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的所有杂志中,有一份杂志是由我负责筹办,那就是《房屋志》,一本买卖房屋的信息杂志。这本杂志大概是集团内最短命的一本刊物,在6个月之内,赔了8000万元新台币。我下决心停刊,并带着整个团队转型为建筑家居装潢刊物,现在这个团队拥有数本杂志,也是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在计算机杂志没落之后,还能维持集团规模与活力的重要原因。
创办《房屋志》,我证明了:我会犯错,但我有能力自己逆转,与过去在面临困境时坐困愁城,已完全不同。
(创业陷阱:创业一定会犯错,一旦确定自己犯错,一定要第一时间改变,绝不可拖延,《房屋志》在出版6个月时我就放弃,否则可能会拖垮整个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
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在2000年左右网络泡沫化之前,集团实力达到最高潮,但随着《明日报》停刊,以及计算机学习热潮式微,《PC home》进入另一个体制调整期。
这时候我开始扮演整顿的角色,我停掉了一些刊物,也换掉了许多主管,让年轻的新秀担负重任,我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在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兴起时,我享受了美好的成果,而在集团遭遇困难时,我有责任让局面稳住,尤其在詹宏志离开之后,我应为所有的团队负责。
拔出石中剑(5)
到2008年,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的整顿总算看到成果,计算机杂志日益缩小的规模慢慢稳定下来。从2009年开始,将会再尝试创办新杂志,并启动网络媒体的经营,整个集团重新站在起跑点,以迎接金融海啸的挑战。
中文出版王国梦……城邦出版集团
在1995年,《PC home》杂志创办的同时,我们也成立了城邦出版公司,这是由3家已经成立的小出版社合并而成的,我把一向绩效良好的商周出版社并入城邦集团,成为城邦集团中的旗舰团队。
成立城邦出版公司是詹宏志的想法,透过小出版社合并的方式,试图营造一个大品牌、大团队,向华文世界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迈进。詹宏志成功地创办了计算机家庭杂志集团,让我这个不太管事的董事长名利双收,所以当他想创办城邦时,我毅然加入,决定全力打造城邦集团,以投桃报李,这一直是我心中没有说出的秘密。
城邦刚成立时,只有3个出版品牌:商周出版社、麦田出版社和猫头鹰出版社。这3家出版社在合并的前一年,总的营业额只有14亿元新台币左右,而且获利很少。但合并的第一年效益立即显现,营业额跃升了一倍,达到28亿元新台币,获利也明显增加。
这样的成长趋势维持了3年,营业额分别是:第一年28亿元新台币,第二年38亿元新台币,第三年达到5亿元新台币,不过到第四年却出现了危机。
由于整个集团财务统一调度,虽然可以发挥赚赔互补的效果,但如果整个集团出版的类型有太多长线书、销售速度缓慢的书籍,那么现金就会出现缺口。
而3家老出版社中,除了商周出版社是以畅销书为主外,其余两家出版社都是长线、销售速度缓慢的类型,再加上城邦在合并后,也陆续成立了墨刻出版(旅游)、红色(网络小说)、马可·波罗(经典旅行文学)等出版社,更使城邦的资金严重不足。
梦想成就台湾最大出版集团
在合并的前3年,我全力经营商周出版社,扮演赚钱、增加现金的角色,但赶不上集团扩张的速度,我们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这时我不得不请缨担任集团总经理的角色,看看能不能改善整个集团的营运。
我开始导入绩效管理以及利润中心制度,要求各营运团队要对自己的营运成果负责,以免造成整个集团的负担,只不过这种做法引起团队极大的反弹,而导致几位原始创办人离开城邦,独立门户,这也成为台湾出版界重要的话题新闻。
