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尘。仿佛是田震还在唱那孤独而迷茫的歌,“我飞向那梦的天堂,广阔的天边,我看到了七彩的虹,绚丽的世界,带我飞向那遥远的梦,我的梦。。。”
  有人说如果将虹拍下做成广告,会为对面楼盘带来卖点带来收益。也有人说索尼公司开发的新软件,通过制造落日、彩虹生灭之间,来制造属于人类那一时刻独有的情感,那一刻的快乐与悲伤。这真是一个技术的年代,商业的年代!
  当落日熔金、绚丽彩虹逃逸唐诗宋词,冠以技术的名义,成为人造的新产品;当虹成为美丽的情感符号,被贴上条形码,并注上忧郁、伤感、快乐等等情感指数,成为商场的畅销品;情感就已经背离心灵,迷失了时空的意义与方向。这人造的情感,竟能挽救世纪初的枯槁、麻木与陌生?也许当情感成为商品,泛滥成灾、生病的一天,应该改名为矫情。
  天边的虹已经消逝,竟然有人一直平静地坐在电脑前不动。对着一群惊讶解释道“见多了”。不禁更是吃惊,渐渐明白过来,她以前在华侨城上班确实经常看到。世界之窗有条宽四十多米的大瀑布,只要是晴天大多时候下午三点就能在上空见到彩虹。另外民族文化村的音乐喷泉,偶尔也可以看到。“水蒸气与太阳折射的角度合适就可以形成彩虹”,言谈中仍旧没有激情。
  倒想起第一次与老公拍拖在民族文化村音乐喷泉前的事来。一个女孩陪着她父亲,与老公打招呼,见了我就没话了。后来才知道男女双方都曾互相喜欢过,回想起来总有点淡淡的忧伤。正如城市上边的虹,成为情感的符号,或忧伤,或快乐,或两者兼而有之,总之是忧伤大于快乐,这也算对完美的一种伤感与自卑吧。
  歌且徘徊的日子
  一段歌且徘徊的日子,距今六年了。
  一栋南北双向围合、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单身楼内,同时住着单位几百号女青年。狭长的过道,昏黄的灯光,空气中弥漫着汽油与工业酒精的味道,三三五五仅穿着三点式的女人,撩起门帘在各家过道的门边用煤油炉做饭,或是神情淡然的聊天。我常常是神情恍惚地走着看着,如同观赏一幅离奇的浮世绘,穿越着一条幽深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小屋。
  外面找我的电话只能打到三楼值班室。总是在死寂中,小屋门口上方的传呼喇叭会突然响起,由于音质低劣发出嘈杂的混合立体声,如同一堆炸窝的马蜂围在耳边“嗡嗡”直响。然后值班员粗声粗气地嚷嚷“有长途”,总会让我想起贾樟柯的《站台》,那一遍遍重复找人的高音喇叭。而我似乎终于等着一个叫戈多的人,可以急促而仓皇的离开小屋,去过道上追逐自己被灯光拖长的身影。
  多时会倚着小窗向外看。小窗的正对面是厂里工会俱乐部的院子,这里上演着生活的千姿百态,是描在小窗里精彩的世界。“五一”、“十一”还有周末,常有盛装的新人,被亲朋好友簇拥着站了一院子,宣布进入婚姻殿堂。喜庆的鞭炮响了一茬茬,随风而来的浓烈的硝烟味,刺激着楼内孤单无聊的未婚青年。也许这样的环境,只能凭着一张婚姻的船票,才能顺利逃离这实行管制的单身宿舍,并告别一段无趣的生活。可惜人们婚后的生活还是一样平静,去食堂前面排着长队购买馒头。小楼仿佛是那铁打的营盘,偶尔也有回收覆水的时候,还有个别的单身女人带着孩子回来,继续租那15元每月的小屋。
  有时对面院子里会举行豫剧的票友会,票友里有常香玉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用另一种方式热闹着生活。可惜对于豫剧我完全是个外行,也是一个外人。晚上七八点里,楼下稀稀拉拉的掌声开始变成阵阵喝彩。我开始凝神静气,第一次近距离的听现场豫剧,感觉比京剧舒服,也许那晚豫剧唱的是平民的故事,英雄的戏向来壮烈,而常人无非求一份美满与幸福,这也体现在当晚的豫剧中。那夜的戏有高亢也有悲凉,是历经沉浮很接近尘世的悲凉,听了有种动容,于是探出头去看到一群激动的疯子与傻子,在梦中追逐渐入佳境的人生。
  曾经在西宫附近的小店,见过豫剧票友的行头,店里的那些玩意,红的绿的,闪着光溢着彩,都只是道具,然而窗前的院子里,一堆砌一聚头就唱出了一个大同的梦。或许是沾点六朝古都的气,卖行头的整条街招牌都写得非常漂亮,有种整体的实力与底蕴,有些落款竟然是一些知名的唐诗宋词的写家,不知与小店是否真有渊源,或许跟演戏一样,看看而已,听听而已。
