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悲鸿点点头,非常严肃地说,“绘画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主题,绘画作品中的人、物、风景,都应该围绕主题做文章,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又笑笑,“你放心,在我眼中,你是文文静静的女学生,我想表现的,只是你柔情似水的一面,不会有其他。”

五、 打动徐悲鸿(3)
孙多慈满脸阳光。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孙多慈天天跑徐悲鸿画室。徐悲鸿的画室,在中央大学东北角,隔着一道围墙,外边就是成贤街北口。画室分里外两大间,其中外间开了大玻璃天窗,这是徐悲鸿作画的地方,里面一间略小一些,是他的藏书室。徐悲鸿心细如发,那些天,他的画室总备有一两盘水果,或一串葡萄,或两个苹果,或刚刚摘下来的柿子。孙多慈坐在他的对面,也很随意,想动的时候就动一下,想走的时候就走一走,有时候嘴渴了,就嚷着要歇会喝几口水。徐悲鸿总是笑笑地看着她,也不阻拦,只有他完全投入状态的时候,他才绷着脸吼上一两声。
  一个星期后,人物头像素描完成。画稿上的孙多慈,短发齐耳,脸盘如月,两嘴紧抿着,表情淡然。既有少女学生的清纯之美,也有小城少女的质朴之风。但孙多慈不满意,她认为这不是真实的孙多慈,至少不是她自己认可的孙多慈。徐悲鸿却觉得非常到位,“年刚十八的如花少女,刚从安庆来到南京,清纯依旧,质朴依旧,这就是我要在你身上寻找的亮点。我把握得没错啊!”抬起头,看孙多慈一脸委屈,突然明白了她的心思。“你不要担心画得好看不好看,我这是不加任何感情的原始记录。在我眼中,你是一张没有图案的白纸,今后所有变化,都会从这空白之处开始。我说的变化,包括我对你形象的二度创作,也包括你自己对未来的生活道路的选择。”
  徐悲鸿油画《鸡鸣寺》。
  孙多慈无语。老师的话充满哲理,她无法反驳。
  徐悲鸿提起笔,稍做思索,在素描稿的右下方,龙飞凤舞写上了四行字:“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愿毕生勇猛精进,发扬真艺,Minewe实凭式之。噫嘻!其或免中道易辙与施然自废之无济耶。”最后的落款,是“庚午初冬,悲鸿”。写毕,抬眼看孙多慈,“我这里面说的意思,你能明白吗?”
  孙多慈点点头,“我知道,请先生放心,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徐悲鸿非常满意,“果真如此,那就好。”又说,“我答应你,如果哪天你出画集,我就把这幅素描放进去,是对你的支持,对你的肯定,也是对你的鼓励。”
  孙多慈望着徐悲鸿,内心暗暗涌上一层暖意。这种暖意,既来自徐悲鸿对她师长般的深爱,也来自徐悲鸿对她兄长般的深爱。好长时间,她就被这种爱,深深地感动着。这天晚上,在日记里,孙多慈把自己的这种感动,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表露了出来:“徐悲鸿教授是一位非常和蔼的长者,他有学识,有修养,有风度,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12月初的一个周末,徐悲鸿发出邀请,要孙多慈陪他去附近的台城写生,孙多慈答应了。
  初冬的日子,微风。在山下时,天花花的还有些太阳,但过北极阁,沿鸡鸣寺南的山麓爬上去,便依稀有雨丝飘了下来。虽不大,却略略生出些寒意。徐悲鸿与孙多慈并肩而行,一地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走到窄处,徐悲鸿便上前一步,把拦在路中的树枝挡开,等孙多慈钻过来,然后再快步跟上。两人气喘吁吁立在台城之顶时,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东望,远处的钟山,群峦绵延,龙蟠苍翠。北眺,茫茫玄武湖,十里烟柳,水天一色。
  “知道台城的历史吗?”徐悲鸿偏过头,问孙多慈。
  “小时候爸爸让我背过一首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说的就是这个台城吧?”孙多慈答。
  “是啊,凭吊六朝古迹,台城是不能不说的。这些诗句中,唐代诗人韦庄反其意,明用‘无情’,实则有情,因而传唱了上千年。可惜此时的台城,已经不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了,也不是东晋、南朝期间的后宫禁城。历史的风依旧,历史的云依旧,但山野间流动的,已经绝了钟鼓之乐,断了萧瑟之声啊!”徐悲鸿无限感叹。
  徐悲鸿带有颓废之情的感叹,不知为什么,突然让孙多慈想到了父亲孙传瑗。偏偏此时,鸡鸣古刹的钟声从山下传来,由远及近,如一股巨大的气场围着他们,荡荡悠悠,始终不肯散去。孙多慈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顺两腮“扑簌簌”流下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 打动徐悲鸿(4)
徐悲鸿歪脸看见了,不由一惊,“刚刚还好好的心情,怎么说流泪就流泪了?”
