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部长与国家-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味臁�

卫士长李银桥此时正从菊香书屋的门内往外走,他先见到的正是将军左右两侧两只完全不同的衣袖,卫士长甚至有些楞呆地看着那只空洞洞的衣袖而吃惊。。。。。。

“卫士长,主席在房间吗?”将军问。

李银桥一震,忙从那只空洞洞的衣袖上收回目光,有些歉意地向将军说:“噢,是余政委来啦!主席刚醒,正在里面等你呢!请跟我来。”卫士长走到里面的一个门口前止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将军直径往里走去。

“报告主席。我来啦!”将军毕恭毕敬地向里面的主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坐在沙发上正在点烟的毛泽东,微微仰起头:“好,是余秋里同志!”毛泽东满意地看了看站在他面前的年轻中将,起身与其握了握手。虽然毛泽东没有正面去看爱将左边那只空洞洞的衣袖,但他的眼睛里分明颤动了一下。是啊,人总共只有两只胳膊,可他则少了一半。。。。。。毛泽东的心头一阵酸痛,但这是谁也不会觉察出的。这只有我们的主人公心灵里感觉得出,并再一次深切感受到毛泽东那份对将士的慈祥爱悯之心。

“总理和彭老总推荐你当石油部长,听说你有些想法喔?”菊香书屋的主人说话时虽然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但却总有一种强大的磁性,能在瞬间把一个人的情绪掀到天上,也能推到十八层地心。将军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

这是哪一年的事?对了,一晃就是十年了。将军的脑海里一闪,就像昨天的事。那是在延安窑洞里发生的事。年轻的将军在那时更年轻,30岁才出头无几,但却已是身经百战的骁勇指挥员了。(余回忆录新式整军运动)

“今天把你从前线请到窑洞里来,就想听听你的‘诉苦三查’是怎么搞的。”毛泽东那时抽的是驼牌烟卷,将军当时记得很清楚,因为毛泽东在给自己点烟时问他余秋里抽不抽烟?

余秋里那时虽也是久经沙场的“老长征”了,但在延安革命圣地的窑洞里,尤其是在自己的最高统帅前,他是绝对的“小字辈”。毛泽东的问话,叫他有些不好意思。

“抽吧,烟酒不分家嘛!何况今天你是我们请来的客人!”说话间,毛泽东已经把一支驼牌烟放到了他的面前,并且正欲拿火柴盒给他点上。余秋里赶紧接过火柴,动作麻利地将火柴盒夹在左腿,然后右手抽出一根火柴,“唰”地划着了火,将自己嘴上的那支驼牌烟纸卷点燃。。。。。。“嚯啊啊。。。。。。”不知是猛一口吸得太猛,还是根本就不习惯抽烟味很凶的驼牌烟,反正有过几年烟龄的余秋里第一次在毛泽东面前抽烟就露了个嫩。

毛泽东和几位老总哈哈大笑,连声说“还是嫩”。

倒是肖华出面给余秋里解了围:“人家江西老表习惯吸自己卷的土烟叶嘛!”

余秋里虽然当时在表面上对肖华非常感激。可从那起,他余秋里的抽烟水平聚然增长。不仅后来他“制服”了驼牌烟,而且在见毛泽东进城后习惯抽“大中华”后,他也跟着榜样吸“国烟”。

“一生只有这点爱好,你再管那么严,我还活个啥劲?”当妻子嫌他抽的烟太贵时,他生气了。

烟,是战争带给许多将领的兴奋伙伴。烟,是许多没有别的爱好者的全部爱好。

伟大人物的烟瘾一般都是非常水平。余秋里则是受了领袖的感染而使自己的烟瘾与日俱进的。

那一次在延安窑洞里是余秋里第一次与毛泽东面对面接触,他对毛泽东的言行举止特别是毛泽东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精辟分析问题及把握大局方向的真知灼见,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余秋里认定,像自己这样一个农家娃娃出身、十几岁就参加革命又没念多少书的“红小鬼”,即使将来当了大将军或再大的官,有毛泽东在,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照着其指明的方向走就是了。余秋里后来的一生也正是这样走的,他对毛泽东的这种崇拜,转向了后来对毛泽东指示的执行的不折不扣之中,转向了对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的理解和实践之上。

