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逍翁易迦耸绱酥啵飧黾易逶趺垂芾恚课颐窍衷诙荚诮财笠倒芾恚缁峁芾恚笱Ю锩嬗蠱BA班、EMBA班,实际上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中国传统是怎么管理庞大的家族的,这里边有极大的智慧。
讲求弟道,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无数庞大家族和顺、友爱的极大智慧。而被中国百姓传诵千百年的“孔融让梨”、“赵孝争死”等故事,也正是兄弟友爱、履行弟道的典范。那么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家族里,弟道究竟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又能够产生怎样巨大的作用呢?
有个叫陈昉的人,家里有一百多条狗,大家看到这里很奇怪,你在讲出则悌,讲人与人之间的弟道,怎么还带上狗了?这故事妙就妙在这里。陈昉是宋朝人,他们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大家族,十三代人居住在一起,可能是古代中国一个很高的纪录。他们的祖先陈崇,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为家族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孝、弟”,他要求家族子孙都得履行,希望子子孙孙恪守不疑,代代相传,只有这样陈氏家族才能够绵延不绝。果然,陈氏家族枝繁叶茂,每代都出贤人,家族上下一片吉祥、安宁、和顺。陈昉这个大家族村落的中间有一个大厅,整个家族七百多口人同时在这里吃早饭、午饭、晚饭。每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就换上比较得体的衣服,扶老携幼来到这个厅堂,相互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按照年龄、尊卑、辈分,次第而坐。陈家有个族规,只要有一人没有到场,所有人都不能吃饭,当然陈家的人没有不守时的,因为一个人不来,那么多长辈都不能吃饭。这就是一个家规,七百多人形成的一股家族凝聚力。那么跟狗有什么关系呢?七百多人的大家族,养了一百多条狗。我们都说狗学主人样,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狗。陈家这一百多条狗非常有意思,性格非常温顺,这些狗不大叫的,跟路上的野狗完全不一样。更妙的是,根据史料记载,这一百多条狗也是一块儿吃饭的,陈家的食堂外面有一条很长的槽,就像喂马的马食槽,一百多条狗都在那儿吃饭。每到吃饭的时候,这些狗居然也拖家带口地来,狗爷爷带着狗爸爸,狗爸爸带着狗孙子,排着队找到自己这一段槽。吃完东西以后,它们也非常有规矩,辈分高的狗先走,辈分小的狗就在那儿玩儿。而每次吃饭前,有几条很威严的老狗蹲在槽口,清点狗数。有一次几条老狗发现缺一条狗,所有的狗就趴在槽边不吃饭等着这条狗。为什么这条狗没来?原来它在家里洗澡,洗澡不是耽误时间了吗?这条狗赶紧跑过来,居然还非常抱歉地跟大家摇尾巴,低头跟别的狗打招呼。可见,这个家族居然以家族的友爱影响到了家族所豢养的狗,这个故事就叫陈昉百犬,成为传统中国家族友爱,履行孝道、弟道的一个典范,名垂千古。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弟之一(2)
“弟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和“孝道”一并被古人列为传统美德之首。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弟道”这种传统美德,已经失去它的价值了呢?现代人又应该如何理解“弟道”呢?
当今的社会形态已经改变,中国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区域,比如客家文化区域还保存着一些大家族聚居的情况外,其他的都是小家庭居多,特别是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越来越多,弟道也就越来越难以被今天的孩子们所理解,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弟道在现代社会当中没有意义,彻底失去了价值。请大家不要忘记古人的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不就是弟道吗?弟道正是我们讲的泛爱众的基础。泛爱众是什么?博爱,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博爱完全是西方的东西。最早有这样一个概念出现,也是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只不过叫泛爱众。泛爱众,弟道,说到底就是一种博爱,一种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一种和平喜乐的地球人情结。把这样的精神融合起来,我们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不和谐?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我们也许认为弟道就是指兄弟友爱,兄弟之间才讲弟道,这个观点也是不妥当的。实际上兄弟姐妹之间乃至妯娌之间,也是要讲弟道的。唐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叫李绩,他本名叫徐懋功,在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至三公,享尽人间荣华,而且经历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身为三朝*,他深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被朝廷誉为“长城”。
后来,我们中国的历史学家、学者一直在研究李绩这个人为什么会那么成功?他这一辈子为什么走得那么好?总结后,除了大家知道的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之外,还有几点更为重要。
他跟朋友、兄弟之间非常讲弟道,在瓦岗寨的时候,他曾经跟鼎鼎大名的单雄信结拜为兄弟。武德四年(621),洛阳被唐朝打下来了,单雄信被俘。这个时候,李绩就去跟秦王李世民说:单雄信是好人,非常骁勇,我愿意拿我的官职来赎他的命,但是李世民没有同意。李绩说:那好,我不跟你说了。于是流着泪告退。这个时候,单雄信还在责怪李绩:我早就知道你不办实事,就嘴上说说,什么兄弟义气,你根本就没有拼命救我。李绩只好说:“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资治通鉴·唐纪五·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意思是说,我不惜余生愿意跟兄长你一起去死,但由于两个原因我没有办法去死:第一,我身已许国,我已经答应秦王,要跟他打天下,我不能死;第二,如果我死了,兄长的妻子、儿女谁来照顾啊?说完李绩拿出刀,割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交给单雄信:“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不负昔誓也!”这块肉陪着兄长埋到土里,这样我就没有辜负当年我的誓言。这就是李绩。
到了晚年,李绩已经贵为宰相,有一次他的姐姐生病了,李绩以宰相之尊亲自为姐姐熬粥。当他的老姐姐看到贵为宰相的弟弟每天为自己煮粥,而且有的时候因为他胡子长,还差点把胡子给烧了,姐姐就跟他说,“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资治通鉴·唐纪十七·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意思是家里有的是男仆女佣,你何必要这样累着自己呢?李绩回答:“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绩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意思是:不是因为家里没有人,而是因为姐姐你老了,弟弟我也老了,就算我想经常为姐姐煮碗粥,可还能煮多少次呢?这件事情本来是件小事,但是《资治通鉴》却把它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弟道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跟一个人的丰功伟绩是相提并论的,所以《资治通鉴》里边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
弟之一(3)
“兄弟睦,孝在中。”在当代社会,很多老人家有退休金,有医疗保险,本来完全可以安度晚年了,但为什么好多老人家晚年的情况不太好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见子女不和,兄弟之间不讲弟道,不友爱,家庭里闹矛盾,老人家觉得心不安,对自己的子孙后辈不放心。所以《弟子规》讲:“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了,就是孝了。换句话说,孝和弟,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对于长辈孝,对平辈和友人要弟。
“弟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弟”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弟”呢?接下来,《弟子规》会告诉我们哪些履行“弟道”的具体要求呢?
