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个视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一年开始了,2006,或者应该是值得记忆的一年。只是在新年伊始,就有这样的想法,似乎不合逻辑。因为我的意识在有意识地做什么,为2006留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印迹。这有些为为而为的感觉,就象是中国儒家的文化,所不同的仅仅是我有我的自由。我是一个个体的意识,不是一个社会文化的范畴,当我决定要做时,就可以自由地做。即若这是一种我行我素,或者是一种自我张扬,或者就是一种自我暗示;总之,我要开始属于自己的一年,或者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如此。我在做一种思考,它其实并不是关于自己的,而似乎是关于整个有意识的人类的,我只是一个代词。如若,读这本书的你可以为我加一个引号,“我”会比较自由。我习惯于思考,因为可以感觉那种静谧之美,可是,它并不容易拥有……

  窗外想起了鞭炮声,它曾经是那么地动听,而现在却突然占据了“我”整个意识,只剩下一种感觉的充实。它所具有的优先权,就象是所有外在的视听感受所具有的一样,让意识回到的现实。这是一种法则,人类或者是整个生物界存在的法则,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在睡眠时,我们的眼睛可以闭上,可是耳朵却总是要张开着的。我们不得不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因为那可能会让生存受到无法预测的威胁中。尽管对于人类而言,生存的威胁已经失去了概念,但本能仍然提醒着我们。在一切平静后,思考才可能再次成为“我”意识的过程。不过,还是有很多的感觉,让“我”不能静下心来。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需要很多的时间,因为那是一种单纯意识的状态。就若“进入精神,也需要时间”,这在宗教及其外延中已经实践。比如禅、祈祷、祝福、许愿,甚至于作为运动的武术、瑜珈,同样需要一个心灵平静的氛围。对于心灵的观照,对于意识的认知,对于了解自己,对于理解世界,同样如此。然而,我们不需要去深山隐居,也不需要找桃花源,因为那种静谧只存在于心灵中。

  对于意识的认知,还只是一个开始。它或者和刚开始的2006年并没有特别的关系,没有链接,也没有网络。2006只是我写《两个视界》的时间,而这本书,是对意识更直接的接触。在《意识之舞》中,从天人关系、人脑分离,到最后的意识分离论,意识已经逐渐分离出来。然而,困惑仍然存在,因为人已经是有意识的人了,却并不了解意识。真正的有意识,还只是一种隐约的感觉,并不能确定它的界限。“两个视界”的概念,起初只是为写一本意识流小说的,因为意识已经有了它的结构。“以为真实的世界已经充满了假象,那只是我们的一个视界。另一个视界充满神秘,它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这是小说的原始思想,它将涉及包括宇宙、神话、历史等不同的层面。只是在《意识之舞》出版后,我又读了它,发现自己无法接近写时的视角。另外,在与读者的交流中,语言似乎总是遇到一些不确切。书上的描述方式不能完全记忆,而只能依赖于一些新的感觉。元旦,也就是昨天,我在主页中写了对“两个视界”的界定。“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意识拥有两个不同的视界,一个是感觉的视界,一个是想象的视界。”写之前我意识到,意识还需要一个分离,那就是感觉与想象的分离。它是意识之内的分离,在象限论中已经确定为不同的象限,却意识不到。所以,意识是一个递进分离的过程,需要和历史的概念近似的时间。

  这里的描述,同样基于概念的界定。因为概念的歧义性,会让我们纠缠在无谓的辩论中。这是我在论坛上的感受,很多的讨论不是问题本身,而只是一种概念的偏差。因此,这里对将要贯穿《两个视界》的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宇宙是空间与时间的集合,它包括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意识的世界。对于物质世界,它由科学来界定,这里不去描述。物质世界与意识世界的对应,可以从象限论来理解。这基于意识映射于物质的关系,是映射论的内容。这本书,主要关注的是意识的世界,它包括两个视界,一个是感觉的视界,一个是想象的视界。最终我们会确定,真正的意识是在想象的视界,它是象限论中第四象限的存在。对于分离的概念,还需要强调的是,分离不是目的,它仅仅在于视角的改变。这作用于我们思维的方式,是影响整个文化形成的内在因素。分离,是为了明晰,明晰作为人类最有意义的视界。

  两个视界中,我们要看什么,要了解什么?眼睛作为感觉最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户,却不是心灵的眼睛。或者我们闭上眼睛,能够看到的,那就是我们要看的。我们要了解的,不仅是眼睛、耳朵等视听神经所传递的感觉,还有意识自身的视界。它的原理非常之简单,仅仅是一种排列与组合。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的感觉来源,而不是意识本身。就若意识的感受,在意识到的那一刻,意识之对象就是明晰的一样。这和感觉是一致的,感觉到就意味着一种意识,即若有时只是错觉而已。不过,我们的意识不能只停留在感觉,尽管意识总是以感性为基础。即使对于真理的认识,也需要以意识的感性为了解,这是意识的本能自由。这样的自由,来自于对感觉的排列与组合,有概率性,却不是意义映射。这也正是意识的活性所在,它超越了已经认识的物质映射,形成意识自身的结构体系。我们所做的,所做过的,所要做的,都基于这样的一个视界。在这个视界所能看到的,就可能实现在物质世界中,成为人类文明的片断。人类的创造、灵感、精神、思想、自由、崇高、美,等等,皆来自这个视界。不过,这本书不会更多描述这个视界的存在,也不会探讨它是否存在。因为我们如何到达这个视界,比任何的辩论或者更有意义。

