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栈道--一个闲人的"考证"与遐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郊外)为中心,有通向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及附属诸岛的七条干线道路,这些道路全长大约6500公里,被称为“七道驿路”。并且,日本现在的高速公路与“七道驿路”有极明显的相似性:一为道路网路线总长一致;二为道路网的路线构成一致;三是路线通过的位置一致;四为古代道路的驿站与现代高速公路出入口一致。——资料最后,日本人平静地说:从日本古代的干线道路与现代高速公路相似的关系中,是否能给中国今后的道路规划方面、古代道路研究方面以某种启示呢?——日本人还说:现在,日本政府对于中国的道路建设实行高速公路等技术上的援助……

  无疑,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于现在还谦虚、坦率地说“道路”一词是唐代传入日本的,却在几十年前仅在南京一地就屠杀了我30万同胞的东洋人了。

  我们可以说,不就是修修路?我们早就玩剩下了。

  我们可以说,我们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地让人眼晕,理得清么?你小日本弹丸之地,就那么点事儿,稍弄即明,小家子好过小日子。我泱泱大国,家大业兴,大事都忙不过来,哪来功夫扯那芝麻小事呢?

  这怨得了谁呢?

  只好让团麻再乱下去了?

  我不知道。我觉得心里有点慌,有点虚。

 <;三>;、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总结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
<;三>;、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总结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 

  先人留下的文字中,关于蜀道如何开辟修造的最早记载,是一个可笑的故事。

  ——对于这个故事我不知如何评说,于之我关心的是这至少说明某条古栈道真正意义上的开通是兵丁和民夫们在官方的组织下开辟的,在这里我找到了有关开辟栈道的第一个年代。

  这个故事的一面是贪婪财富,还有一面是为了便于兵戎,但归根结底……不好说了,不加评述。——《太平御览》卷888记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蜀。蜀王从万余人传猎褒后,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筒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王恐无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从石牛道伐蜀。”

  石牛屁股的金子没贪到,但拓展了秦蜀间的最后的道路,却算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此后不久,便有史料说,华夏大地上已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的景象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车同轨”的命令,在各地大修驰道时,这条蜀道已经是全国驰道网中的最高级的一条了。

  再往后,关于修筑蜀道的文字散见于官方典籍和文人们的篇什,但多疏而不详,且多是记述兵戈铁马峰烟滚滚时捎带几笔。那时的文人好象并不太关心都是些什么人在大规模地流汗流血,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更注重结果。当然,也有一点具体的:

  东汉《畜?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北魏的《石门铭》载:“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万师百人共成其事。”

  徒,即邢徒,以服劳役来抵罪的犯人。

  有人据以上史料及其它资料说:邢徒是修筑褒斜道的主要力量。——其它各道大致类似。

  修筑栈道的就是这些好像犯了错误的劳动人民,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凡夫俗子。是他们披荆斩棘,开山劈路,建立了惠民利世的公益事业。——当然不会是神仙,不会是英雄异人,只能是劳动人民创造了这些奇迹。皇帝老儿,官老爷们是不会干的。——自然,劳动人民创造了一切是真理。只是,他们的共同命运是,注定将被遗忘。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规模的兴修前,最初的蜀道应该也可通行。这时的道路应该是步履而成的,是一些羊肠小道。如鲁讯先生所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最初的道路就是在这些平民百姓在不经意间,一脚一脚踩出来的,踩得人多了自然也就会有人致力于修葺这些羊肠小道的畅通,以求方便。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是怎样大规模修筑栈道的?这里面祖先的智慧令我们这些后人自豪。

  修筑栈道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那个年代是一项殊为艰苦的工程。莽莽秦岭巍峨挺拔,高峻险陡,分界我国南北气候,要穿越并非易事。蜀道的选线大多是在羊肠小道的基础上因水而成,沿着河谷前进。

