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在三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任沛相的袁忠!

  曹操“少好飞鹰走狗”,曹仁“少好弓马射猎”,夏侯惇、夏侯渊也喜欢舞枪弄棒。可是,曹操下岗在家,无聊至极,肯定和这哥几个寻求些刺激。

  他们怎么寻刺激,正史是不会记载的,我们只好给他们虚构一个“飙马”的活动。谯县县城,县衙门口,两个领导站在那里体察民情。

  其中一个,指手画脚;另一个,点头哈腰。很明显,这两位领导一个是上级,一个下级。

  上级是沛相袁忠,下级是谯县县令,名不可考。

  袁忠是来谯县检查工作,谯县县令早就安排人打扫卫生,把一些乞丐、流浪汉、上访户都堵在县衙500米之外。

  可是,有一些人是堵不住的。

  袁忠看到一队人马飞驰而来,马蹄声把县衙的大门要震塌了。

  谁?

  恐怖分子?

  还没等袁太守醒过神来,这个马队就冲到了县衙门口,从两位大人面前一闪而过。

  有这么两三匹马在经过县衙门口时,正好有了排泄需求,便扔下几滩马粪,绝尘而去。

  这就是传说中三国时的“飙马”,相当于今天富家子弟的“飚车”。

  袁忠在扬起的尘土里捂着鼻子,严峻地盯着县令,无声地问:“怎么搞的?治安太差了!”

  县令一脸无辜,无奈地说:“大人,没办法呀!这伙飙马的人,来头不小呀!”

  袁忠生气了:“屁话!在沛国还有比我有来头的人?!”

  县令说:“前面那个是曹操,后面几人是夏侯敦、夏侯渊、曹真……”

  袁忠不说话了,可是更生气了。

  袁忠想了想,沉吟道:“曹操?是不是那个阉竖后代?”

  县令不敢得罪曹氏,什么也不敢说,只是点了点头。

  曹操让袁忠想起了自己的一段耻辱历史:他曾经被宦官陷害,身陷囹圄,经受刑讯逼供。《后汉书》记载,范滂因宦官陷害被关在监狱,狱卒们要拷打犯人,范滂看到狱友们不是小孩就是病人,就请求先打他,袁忠被他感动,就和他争这个第一个挨打的资格。

  袁忠因此出了名,但是这段牢狱的耻辱却刻骨铭心。

  从此,他仇恨所有的宦官。

  曹操不是宦官,但是曹操的养祖父是大长秋,是宦官总负责人。因此,曹操的出现,触痛了袁忠脆弱的神经。

  看着曹操等人马后飞扬的尘土,袁忠不说话。

  他不说话,是因为他在找一个泄愤的机会。

  他是袁绍的堂兄弟,在京城也有后台。

  谁怕谁呢?——袁忠愤愤地想。

  袁忠对县令说:“创建和谐社会,怎能容忍富家子弟飙马?从今天起,对曹操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看看他有无犯法行为!”

  以上“飙马”情节,纯属虚构。但是,《曹瞒传》有记载: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

  下面的事情就全是史实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何况,袁忠不是贼,是父母官。

  更何况,曹操自身不争气,是个惹事精。

  于是,曹操就犯了法,撞到了袁忠的网里。

  至于,曹操的案情怎样,史书上查无可稽。《三国志》里只在为夏侯渊立传时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朝人,生活在魏晋文化之下,要为魏晋的开创者曹操讳言。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破坏当时社会和谐的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始、经过,都成了历史悬案。我们只知道事情的结局是曹操成了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从史书讳言来看 ,估计这事情不光彩,有可能是一件龌龊事儿。抢新娘玩时,曹操还未到青春期,就是小孩子淘气,不用负法律责任,再说情节也不严重。这一次却不一样了,曹操也长大了,再抢新娘的话就是欺负人了,该负法律责任了。并且,我们还断定,曹操犯的事儿,情节还挺严重,后果挺严重,影响很严重,让袁忠抓住了把柄。要不,凭曹家和夏侯家的强强联合,也不会罩不住他。

  当然关键是袁忠要刻意治他的罪。

  无论如何,戴罪回到老家的曹操要面临一场牢狱之祸。

  罪上加罪,曹操能闯过这一关吗?