  孙多慈一手捂住眼睛,一手朝徐悲鸿摆了摆,“你别管我,我只是心里难受,一会就好了。”
  “不行不行,你得告诉我,是不是我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思,让你伤心起来了?”
  孙多慈点点头,又摇摇头,在自己的老师面前,她不知该怎么表达才好。
  在中央大学办好美术专修科旁听手续,孙多慈正准备回安庆,不料父亲孙传瑗带着弟弟孙多括,突然从安庆赶到了南京。这一年,弟弟孙多括初中毕业,本来已准备报考安庆高中,父亲却临时改变主意,要他报考南京中学,随姐姐一道,在南京读书。弟弟孙多括自然一千一万个同意,父子俩便连夜乘船赶了过来。
  在南京,南京中学是江苏全省五大省立中学之一。学校在太平南路白下会堂附近,其源头,是建于雍正元年(1723)的钟山书院。清代的书院,相当于民国的大学,是学者讲学、士子学习的场所。钟山书院历任山长中,“桐城派”领袖人物姚鼎主讲时间最长,前后两次共二十余年,影响极大,这也是钟山书院的鼎盛时期。咸丰年间,钟山书院毁于太平天国战乱,直到光绪七年(1882)才在原址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书院改为江南高等学堂,聘缪荃荪为总教习。1912年,书院改建为江苏省立第四师范,仇采任校长。1927年,又改为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孙多括学习本来就好,加上又想和姐姐在一起,更添了许多努力,考试成绩公布,自然榜上有名。孙传瑗非常高兴,当即在石婆婆巷租下房子,然后把夫人孙汤氏接过来,让她专门照顾两姐弟的生活起居。他自己,则和大儿子孙多拯留在安庆。
  但接下来的一幕是孙多慈以及母亲孙汤氏都没有料到的,他们都以为父亲和孙多拯仍住在汪家塘方家老屋,但实际不在,邻居介绍,自把他们送到南京,他就根本没有回过安庆。向父亲朋友打听,也只知道他曾说过“北上有事”,但具体原因,具体行程,都不清楚。孙多慈为此事还专门赶回安庆,但呆了两三天,一点确切消息也未得到,只好抱憾而归。父亲突然出走,且杳无音讯,让孙多慈和母亲十分担心,但住在南京,孤独无助,又没有任何办法。后来孙多慈出版《孙多慈描集》,“述学”中介绍这段生活,提到父亲,她用了八个字,“吾父北行,秘不使知。”看似简单,实则是一腔无奈。
  在徐悲鸿再三追问下,孙多慈只好将事情原委一一道出。讲1929年秋父亲如何被密捕入狱,讲1930年初与母亲如何到老虎桥探监,讲弟弟孙多括如何发愤考入南京中学,讲母亲孙汤氏带着他们姐弟如何在石婆婆巷生活,从头至尾,她的脸上始终两行泪水,到最后,说父亲带着哥哥北上,行踪全无,她已经伤心到不能正常出声,“现在他们已经失踪两个多月了,是死是活,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徐悲鸿搂住她的肩膀,安慰她说:“你父亲是政治家,他的行动,有他周密的计划和目的。这一点,你应该放心。”又说,“###总是残酷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整个一个黑吃黑。比如你父亲,什么罪行也没有,只是和方振武走得近一些,就成了蒋介石与方振武之间矛盾的牺牲品。”
  孙多慈摇摇头,说:“先生说得也对,但也不全对,其实父亲真正被抓的原因,不是方振武,而是与孙传芳有关。”
  “孙传芳?直系军阀首领,当年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
  “是的,父亲曾在他手下工作过。听父亲说,这份差事是江苏巡按使韩国钧介绍过去的。”
  徐悲鸿眉毛挑了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面前这位身材高挑的文静少女,家庭背景居然如此错综复杂。
  严格地说,孙传瑗是政治上的失败者。但民国前,民国后,他一直都想并努力往这个圈子里挤。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孙传瑗第一次步入政治漩涡,也是在南京。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带蒙养学堂的那批年龄稍大些的学生,从安庆到南京,投奔的两个寿州老乡,一位是柏文蔚,另一位就是孙毓筠。

