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序
作家与城市
  这本书里,写作者都是当代作家,写作的对象都是城市,有40多组。这样的群体规模的结合应该说是读者(包括文学爱好者与城市爱好者)未曾想过的,可又是期盼已久的。(好个新鲜点子!早干吗不做?)
  城市当然是作家们关怀的对象,城市在人文上具有复杂性、华丽性、创造性、引导性。以往就城市进行写作的,多是建筑学者、历史学者、社会学者、民俗学者、经济学者,他们撰写的关于城市的书,到图书馆一查,总有好几架子了。那么,作家又来写城市,特点在哪里?价值在哪里?
  那些学者们写城市,都是尽量隐去自己的情感,而进行端端正正的理性观察。作者隐去自己的情感,也就罢了,而读者读的时候,因作者的冷静,只好也作理性的阅读。他们读到:城市的规模(南北四至)有多少千米,历史城墙的厚度是多少,城市人口是50万还是49万,城市的犯罪率是去年高还是今年高,城市的经济增长是9%还是10%,等等。读过书,他们的城市知识增长了很多,但是,他们在学者的书中很难读出充分的美感和饱满的情感。
  然而城市是富含美感与情感的。城市不是徒然有一个建筑的规模,更不是人口数目的机械相加。城市本身乃是一个生命的机体,她有美丽的外形、面貌,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历史的苍老与现代的青春活力在城市中交融。社会的先锋性探索与从容悠然的每日闲适彼此相伴。城市中虽有庞大统一的社会体制,但仍不失家庭的百样个性。所有这些,不仅表达在城市的错落景观上,更深藏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岁月之中。作家,是人文城市的知己,是城市中生活深壤的耕耘者与探索者。
  与商业性的关怀不同,当代作家关注的都是与金钱无关的真情。在市场经济调动千军万马妄图将城市转化为金钱魔场的时候,作家们却在捍卫城市真正的尊严。在作家的引导下,我们进入城市,乃是进入了一个情感动人的世界,这里没有为金钱开道的喧嚣,一切色调、形体、声音都源自生活深层,蕴涵着人生的真谛。
  城市的生活又有独特的情节,作家为我们讲述了只有城市中才能发生的故事。他们以过人的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为我们叙述了寻常表象背后的珍奇价值。在他们的叙述中,我们似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城市,萌发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解,在这些新鲜理解中,我们又享受到思想的快乐。
  城市是百分之百的人文景观。中国古人曾是景观欣赏的行家,给我们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景观诗歌散文。不过,那些诗歌散文赞美的多是自然景观。现代中国作家,终于把景观关怀投向了人文城市。作家告诉我们,如果要欣赏人文之美,请到城市来。在城市里,从大街上的时尚,到小巷深处的人生韵味,所有源自人文的审美、价值、时尚、信仰,都以景观的形式被书写在城市的大地上。
  文化地理学家用理性说,文化景观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另两个是文字文本与口述文本),其中符号、语法、含义等文本要素一应俱全。而作家则用情景感受、纵深思考、贴切描述,带领我们对城市景观文本的具体内涵进行真实的阅读。在作家们的笔下,景观与故事、情感、思想层层展开,城市成为一本打开的书。
  城市还可以为我们保存记忆,历史景观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作家借助城市景观,对人生做历史的品评。他们帮助我们在陈旧中体会人生的醇味,发现永世的价值。如果你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作家会帮助你重返童年。在作家的笔下,过去的岁月逐渐显现,它是城市故事中——也是你的故事中——温馨的一页。心理学家说过,回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期待。