夏侯惇(7)
第三回  刚烈盲夏侯 清俭大将军

  回目简释:194年,夏侯惇从征吕布,被流矢射中,伤了左眼,从此,军中将士送给他一个外号:盲夏侯。

  夏侯惇悼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157年出生,220年因病去世,享年64岁。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谥号忠侯。他身经百战,屡委重任,为魏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在战斗第一线左眼致残,人称盲夏侯。他性格刚烈却操行清俭,身在军旅却热爱读书,位居侯位却乐为捐助。

  独目亦能堪重任,魏国基石性刚烈。

  刀剑从里飘书香,马上将军乐捐助。

  1 盲夏侯

  ——推镜

  曹营,清晨,帅帐门口。

  左边,卫兵甲。右边,卫兵乙。

  甲:“盲夏侯干什么去了?”

  乙:“他应该是巡营去了。”

  甲看看远处,压低声音说:“嘘——别说了,盲夏侯来了。”

  乙看去,只见夏侯惇大踏步走来。

  甲和乙急忙立正站好,迎接夏侯惇的到来。

  夏侯惇并没有注意到卫兵对他敬礼,他气呼呼的闯进营帐。

  甲和乙会心一笑:他们经常看到夏侯惇威风凛凛地出去巡营,又气呼呼地回来。

  两个不称职的卫兵压低声音说起了悄悄话——

  甲:“呵呵,这次不知是哪个新兵蛋子又在背后喊‘盲夏侯’这个绰号了!”

  乙:“嘿嘿,这个绰号起得太有才了!盲,一只眼瞎了;夏,夏侯的夏;侯,他不是被封为高安乡侯吗?”

  甲探头向营帐里觑觑,又缩回头来说:“快响了吧?”

  乙:“差不多快响了,我们开始倒计时吧!小点声啊!”

  甲:“5”

  乙:“4”

  甲:“3”

  乙:“2”

  甲:“1”

  嘭——

  咣当——

  营帐里面传出东西倒地的声音。

  甲和乙相视而笑,站好,等待夏侯惇出来。

  夏侯惇气冲冲地出来,气冲冲地走远了。

  看着夏侯惇越走远远,甲和乙再也憋不住了,捂着嘴笑了起来。

  做为夏侯惇的帐外卫兵,他们太了解夏侯惇每天早晨的三步曲了:巡营听到士兵叫自己的绰号——回来照镜子,然后把镜子推倒——离开营帐出去散心。

  夏侯惇左眼是瞎的,士兵们赐给他一个外号:“盲夏侯”。

  这外号是谁起的,已不可考。但是盲夏侯这一外号是“特征+姓+地位”的组合,言简意赅,特有才!所以,这一外号很快在曹营传开了,并且成了最流行的语言之一。全军上下,在私下里都直接称呼夏侯惇为盲夏侯。其实大家也没什么恶意,只是觉得好玩罢了。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大家天天把脑袋拴在裤袋上,挺紧张的,没什么乐子,叫叫主帅的绰号,挺宣泄的,也算是增强战斗力了。

  夏侯惇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听到谁叫他盲夏侯时,他也只能是装作没听见,有泪往肚子里咽。

  但是,他非常不认可这一增强战斗力的另类方法。每当他听到有人叫他的绰号,他就很生气,却敢怒不敢言,只好折回来,回到营帐里,站在镜子前照个不停,越看自己的那只瞎眼越生气,生气到一定程度,他就一下子把镜子推倒,走出帐外散心。

  这让我们想起一个故事: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越照越生气,就用九齿钉耙把镜子砸了。

  以前的镜子是铜做的,比较重,都是放在一个架子上。夏侯惇没有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不能砸镜子,只好把镜子推倒泄愤。

  曹营,士兵宿舍,士兵们在闲聊。

  某新兵谦虚而不解地问:“俺不明白夏侯将军怎么臭美呢!他又不是小年轻的,一门心思做帅哥泡妞。他一个大将军,独眼龙就独眼龙呗,怕什么?至于对着镜子照个不停,最后还得把镜子推倒!这是为什么?”