(创业陷阱:创业者也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是对的,如果不断分析、检讨,确定自己是对的,那不论遭遇任何的困难,都不可以改变。我对城邦内部管理系统的整理,在经过小团队试验证明是正确后,就全力推动,绝不退让。)
我无法停下利润中心、绩效管理的脚步,因为每月动辄数千万元新台币的资金缺口,关系着城邦能否持续维持经营的命运,我也阻止不了共同创业伙伴的出走,我唯一的目标是让合并后的城邦不要倒闭,变成台湾出版界最大的笑话。
虽然面临资金的困难,但城邦集团营运体系的建立也没有一天停下脚步,我们努力打造出版的后勤服务平台,让所有前端的出版团队能有强大的后勤支持系统。
我的理念很简单,出版有许多环节,个别的独立出版团队只能照顾核心流程,对其他周边流程几乎放弃,因此营运永远无法上轨道,所以我喊出:“把每一个细微的出版流程,都用最专业的态度管理。”而这个后勤平台便扮演了专业管理的角色。 txt小说上传分享
拔出石中剑(6)
后勤支持平台包括印务、渠道业务谈判、后勤仓储、库存管理、物流运输、财务、IT系统、法务和人力资源……这是个复杂的平台,而出版团队则保留选题、出版、营销等工作,以独立自主的方式运作。
(创业陷阱:“整合有效益归平台,独立运作有效益,则归出版团队。”这是我们在决定构建平台时,喊出的口号。严格来说,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分工正不正确,但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测试、不断调整,正是创业者必须有的态度。)
我们也喊出了“Plug & Play”(插上电源就能运作)口号,指的是出版团队只要接上后勤出版营运平台,就可以得到最好的支持和照顾。
城邦合并之后的前几年,营运的快速扩张绝对和这个营运体系发挥的综效有关,城邦很快就成为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
这期间,我们在组织内先后推动了ISO9000,也推动了上市上柜的九大循环,当然也努力地完成了内部工作的标准化作业,这代表了我要用现代的管理系统,来提升老旧的出版行业的营运绩效。
从传统经营走向企业化管理
不过这些努力,面临了集团内部的营运理念之争,大多数的老出版人都认为,出版是创意的行业,不应该被管理,管理制度只会扼杀出版的理想和创意,他们的自由浪漫,让城邦内部绩效的提升、管理的追求变得十分困难,他们觉得我所推动的系统化、标准化、纪律化的管理制度,背弃了城邦合并时的盟约。
我虽然被视为“大逆不道”的出版人,但我没有退路,不走上现代标准化的系统经营,绝对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不顾一切地走上ISO,走上内稽内控,最后还走上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道路。
传统的放任式出版工作方法,仰赖有经验的工作者,仰赖创意,也仰赖运气,营运的绩效时好时坏,无法长期维持稳定,再加上偶然过度理想化,把文化人对社会的十字架背在身上,难免就会出了太多有意义但生意不足的书,这会使集团的财务陷入困境。
(创业陷阱:创业过程中,一旦组织扩大,就必须要走上系统、制度之路,稍有规模,就离不开资讯系统,所以对IT投资绝不能小气,城邦的例子说明了IT系统的重要,也是城邦经营上的最有效的武器。(城邦在IT上投资了上亿元新台币的金额。)
而我推动的绩效管理、标准化流程,就是要让出版工作变成最佳化、最有效率的方法,让整个集团能保持稳定。
从2003年开始,城邦的内部流程改造,迈入最关键性的一役:开始导入ERP系统,我决定把城邦的工作流程,全部用信息系统来追踪管理。
台湾出版界最大手笔的投资
在众多的ERP系统商中,我选择了甲骨文(ORACLE),原因无它,因为城邦母公司用的是甲骨文的系统,这个计划耗资近亿元新台币,绝对是台湾出版界最大手笔的投资。
而且我选择了一次即注定输赢的做法:一次10个模块同时上线,我赌上了我一生的英明,也赌上了城邦的未来。
我把ERP上线,当做是城邦营运策略转型的大举动,要把城邦从自由、放任、浪漫,带向纪律、效率、系统化、集团化营运的道路,而我几乎是在全公司都反对的状况下一意孤行。
所幸在整个城邦团队中,由我培养建立的营运团队约占一半左右,这一半的团队被我下了彻底服从令,全力支持ERP的上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拔出石中剑(7)