  分布于河谷近侧的道路,因远古时无水文资料,每遇洪水常被淹没。于是,就只有将路基逐渐升高。年复一年,越升越高。如褒斜道南段汉魏时下游高约8米,中游高约5米,上游高约2至3米。隋唐以后,谷口一段已高达20至30米了。至明清,谷口一段高70至300米,中段也达30至70米了。

  有此地方,仅升高路基还是不行,这时,真正的“栈道”出现了,也便出现了“栈道”这个词。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总结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又一古人顾祖禹说:“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今人郭荣章先生说;“何谓栈阁,即在陡峻的山崖间,凿石架木,下撑以柱,上覆以板所构成的通道”。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分析,古栈道大致以如下几种形式建成:一种为在离河床不太高的悬崖峭壁上凿出横洞,穿以横木为梁,并在相应的河底岩石或巨石上凿出竖洞,插以竖木作为横梁中一端的支撑,然后在横梁上铺上木板成道。壁孔多凿在枯水季节常水位以上8、9米处,横洞深近1米,横梁的孔外长度约6米,路宽5米多,可以容纳两辆车或两乘轿车并行或迎面通过,这种方式后人称“标准式”;另一种为“斜柱式”,就是如果栈道离水面较高,不能在河床上立柱,则在路下的悬崖上凿斜孔,孔内立斜柱以支持横梁,斜柱的作用与立柱相同;还有一种“无柱式”,即在陡壁地段,难以用斜柱支撑,距河床又高又不能竖立柱的时侯,则修成仅安横梁的栈道。有的地方还将木制的横梁改为石梁,称之为“石栈”;再一种为“依坡搭架式”,在岩壁有倾斜的地方,在倾斜或阶梯状的岩石上凿洞安立柱,横梁一头架在立柱上,一头架在山坡上开出的石坎上,或在斜坡上多处竖立柱,在立柱上架横梁,横梁上铺木板成路……这是几种较常见的栈道修筑形式。除此,尚有“凹槽式”,“多层平梁重叠连缀式”,“石积式”等等。

  从古栈道的遗迹,从在崖壁上凿孔的形状和深度看,最初修筑栈道时的练铁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坚石和次坚石中凿出标准形状得孔,必需很好的钢钎,这种纤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有相当好的韧性。具有这些性能的材料应该是钢,或者很好的合金。就是用来制造兵刃的合金恐怕也难以胜任,更不消说铸铁和铸铜了。

  为了保障安全,在栈道靠河身的一侧,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车辆不慎坠入河中,尤其在栈道的转弯处,这种设备更加重要。为了防止崖壁上土石下坠砸伤来往人畜,还在有的地方的栈道上加盖顶棚。有顶棚和栏杆的栈道,远远望去好象一长串的空中楼阁,故古人又称为“阁道”。桥梁是横水而过,栈道是傍水而行,栈道中有时也有上加盖顶棚的桥梁,所以古人也称栈道为“桥阁”。

  秦巴山中的古道只有在穿越河流的狭谷地段,才在悬崖陡壁上修栈道。在褒斜道和石牛道中,栈道的里程约占全程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余是土石路。不同道路栈道所占比重稍有不同。

  修筑栈道颇为费工费时费力,而且以木结构为主的栈道耐久性较差,所以自唐朝以后,栈道逐渐被碥道所取代。如褒斜道南段,北宋时有栈道5800多间(间,指两横梁间距,约3米),元代减为2800多间,明初尚存2200多间,至清代已几乎全被“碥道”所取代。

  “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还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为防止车马坠入道外,石墙往往高出路面,其高出路面的部分称为栏马墙。为建碥道要寻找有坡度的山崖,需绕山取途,并且要随坡上下、削崖、砌岸、铺石、填土以成碥道。所以碥道不像栈道那样平直近捷,里程要长,坡度有增加,但比栈道经久耐用、安全,且维修省工。