  这新兵善于思考:一个大将军,至于把相貌放在心上吗?

  可是,无人回答他的问题,大家都岔开话题,说其他的了。

  新兵还在傻乎乎地问:“他那只眼是怎么瞎的?”

  甲厉声对他说:“闭嘴!不要再说这个了!”

  新兵困惑地看看甲:“给个理由先?”

  乙站起来,来到新兵面前,严肃地说:“我可不想陪着你犯错误!”

  说完,他走出了宿舍。

  大家也都走出了宿舍。

  新兵连脚指头也用上,也没想明白大家为什么如此害怕谈论这个话题。 。 想看书来

夏侯惇(8)
—— 伤目

  新兵蛋子不知道:叫夏侯惇为“盲夏侯”是开玩笑,

  谈论他的眼为什么瞎了一只,那就是侮辱夏侯惇了。

  矮人面前不说短话,败将面前谈论他的失败那是侮辱。侮辱主帅,不想活了? 

  本来,独眼龙就独眼龙,一个大男人,不去选秀,谁在乎这个?

  可是,这只瞎眼却见证着主人的失败。

  所以,当别人叫他盲夏侯时,他就想起自己是个失败者。

  所以,别人喊他的绰号,他敢怒却不敢言。

  从这里看,夏侯惇是个要面子的人。

  但是,夏侯惇心里窝火,就追究镜子的责任。

  他每次照镜子看到自己的瞎眼,就想起了自己的失败,就特别生气——就把镜子推倒了。

  那么,夏侯惇这只眼睛是怎么瞎的呢?

  《三国演义》里对此有一段精彩描写:

  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离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顺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

  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

  这段描写做为小说来说,那是相当的精彩。可是,却经不住历史眼光的打量:两军对阵,大将难得有机会面对面厮杀,毕竟战场不是秀场;

  夏侯惇拔矢啖睛,尚能不昏倒,尚能眼里不流血而得以一枪刺死曹性,这就有违生理学知识了。

  可是,夏侯惇凭借“拔矢啖睛”这一不雅但是勇猛的动作秀,定格在了三国画卷上。

  《三国志》上只说“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这句话交代了夏侯惇被“流矢”击中,不知对方哪个幸运小子随便射出一箭,箭正好飞进了夏侯惇的左眼上。一切纯属偶然,老罗把功劳归到曹性身上是不对的。这句话还交代了夏侯惇应该把伤左眼这笔帐记在吕布身上。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吕布摆好了弓箭阵,静待曹操和夏侯惇的到来。

  夏侯惇策马前驱,长枪横卧,向吕布冲来。战神吕布经验丰富,等到夏侯惇近了,才把大手一挥:“对准前面那个大将,射!

  弓箭手们就射了。

  弓箭蝗虫一样地飞向夏侯惇。

  夏侯惇冒着敌人的箭雨,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时,吕布军中可能有一个士兵感冒了,向吕布请假未获批准。

  他懒洋洋地把箭搭在弓上,做出射箭的样子,但是不射。战友们都射了十支箭了,他却一支也没射。

  这是一个老兵,知道怎么应付长官。

  突然,他打了一个喷嚏,手一紧,一哆嗦,箭飞了出去。

  他吓了一跳,怔怔地看着自己射出去的箭。

  那支等待已久的箭像认识夏侯惇一样,直奔他的左眼而去。

  那个感冒的士兵惊讶地看着这支箭扎进夏侯惇的左眼,在他的眼眶上还一颤一颤的。

  这个兵油子热泪盈眶,他知道是他而不是别人射中了曹操的先锋,他知道自己买彩票中大奖了,他知道从这一支箭扎进夏侯惇的眼球的这一刻起,他的人生要拐个弯。

  他手舞足蹈地喊道:“我射中了!”

  夏侯惇左眼中箭,曹操急忙鸣金收兵。

  吕布眉飞色舞,重重地奖赏了那个射中夏侯惇的士兵。

  一战便伤及敌方主将,这是很鼓舞士气的。

  瞎了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