前置作业大约做了一年多,命运的赌注公开的一刻终于来临,我们在2004年9月将ERP系统正式上线。
上线的过程只能用千钧一发、惊险万状来形容,原来城邦集团成立已10年,而成立之前3个独立的出版社还有更早的历史,其中很多的陈年老账,很多不合规范的做法、库存管理,根本无法在上线时清理干净,我的财务人员告诉我:“旧账不清干净,根本不能上线。”
可是我别无选择,许多人在等着看笑话,我也知道,如果当时不上线,我会被批判的口水淹没,而ERP也从此不可能在城邦实施。
我下达了强渡关山的指令,要求如期上线,但也要求所有的生意不能暂停,我要团队用决心、用毅力、用人工克服所有的困难。
真的要感谢我的团队,他们不眠不休、熬夜加班,他们用不可思议的方法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创业陷阱:在关键时候犹豫不决,在关键时候收手撤退,这是创业者最大的忌讳,有时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强渡关山,是唯一的选择,在城邦ERP上线的时候,我就用了强渡关山的方法,因为撤退我会一无所有。)
面对金融海啸,城邦逆势成长
在2005年,整个城邦只感受到ERP的繁琐,只感受到流程改变,但没有看到任何ERP的好处。
所幸,城邦内部一半的团队,在我的要求下闭嘴调整,不敢有怨言,而另一半也只好慢慢跟上脚步。
从2006年开始,台湾出版界陷入整体环境恶化的困境,城邦的营运也跟着恶化,这种状况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整个台湾图书出版业因为渠道中独立书店倒闭,连锁书店财务不佳,使台湾出版界面对最黑暗的营运状况。
城邦ERP的上线,赶上了最恶劣的外部环境,但也使ERP本身的问题被忽略,因为我们急着面对环境的挑战。
不过也因为如此,随着ERP的上线,我们有3个完整的年度(2005~2007年)进行适应与调整,当我们真正把ERP融入正常的营运中,也构建出以ERP为核心的新营运系统之后,所有的效益在2008年开花结果。
2008年,城邦出版集团交出了自成立以来最亮丽的成果,我们的税前净利达到平均16%,这几乎是我们ERP上线前的一倍。纵使2008年的最后一季,世界笼罩在金融海啸中,台湾也哀鸿遍野,但城邦集团逆势成长,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我知道我已从一个个体户经营者,变成一个靠系统、靠制度、靠科学化管理,能运用现代管理工具的创业家,我已不再是那个“摆地摊”的小老板。
这就是整个城邦集团营运的主要历程,但除了营运系统的改造之外,我对出版工作的探索、创新与改造,在城邦集团转变的过程中,也具有关键性的贡献。
其实我是个媒体工作者,从记者、编辑到杂志创办人,我对出版书籍是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在经营出版之前,我没编过一本书,完全不知出版该怎么做。
但从我第一天出书开始,存的就是“抢钱”的目标,为的是赚一点外快,让当时还非常辛苦的《商业周刊》能改善财务,所以我用了最野蛮的态度、最省钱的方法、最短线的作为,务期达到“抢钱”的目标。
方法也很简单:没有绝对把握不做,利润不好不做。我没有出版人的包袱,所以我从出版第一本书开始就赚钱。接下来,我把这套“抢钱”的出版方法发挥到极致,我仔细拆解每一个出版步骤,用科学方法分析每一个流程,以及流程背后的核心成功因素,然后把这些knowhow变成文字化的原则、方法、步骤、规范,并把这一套科学化的方法,和我的团队讨论、分享。 。 想看书来
拔出石中剑(8)
日子久了,我发觉我的逻辑、观念与做法,和所有有经验的出版人都不一样,问题是我的方法确保了我年年赚钱,不管外界环境有多恶劣,我知道我走对了路。
我更知道,出版是“人”的行业,靠所有的编辑、所有的团队共同完成,不能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一套科学方法,会用这套科学方法,所以在城邦内部,除了每月的营运之外,我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