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如果兄弟朋友之间不友爱,发生矛盾有争端,原因往往是两个:一个是钱财,一个是言语。这两个是惹事的。为了一些钱财,为了一两句话往往会导致不和。所以《弟子规》说得非常明白:“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如果大家都把财物看得轻一点,哪里还会有怨恨呢?如果大家在言语上相互忍让一点,心里的不满也就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除。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话肯定是绝对化,但是在经济日益成为大家重要关注点的今天,由于财物方面的问题引起兄弟不和的例子恐怕实在是太多了。而中国传统是非常注意兄弟之间的财物分配的,认为兄弟之间谦让是应该的,但是如何谦让得更妙,这是有讲究的。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许武,父亲早亡,只剩下他们兄弟仨。许武是哥哥,对弟弟特别好,平时种地的时候,哥哥不舍得让两个弟弟干农活,因为他们岁数还小,就让他们在旁边看着,多少学一点种地的本事。到了晚上,哥哥许武种了一天的地已经累得不行了,但是依然坚持亲自教两个弟弟读书。如果弟弟调皮不听话,许武也舍不得责备弟弟,更不会责打弟弟,而是跑到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号啕大哭,以此来感动两个年幼的弟弟。
汉朝的时候国家选举人才是靠举孝廉的,因为汉朝还没有科举制度,人才是靠大家推荐的,所以,大家就举了许武的孝廉。这个时候,许武干了一件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把爸爸留给他的财产分成三份,自个儿拿了最好的一份,把最差的东西分给了两个弟弟。这哪里是弟道?简直是偷盗啊!老百姓也是这么认为:你是伪君子,你做给我们看原来就是为了当官,为了骗取声誉。一旦你举了孝廉,有了当官的机会,就原形毕露。许武就一直被别人这么骂,但是不知不觉之间,他的两个弟弟的声望逐渐起来了,大家突然发现徐家这两个弟弟拿了最烂的东西也没跟哥哥闹翻,而且还很感激哥哥在他们小的时候种地养活他们,还每天晚上不辞劳苦地教他们读书。大家更觉得他们看错了许武,看样子还是两个弟弟好啊。于是,大家一致推举两个弟弟举了孝廉,认为他们才是好人。这一天,许武跑到父亲的坟前号啕大哭,哭完之后他把家族所有的亲戚包括邻里百姓召集到一起,把自己原来最好的这份财产分给两个弟弟,自己什么都不要。许武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弟道,在汉朝的社会氛围里,你给一个人财产还不如给他一个良好的声誉,因为这样才能够让他尽快地拥有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能够被举孝廉。这是在中国古代关于弟道的故事里最传奇的一个。
弟之一(4)
讲求“弟道”,“谦让”二字最为关键。兄弟之间一旦能够做到相互礼让,“财物轻”也自然不是什么难事。那么,在处理财物的问题上,兄弟间除了相互谦让,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中国传统当中强调兄弟之间要共同享有财物,不得计较,不要说你多吃了,我多占了。元朝有个人叫张闰,他们张家八代人不分炊,都在一块儿吃饭。整个大家族一百多口人,但是没有什么闲话。白天,男子该种地的种地,女子就在家里一块儿做女红。男人出去打的猎、砍的柴,女眷做的刺绣、鞋袜,全部统一放到一个仓库里,每个小家庭没有一点点私自收藏的东西。甚至如果有个小孩哭了、饿了,这个家族马上就会有一位哺乳期的妇女把这个孩子抱过来喂奶。慢慢的,这个家里的小孩子就分不清他们的妈妈是谁。因为只要一哭,就有一个妈妈抱过去喂奶了;再哭,又一个妈妈抱过去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兄弟、妯娌、姑嫂之间的感情啊!
在古人看来,兄弟之间最要紧的是要共有财物,分配的时候要公正,特别是主事的当家人要公平,绝对不能偏私。明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叫郑濂,他家里也是七代同住,大门上挂着一块匾,叫“天下第一家”。这五个字怎么来的?原来郑濂是一个当官的,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有这么一个家庭七代同堂,一千多口人却从来不吵架,而且大家开心得不得了。朱元璋有点想不通,于是就把郑濂召来:你家里究竟有多少人啊?郑濂说:启禀皇上,一千多口。皇帝就问:一千多口?你有什么治家的法则可以保证大家和睦相处啊?郑濂回答:皇上,也没有什么,就是不听闲话,不传闲话,言语不合就忍一忍。皇上一听:很好很好,来,领赏。朱元璋要赏东西给郑濂。赏什么呢?这朱元璋够小气的,就给俩梨。郑濂家里一千多口人,弄俩梨,也没办法,谁也不敢说皇帝赏得少,只好千恩万谢揣着俩梨就回去了。
两只梨虽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