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世的智慧,是指小乘圣者的智慧。能证人无我,能出三界苦,已得解脱乐;不过尚未证得法无我,所以执著离世间而入涅 槃,只能自求了脱,不能普度众生。
至于世出世间的智慧,乃是大乘菩萨的智慧。既证人空(即人无我),也证法空(即法无我),得大解脱而不离世间,这才真是大智慧、深智慧,这也才能称之为“般若”。
菩萨修行,有所谓“六度”法门,又称作“六波罗蜜多”。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这六度里,若无智慧度(即般若波罗蜜多)贯串其间,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就是此意。故智慧为菩萨修行的终极目标,唯有修得智慧,才能度脱一切苦厄,而这个智慧的着眼处,就是先要把五蕴看空。
什么是“五蕴”呢?简单地说,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吾人身心的总和。色蕴是指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受、想、行、识四蕴是指心理的、精神的活动。
五蕴皆空的“空”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常把佛门叫做“空门”,出了家就叫“入空门”,但许多人不了解“空”的意义。
就如一首《醒世歌》,开头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然后说什么“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说:“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这样子看人生是多么失望,多么空虚啊!
佛法的“空”绝不是教人消极、逃避和否定一切的;相反地,它是从空性中教人正视生命的意义,不断地努力向上。以下从三个不同层次的比较来说明大乘佛法的“空”:
(一)顽空:
这个思想又可分两种:一是虚无主义;另一是唯物主义。虚无主义者认为世间没有真实的事物,没有因,也没有果;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都是现成,所以不需要努力,也不必害怕,反正有的一定会有,没有的就算再努力也不会有;而该来的一定会来,即使不努力也一定会来。而且有与无,来与不来,皆无实在的价值,生时感到空虚,死后一切归于幻灭。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
至于唯物主义,则以物质世界为唯一的真实,一切都依附物质而存在。认为人活在世上的时候,是有的;当人死了,就像油尽灯灭一样,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应趁有生之年好好努力,就会有收获。
这或许有些正面的意义,不过人生无常,如果努力一生等不到收获就记死了,那岂不冤枉?因此有人认为这世上只有那些运气好、很聪明的人才需要努力,其他的人则无必要。例如我们对人好一辈子,到头来却得不到好报应,那又何必要对别人好?
甚至心想反正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不需要对未来负责,管他留芳百世或遗臭万年都与我不相干,追求今生的享乐才是最实际的。因此凡事先下手为强,寡廉鲜耻,不择手段,为人类造成无止尽的灾难。
(二)偏空:
是指小乘的圣者所证的“空”。他们观察思维世间所有的现象,都是暂生暂灭,不停地迁流变化,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绝没有什么不假因缘、永恒不变的事物,特别是对人的身心现象—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体证深刻,所以舍离五欲,勘破自我而得到了解脱。由于他们对世间有着很强的厌离心,认为世间充满颠倒、污浊与苦痛,不愿留下来受苦,证人空而未达法空,便急急趣入涅槃,了生脱死。这种偏空的思想中,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是对立的,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断了烦恼方可获得菩提,明显表现“独善”、“出世”的精神。
圣严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5)
(三)毕竟空:
是指大乘菩萨所证的“空”。已发菩提心的菩萨,虽知道世间是无常、空幻的,可是他们不忍心任由广大无边的众生贪著五欲,沉沦于生死苦海,所以发愿度众生。这些菩萨,本身对于世间的五欲已不执著、不贪求,所以对这世间也无须逃避,依然生生世世留在世间关怀众生、帮助众生,让所有众生都能证得无余涅槃。这种“空”,是空去对自己身心的执著,也空去了对一切现象的执著,转生出救济众生、无我无私的悲心与愿力。
【度一切苦厄。】
菩萨用甚深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如实证见自己的身心是空的,当下就能够度脱一切苦厄。何谓“一切苦厄”?我们先说“苦”。苦有三大类:一是身体的苦;二是心理的苦;三是身心交织的苦。身体有生、老、病、死四种苦,这是从生到死之间的四个现象。人,出生了以后就会病、会老、会死,过去生我们记不得了,今生我们还没有死,可能不知道死苦是什么滋味,但当我们看过别人死的情况,就可明白死亡不会是一件快乐的事。
至于心理的苦也有三种:即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例如世求升官发财、求婚姻美满、求子孝孙贤等,能有几人如愿以偿?这就是求不得苦。再如世间的事很奇怪,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人,在甲地避不见面了,偏在乙地碰了头,而且常因情势所逼,非在一起不可。俗话说“冤家路窄”,这便是怨憎会苦。至于爱别离苦也是人间常有,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亲子之爱、夫妻之情,因为生离死别而肠断心碎,魂牵梦萦。由于凡夫众生把身心的现象与活动执著为我,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生生世世地造业,再生生世世地受报。这种生命轮回,不断地造业、受报,称为“五蕴炽盛苦”,这是身心合起来的苦。
总计上述有八种苦,我们叫它作“八苦”。讲记至于“厄”,则是执著五蕴所招感的一切灾难。例如:水灾、火灾、风灾、地震、毒虫猛兽等天灾以及刀兵、盗贼、恶政等人祸。刀兵是指战争,恶政是指昏暗残暴的政治,像中国历史上的夏桀、商纣、秦始皇,以及西方的罗马皇帝尼禄等所施行的暴政。古人说:“苛政猛于虎”,苛暴的政治比老虎还可怕,以致在乱世里,许多人宁可冒着被老虎吃掉的危险而躲到深山里,也不愿意留在平地受官吏的迫害。我们把身心的现象计执有我,就难免要受这些天灾人祸的恐惧和痛苦。
但愿大家能常念“观世音菩萨”,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得身心放空,念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观念不再生起,那么就一定可以“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了。
本论