  川陕间的诸条古道,大体都是南北走向,局部地段随河谷而弯折。

  各个时期的干道,都有固定的路线。但相邻二道之间,常有若干小道相连,行人登程皆可就近取道。而且一条大道的两端,常有不同的出口,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栈道时常会受到山地各种自然力量的侵袭,如暴雨、山洪冲坏路基,溜山滑坡堆塞道路等等。但对它最彻底最残酷的破坏,却每每正是我们
<;四>;、栈道时常会受到山地各种自然力量的侵袭,如暴雨、山洪冲坏路基,溜山滑坡堆塞道路等等。但对它最彻底最残酷的破坏,却每每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千百年来,栈道修了毁,毁了修,修了再毁,毁了再修

  
  川陕间的古栈道现已知较为著名的有:

  褒斜道,因由褒河之谷(今陕西汉中附近)入斜水之谷(今陕西眉县境内),故名,全长500华里左右。

  故道,因北端由陈仓县(今陕西宝鸡市)出口,又名陈仓道,秦朝在途中设故道县(今陕西凤县)。又因路经秦岭脊上的要隘大散关,亦称散关道。此道全程约1200华里,是穿越秦岭诸道中最长的一条。刘邦攻占关中走的便是此道;晋之来蜀,金、元之攻南宋都走的是此道。

  连云道,北魏年间重修褒斜道时开辟,北段是沿用今陕西凤县双石铺以北的故道北段,南段是沿用汉晋时的褒斜道南段。元统一中国后,即以此路和石牛道为川陕间的驿道,历明、清一直沿续至民国初年。本世纪30年代修川陕公路时也基本上沿此线修筑。

  傥骆道,因南口曰傥(在陕西洋县境内)北口曰骆(在陕西周至县境内),故名。又叫骆谷道。长约500华里。三国时魏将曹爽伐蜀,蜀将姜维伐魏都使用此路。此道因要翻越五、六座分水岭,且中段人烟稀少,原始森林猛兽出没,被用为官驿大道时间较短。唐中叶以后才使用频繁。清末汉中与西安的邮路基本上是沿此线。

  文川道,唐时新修的一条驿道,以其南端谷道的出口文川河谷(今陕西城固县境内)而得名。北段使用褒斜道北段。此道比褒斜道稍长,但避开了褒斜道南段二百余华里的褒河峡谷险段,平路比重增加。但南段人烟稀少,来往行人沿途的安全和物质供应都难以保障。被做为官驿大道只使用不到一年。

  子午道,不少学者认为刘邦率军去汉中即沿此线。西汉末年进行过大规模修整。古人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此路北段大致为正南正北方向,故名子午道。全长1000华里以上,其中山间谷道880华里。因长度和翻越分水岭的数目都超过其它各线,且道路崎岖,沿线居民少,历史上利用率较低,但它是安康到长安的要道,是西安通四川东部的捷径。

  荔枝道,原称间道,因一个女人而改名。唐天宝年间,玄宗之贵妃杨玉环嗜食荔枝,遂在四川涪陵建优质荔枝园,并修整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取道达州(今四川达县),从陕西西乡快马入子午谷,至长安不过三日,进呈贵妃的荔枝犹新鲜如初。杜甫曾对之叹日:“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

  米仓道,是穿越米仓山连接陕西汉中与四川北部的道路。有三条,分别沿冷水河、喜神河、白岩河河谷到四川。三线相距不远,均需翻越川陕交界的米仓山,通称米仓道。此道是汉中去四川的捷径,但巴中比较偏僻,历史上经济不发达,故此道未能成为川陕交通主干线,也没有大规模修整辟成栈道,故道路狭窄、曲折、险峻。

  石牛道,因上文提到过的那个关于秦蜀二王的可笑闹剧而得名,又称金牛道。是关中到成都的主要道路。今川陕公路南段基本沿此道修筑。明、清以来曾把宁强县城到金牛镇之间的一段称金牛道,该路穿越的峡谷叫金牛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