同样,毛泽东从第一次与余秋里面对面接触后,就有非常好的印象。尤其是看到这位年轻骁勇的旅政委也当过很长时间军事指挥官的独臂爱将,其身上不仅有贺老总、彭老总对战争艺术理解和运用自如的遗风,而且还是个善意思考、见地独特、方法讲究的优秀政治工作者。

“此人是个将才,以后必大有可为。”毛泽东在听取余秋里汇报新式整军时,悄悄对身边的几位军委领导和中央书记这么说。

“好。(放毛泽东一段新式整军运动原话)”毛泽东再次向余秋里递过一支驼牌香烟,然后带着几分爱悯地问:“你这左胳膊是在长征路上打掉的?为啥当时没保下来?”

余秋里听了最高统帅的这句问话,下意识地抬起右手捏住空洞的左袖子,非常随意地回答了一声:“是的,那时天天打仗顾不上。”

倒是坐在余秋里身边的任必时很动情地向毛泽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贺老总跟我说过,秋里的这条胳膊掉得很可惜,要不是当时条件不允许,也不至于后来锯掉。。。。。。”

毛泽东听后憾叹地:“我们的队伍中还有几位也像你这样缺腿断胳膊的,你们都是革命的功臣啊!”

余秋里本来早已忘了自己比别人少只胳膊的事,可看到毛泽东说此话时,眼里闪着泪花,他的心里跟着“格登”了一下。

“以后要多注意身体。”这是延安窑洞里毛泽东的声音,立即把余秋里的思绪从战争中拉了回来。

“是。主席,我可以回部队了?”余秋里站起身。

毛泽东点点头。

“敬礼。”那只少了胳膊的空洞洞的衣袖,一直在毛泽东眼前晃荡着,而另一只有力的右胳膊甩动着有节奏的动作,也一直在毛泽东的眼里,直到消失于延安枣园。。。。。。

“主席,我是怕石油部长这个担子受不起嘞!”现在,将军又与最高统帅面对面坐着说话。不同的是这回只有他们俩人,又是在安静整洁的房子里说话。

“噢?余秋里同志是这样说的吗?”毛泽东从嘴边取下烟卷,眼睛直瞪瞪地看着笔挺坐着的中将同志,带着他特有的幽默调侃语气,笑言道。

“是这样,主席。”余秋里的表情严肃有余。

卫士长轻轻地进来给俩人沏茶,又轻轻地退出。他听到身后毛泽东爽朗的自言自答:秋里秋里,你这个名字很有诗意呵!

主席,我这个名字其实很土。小时候家里穷,请不起先生起雅名,所以叫家里人就把我叫狗子。后来参加了红军,领导问我叫啥名字,我说不上来,又问我是啥年月日生的,我回答说我妈说我是割谷子后的秋里生的。领导一听就说,那你就叫余秋里吧。

将军的话引来毛泽东一阵爽笑:好嘛!秋里这名字蛮好的,秋天总是个丰收的季节,又是火红的岁月。。。。。。

“嘻嘻,主席你说好就好嘛”毛泽东书房里的将军,这回又变成了一副实在又有些可爱的样儿。可一想到刚才的话题,他又犟起劲来:“主席,我们的高级干部多得很,您随便挑哪个都比我强嘞!”

毛泽东弹了弹烟灰,顺手给将军递上一支烟——这回是“中华烟”。而将军见最高统帅现在住的屋子满是书籍,也不再像当年延安窑洞里第一次接受最高统帅递烟后动作麻利地将火柴盒夹在勾起的左腿里划燃,他先将烟卷放在嘴上,然后又用右手将火柴盒搁在茶杯底上顶住,再划着火。这个动作显然有些拙劣。

俩人开始对抽。

毛泽东思绪有些回闪。他对眼前这位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出任新的石油部长,已经早已肯首的。一两个月前的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筹备会上,当他询问周恩来关于接替李聚奎的石油部长人选确定了没有时,听周恩来说准备调余秋里时,毛泽东就已经点头说:“行,这个同志行。”现在,毛泽东需要亲自跟他谈一谈,因为石油在毛泽东心中占的位置太重要了,他对新部长寄予厚望。

“人家选了你嘛!”毛泽东说的是“人家”,其实他心里的意思是“你也是我选的人嘛!”

将军听出毛泽东调他出任石油部长的决心已经很坚定了,好像已经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于是来了个“苦肉计”:“主席,我听说那地方很复杂,我又没学过工业知识嘛!”