人类观—五蕴—五蕴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脱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即《阿弥陀经》里面所称的“舍利弗”。“弗”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儿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鸟,这种鸟眼睛非常明锐,舍利弗的母亲眼睛明锐得像舍利一样,所以取名为“舍利”。她这个儿子从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蕴所成,我们若能如实观照五蕴本空,那么,虽有身心的现象,也能够生活得解脱自在。然而要把五蕴看空,必须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蕴怎么看法呢?观世音菩萨对释尊的弟子,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子啊!色之于空,并没有不一样;空之于色,也没有不一样。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圣严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6)
这里的“色”,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属于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其余受、想、行、识四种,是属于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它们与空的关系,和色蕴完全一样。也就是在本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写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不过为免繁赘,只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句概括了。何谓“色不异空”呢?“色”在这里是指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互为因缘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听到“四大”就以为是指酒、色、财、气,其实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风,是物质界的四种特性,因为这四种特性在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所以称为“四大”。
地大表现的是坚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皮肤、毛发、指甲等;水大表现的是湿润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火大表现的是温热性,就是我们的体温了;风大表现的是流动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由这四种特性的物质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须每天摄取食物、补充水分,经过消化、分解、吸收以维持体力,而体内的废物则以粪、尿、汗水的形态排出体外;这些新陈代谢的活动都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根据生理学者的研究报告:每六至七年,我们身上总数约六十兆个细胞就全部更换一次。也就是说六七年之间,我们身上的所有细胞至少经过一次生死。像这样刹那刹那不停地变化,几十年之间,身体组织就变老了,今天生这个病,明天闹那个痛。当有一天,救治不了,这条命便报销了。所以凡夫众生执为实有的这个身体,殊不知从因缘的观点来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变化,根本没有独存性、不变性与实在性,只是“假有”,
暂时的有,空幻而不真实,一旦和合的关系结束了,身体也就随之死亡、朽坏、消失。这就是“色不异空”的道理所在。可是,倘若仅仅抱持一味“色不异空”的观念,三世论者会流于小乘声闻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论者则会堕入可怕的虚无主义了。因此下文要紧接上一句“空不异色”。前句以因缘灭故,色不异空;后句以因缘生故,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所以能见有如空,在生死不异,住解脱自在;空不异色,所以能住解脱自在,但不离现实生死界,这就是大乘菩萨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空”是因为有“色”才知道有“空”,离开了“色”来说“空”,不是真的“空”。
例如农禅寺的大殿,本来空无一人,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农禅寺真的有这么多人吗?其实本来没有,待会儿又不见了。也就是说,本来没有人,而现在却有人了,当它有人的时候,的确是真的有人。但是我们知道,等一会儿这些人会散去不见的,由此可见,“色”与“空”本来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同理,我们的色身在
母亲怀我们之前是没有的,是在“空”中,而现在是活生生的躯体,其实它本不自有,而将来死了,又消失不见了,像这样即“色”而显“空”,才是“真空”。
如果只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可能有些人听了,以为色与空虽不相离,可是色是有,空是没有,色与空中竟是有别。所以观世音菩萨接着告诉舍利子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说:我们的色身,无非是以四大为因缘而起生灭变易的延续现象,真观色身的本身就是无常(非不变的)、是无我(非独存的),合而言之就是空的(非实在的)。反过来说,这无常、无我的空相,绝非一无所有的空,而是因缘而生,宛如存在的身体。如此,色与空,空与色,只是一体两面的说法,彼此是没有分别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圣严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7)
可惜世俗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执“色”为有,亦即执著自己实有这个身体,因而缠缚了种种的烦恼不得自在。为什么呢?例如:我的太太跑掉了、我的钱被盗了、我的房子被烧了、我患了高血压、我挨了别人一拳、我被毁谤了、我要死了……也许有人认为毁谤是名誉受损,与身体无关,其实人的名誉还是需要有身体作为对象。总之,如果你执著这个身体,放不下、看不透,这些就成了你的烦恼和痛苦。所以这种人被称为“具缚凡夫”。
至于小乘行者也是未了达即色即空、即空即色的大乘空慧,固然体证了色身是空,放下了对色身的执著,却没有放下对法的执著。所以急欲出离世间,趋入涅槃,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再也无须也不想接受另一个色身。这种一味“耽空滞寂”,我们称之为“偏空”。
讲完了“色蕴”,接着我们讲另外四种属于心理的精神活动,即 “受、想、行、识”四蕴。这四蕴也莫不一一皆如色蕴,是如幻不实,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的。受蕴,“受”是领纳的意思,是我们身体的官能,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与外在的环境(色、声、香、味、触)接触所产生的种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