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回去……叫站长……他们。”两斤对小李子呜咽道。
……
十
杨家坝电站的烈士陵园中,又多了一块新碑。那下面是小山的长眠之地,碑文上写着“为夺回停电损失,抢修线路,张小山同志舍身救险,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染红了他的年华……电力史上——巴东的电力史上将永远有他辉煌的一页,后人们将牢牢记住他的名字……”
晓晓昏睡了三天三夜,才慢慢睁开眼睛。她茫然地看着周围的人,一颗颗清泪顺着眼角流到了枕边。
“晓晓,人走了,不可复生的,就别想了吧!“赵洁转过脸去抹去眼角的泪水。
晓晓只是流着泪。
“赵洁,我出去一下。”谭医生把赵洁拉到一边说:她是过度疲劳和突遇这样大的打击才造成这样的,你好好劝劝她,不要紧的。
“晓晓,李站长他们有事刚走。”两斤推门走了进来,默默地看着晓晓那苍白的脸。
……
十一
晓晓总算是恢复了,不过,她脸上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整天不多言语。
“晓晓,王主任看你来了。”赵洁拉了拉晓晓,晓晓两眼呆呆地看了看王主任。
“您坐吧!”赵洁把椅子挪了挪,倒了一杯茶给王主任。
“晓晓,想开点,你自己的身体可是要紧哪!”
王主任说了很多很多,晓晓只是一片茫然。“赵洁,你出来我给你说……,那个就算了?”赵洁“嗯”了几声。 “我还有事情,待会来看你啊!” “晓晓,你好好养病啊!千万要想开点啊!”……
王主任慢慢离去了。
这时,两斤走了进来。 “赵洁,我们把晓晓扶起来陪晓晓散散步吧!好吧!”
赵洁挽着晓晓,在公路走着,两斤紧跟在身后。
……
两个月过去了,晓晓渐渐有了朝气,脸上也有了过去的光彩,她有时还跳一跳舞,两斤瞄准了机会。这天,陪晓晓散步的时候,小声说:“晓晓,你还是不能接受我的爱吗?”
“我……以后再说吧——”
“晓晓,你快回来,我找你有事,”赵洁在河边大声喊着。
晓晓回到屋里。赵洁对两斤说:“你出去一下吧,我和晓晓有点事。”
两斤走了出去。
“晓晓,苏煜来了好多信哟,汪静交给我的。这——”赵洁抖了抖手中的信。“哪一段时间,你情绪不好,没给你。”
“你先看吧,我出去一下。”
晓晓把信拆开,一封封看起来。
晓晓:
别后一月,我想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夜帘垂落了/月儿悄然无声/不时有一丝微风吹过/熨贴我那苦度的灵魂//为什么要离你而去/留下那冰凉的一吻/眷恋的泪液好不断肠/心 怎再经得起孤独的折磨//不 那绵绵的雨丝/是那长长的离情/那圆圆的瞳孔/是对重逢的憧憬//上次你回信,同意我们多了解,我想,你是经过郑重考虑了的……
学术会上,我的论文“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初探”获得了很好的评价,陈教授对我说毕业后,要把我留下,……
晓晓,能谈谈你的意见吗?
……
晓晓:
等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你回信。会不会是生病了,哎,我不该说不吉利的话,你不会生病的……
我们快要实习了,到时,我想到电力公司来,你觉得呢?……
晓晓:
还不见你的信,难道你……不,你不会不给我回信的……
…………
晓晓:
我快急疯了,你们站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两斤写了一封信,他只说,你很好!……
晓晓,莫非你和两斤,不……如果……你也应当给我回一封信啊!……
我迫切地等待着你的回——音——
回——音——
……………
晓晓看完了信,两颗泪珠从眼眶滚了出来。她拿起笔,迅速在纸上写着。
苏煜:
你好!是的,打你走后,站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
是留在学校,还是要求分回来。你自己想想决定吧……我不会离开这片土地的……
实习的事,我建议你到巴东来,我们可以有时间在一起更好地交流一下……
月余后,苏煜回信了。他说:杨教授找他谈了许多,叫他不要为了一个女孩子耽误了自己,留校的事马上要定下来了,可能从事研究工作。将来考硕士研究生,到国外去,前途会好些……
晓晓没回信。李站长离休了,她忙得不可开交,站里正在研究如何深化改革的事,采取纵向包到底,横向包到边的办法,使工资随效益增减,打破铁饭碗,工人实行优化组合,干部实行聘用制……
十二
晓晓又要大大施展才华了,改革的深化给她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当然还有不少困难,工人们的思想不通,认为干了这么多年,搞得还很好,干部也有疑虑,今后的保障就没有了……赵洁轻轻地走过来在晓晓背上拍了一巴掌,晓晓吓了一跳。
“想什么,入迷了,是不是那个高才生来信了?”
