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湖南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昌濬是湘军的老人,既有书生的浪漫,又有军人的勇敢,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他曾跟随罗泽南在长沙练兵,左宗棠在长沙招募五千“楚军”时,邀请杨昌濬帮办军务。楚军进入江西和安徽攻打太平军,杨昌濬负责后勤保障有功,升任知县。后来跟随左宗棠到浙江,率部救援衢州有功,便在衢州留任知府。随后被授为浙江粮储道,负责筹备左宗棠在闽浙作战所需的粮饷。他殚精竭虑,办事勤勉,深得左宗棠信任。后来屡次升迁,做到了浙江巡抚。
  在浙江巡抚任上,杨昌濬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但他又因贪污而被革职,回到湖南。他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小白菜案”中的罪过,多次请求出来当差,将功折罪。他多次给左宗棠写信,表示悔过,并申请到陕甘为左宗棠效劳。左宗棠不拘一格,奏请起用杨昌濬。朝廷准奏,把杨昌濬调任甘肃布政使。他一到西北,便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从兰州到吐鲁番,在几千里的风沙道上转运军粮,四处筹集粮食和军马,协办军垦民屯,竭心尽力,把西征军所需的粮草准备得十分充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空前大进军,抬棺保国防(5)
杨昌濬受到朝廷褒奖,被赏了头品顶戴。左宗棠奉旨回京述职,临行前保荐他代理陕甘总督,共同筹划收复伊犁。伊犁回归以后,杨昌濬和刘锦棠共同办理善后事宜。
  杨昌濬在甘肃和新疆,亲身经历了左宗棠的西北军政事务,沿着河西走廊走到乌鲁木齐,沿途所见“一片升平景象”。他喜欢唐诗宋词,有所感慨,便写诗记载。他记起了唐人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时玉门关外,一条长长的绿带穿越万里黄河,直达新疆吐鲁番,气势雄浑,正是人类同恶劣的大自然战斗的结果。更令这个湖南人感慨的是,新疆南北到处都是家乡人的口音,到处是湘军战士的足迹。杨昌濬感慨万千,坐在驿馆里写出一首五言律诗。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首诗很快会传遍神州大地,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著名诗人,一洗数年前在浙江官场上的耻辱。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新疆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中国历朝统治者非常关心。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清初设伊犁将军,都是从国家安全出发。元朝以来,西域正式列为中国的版图。但是,朝廷里的大多数官吏,觉得新疆非常遥远,皇帝对那里的居民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那就是安分守己,不给朝廷添乱。统治者很少关心新疆的建设。
  但是,左宗棠想到了新疆的开发建设。新疆平定以后,应该如何治理?左宗棠考虑到新疆地域太广,建议朝廷建省。他四次上奏建省的提议。但皇帝总是借口各位大臣对西北形势没有定见,叫左宗棠深思熟虑,又命令朝廷大臣用心商议,等候圣旨定夺。
  朝廷为什么对左宗棠连续四次奏请没有准奏呢?那是因为设省就要起用大量干才,还要撤掉旧有的许多新疆满汉道员。大凡人事问题,总是非常敏感。用多少人?用谁的人?用汉人还是用满人?真是千头万绪。还有,任命一大批官吏,意味着又要国家支付大笔俸禄,那是一笔可怕的开支。朝廷不敢轻易决定。
  但是,左宗棠不厌其烦,第五次上疏建议新疆建省。奏文经过悉心斟酌,写得言简意赅,文风俊雅,堪称历代名家名疏的典范,两宫太后和光绪皇帝大为赞赏。光绪甚至每天诵阅。
  左宗棠为新疆建省五上奏折,可见其执著。光绪皇帝将这件事批转给吏部讨论执行。
  这一次,建省的问题终于有了着落。朝廷先让刘锦棠搞一个新疆特区,试行吏制改革,总结经验,然后推广。
  刘锦棠和谭钟麟通过一段实验和努力,使新疆百废俱兴,民气渐苏,原先的积弊消除殆尽。光绪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魏光焘为新疆布政使。刘锦棠进驻乌鲁木齐。大概用了三年时间,试验工作结束,新疆正式成为一个行省。
  左宗棠的另一件功绩,是动用军队抗洪救灾。
  1881年,中国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黄河到处决口改道,洪水直泄三省五府三十二个州县,百姓攀在树上,哀号求援,声不忍闻。各条水系发生的水灾,为害面积达到三百万平方公里,一千二百万百姓无家可归。大半个中国风不调雨不顺。
  各地频频向朝廷告急,两宫太后措手无策。光绪只能在天坛跪拜祭天。清廷顾不上黄河长江的洪水,但求直隶京畿免遭灾害。王公贵胄们心怀私念:倘若被大水冲了皇城,岂不遗笑天下!
