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穿残汉-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来意。哪知此刻身为袁绍部下的蔡吉,竟敢公开调拨兵马帮助吴硕。想到自己的胆量连个女子都不如,曹昂只觉得又羞又愧。但与此同时这种羞愧感亦激发起了他的少年脾性。却见曹昂猛一抬头冲着吴硕大声抱拳道,“吴议郎了,昂与众将士也会一路护送议郎直抵新丰”

    吴硕见曹昂也干脆地扯破了窗户纸,不由笑得更为欢畅起来,“好,好,好老夫有汝等大汉俊杰护送,还有何可惧”

    这会儿的蔡吉眼见曹昂一会儿脸红,一会儿激昂。心想这昂公子是演技好呢?还是真被吴硕给激将了?不过不管是曹昂抱着何种目的来护送吴硕。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所以眼看着曹昂与李达双双上马准备出发,蔡吉当即上前,深深地向二人躬身作揖道,“此番路途遥远,局势凶险,还请两位多加小心。”

    面对蔡吉的告诫,李达自然是抱拳答应,“喏达必不负主公所托”

    而曹昂则在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蔡吉之后,仰首沉吟道,“去时女儿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蔡吉没想到曹昂会在这档口念自己昨日做的那首诗,不由抬头愣愣地看了看曹昂。而此时的曹昂却突然回过头向着蔡吉露出爽朗的笑容道,“府君之勉励,昂铭记于心。”

    言罢曹昂也不等蔡吉回应,直接一挥马鞭带着一赶随从护送吴硕的马车启程了。刹那间扬起的尘埃令蔡吉下意识地抬手遮了遮脸。待到她放下袖子之时,马队已然跑出了一段距离。眼瞅着一干骑士渐渐远去的身影,蔡吉不由擦了擦脸上的尘土小声嘟囔道,“没事笑那么灿烂做什么。”

    然而正当蔡吉打算打道回府之时,翻身上马的她突然注意到在身后城门的阴影之处似乎还停了一辆马车。这也是来给吴硕送行的吗?怎么刚才不出面?还是说那是袁绍派来监视的马车?那自己先前的那番表现不都被对方看在了眼里?虽然蔡吉并不介意此事被袁绍知晓,但真要在这种情形下进行解释还是比较麻烦的。

    且在蔡吉低头思虑之际,对面的马车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暴露了。不过那辆马车并没有就此调头离开,而是朝着蔡吉所在的方向缓缓地驶出了阴影。跟着车上的竹帘也随之被卷了起来,却见车内坐着的赫然就是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

    蔡吉虽然没同沮授正式谈过话,但之前袁绍也曾向介绍过他的一些主要谋士。因此这会儿的蔡吉想要装作不认识就此溜走也不是桩事。不过一想到沮授在历史上曾向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蔡吉便一边在心中着整理着说辞,一面一扯缰绳欣然上前冲着车内的沮授拱手道,“见过沮从事。”

    网络原因今天更新相对晚了点,还请大家见谅。沮授偷偷撩着帘子,表示这场戏很暧昧~~~要给粉票哟~~~要给粉票哟~~~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十四节 名动吴越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十四节 名动吴越

    “一出手就五百骑兵。蔡府君好生大方。”马车上的沮授紧盯着马背上的蔡吉话中带话道。

    而已然在心中想好了对策的蔡吉,则义正词严地微微欠身回应说,“出兵救驾,本是君臣大义。”

    沮授听蔡吉提到了君臣大义,不由嘴角一抽,继而长叹一口气道,“蔡府君可否借一步说话?”

    “东莱郡邸如何?”蔡吉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要在主场谈话的要求。

    哪知沮授爽快地点了点头,当即就吩咐车夫驾车跟着蔡吉来到了城内的东莱郡邸。此时的郡邸由于少了李达那五百人多少有些显得空荡荡的。但在唐蓥的指挥下郡邸的护卫却丝毫没有因少人而显得懈怠。

    见此情形,沮授在就坐之后,忍不住向蔡吉感叹道,“未曾想,蔡府君还懂得治军之道。”

    “沮从事说笑了。本府可不懂治军之道,本府只知业有专攻而已。”蔡吉谦逊地回答道。

    “业有专攻?蔡府君真是深谙御下之道。”沮授听罢深有感触地抚须叹道。

    蔡吉听沮授此话说得颇为感慨,便顺势反问说,“沮从事找本府谈话,怕不是只想说这等恭维之语吧。”

    而沮授眼见蔡吉问得干脆,倒也不再拐弯抹角,而是跟着开门见山道,“蔡府君想必已从吴议郎口中得知袁公拒绝出兵一事吧?”

