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诗酒趁年华-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煞蜓砀甙顺摺⒀В宰尤床惶檬埂5背跻彩窍煊耪儆胧兰伊龅模⒌钠拮铀洳皇鞘裁匆坏让诺冢彩歉霾淮蟛恍〉拿拧=峁还碓拢牙掀诺氖替舅烁霰椋灿懈隼夏铮鞘潜妊掌羲锔唤怖淼拇嬖冢拥氖撬退米右膊槐人锝怖矶嗌佟2怀龆辏患胰嘶畎牙掀牌懒耍┤艘桓龊⒆右裁挥校栏讣页闪顺鹑恕�
  
  当然,这个仇人是岳父家记在本本上的,他自己还不知道呢。这蠢劲儿,实怨不得他跟着今上比颜启早,官儿却做得比颜启小。
  
  然后吧,好人家的闺女,怎么能再嫁给他?再娶妻时,就只好胡乱对付了,他爹娘又瞧不起人家出身。这继室也够凶残,不幸遇着个丈夫是脑残,打死了三个宠姬也不能止住这脑残的势头。这头生孩子那头他在抱着新抢来的美人饮酒取乐。家里父母也不在意——赵忠姬妾成群,早生了一群儿女了,老赵家不缺娃。
  
  一闪二闪,把个继室弄得一尸两命,赵忠彻底没人敢嫁了。他也不在乎,就满家小老婆地睡了过来,哪怕时有折损,还是生了一屋子的孩子,特么全是小老婆养的。到了孩子要结婚的时候,可就坏大了!卧槽!儿女成群,家风不正,特么没人肯做亲家!
  
  赵氏的生母是他比较宠的一个妾,这个妾也够伶俐奉承着赵忠、赵忠妹子、赵忠父母……端的是八面玲珑,可恨只生了一个闺女,不然她能翻了天去。她倒是想把闺女嫁入名门,可连颜启这样大老婆还在掌家的人都不乐意联姻、亏得楚氏左右调和才给两个儿子娶了好妻,何况赵忠这个乱窝?此事任是赵忠如何努力,一听到他要给儿女说亲,大家全都退了。谁做媒都没人肯应声。
  
  巧了,颜启要给爱子找对象。原本他看着长子次子婚姻极顺,便想三子也找那么一个世家女,他总是不肯叫三子不如人的。哪知颜孝之、颜肃之兄弟两个的婚事,与颜平之是不一样的,嫡庶这种事情,从来不是你口上说说就能平等了的。颜孝之袭爵承家,柴氏方肯妻之以女。颜肃之有令名,且是楚氏亲生,姜氏方肯与之联姻,嫁的还是庶女,最后虽然换成了嫡出,那也不是初衷。
  
  颜平之的生母,名声实在是太响!虽则颜启口口声声说颜平之是他爱子,最疼爱看重的那一个。可有儿女要说亲的人,与他年纪都差不多,怎么会不知道当年往事?宠妾宠得要逼走老婆,连皇帝都拉来给妾站街……这妾也不是什么识大体的,这颜启也不是什么明白人,仅止比赵忠好那么一点罢了。不不不,只能说,楚氏比赵忠的原配水平更高,生生把颜启给掰了回来。
  
  世家没一个应声的,颜启想让楚氏出面,楚氏也不推辞,只管放出风声,要给庶子说亲,言明了是庶出,但孩子不错,有他二哥让出来的实职,他也领了。于是原有些心动的就都息了心,米丞相说得好:“颜家三郎真是个实在人。”米丞相这绝不是在夸人,那是在损颜平之呢。翻译一下潜台词:见利就上,吃相难看。
  
  颜启还没听出来呢,可有人能听得懂,听得懂的人愈发不肯叫颜平之做女婿了。
  
  就这样,颜平之做了官儿,依旧没有好女孩儿肯嫁。一拖二拖,姜氏都进门儿了,赵忠来喝喜酒,一想,嘿,这里不是有个好女婿吗?虽然不是世家出身,可是颜家知根知底儿,颜老哥疼这个三郎,怎么看怎么不吃亏。就他们家了!还有那个吴氏,当年赵忠这货不讲究,上赶着管个小老婆叫“阿嫂”,吴氏与他们这帮人处得都不错,赵忠越想越满意。
  
  赵忠闺女也多,哪怕由着颜平之挑也行啊,好歹得嫁出去一个!
  