  我们中国富于地方文化特色,所谓地方特色,是自然风景与人文习俗组成的的共同体。当什么地方出现了城市,这座城市一定是这个地方文化特色的一个缩影。读过本书,你一定会再次感到祖国的辽阔,感到巡礼于天南地北多样城市文化的乐趣。
  最后,可以说,关于城市的文字,其实是一种反照,也是一种唤醒。我们建造了城市,而城市又带给我们什么?是我们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我们?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把城市与我们自己合一。我们在“阅读”城市的时候,也是在阅读自我。城市是自我的放大,是人文的又一种规模。所以,当我们对城市负责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负责。这是颇有实践意义的认识。
  我相信,读过本书,聆听过作家们的述说,当你再返回城市街头的时候,你看到的将不再是楼房建筑的机械排列,不再是陌生人们的漠然相遇,你会感到城市生活的跃动。街上每个匆匆行走的人们都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他们创造着城市生活,也在被城市的生活所创造。
  城市的表象虽然日益繁缛,但生活的深流并不是在这个层次上延伸。正像作家们揭示的那样,留在记忆中的,最值得温习怀念的,只有朴实的真情。永远关注真情,这就是作家们的价值和贡献。
  唐晓峰
  2010年1月30日
   。 想看书来

后记(1)
一次兴味盎然的“读城”之旅
  一、缘起?互动
  没有想到会这么天南海北地读城,而且是和全国不同城市的作家一起读。这些作家有的早已相熟,有的素昧平生。但现在,经过了漫长的三个月合作,我统统叫他们“和我一起读城的战友”。栏目是依着去年奥运火炬传递而起,最后叫“作家读城”。就是火炬传到每一个城市,当地作家写一篇自己城市的文章。我的角色相当于接棒手,接过的不是火炬,而是那些新鲜独特的文字。我读它们,等于重新触摸了一下中国版图上熟悉与不熟悉的城市,也等于再次品读了作家本身——虽然文未必一定如其人,但是看他们在螺丝壳里做道场,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意外之笔,的确能激起我对他们人与作品的格外兴趣。
  “读城”三个月,越来越有影响,至今,还有一些人记得去年奥运期间的这个栏目,他们对我说:你们报纸的这个创意好——有规模、又独到,还有文化含量、文字之美。而我的思维,立马会跳到去年四月报社的一次闲谈。有晚报总编任欢迎在、还有主管文化等版面的副总李光。他们正在讨论一个创意——奥运是体育,也是文化,火炬既然要走全国那么多城市,何不向读者介绍展示一下那些城市。而由什么人来写,写成什么样,正是当时他们费心思索之处。叫我来,大概想听听更多属下人的想法。最后,一致的看法是:由当地作家读。他们对居住的城市,总是有话可说。创意交我实现,当即还划定了篇幅。1500字,三个月连续刊登,这样的规模,在晚报,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领导的意思很明确:彰显城市的文化个性,尊重作家的自由表达。
  如此的领命而去,开始是兴奋,很快转为焦灼。以我对作家个性的了解,他们大多并不喜做命题作文,规定动作是必有之义,想伸展开来也属戴镣铐跳舞,怎么说动他们,我在心里打鼓。是一些相熟的作家朋友给我信心,答应我的同时,还为我推荐合适人选。看得出,这是建立在对彼此文字欣赏基础上的推荐,让我有了约稿底气:如果我能保证前面“读城”文字的作家水准,后面的事情就可能是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事情果然如我想象——读到后来,已经变成全国作家大串联。他们彼此在互动、较劲、切磋与沟通,读者也在通过我们与他们互动,因为正是他们的文字,唤起了这些客居北京的读者的思乡之情。
  这也是“读城”越到后来,越是兴味盎然之处。在我看来,它达成了几个方面的互动:一项体育盛事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一个报纸与一批全国作家的互动,一篇文章所言说的城市与其它城市的互动,还有作家与他所写之城家乡人的互动。