    “吴议郎只说左将军修书一封令其带往新丰调停郭李之争。”蔡吉说到这里,故作惊讶地向沮授追问道,“难道说左将军不打算救驾?”

    面对蔡吉惊愕地语气,沮授意味深长地扫了她一眼点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会这样左将军的先祖,几代都是大汉重臣,世传忠义。如今,天子流离失所,宗庙也残败毁坏。各州郡虽表面上都声称是义兵,可实质上却是互有图谋,根本没有忧国忧民的想法。而反观左将军已然平定益州,不仅兵强马壮,且上下同心,将士听命。倘若左将军此刻迎接天子,迁都邺城,就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积蓄兵马,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逆。届时天下间又有谁能与左将军抗衡”蔡吉慷慨激昂道。没错,既要忠于汉室又要忠于“主公”,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学眼前的沮公与,学曹操身边的荀文若。因此蔡吉整合了两人有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言论,编出了以上这番论调。

    果然听罢蔡吉这番慷慨之言,沮授顿时觉得自己今天遇上知音了。要知道这简直就是他昨日劝说袁绍迎天子入邺城的进言。此刻耳听自己的论调再一次被人提起,沮授不禁在心中感叹早知如此,昨日真该让蔡安贞一同参与商讨。至少那样一来自己不会显得太过孤立。原来沮授在向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后,立即就遭到了郭图与淳于琼的联合反对。

    郭图与淳于琼认为,汉室没落为时已久,很难再使它复兴。而且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各据州、郡,部下人马动辄数以万计。眼下正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好时机。倘若袁绍此刻将天子迎到身边,那从此一举一动都要上表奏请服从天子。相对而言袁绍本身的权力就会减轻。而倘若袁绍与天子发生了分歧,则要蒙受违抗圣旨的罪名。因此他二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迎天子入邺”是在作茧自缚。

    在沮授看来郭图与淳于琼的进言虽也有几分道理,但他们实在太过高估袁绍目前的实力了。确实,放眼周边各州袁绍的实力是高于其他诸侯,可这种差距并不算太大。一旦让其他势力先行迎到天子,很可能会就此扭转两者间的强弱地位。因此就算在场的多数幕僚都不想迎天子入邺,沮授还是独自一人苦口婆心地劝了袁绍半天。

    然而令沮授深感失望的是袁绍最终还是选择了郭图与淳于琼的建议,决定对陷入危机的汉帝见死不救。而袁绍的这一决断也让沮授意识到自家主公已然心怀推翻汉室之心。只是碍于天下舆论没敢说出口而已。也就是说,就算加上蔡吉,自己再在多费十倍的口舌,也不可能改变袁绍的决断。因为他打心眼里就希望汉帝刘协能死于这场乱战。

    想到这里,沮授怅然地苦笑了一下向着蔡吉摇了摇头道,“蔡府君言之有理。然袁公之决心怕是无法挽回。”

    蔡吉当然知道袁绍的心思已无法挽回。所以她接着便故作沉吟地沉默了半晌,继而抬头问道,“难道说左将军欲做齐桓公?”

    沮授一听蔡吉提起齐桓公先是一怔,继而立即就在心中暗叹其比喻精妙。齐桓公虽是春秋五霸之首,但也同时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且春秋诸国在各自割据一方的情况下,却又同时奉周王为主,对外依旧“华是华,夷是夷”。这种状态正符合此刻袁绍既想割据称王,又不敢直接推翻汉室的心态。可以说蔡吉的这句反问完全就是为袁绍量身定做的发展方略。

    难道此女一早就已看出主公的心思?

    还说她这只是无心之言?

    但鉴于蔡吉之前种种举动颇有管仲之风,沮授自然是更倾向于前者。于是他跟着便向蔡吉试探着问道,“倘若袁公正有此意,蔡府君又当如何?”