  左宗棠见灾情紧迫,朝廷救灾不力,血冲头顶:“大小几十条河流涨水,正是水深火热,民处倒悬,务必及时抢救。救民于难,怎能分轻重缓急?说什么没有人力财力,为什么不动用军队?防守京畿用得了这么多人吗?我们在新疆,不是动用了军队开荒种田、修路筑桥吗?军队战时打仗,逢灾救灾,平时搞建设。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要调动军队堵住河流缺口!”
  左宗棠一席话,大臣们听了心中豁然开朗。他们想:这真是个好办法啊!调动军队抗洪救灾,历朝还是第一次。左宗棠不愧为国之栋梁,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出来。李鸿藻佩服不已,连忙表示赞成。
  于是朝廷决定:淮军负责安徽和山东,湘军与鄂军在两湖抢险,川军在四川抗洪,湘军和粤军在两广救灾,军队承担大型泄洪工程,行政区划复杂的交叉地段,也交给军队抢险。
  军机处用电报和廷寄的方式,把这个决定下达各省都抚。
  但是朝廷也有顾虑,因为绿营军纪松弛,让他们去救灾,恐怕他们侵扰百姓,会灾上加灾。左宗棠在廷议时拍着胸脯说:“京畿调兵抗洪救灾,就交给老臣去办!”
  他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情,令大臣们颇为疑惑。早几天慈安太后去世,祭祀大礼上,左宗棠下跪都很艰难,怎么可以去治水?李鸿藻为他不辞劳苦为国分忧的精神所感动,对众臣说:“爵帅不必亲临一线,只要坐镇京畿,宏观调度,指挥三军就行了。”
   。 想看书来

空前大进军,抬棺保国防(6)
廷议结束后,军机处立刻调动王德榜、刘明灯和王诗正的部队。这三支部队驻扎在张家口,接到旨意,立即分别赶赴各处水道。距今一百二十年前,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军民并肩抗洪水的情景。
  这次调兵用于京畿抗洪,左宗棠的军队出动了二十八营。军队与百姓各司其职,前者堵塞洪流,抢救灾民,修复大型水利工程,官府则负责赈济安置灾民,预防洪涝以后可能出现的瘟疫。
  在其他江河流域,也有军队投入抗洪。
  左宗棠暮年仍然为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海军南洋水师。他于1866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局,起初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担任正副监督,雇用工人约二千人。五六年间,总共造船十五艘。船政局共有工厂十六座,船台三座,先后投资白银一百三十五万两。船政局后来为南洋水师制造了三艘巡洋快船。
  侵占越南的法国军队,于1871年探明红河可以通往中国云南,两年后向河内进攻,企图控制红河的航行权。越南军民和中越边境驻扎的中国人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顽强抵抗法军的进攻。
  南洋大臣左宗棠主张朝廷援助黑旗军,进而加以收编。两宫太后
  准奏,对刘永福既往不咎,嘉奖他抵抗外侮。李鸿章授予刘永福南澳镇总兵的军职,却不给黑旗军接济粮弹。左宗棠命令王德榜暗中支援。     法军攻克河内以后,左宗棠甄选能将,整治军队,添船购炮,重修或加强江防炮台,到江苏检阅水师和陆军,召集各路防御部队的将领研讨守土方案。他在检阅部队时高声大喊:“不怕捐躯以殉!”他从两江防区抽调四营湘淮军,派往台湾加强防御。     左家棠请求朝廷派他去云南和广西带兵,他不惜战死沙场。朝廷没有准奏。法军攻占越南北宁、太原和兴化以后,左宗棠病重,请假休养。只要听说越北战事小有失利,他便忧心如焚,病未痊愈,就出来管事。他再次请求挂帅带兵,并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挡住法军,他愿担罪以谢天下。但是,清廷不许他再招募军队。     后来,清廷被迫下诏对法国宣战,左宗棠再次上书要求统兵出征。清廷任命七十二岁高龄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左宗棠命令杨岳斌率领十二营湘军,准备渡过海峡,到台湾抗敌。     左宗棠将驻防两江的旧部恪靖营,加上另拨的两营,带往福建。     法国海军封锁了台湾各个海口,内地与台湾文电不通,援台的交