  颜启也不好推辞,实在是庶子要结婚,没人肯应声,他骑墙头上下不来了,有个人搭梯子,还是闺女随便拣,也就答应了。要说这么荒唐的事儿,楚氏是劝过的:“委实过了,婚姻是父母定的,往卫将军家中选女为妻,是天子做了都要被说轻狂的!请卫将军家里定一好女,咱们再往下聘才好。”
  
  颜启想要发作,到底不像赵忠那样脑残得彻底,一想,好像也对。就跟赵忠说了,赵忠还说颜启厚道,不能叫他家吃亏。把闺女们拎出来宣布了消息。颜启宠庶子是出了名儿的,更兼颜肃之“被”让官,更是京中皆知。赵家的女孩儿们拿出她们母亲争宠的势头来竞争,手足相残,一圈下来,赵氏脱颖而出。
  
  在这么个家庭环境下长大,没有出身正派的嫡母教导,不但生母是婢妾,周围全特么是争宠的婢妾,赵氏打小就知道,谦逊有礼是个P,不争不能得利,凡事都要出个头儿,有好事儿的时候上头才能想着你。要抱紧了说话算数的人的大腿,其他的人,哪怕是手足兄弟,也特么是竞争者。合作什么的都是暂时的,合伙人也是可以利用的。什么都是虚的,包括名声,唯有权与利是实的。反正吧,哪儿哪儿在她眼里都是丛林,这世界就没有光明的地方儿。“把蛋糕做大”的理念她是没有的,倒是对“如何抢到更多的蛋糕”深有体会。
  
  无怪乎楚氏面上对颜平之是仁至义尽,对这个三儿媳妇却是真喜欢不起来。
  
  赵氏也不在乎,这家里的大BOSS又不是婆婆!眼看两个嫂子给闺女都起了名字,独她,全家都是失学儿童,想不出名儿来。她素来好强,自己想了半天,都觉得不好,干脆开动脑筋作弊,等丈夫回来,让颜平之给姑娘起名字。颜平之一听了两个侄女儿的名字,不用多想,就给女儿起名“圣爱”。
  
  赵氏也是一个做事踩点儿的人,看着姜氏父亲周年祭,楚氏给面子地押着颜肃之过去,虽则不曾亲至,也送了许多祭礼。赵氏的斗争精神又催促着她,必须在这时候显摆一下。
  
  于是,在颜肃之、姜氏夫妇参加祭礼回来,而颜启等要往衙里去的人也回来的时候,跑到楚氏面前宣布闺女的名字。这也是经验,比如,她姐要是做了双袜子给她爹,她必须就做一双鞋,还要饶上条腰带……
  
  这一回,她碰上了神经病了。
  
  ——————————————————————————————————
  
  颜肃之生命中的前十四年,是个被压抑、但是价值取向与主流社会相符、虽然爹娘都不偏疼但是依然对父母长辈保持敬意的好孩子,直到第十五年上,他有了工作的机会,试图证明自己、让父母的眼睛多看一看他的时候,一道巨雷劈下!一惯偏疼的父母压着他把好不容易可以证明自己的工作机会,硬是以一个道貌岸然的名义给“让”了出来,他分明不是这么想的,还得装成很快活。
  
  颜肃之爆了!
  
  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晓得要如何反抗,只是生闷气、喝闷酒而已。直到楚氏给他说亲,说的是难得的世家女,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抚——尤其是颜平之的想娶妻,世家完全不搭理,对比之下,颜肃之心里好过了很多。然而姜家又临时生了变故,颜肃之终于就找到了突破口。跟老婆相敬如冰是一条,跟父母对着干,他更起劲儿。要不是他相当有“冤有头债有主”的精神把火力都集中在这父母兄弟身上,姜氏的日子会更难过,而绝不是仅仅被漠视。
  
  今天这事他本来就不情不愿的,赵氏这娘们儿还一脸贱笑来显摆她闺女的名字:“郎君给起的,叫圣爱。”
  
  说来也巧,颜启平素不到楚氏这里来,今天是遇着了件不顺心的事儿,要跟楚氏说一说,听楚氏是怎么分析的。顺便就带着其他三个儿子一道过来了,儿子们给母亲请安,媳妇们自避至屏风后,姜氏让阿圆把女儿抱去房里睡觉。楚氏也不藏着掖着,直跟颜启说了三孙女儿的名字。
  
  颜启顺口就说:“好好,三郎起的好名字。”
  
  颜肃之听了,“嘿嘿”一笑,冲坐在对面儿的颜平之挤眉弄眼地直乐:“你还真晓得事,你生母圣上就喜欢,你闺女也要叫圣上喜欢?可不是,不知道你闺女什么时候能再得二十匹天水碧?”
  
