上网浏览一下需要的资料。比如,我要是写‘夜生活’这个话题,除了查找有关的报刊,其实更多的时候我宁愿在网上输入‘夜生活’三个字进行搜索,又快又方便。”
对于林非这代人来说,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微软、雅虎、Google等IT企业所创建的网络世界,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甚至人本身,网络成为了人体听觉、视觉和部分记忆的无限延伸。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因网络而改变,于是诞生了所谓“网络化生存一代”。他们用MSN、Google或Yahoo帮助自己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网络不仅是他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助手,还成为了娱乐的工具。调查表明,有一半的网民认为如果没有互联网,娱乐生活将会非常单调。中国互联网迎来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体系,娱乐大行其道。
2007年7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0次互联网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亿,仅次于美国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而十年前这一数据不过62万。另外,中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小时数为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的网民占总人数的,超过40小时的占,超过70小时的占%。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网络一族的规模正在迅速壮大,而以微软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又一次充当了始作俑者的角色。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品牌崇洋”的终结
在一批中国新富阶层的带动下; 市场上好像逐渐形成了“洋品牌就一定代表高品质、高品位”的消费意识; 渐渐的整个消费市场几乎对于洋品牌形成了“集体崇拜”。很多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 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倾向于选择那些 “国际知名品牌”;如果同类竞争品牌的价格相同,他们更加会毫不犹豫地“偏爱”或者“眷顾”心目中的国际品牌。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但是,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在媒体的报道里,在许多经济学家的论断中,国际品牌向来都是商业神话,只和成功联系在一起,言必称宝洁、肯德基,开口闭口都是可口可乐、雀巢,这些品牌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神化了。神化的结果就是这些品牌成为了完美的代名词。然而,事情果真就是这么绝对吗?
江西的吕小姐是2005年宝洁公司SK…Ⅱ“腐蚀剂”事件的当事人,她看了SK…Ⅱ关于“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的广告宣传而购买其产品,使用后反而导致皮肤灼痛。另外该产品还存在成分标示不明及含腐蚀性物质“烧碱”、“特氟龙”嫌疑。为此,2005年3月7日,吕小姐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被受理。当地工商管理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并封存部分产品。“烧碱风波”由此在国内迅速升温。大约一个月后,此事以宝洁上交20万元罚金并向广大消费者致歉告终。
几乎同一时间,APP(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毁林风波”也在中国大陆闹得沸沸扬扬。绿色和平组织指出,APP在海南营造纸浆林过程中,大面积毁坏了天然林和公路防护林,并出示了他们2005年3月份在海南实地调查时拍摄到的APP毁林录像。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引来环保团体和高校志愿者的一片抗议之声,中国政府也因此介入调查。
仅在最近两年时间内,陆续发生的国际品牌危机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亨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