  感觉的视界,是我们通常所一直拥有的。因为我总是看着什么,听着什么,触摸着什么,品尝着什么,……,甚至用并不确定的第六感直觉着什么。我们靠感觉与整个外部世界发生着联系,感觉着可以意识到的真实。我们可以意识到感觉的存在,即若有时也明白那只是一种错觉,却仍然在感觉。我们所很少意识到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的内在,作为精神的意识。不是我们意识不到,而是我们无暇顾及,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它的存在。我们面对着人类创造的现实,面临着生活的责任,还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戴着面具;即若是自然也很少接触了,更不用说那种近乎虚空的心灵了。所以,我们需要对意识自身进行分离,将意识中的感觉的象分离出来,只剩下意识自身。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以后,大脑成为意识中心之后,在意识分离之后,我们分离了感觉。这样,如果我们什么也没有了,那就意味着心灵的虚空,或者连心灵也丢失了。如果这样分离,我们还意识不到缺失的部分,或者不愿意找寻作为有意识的人的失落,那就简单了。因为只有停留在自然无意识状态,或者是完全被本能附加所填充的动物人状态,才会对此漠然。分离,只是一种方法,它是使我们看清楚意识脉络的最简单而直接的方法。还有一种可以明晰的方法,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磨砺,这是被动的。作为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主体,选择自我意识的方式,是最好的路径。因为这样的方式,是给予意识自由的,而不是压抑的。不过,有时人可能真的需要一些艰困,来刺激麻木的灵魂。这不再是这本书要描述的,这里想提供的是一种可以经由自我思考获得的意识自由。

  我们都可以了解,读书是一种可以获得知识的捷径,因为它是人类意识的结晶。如何到达意识中想象的视界'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把这个视界称为意识的视界,它相对于感觉的视界',是这本书最基本的目的。经由分离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快地了解意识的内在,然而要真正地成为一种思维的方式,还需要更多的感受与理解。《意识之舞》已经建立了关于意识的总体结构,可是在很多的读者来说,还是太抽象了。因为开始的建立,总是以一种理论的方式进行。即若在写的过程中,我已经是以感受的方式描述了,还是不能够象朋友式的交流那样顺畅。那么,写一个更接近于语言交流的意识读本,就很自然了。不过,这并不是一种文字与语言的转换,而是一种更接近于沟通的风格。或者它将更接近于散文,而不再是结构式的描写与论述。这本书,可以界定为哲学/美学类散文,因为它更自由,却依然是关于意识的。对于读者而言,《意识之舞》的序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而《两个视界》的序,可能是整本书中最难读的了。这是写这本书的一种理由,因此也是我努力要做到的。

  我对于意识的理解,是从大学对哲学/美学的接触开始,大概算起来要十多年的时间。也许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十年磨一剑”,现在想来都觉得很漫长。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要花十年的时间去了解并没有实用价值的意识,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何况花十年的时间,并不一定就可以真正的了解意识。这并不是说我多么地智慧,而是在了解意识后,我知道自己是多么地幸运。这其中有我的个性,有我的兴趣,同样还有我的不得已,是很多不同的缘由,使我可以进入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彷徨、徘徊、踟躇、踯躅,用这几个词汇是无法形容的。因为任何的一种可能,都可能让我放弃对内在的思考,可是我始终没有遇到。我的状态就是象是一幅图片的名字,“沉淀自己”,意识总是潜入在现实的水面之下。我想,经由我的心路,或者可以更好地找到一种接近心灵的方式。不过,我并不是要写自传'autobiography',我称为他为“我的阿特巴尔&;#8226;阿格若斐先生”。我在18岁时认识了他,到现在也已经18年了。我是一个比较念旧的人,有些东西总是会记得,无法忘记。这样的个性,总是让我在孤独的时间去内心找寻深刻的记忆,从而在无意识中进入了意识的世界。因此,即若我写的是自传,也并不能说明进入意识的路径。然而,如果我选择那些属于意识共同的经验,这样的描述就会有提供的必要。不过,我知道其中属于自己的成为还是无法避免的,这也是我写作时要注意的。不管怎样,这本书的主旨,就是让我们更接近意识。

  对于意识的接近,我想已经很多人做到了,只是还没有人来进行描述。因为当我有了解意识的需要时,无法找到一本可以直接参考的书籍,很多的东西都需要自己思考很久。如若有这样的一本书,即若是类似的,我也可以加快了解的进程。只有在哲学/美学类的书籍中,才可以找到一些意识散落的碎片。这让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哲学/美学,不过,这或许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因为我懂得了哲学并不应该是深奥的学术,而应该是一种基于我们自身的意识的感受。这成为让《意识之舞》作为“可以感受的哲学”的原因,因为学术的哲学已经偏离了意识的主体性。现在,我们不用再讨论哲学,即若它是隐晦艰涩的,也已经不再是问题。在这里,我们将以散文的形式,诠释作为哲学/美学核心的意识。或者写这样的一本书,会让哲学/美学失去它那种学术的崇高,而成为一种意识的自由;不过想想,如果更多的人可以接近崇高,我们又何必在乎怎样接近它呢?

  当我们可以将意识作为一种学习的必需时,我想哲学/美学也就成为自然的知识了。那样的话,是否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可以实现呢?这样的想象,令人向往,就象那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读这样的描述,开始会觉得有些虚幻,不过要等读完这本书在作结语。因为正是一种认为不现实的思维,固囿着我们对意识的了解。然而我们的现实却是,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对意识知之甚少,甚至置若罔闻。在读这样的一本书,需要多些意识的自由;即若可以不用静下心来,也需要用心去读。就若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在读与写的进程一致时,才是最好的读书方式。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去《两个视界》中散步……。 最好的txt下载网

目录


  第一篇 散步

  自然/孕育/启蒙/游戏/幼稚园/童年/

  第二篇 迷茫

  上学/小朋友/课程/青春期/叛逆/少年/

  第三篇 看书

  书/摘抄/读后感/作文/兴趣/视野/

  第四篇 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