  还有元宵之夜,是将近一年的洛阳生活中所有记忆的精华,直至今日仍是时常把玩,想念那个独处“灯火阑珊处”的心情。元宵在词人的笔下是,“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到最后仍然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可见几十年与一千年于女人都是一种忧伤,洛阳与词中的开封一样都曾繁华似景,今天却多陈旧破败缺少生机。幸好元宵佳节气氛依然比南方浓得多,从工厂大门通向厂外的街道长约一公里,早早的张灯结彩,我正好可以从小窗前窥得缩影。
  晚饭后原先的昏黄路灯熄灭了,代替的是新挂的宫灯,瞬间绽放无声无息、变幻迷离而又动人心弦。单身楼内人去楼空,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熟悉的路熟悉的人,或笑逐颜开,或相互提携,或低头沉思琢磨不语,或许不同的人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宫灯、相应的命题。而街上的音乐不再是每早上班前热烈的主流歌曲,是那种忧伤的经典,曾经荡漾在江南的船上,也曾经化入诗人的梦里,可以在人间流行千年。于是街上少了些廉价的热情与习惯的无动于衷,今夜繁华如梦,虚拟着也真实着,人们将快乐与失意写在脸上,让音乐在朦胧的画面中蠕动与流淌。这个夜晚,仿佛溶有唐宋的影子,说着对孤独与失落的悼念,并将一切唯美的景致沉溺在时空的长河中,让人欣欣然,享受着千年等一回的感觉。
  他乡的后院
  在滇西有一种走亲戚的感觉,我跟着朋友一路开车,从芒市出发,过了三台山德昂族乡,在遮放停留了一段时间,这里是朋友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她大批亲戚聚集的地方。后来我们一路沿着滇西与缅甸的边境,到了有名的边境城市瑞丽、南坎、姐告、畹町,一路上真是大饱眼福。
  七月的滇西非常炎热,我们见过一大堆亲戚后,来到朋友叔叔的院子休息。叔叔的院子在遮放小镇旁的一个农场里。这个农场的居民都是外来移民,1960年以后,许多人因为响应政策支边,从湖南祁东历经艰辛万苦、举家搬迁而来。当时的农场周围到外是热带雨林,野兽时常出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移民能拿到大约20元的月工资,所谓苦中有乐吧。
  叔叔称呼他的院子为百果园,这是一个城市中难以看到的农家庭院,与我家楼下卖水果的“百果园”不同的是,院子里的水果都挂在树上等着人们前去采摘。我数了数,几十平方米的园内共种有十来种果树,荔枝、龙眼、番荔枝、水蜜桃、葡萄、桔子、李、橙、芒果等,在百果园,热带与亚热带的植物和平共处,当然唯一的缺陷就是果树密度太大,挤了点。
  然而略显拥挤的院子后面,竟然藏有别样的风景:一个小湖,有着浅浅的水,长满了青青的芦苇草,一根根都是诗意的化身。后面还有山,在遍野的绿中送来阵阵清凉。一个庭院可以同时看到山与湖,并且如此隐藏与包容,以至人们将这些美景当作主人的私家后花园,当作私家花园里的私家风景,这是何等的独具匠心以及天地恩赐。想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心生倦意的中国人梦寐以求到这样一处归宿?
  叔叔的院子里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靠墙堆砌的众多墓碑,乍一看令人很是吃惊。仔细一看,除少数为已逝去的亡灵所写,其余的“主人”都还健在,具体为碑文上写着“卒于20某某年”这些字样,某某是空格,似乎一旦等到生命的终结,就可以完成这道特殊的填空题了。碑上,全部有着这样一类文字,“19某某年从湖南祁东某某镇某某村迁来”,这样的文字总是印上了深深的中国情结、故乡情结,显然故乡与灵魂成为考验移民人生的最后也是最重大的命题。对举家迁移的人家来说,魂归故里显然不太现实,唯一的可能就是把这里当作他们的小故乡,然后集中生产一批墓碑就象当初集中迁移一样,安慰背景离乡的人们一切都不会孤单。
  然而,人生中究竟什么时候会开始想起要做一个如此庄重的总结仪式呢?