“赵洁,小山的牺牲使我振动很大,你放心,我不会离开我们的小站,哦,公司通知我,我这几天要去省里开劳模会,站里还有一大摊子事没做完,我们站是试点,你看,我……”
晓晓朝赵洁挤了挤眼睛。
“晓晓,你布置一下去吧,屋里还有我,两斤、卢新他们呢?”
赵洁已是付站长了,两斤当了技术员、卢新提成了车间主任。
“屋里的事你们就看着办吧!”
晓晓从巴东启程那天,赵洁、两斤赶出来为晓晓送行。
肖经理摆了摆身子说:“晓晓,你这次到省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那个高材生给弄回来——千万莫把你搭进去了哟!”“办得到吗?”
晓晓苦笑了一下。
赵洁白了肖经理一眼。“那是能捆得来的吗?”
两斤装做很对劲地欣赏长江的景象,没听见。
肖经理笑得前仰后合。
“到汉口的旅客,请整理好自己的行李,马上上船,船马上就要离开巴东码头啦。”播音员圆润的嗓音久久地回荡在江面上。
晓晓向肖经理、赵洁、两斤扬了扬手。
“再见啦”
“早点回来。”赵洁喊道。
一声汽笛。轮船启动了。
肖经理、赵洁、两斤目送着轮船渐渐远去……
晓晓把行李放在床上,默默地凝望长江的万倾碧涛,他会来接我吗?见上了苏煜怎样说?……
他会到巴东吗?……
“如果……他……”
……
铁血催冰雪 赤心铸电魂
有一种爱,能催冰融雪,叫做大爱;有一种情,能驱暗见明,叫做真情;有一种人,铁肩担责任,妙手送明亮,这种人叫做电业人。在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面前,在巴东电网告急,华中电网告急,国家电网告急的紧急时刻,官渡口供电所在书记所长郑学华的带领下,不屈不挠、抗雪斗冰、保卫电网、用青春炽热点燃了光明的靓丽丰歌。
元月十九日,茫茫飘飞的大雪,自天而下,落在了中国大地,落在了巴东大地,无情的冰凌象一只只暴跳的猛虎,肆意摧残着官渡口供电所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电网。供电网络在残酷的冰雪侵袭下不堪重负,倒杆断线无数,线路频繁跳闸,停电面积达9个村,31个台区,涉及到1832户用户。山谷发出了沉重的呼声,官渡口电网告急、告急、告急……
危难彰显责任,灾情就是命令。面对难以想象的困难,郑学华所长毫不犹豫,迅速组成了十九人的抢险专班,兵分两路,踏雪碎冰,向危情地区进发。
天地苍茫,大雪无情,但抢险队员的心是滚烫的。他们与冰雪争斗,无所畏惧;他们与严寒争斗,无所畏惧;他们与生命的极限争斗,无所畏惧;渴了,含上一口白雪,饿了,啃几口方便面,副所长谭永生的耳朵冻烂了,手脚麻木了,他在雪地里打几个滚,把手脚弄灵活了,再上;彭再龙师傅的右臂受伤了,可他忍着钻心的疼痛,拉都拉不下战场……旁边一位老百姓动情的说,“不是为我们通电,这样大的冰雪天,莫说上杆子,就是呆在屋里烤大火,也还冷啊!”一天、两天、三天、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博斗,石膏场村和核桃园村终于又恢复了供电。大雪还在飞扬,冰层还在加厚,连续9日在雪地里摸爬拉滚的队员们早已是身疲力乏,他们多想回家洗一个澡,睡一个好觉啊。正当大家收拾行装准备找地方休息一下的时候,灯瞬的又灭了……大家的心陡然一下子又揪紧了……。变电站值班人员打来电话,“楠核线开关电流速断跳闸”,随即南荒岭村书记告急:“南荒岭三组高压电杆断了一片,就连变压器都被掀翻在地”。郑学华所长心疼地看了一眼疲惫不堪的爱将们,挥挥手说“今天已看不见了,明天天亮就即到现场…… ”。