五、 打动徐悲鸿(5)
孙多慈《油绘自写像》,作于1934年前后。
  当时孙毓筠在吴春阳介绍下,刚刚加入同盟会。同时入盟的,还有权道涵、段云,第九镇部分官兵,以及南京学界和商界一些革命志士。宣誓加入同盟会的盟书,仪式结束后,便由孙毓筠藏到随身携带的皮箱中。为防意外,孙毓筠又安排正好赶到南京的孙传瑗,连夜将皮箱带往上海。果然,孙传瑗离开南京几个小时,孙毓筠和权道涵、段云三人,就被当局秘密逮捕了。
  1912年安徽省政府成立,孙毓筠出任安徽民国史上第一位都督,孙传瑗自然受提携,一脚迈入了安徽政界。虽然做的只是文案工作,但接触的都是政界要员,过手的也都是治理一方的省策。后来孙毓筠辞职,柏文蔚继任安徽都督和民政长,孙传瑗依旧春风得意。1913年春,孙多森接任安徽都督和民政长,这位寿州老乡对孙传瑗还是十分关照。再往后,1914年夏,举人出身的韩国钧出任安徽巡按使,他对孙传瑗的才学,不仅欣赏,而且格外器重。后来他调任江苏巡按使,又把他带到南京,安排在江苏省政府做秘书工作。1926年,韩国钧又向东南五省总司令孙传芳力荐,于是孙传瑗又转到孙传芳手下。虽然孙传瑗与孙传芳籍贯有异,但“同宗同姓”,还都是“传”字辈的,因此孙传芳很器重他,任命他为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秘书,兼总部交际处副科长。可惜的是,这一次孙传瑗站错了地方。1927年2月,孙传芳组织兵力,继续阻止北伐。8月,又率部渡江反攻,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与蒋介石结下冤仇。孙传瑗官职不大,本不是重点追究的对象,但他偏偏又在方振武组建的安徽班子占了一席,这自然不能不引起蒋介石注意。带有突袭性质的秘密关押孙传瑗,多少还有杀鸡给猴子看的意思。
  徐悲鸿“哦”了一声,他这才明白,在孙多慈的眼中,为什么始终有那种黯然神伤的忧郁。再仔细看孙多慈,他觉得她的家境,她的身世,她的命运,都值得深深同情。他转过身,用两手把孙多慈环抱在自己怀中,“现在我知道你没能考上中央大学文学院的理由了。家有变故,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安心准备考试?”又用手轻轻勾了一下她的鼻子,“这样也好,你要是被中国文学系录取了,中国画坛岂不是少了一位女画家!”见孙多慈破涕为笑,徐悲鸿带着一份怜爱,在她的额上轻轻吻了一下,“好了,你记住,从现在开始,无论你到哪里,天涯海角,始终有一个人在关心着你!这个人就是我,徐悲鸿!”
  孙多慈心“扑腾”跳了一下,如电闪,如雷击,如春日漫步在如火的桃花之中,又如秋夜静坐于飘香的桂花树下,但又说不好到底是什么感受。她闭上眼,完全是一种沉醉的神态,把头轻轻靠在徐悲鸿的肩上。那一刻,她感觉她又回到童年时光,在父亲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享受着亲情。
  

六、 恋爱倾向(1)
六、 恋爱倾向
  多少年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主任孙多慈,在她的画室,独自忆起年轻时的情事,就在想,她与徐悲鸿之间那一湖清澄之水,究竟是从哪一个决口,哪一个时段开始宣泄而下的?
  在徐悲鸿方面,这个转折点十分明显,他对孙多慈的爱意,就是在台城,在孙多慈额上那轻轻一吻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前前后后,持续有十年之久。
  1930年冬,徐悲鸿三十五周岁,事业上如日中天。而此时,虽然他已经历了两段婚姻,但感情静如止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1911年,徐悲鸿刚满十六周岁,在江苏宜兴屺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