看着“小字辈”一副苦相,倒是让毛泽东想笑,可他的脸上依然慈祥中带着几分威严:“我们这些人都是打仗过来的,建设新中国谁都没干过嘛!老祖宗那儿也没啥可学的哟!当年我们长征时走雪山过草地,拖着一根破枪,许多人还是马夫、炊事员,可后来革命需要,他们都成了大军事家、战略家!你可比他们强都了!二十多岁就当了红军团长、团政委,后来又当过独立旅司令、政委,解放后又军校的领导、我们军队的总财务部长,会带兵、会算账,又能做政治工作,我看你当石油部长很合适。”

将军不再坚持了。只是朝毛泽东憨笑。

毛泽东的神态也有慈祥中带着威严变成了慈爱中夹着浓浓的和蔼:“今天你多大年纪了?”

“43岁。”

“你年轻嘛!”毛泽东从沙发上站起,迈开步子在书屋有限的空间里走了几步,将军随之跟着直挺挺地站在那儿,目光随那高大的身体移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和军队取得胜利的法宝。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打仗为主,现在不同了,经济建设为中心了,所以我们必须放下架子,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经济工作,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这搞经济、搞油其实跟打仗也有些一样,既要有战略思想,又要有不怕敌人、勇往直前的决胜精神。哎,秋里同志,你说对不对?”毛泽东突然立定,闪着炯炯有神的眼睛问将军。

“对,主席。”将军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于是不由地欠了欠两只肩膀。顿时宽阔肩膀上两颗闪闪耀眼的将星照着了毛泽东的眼睛。

“呃,你是不是不愿意脱军衣噢?”毛泽东发现什么似的问道。

“不不主席,我、我没有那么想。”将军真的不是想这回事,他刚才脑子里闪过的一个闪念是:我会服从主席和总理的安排,可要是干不好石油部长,就让我还回部队。他本想向毛泽东说这话。

毛泽东笑了:“你不这么想,可我得为你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军们想啊!你放心,中央已经作出决定:部长以上的干部调动,不是转业,是党内的分工!”毛泽东说到这儿,又带着几分神秘之色向年轻的将军凑过来,说:“不过你要是转业,还可以发一笔财哩!”

将军立即憨笑地:“主席我可没想过这事。”

“好,就这么定了。你跟李聚奎同志换一换,他比你年岁大十八。你年轻,精力充沛,正是干事的好岁数。李聚奎同志是个好同志,他回总后也是干老本行,有经验。你们俩交换一下这很好。”

这时,卫士长进门报告:“主席,总理和陈云、小平等同志他们已经到了。”

毛泽东:“好好,请他们进来吧。”

将军一听,赶忙欲退出,被毛泽东拉住:“你留下留下,他们来找我,也是你的事喔!”

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还有李富春,随即进门。

“怎么样,余秋里同志,主席跟你都说了吧?”周恩来笑嗬嗬地问将军。

将军只好如实报告:“主席都说了。我也只好服从嘞!”

李富春过来将将军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你来石油部,我总能愁眉见笑颜了!”

将军谦逊地:“还要请李副总理多帮助。”

陈云、邓小平也过来与将军握手:“我们都等着秋里同志给我们几个解难喔!石油上不去,主席会天天拿我们是问的。”

将军挺了挺身板:“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一定全力打好石油这个仗!”

毛泽东高兴地:“好,瞧见了没有,我们的新石油部长有股打硬仗而必胜的作风!”

周恩来接过话,说:“秋里同志,国务院对你的新任命将在几天后的人大会上正式通过。相信你一定能给我们的石油工业开打局面!”

“是,总理!”将军抬手向总理、又向毛泽东等领导敬礼。

玉门、克拉玛依、川东会战,反右、大跃进、插红旗。。。。。。首度出征的将军部长如同风里踩浪,颠簸跌坠,忽热忽冷。

  毛泽东问:情况怎么样了?

  余秋里十分尴尬:主席,情况不妙!

301医院。高干病房。

首长那天从抢救手术室被推出来进病房已经十几天了。今天是拆线的日子。女院长和专家们都来了,大家一起在期待奇迹的出现——

夫人带着女儿也来了。首长的秘书和管理员也来了。

一个多小时后,首长头上的原先绑着的纱布被解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