  如果颜神佑还醒着,一准儿在心里“卧槽”一声:中二病,你直说你爹戴了皇帝给的绿帽子、你娘还不如个小妾,这样真的不是在作死?
  
  不错“圣爱”二字本意是没那么猥琐,可架不住颜肃之的神表情,那上面分明写满了暧昧的潜台词。那挤眉弄眼的样儿,要不是长得好看,都能被当流氓给抓起来揍。反正吧,仁者见仁,在场的人怎么听怎么觉得他像是在说桃色绯闻。哪怕不是嘲讽颜启帽子的颜色,也有可能是嘲讽颜圣爱将来要当小妾——总之,不会是好事儿。
  
  一时间众人脑补纷纷。
  
  颜启气得要死,他虽然一时想不到颜神佑想的那么多,也直觉得不是什么好话。跳起来要打人,可颜肃之这货吧,头十几年那真是个好孩子,文武兼修的那一款,就想着他爹是武人,如果武艺练好了,是不是能讨爹欢心?结果爹不开心,可他也练出来了,颜启哪里打得到他?
  
  颜肃之一面跑,还一面回头做鬼脸儿,对颜启道:“为不使父有杀子不慈之名,我先走了,父子之间,不用谢。”说完,跑得不见了踪影。
                      
作者有话要说:  【1】“卫将军”是职务,不是姓卫的将军。卫将军排序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之下。
  

☆、名字的后续

  颜肃之一病中二深似海,端的是高深莫测,连亲爹亲妈都猜不透他会跑到哪里去,更不要说是姜氏了。楚氏也不是一般乡下婆娘,儿子一变坏,就埋怨儿媳妇没本事。何况她心知肚明,颜肃之这事儿,根子是在父母这里。颜肃之一跑,楚氏越发觉得没滋没味的,问颜孝之:“今日可还顺利?”
  
  颜孝之脸上有些不好,看一眼屏风,觉得后面影影绰绰的,今天的事情,说与妻子无妨,令姜氏知道亦可,颜孝之心里却是委实不喜赵氏的,便含糊道:“没甚大事。”
  
  楚氏一颗心全在他身上,如何听不出来其中抑抑之意?叹一声:“忙了一日,也该累了。”便吩咐三个儿媳妇自回去备饭,又命使女伏侍颜启更衣去,眼睛看一下余下的三个儿子:“四郎也去更衣。”
  
  打发走了闲杂人等,楚氏面容一肃:“说吧,怎么了?”
  
  颜平之看一眼颜孝之,果断请大哥先说。颜孝之不得不含糊一句:“今日朝议,米丞相议立大将军……”
  
  楚氏不等他把话说完,便将手一摆:“行了,知道了。”
  
  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颜启等几个随今上拼杀至今的人,当初组团的号称是“六骏”,内里就有颜启、赵忠等人,另有其他四个,也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却是各各带着将名号,然则无一是做到了大将军的。地位最高的当数郁陶,也止步于骠骑将军,其次便是颜启,做到了车骑将军。
  
  这六个人里,除去死了的,如今还余下四个,个个都想做这“大将军”,只是初时是都没想起来,那时候各人地位并不如现在这般高,没想能一口吃个胖子做到大将军。如今官儿也做大了,眼界也高了些儿,就想做这大将军了。颜启自认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自然是想做大将军的。
  
  前些年,他空有这个心,肚里一轮,按资历呢,他是比不得赵忠的,赵忠是一打头就跟着今上的,他先是跟着先帝,次后才投了今上的。及至赵忠自己发昏,弄得旁人眼里皆看不上他,颜启便觉得,除开赵忠,便数他与今上之关系最好。便是郁陶,也还差着些儿。郁陶是一直忠于先帝,直到今上登基,方才下马伏拜的。不比颜启,半道儿就站队成功。
  
  先前亦有请设大将军之议,或被今上、或被米丞相等人连消带打胡乱带过了。眼看着颜启这一代的人都四十好几了,其时平均年龄还低,再不上进,特么就只有“追赠大将军”了,追赠的有个P用?!颜启等人也着急了起来,颜启是有些脑子的,他的幕府里又养了几个好幕僚,帮他出主意,又收买人心,撺掇着几个小官上书。
  
  好容易这一回,今上是勉强同意了。米老头又横插一扛子,把现议的人选统统打了回去。比如赵忠,虽然是个卫将军又有战功,但是“太有特色”。到了颜忠这里,就特么变成“太没特色”了,照米丞相的说法,颜启这人呢,论(抱今上大腿的)资历不如赵忠,论战功不如骠骑将军郁陶,论忠烈不如已经殉国了的追谥骠骑将军的李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