    面对沮授的试探,蔡吉毫不迟疑地向沮授叩首道,“只要左将军不学楚称王。吉愿辅佐袁公成就大业。”

    听罢蔡吉这句“不学楚称王”,沮授再次在心中感叹眼前这女子不简单。楚国本是西周时的诸侯国,只因诸侯熊通脱离周王室自立为楚王,自此楚国被中原诸国视作蛮夷。蔡吉引用这一典故很明显是表示只要袁绍还奉汉室为主,她便会不会背叛袁绍。再结合其先前分出五百骑兵护送汉使的忠义之举。沮授相信蔡吉的这番话语是发自真心的,同时也是符合君臣之道的。这样的人物就算是女儿身,也总有一天会成为名满天下的人杰

    事实上,就算蔡吉没有派李达等五百骑兵护送吴硕上京救驾。她此刻的名声也已在南方的扬州流传了开来。兴平二年,八月,东莱商队沿海岸线一路南下抵达扬州吴郡。由于此时江东山贼严白虎正作乱吴郡,因此船队并没有在此多做停留,而是稍做补给之后便继续南下抵达扬州沿海第一大郡——会稽。

    会稽郡因会稽山而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秦王政二十五年,始置会稽郡,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汉初为韩信楚国所领,后属刘贾荆国、刘濞吴国。七国之乱后,复置会稽郡。会稽郡西汉高峰时曾领二十六县,人口逾百万,为当时天下第一郡。东汉之后其领地虽缩减为十五个县,但由于此十五个县涵盖了后世地理上的江南鱼米之乡,因此会稽的富庶依旧不容小窥。

    此刻会稽郡的太守乃是东海名士王朗。王朗为人严整,恭俭节约。虽然相比商贾之道,他更注重农桑。但好在商队持有东莱郡府的印信,加之又有中山甄家从中协助,故会稽郡府并没有排斥东莱船队跨海来此通商。王朗甚至还抽时间单独接见了统领商队的段融。只是由于段融本身出身商贾,肚里墨水有限,因此他并没有给王朗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蔡吉以女子之身出任东莱太守一事,在王朗眼中则更像是场闹剧。不过对方即已得朝廷认可,又是真心实意地想靠通商来解决北地的饥荒,王朗就没有多加苛责蔡吉这个少女太守。毕竟在乱世之中,能多一个一心为民的循吏,总比多一个鱼肉百姓的酷吏来得好。所以王朗虽看不上段融,却还是大度地表示愿意支持会稽与东莱通商。

    有了王朗的这番表示,东莱商队在会稽沿海的贸易活动自然是畅通无阻。一些精明的吴越商贾甚至不等东莱商队返航,就直接组织起船队北上东莱贩卖货资。一时间沉寂已久的东海航线再一次迸发出了繁荣的景象。

    不过段融在率领的东莱商队忙着在会稽郡收购粮食的同时,亦没有忘记蔡吉之前有关要在吴越等地招贤纳士的嘱咐。因此他在抵达会稽郡治山阴县(现绍兴)之后,就会将讲武堂的招纳令连同蔡吉的那道“韩信点兵”张贴于城内醒目之处。可谁曾想就是道在东莱无人问津的试题,却在吴越士林引起了轩然大*。

    “汉军出兵一千五,死伤四五百。后遇敌袭,韩信点兵应战,三人一排,多二人,五人一排,多三人,七人一排,又多二人。问汉军共多少兵马?”

    “此题甚为刁钻。”

    “就算刁钻。吾等吴越之士也绝不能输于一青州幼妇”

    “言之有理这位兄台可破解此题?”

    “尚未开解。然吾已摆开算阵,不日便可解答此题。”

    自打蔡吉的这道“韩信点兵”一经在山阴城内贴出,陆续就有来自会稽、吴郡等扬州诸郡的士人赶来观摩解题。也难怪吴越等地士人会如此在意此事。原本十五岁的少女出任太守一事本就足以令天下人为之侧目。更毋庸说这少女太守还出了一道刁钻的题目来吴越之地招贤纳士。面对这等明目张胆的挑衅,一向自视甚高的吴越士人自然是不能就此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不少人希望能通过解答此题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不逊于一郡之守,那怕这太守只是个少女。

    然而正当一干士人在布告之下,或倚墙而立低头冥思,或席地而坐埋头苦算之时,却见两个十来岁的少年结伴朝这边走了过来。有童子来看热闹,这本没有什么好惊讶的。莫说是童子了,就是垂垂老者有时也会跑到这儿好奇地张望一下,看看有没有哪位郎君解了东莱女府君出的题目。但眼前这两个少年却颇为特殊,只见他二人目不斜视地穿过众士人,径直来到布告前仔细研究起了上面的那道题目。

    很快意识到这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