二月一日清晨,郑学华所长就带领抢修人员与南荒岭村书记吴泽波一起奔赴现场,雪地里一片狼藉,随处散落着被折断的高压电杆,变压器也倒在雪地上,长达1公里的10KV线路(9根高压电杆)和变压器台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大雪仍在逞着淫威,又仿佛在嘲弄着抢修队员……。吴书记看到这场景显出了心酸无奈的表情:“这是天作孽,怪不的你们电工师傅们,看来今年只有点蜡烛过年了”。曾经主持村组农改工作的吴书记深知即使不下雪,要想在年前短短几天时间内架设1公里线路和安装变压器台区也是十分艰难的,况是在如此罕见的冰雪天气。郑学华所长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叫人将变压器扶正,用摇表测变压器高低压绝缘,当确认变压器绝缘未受损时;郑学华所长才长长出一口气, “也不是没有可能恢复,只是需要及时组织木电杆、但我们此次准备的导线已用完,这种天气如果等到从巴东组织运送物资再来抢修,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你们村交通条件本来就不方便,运输途中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再是劳动力仅靠本台区50余户人家也远远不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村组干部全体总动员,充分发挥全面自救的能力才有可能临时恢复供电。”听到这番话,吴书记连声说“行、行、行、我马上组织干部通知全村劳动力听从你们指挥,木电杆你们电工看中哪棵就砍哪棵,导线的问题我们找有400V线路烤烟房的用户商量商量,让他们先拆两档线应急。”
二月二日,早晨9点30分,近150名村民在村组干部的领导下与官渡口供电所十多名抢修队员一同来到现场,一场抗灾保电的自救战斗又在南荒岭村打响了。在供电所施工负责人的指挥下,抽调10名精干小伙子砍树、抬杆,4人找长梯并负责扶梯、20人负责清理杆坑,其余的协助电工拆除线路金具、接线、拉线。一切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大雪仍在飘着,冰层还在加厚,挖一个电杆窝子要刨开一尺多厚的冰雪,还要砸开冻土;接一根线要先除掉线上的冰凌;拉线时手套经常与线粘在一起,扯下时皮肉生疼;木杆上的冰凌电工的脚扣根本无法上,要用长梯才能完成杆上作业;就连电工用的工具一不小心掉进雪堆里都无法找到……。但是,这些困难在郑学华所长抗灾自救的决心和信心面前彻底地溃败了。“一、二、三、立起来呀”, 在官渡口供电所的正确指挥下,在全村人嘹亮的号子声中,一根根木电杆又以昂扬的姿态挺立在皑皑白雪之中,一根根银线又重新在飘满雪花的天空抖动它蓬勃的生机,南荒岭村家家户户终于又燃起了电灯,郑学华所长和抢修队员与老百姓一起在千里冰封的雪地上又唱响了一曲人定胜天的赞歌。
是的,这些动人的画面只是郑学华所长带领官渡口供电所战胜冰雪,保障春节供电的几段小小的片段。抢修队员在这些平平凡凡的事迹中,塑造了一个个电业人无怨无悔,谱写光明的辉煌诗篇。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功绩,也没有震天动地的伟业,老百姓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上,只知道他们是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再亮光明的电工师傅。但也正是这样一批责任重于泰山,信诺重于生命的电业人,他们用山一样厚重的肩膀扛起了坚强的电网!他们用铁一样实在的大手举起了灿烂的光明!他们用血一样的忠诚写下了大爱无言!他们用火一样的热情煅造了中华脊梁!
冰雪中的日记
2008年元月,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席卷着全国,席卷着巴东。享有“神州第一飘”的神农溪发源地——巴东县沿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