  二、阅读?奇想
  报纸是必须讲名家效应的,尤其是在注重眼球经济的今天。作为“读城栏目”作家的选定,我们也当然看重名家。但同时,我们也考虑作家与这个栏目的贴合度。之所以请一些评论家作为幕后推荐,也就是想以此扩大视野,寻觅最佳人选。所以,在此成书,我仍然得意读城的作家是由这么一些阵容组成:贾平凹、张炜、李锐、方方、苏童、马丽华、高建群、红柯、麦家、东西、迟子建等驰骋文学疆场多年的小说家;朱文颖、金仁顺、李修文、乔叶、王小柔这样年轻的新锐;谢友顺、南帆、何向阳、费振钟这样有深刻见地的评论家,还有鲍尔吉?原野、素素这样讲究精耕细作的散文家,以及李启达这样在自行车轮上过生活的旅行玩家。作为约稿组稿之人,我是他们的第一读者,当然很想说说对这些约来文章的喜爱,又很担心挂一漏万。有朋友便建议我对每个作家做一个印象式点评。这方法听来冒险,确是我乐意所为,既然他们是我读城的战友,这种交流也是有趣。何况他们个个业内高手,也未必会计较我点评中的不当之处。

后记(2)
从李启达说起。此人属牛,也果然身壮如牛,看他的自行车轮下的海南便知,他该是个旅行作家的胚子。身到笔到,不玩虚的。
  谢有顺:像他居住的广州,需要寻求世俗与精神的平衡。他的广东四城,也稳准狠地体现了这种平衡。感谢他先读城,我有了向后面作家约稿的模板。
  南帆:绝对的好视力,阳台上一眺望,就把福州的历史与现实看了个门儿清。文章严丝合缝,害我删文,总担心掉下片瓦,破坏了美也破坏了实。索性通通留下,对福州历史负责,也对读者负责。
  北村:如鱼在水,活色生香。读他的龙岩,感觉这个城市始终在动。
  程维:他有江西人的狡猾,一直想涉险过关。我庆幸自己毫不相让,一逼一个准儿,总有剩余价值被我榨出来。
  王旭峰:她的文字中,有学不来的温厚与沉静,我喜欢杭州之最后一句:“人间万象,有人生命艰苦,一旦融于杭州,便也知足。”
  陈丹燕:把中国最小资的城市交给她写,是相信她写得不会小资。读过她的《外滩:影像与传奇》,我对此深信不疑。
  朱文颖:还没进到苏州,就先在这个小女子的文字中软了下去。从此知道,这就是苏州的气息。
  费振钟:有《堕落时代》这样的随笔集在前,写一个带哲学表情的泰州,对他来说,小CASE而已。
  苏童:南京,他所居住的城市,人在这样的城市不是为了雄起,而是为了放低身段舒服。如今,他在这座城里种他的短篇,别人觉得“懒”,他却惬意无比,是一种“子非鱼焉知鱼知乐”的惬意啊。
  许春樵:你要他把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现实,都放进景框,他照做了,而且位置适中,尺寸不大不小。
  方方:套用方方的宜昌文标题,方方的读城文字其实也是天然大气派。
  李修文:看这个家伙绮丽阴柔的文字,我怎么想到的是韩国电影《王的男人》。
  何立伟:文章可以做得漂亮,也可以挥洒得漂亮。何立伟两个都擅长。
  东西:幸亏有酒的诱惑,让他小试了下拳脚。广西三城,每个都被他写得比想象多一点,但仅这一点,就让我们心生叹息:会写的与不会写的,也许就差这一点点。
  范稳:据说普洱是靠岁月沉淀价值。他的昆明、他的丽江与香格里拉就是三片普洱,能品出滋味,皆因为他可以《水乳大地》和《悲悯大地》。
  戴明贤:读过他《一个人的安顺》,就想到沈从文那个年代的写作,闻得见世间烟火,却不见生命燥气。我至今都在想,我们这个栏目是不是规定动作太多,让这位内心谦虚的作家发挥的笔墨不多?
  莫怀戚:有江边火锅在那里蒸腾,我闻到了,就想凑过去。管它陪都不陪都。
  麦家:一贯的南美技术型选手,可以让在场上轻盈闪躲、实施突破。此次遭逢地震,看他一遍遍改写成都,文字终有了情怀。
  马丽华:是女人,还是大女人。这肯定是在西藏接的气,都在文字中了。
  雪漠与红柯:两位西北作家,文字都透着实诚。信息密实不说,有重量,还有威压,如坦克般驶来。偶尔释放下情感,句子便扎到人心里。
  杨志军、梅卓:一男一女写青海,角色竟然发生了互换。女人梳理的是繁杂的历史,男人写的则是近前。历史很古很远,现实果真就在鼻子跟前。
  石舒清:宁夏三城如此的陌生,石舒清更让我们明白,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陌生。书包 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