  通也中断了。左宗棠密电刘铭传在台湾招募兵勇一万人,以资防备。
  左宗棠又和曾国荃联合上奏,建议由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各抽调
  兵轮五艘,在上海集结,通知杨岳斌率所部湘军从武昌乘江轮而下,
  先抵厦门,准备大战法国海军。朝廷是准奏了,但李鸿章未派兵轮南
  下。杨岳斌的大队湘军改用商船运输,无法按时抵达上海。左宗棠改
  派几艘南洋兵轮南下,驶到浙江石浦洋面,遭遇九艘法国军舰,被击
  沉两艘,剩下三艘驶入港内,把法国军舰围困在港外。这次调兵,吸
  引了法国军舰北上,减轻了台湾驻军的压力。
  左宗棠仍然担心法军攻击台湾,叮嘱驻扎台湾的湘军积极备战。
  法军舰队果然攻击台湾,在基隆受挫,便转而攻击福建马尾军港。法国军舰向福建水师开炮,中国舰队仓促应战,一些兵舰还未起锚,就被击沉。部分官兵拼死抵抗,仍然全军覆灭。     马尾军港被炸,左宗棠的惨淡经营化作灰烬。朝廷没有严惩玩忽职守的张佩纶,因为他是李鸿章的女婿。左宗棠强压怒火,不与李鸿章理论。大敌当前,要一致对外,何况李鸿章也是白头爵相了,正忙着与法国人谈判呢。
  左宗棠从南京起程,前往福建。路过江西时,他又抽调三营军队
  进入福建。他从南平乘船抵达福州,福州官方和民众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他所经过的街坊和店铺,都排设香案迎接,全城士民扶老携幼,出迎“左相侯”,在他的行馆大厅上张贴了一副楹联:
  数千里荡节复临,水复山重,半壁东南资保障; 亿万姓轺车争拥,风清霜肃,十闽上下仰声威。
  老百姓如此隆重地欢迎左宗棠,是因为他在闽浙总督任上,在福建推行改革,施行善政,老百姓心怀感激。他们欢迎左宗棠这样积极抗击侵略者的官员,而对软弱昏庸的官吏极其反感。法国军舰突袭中国舰船时,清廷大员每天躲在总督府内拜佛念经;钦差大臣张佩纶一听到炮响就晕倒在地;船政大臣何如璋每天设宴喝酒,还不许自己的军舰起锚,致使法国军舰肆无忌惮,炮击清军舰艇和福州市区,而中国人则被动挨打。     左宗棠在福建扭转了危局。他这次到福州,便再也没有离开了。     1884年9月,法军主力舰队再次进犯台湾,强占了基隆。刘铭传被迫率领湘淮军退守淡水。法国军舰驶到淡水港外,炮轰中国炮台,被守军击退。八百名法军在舰炮掩护下强行登陆,扑向炮台。刘铭传挥师杀敌,经过激战,打死打伤法军六十六人,迫使法军退回海上。     法军对台湾实行封锁。刘铭传多次电请北洋舰队前来解围,李鸿章按兵不动。左宗棠听说北洋水师不愿南下,十分愤怒,却无可奈何。没有轮船运输,没有海军护送,他就派五营湘军乘坐渔船增援台湾。李鸿章的行为引起了中国将领的不满,纷纷向左宗棠请战。聂士成主动率领八百五十多名淮军,从山海关登船启程,直奔台湾。     湘军名将王珍的儿子王诗正,率领五营湘军在台湾中部登陆,发起月眉山血战,重创法军。杨岳斌统率十二营湘军,分批渡过海峡。     在左宗棠的精心部署下,各路援军相继渡过海峡,台湾地区大军云集,士气大振,法军多次攻打台北乌嘴峰和月眉山,都被打败。     不久,冯子材率领清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中国军队转入反攻。
   。 想看书来

空前大进军,抬棺保国防(7)
法军在镇南关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在法国当权者中引起巨大震动。法国民众涌上街头,游行示威,包围议会。茹尔?费理内阁当晚就倒台了。     中国军队完全可以乘胜打击侵略者,但清廷采纳李鸿章等人提出“乘胜即收”的主张,同法国进行和平谈判。李鸿章和法国人在天津签订了《中###订越南条约十款》。
  清政府命令前线军队停战撤兵。前线将士群情激愤。张之洞接连电奏缓期撤兵,竟遭李鸿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