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能够切实按照我国新的保障体系的低水平高覆盖的方向,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在社保领域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退休生活的安全感增加,为将来生活保障的储蓄减少,老百姓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也会大大增加。
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居住支出是收入中一个重要部分。去年房屋月供比上升到70%…80%,大城市超过100%。如果一般收入群体的收入80%要支付房屋消费,而且在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态势下,人们一定要减少当期的其他消费加大居住支出。居住消费支出都是以数十年计算的,也就意味着消费支付能力要被锁定数十年。高房价无疑打压了消费增长的空间。所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投入,至少可以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减少一般居住性需求的支出,释放出巨大的当期消费支出能力。
形成分享式收入分配机制
研究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目前占GDP比重在36%左右。按照今年财政收入可能达到8万亿和去年GDP34万亿匡算,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24%左右;企业收入占到30%。
这种分配比重显然不利于中国从投资为主向消费为主的增长方式的转型,因为居民的消费增长缺乏基本的内生推动力,而这恰恰是实现消费增长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最基本的因素。
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60%左右,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也占到GDP的50%左右。显然,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合理。
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比重需要改善相应机制。首先,应对中小企业实施减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偏紧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工资水平。
其次,加大国企向政府分红的比重。国企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规模亏损到90年中后期实现收入增长,政府投入了巨大的改制成本。国企在扭亏为盈后理当向政府分红,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政府向民生领域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应是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中的重点之一。
第三,垄断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垄断收入更公平地分配到各经济主体。
左小蕾:城镇化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新产业、新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
城镇化是一项中国经济平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如果城镇化推进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使更多“农民”可以变为“居民”,农民的收入水平可以提升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农民的消费水平可以转变为居民消费水平,那么农民的生活水平可以提高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拉动消费增长可能的政策“三部曲”是创造就业、努力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发展服务业开拓消费的新领域。就扩大新增就业而言,财政政策应该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在大规模家电和汽车下乡以后,通过培训农民修理工,提供农村家电修理、汽车修理服务网点建设中的就业机会;大规模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粮食生产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创造就业;大规模家电下乡,农村供电不稳定问题凸显,影响家电有效使用和新增购买意愿,农村电网改造可以创造很多农民工就业。这些都是一举多得的举措。短期创造就业、拉动消费,长期与新农村建设战略完全一致。
户籍制度的改革,对于城镇化必须经历的安居乐业工程的推进,有非常实质性的作用。“安居”本身就会创造就业,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如果各地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城镇化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新产业、新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
从国内外环境来说,2009年外需市场萎缩,过去多年依靠出口加工贸易,引领经济增长的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大幅下滑。中部、西部各省市的经济稳定增长平衡了沿海经济的下滑,对于成功完成保八目标的实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中部崛起发展规划》、《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西部地震重建规划,对于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增长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政策优势。因此,2010年,中国经济更需国内外平衡增长。
此外,面对国内环境,中国经济更需缩小国内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平衡发展保持经济的增长。最近国务院关于引导外资向中西部投资的政策,是一项带有指标意义的新政,意味着中西部发展像当年东部和沿海地区一样拉开改革开放的战幕,与此相配合的中西部产业承接行动将有序推进。社保养老资金的地区间的转移的最新规定,使中西部保持劳动力比较优势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家首个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在西部率先开始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西部将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先机,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闯出一条平衡发展之路。循环经济规划,以及温总理去年宣布的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为2010年将继续实施的各类地区发展规划和平衡经济发展增添更丰富的新内涵。
2010年中西部进一步发展,短期内有利于推动更大力度的内部增长,减少对外过度依存度实现经济的平衡增长。从中长期来说,将极大缩小地区差异,实现中国经济的更平衡发展的战略,保持更持续的增长。
城镇化转移了大量农村人口,更有利于推动农村养老试点的覆盖迅速扩展,使更多的农民较快地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城乡差距在一些关键领域进一步缩小。
如果2010年城镇化有较大的推进,可以使今年的经济增长较2009年更多一个保障。
。 想看书来
全球贸易一体化:规则与实力(1)