  叔叔的院子里坐着许多人,阿姨是年纪最少的,当年10岁的她现在50岁,也是知天命的年龄了。更多的是60、70岁的老人。外婆已经八十高寿,当年她的大儿子早来一年,然后她一个人带着全家其他人,变卖了所有家产,从祁东到遮放据说用了八天时间,之后的一辈子她却没有到过远于农场五十公里的地方。当年农场还遇上过小地震,因为大地在加快行走,小脚的外婆走呀走就是走不出原地,如同走不出中国人对于故乡的宿命。四十多年来,移民中的后人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农场,现在的农场又剩下当年的人们,在喧嚣的知了声中,说着讲了一辈子的祁东话,用“乡音无改鬓毛衰”形容他们显然最合适不过了。
  

韦一 女人与酒
韦 一
  我喝过各种各样的酒,但是酒给我味道并不好,这是从口感上来说的,但是我仍仍常常沉醉在酒醉的恍惚中,那飘飘然的感觉,如烟雾。
  其实饮酒之乐不在酒,不过是借酒壮胆,借酒说话。借酒说情,借酒说事,把想讲未能讲想说又未能说的话,统统一吐为快,或冰释前嫌,或大动肝火。
  酒后做的事都是潜意识的向往,酒醒后,酒就成了借口,成了理由,其实是醉是醒谁都明白,醉时也是醒,醒时也是醉,不会因为你在平常生活中非常敬重我,而在醉时你却大骂我,说我的不是。
  常常爱与自己最近的一个人喝酒,和她说一些事,说什么无所谓,在乎的只是无尽止的说,其实听不听进去都一样,那只是漫不经心的言谈,因为在感情里与她最近。
  我记得自己依赖它的时刻。是一个人深夜走在冷清的街道里,风吹得树叶飒飒做响,我在想一个人,一个曾经与我常常走这条街的女人。
  想象她的气息,回忆她在我身旁的样子,但是夜总是像省略号一样延伸它的漆黑,它的寂寞……
  我在夜里想她,她的夜又会怎样,我的头开始发痛,酒成了最好的镇痛药,感觉自己呼吸缓慢…止住了所有的疼痛和迷惘的蔓延,但是酒中,酒后,我的脑际仍有她,只是在恍恍惚惚中少了些真实,多了些幻觉,或者多了些幻想,昨日又开始再现,熟知的环境,熟稔的动作……
  有时候,我会跟随身边的人变动而喝不同的酒,有白酒,红酒,黄酒,其实我最爱喝的还是啤酒,啤酒度数不高,入口清凉,那样,我可以尽情地饮,那暧昧的泡沫,有我点点的寄托。
  喝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环境下喝,更是有不同的感受。
  白酒总是那幅清清白白,不染一尘的样子,喝白酒就要与自己要好的朋友,心淡坦然地大杯,大碗喝,喝出豪爽,说出真语,但是白酒酒精度浓高,岂是能轻易大杯大碗地喝的,真心朋友岂是能轻易交的。
  我见过大碗喝酒的女人,那是在哈尔滨,表哥去那谈一笔裘衣领的业务,那时正值严冬,白雪纷飞,我与表哥的几个朋友在吃饭,我看到一个女子穿着厚厚的红裘衣站在雪地里,雪花飘在了她的头上,衣服上,红红白白的,她不躲雪,静静站在那像是在等人,目光清澈而坚定如误入人间的天使,我被这美妙情景惊呆了。
  同桌的一位大婶看到我傻痴痴的样子就说,是不是看上人家姑娘了,我把她叫过来。
  好啊,你得给我介绍介绍,我说。
  这大婶喝了大大的一口白酒,也不吃菜,就真去叫她了。
  那女孩进来,原来她们认识。奇怪的是这女孩也喝白酒,也大口大口的喝,她们说这的女人能喝酒不奇怪。
  我问女孩,下雪了,为什么不进来。女孩吞下一口酒说,我在等人,说好的在那等。
  你不会进来等吗?我问道。
  怕不小心错过了,女孩也豪爽,说到就做到。
  红酒像女孩绯红的脸,显然已经动了真心,喝红酒最好是在有月亮的夜晚,与情人一起喝,要有曲,还要有诗,最好不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的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