最近中国纺织品贸易摩擦表明,中国的纺织业遭遇了一体化进程中的巨大挑战。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更大程度地融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社会,我们会面对更多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从纺织品出口的遭遇战中,我们要学会熟练运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要充分注意全球的平衡发展,创造多赢的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条件。
学会利用游戏规则
如果在此前美欧没有达到乌拉圭回合谈判条款规定的时候,我们就做出反应,就开始向国际社会呼吁,向WTO提出申述,我们现在就可能主动得多
对于美国和欧盟以不容易量化的比较抽象的“扰乱市场”为理由,重新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配额的做法,中国政府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分四个阶段将其纺织品配额体制纳入贸易自由化进程,以1990年进口量为参照系,分别在1995年、1998年、2002年的1月1日,各减少16%、17%、18%,在2005年取消最后的49%。但美国和欧盟分别将90%和70%的配额保留到过渡期的最后时刻才取消,中国政府也对此表示了不满。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事情发生后的抗议,我们注意到,我们有必要从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国际游戏规则的玩法,学会使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自己。
从过程来看,如果在第一阶段美欧没有达到乌拉圭回合谈判条款规定的时候,我们就做出反应,就开始向国际社会呼吁,向WTO提出申述,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也照章办理,现在就可能主动得多。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分四个阶段”的规定作为工具,在每一阶段去推动,促进阶段性的进步和发展,保证在每一阶段都达到某种程度的改变,不让纺织品贸易的一体化进程变成最后一分钟的冲击,至少不给进口国以口实启动“特保”条款,或者使我们现在的抗议更理直气壮,会得到更多的国际社会的回应和支持。
从形势研判和决策的角度,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些关键游戏规则改变的当口,我们应该有前瞻性的判断。比如,我们是否预计到美国和欧盟一定会在中国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启动“特保”条款?我们是否有准备?我们是否做了防范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谁有逆差谁就有谈判的筹码。在对美欧的贸易中,如果我们是顺差,对中国来说,一方面要不厌其烦地解释实际出超并不太高和贴牌出口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应早有预料,美国和欧洲一定会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启动“特保”条款,在各阶段不按照规定达到要求也是在为启动“特保”条款做铺垫,创造启动“特保”条款的理由和根据。
我们注意到,美国和欧盟不但充分利用了“特保”条款,而“特保”条款的设置本身就说明,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显得更老练,对国际市场的规律更熟悉、更了解,因此更会运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
学会如何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运作,是纺织品出口遭遇的问题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提示和挑战。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程度,相信还有很多的问题会接踵而来。要想在全球化一体化中获益,我们要下功夫,要知己知彼,注重过程中的努力,要学会利用国际游戏规则的技巧,不能只停留在事后抗议的层面。否则会像这次一样,不但纺织品出口将受到损失,还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 。。
全球贸易一体化:规则与实力(2)
利用国际游戏规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权利的最大保护。我们加入WTO的目的就是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就是要成为全球化和一体化中的受益者。熟练利用游戏规则,才能最终改变对我们不利的游戏规则。
实力论英雄
一个成长中的大国,要学会给自己争取生存的世界空间,这是更大的智慧。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游戏规则,永远是实力论英雄
世界贸易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其核心是达到多赢局面,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这次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不但引起美国和欧盟的反响,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反响。关键一点是,国际市场不清楚,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大幅增长是一次性增长,还是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都保持像今年一季度这样的增长。
如果是持续性增长,有些国家会承受不了。因为这会引起国际市场份额的再分配,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再分配。糟糕的情况是,不但发达国家会抵制,可能发展中国家也会抵制。中国的产品,不论生产环境、生产效率、质量水平,相对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具有很大竞争力。在配额的保护下,其他国家至少能保证得到配额内的出口。没有配额保护,又不具备其他竞争力,中国产品的出口会取代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这些国家从他们自身的利益出发,也可能呼吁某种保护。
这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贸易一体化进程非常不利,对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来说,短期内可能市场份额得到增加,但长期肯定也会弊大于利。一个成长中的大国,要学会给自己争取生存的世界空间,这是更大的智慧。
其实,中国出口产品,特别是轻工业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很低的加工业产品,许多原料是进口的,许多只是对进口的中间产品进行加工,附加值很低。有分析表明,美国一些低端产品生产转移到中国后,可能失去150万个就业机会。但中国再把产品卖回去时,为其流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是400万个。150万个失去工作机会的个体,会用最大的声音施加压力要求保护,但得到400万个工作机会的部门不会向世界宣布他们得到的好处。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生产商很多是外资企业,其实在生产环节上,外资也是主要获利方之一。
同时,由于国际贸易中传统的成本转移模式,许多加工企业以前在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香港生产,同时出口其他国家。当这些企业因为中国的成本优势转移到中国后,最终产地成为中国,所有产品都变成中国出口,造成中国的出口量剧增的假相。
对于这些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特别是利益分配情况,要做仔细分析,并公之于“世”。保持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贸易伙伴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促进国际贸易各方的利益最大化,这是WTO创造的推动贸易自由化、避免贸易战、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多边合作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模式,改变不公平的贸易格局,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发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