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路南段基本沿此道修筑。明、清以来曾把宁强县城到金牛镇之间的一段称金牛道,该路穿越的峡谷叫金牛峡。
郡道,汉中府到兴安府(今陕西安康)的大道,为古襄郧(今湖北襄樊、十堰一带)到汉中驿道的一部分。有南北二线,北线为子午道的南段,南线从洋县与北线分开向东南经西乡县到石泉县城,再东到安康、湖北。沿途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人烟稠密,食宿方便,历史上曾辟驿道。各朝建都江南的政权,以荆襄为根据地经营汉中,多经过此路。
…… ……
当然不止这此,肯定还有别的。比如从古扶州(今九寨沟所在地的四川南坪县)到绍化(今四川广元境内)的阳平正道;比如陕西洋县境内的石峡栈道,大店栈道、碓窝石栈道等等的那些仍是一团迷雾的、或大或小的、或者只是某一栈道一部分的那些即使被野史也遗忘了的古栈道。
谜有无数,非作者常识和本文所能道清。不管这些了,现在仅在作者所搜集的资料中,选出一条可以说的较为详尽也最为著名的褒斜道仔细看看:
首先还是一团迷雾,有人考证说在战国以前(一说夏朝前)褒斜道就被人们踏出来了,成为川陕交通的孔道,为蜀道之始。但又有人考证说,褒斜道的开辟,是比较晚的,见于记载的是汉武帝时代……作者不知听谁的,从资料看似乎都有道理。姑且不论。
再则关于褒斜道的名实问题,究竟为叫做褒斜道?褒斜二谷谁长谁短,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也姑且不论。
可以比较肯定的是此道的走向:褒斜道大致是从今陕西汉中西北的褒城石门算起,沿褒河上溯,经其上游红岩河,至太白县五里坡入斜水,再顺斜水南下,出衙岭山,北至陕西眉县入关中,总长约五百华里。
由于褒斜道南端的汉中具有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之势,又加上蜀汉地区的富饶资源,因而褒斜道在文化、物资交流以及战略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数千年来,它的通塞与统治阶级的利益有着深切的关系,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特别重视。汉唐时期,被政府定为驿道,设立驿舍,以便行旅。此后在宋、元、隋三代,对这条道路均有修葺。直至到了清朝,还有一些商人,从褒斜道运送货物以达长安。
作为一条山区道路,褒斜道时常会受到山地各种自然力量的侵袭,如暴雨、山洪冲坏路基,溜山滑坡堆塞道路等等。但对它最残酷最彻底的破坏,却每每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千百年来,栈道修了毁,毁了修,修了再毁,毁了再修:
楚汉相争时,刘邦为消除项羽的猜疑,入汉中时一把火烧了褒斜道;
汉武帝时为漕运关东粮食到长安,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3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此次修复桥阁623间,大桥5座,恢复道路258华里,还修葺了沿途的邮驿亭、徒司空(管理型徒的公署)及县署等建筑物64所,是一次大规模的整修;
但四十年后,由于“先零羌、滇零称天子北地……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而使用“桥梁断绝”,褒斜道一度衰废,人们改由子午道入汉。但人们不愿放弃这一“便近”之路,当形势稍一安定,新的汉中太守杨孟文便力请修复褒斜道,“帝用是听,废子(午)由斯(褒斜)。 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敞而晏平”;
东汉末,曹操南攻张鲁时,张鲁于公元191年又烧毁褒斜栈道;
215年曹操降张鲁,留夏候渊、张颌屯兵汉中,为保证军需和联络,又予修复;
228年春,诸葛亮首次北伐,派赵云、邓苓据箕谷。赵云在斜谷兵败时,再复烧栈阁;
229年,诸葛亮又予以修复;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军出斜谷北伐失败,魏延与杨仪之间矛盾激化,带领部下先入斜谷向汉中撤退,过后烧掉栈道,以断杨仪退路,栈道受到严重破环;
263年,魏并蜀后,魏荡寇将军李苞率两千兵丁、木工、石工修复褒斜栈道,因时值隆冬,下水立柱困难,修复后有梁无柱,成了一条极险之路;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伐吴时,再修;
后“八王之乱、晋室南迁,斯路废矣”;
507至今509年,褒斜道改道重修,废弃原来沿斜谷而修的栈道,改为由褒谷到回车约三百华里的新线所取代。褒斜道这个名称唐、宋继续沿用;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这条危险路径又被乐炽所焚。同年9月,崔猷再行修复;
唐代已不循古褒斜道,改由褒城起,走凤州线。但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又命节度使郑渥开文川路,该路即循古褒斜道。大中四年又废;
宋至明、明清,亦由褒至凤,出散入秦,合陈仓道;
从历史记载来看,褒斜道最后一次大规模修整,当为康熙三年贾汉复所为。明末变乱,此道“梗塞,羊肠一线,仅供猿狐出没”,贾汉复要巡视汉南,深感此路多阻,发动凤翔府与汉南巡使共同谋划,“捐金募工”。于九月开工,“修险碥凡五千二百有奇,险石路凡二万三千八十九丈有奇,险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长有奇,修偏桥一百一十八处,计一百五十七丈”。可以说是对褒斜道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修整;
褒斜道盛时,其熙熙攘攘和快速、安全、舒适的情景令人叹为观止,唐人刘禹锡曾这样描述:“栈道盘虚,下临咸尔呀,层崖峭绝。柄木亘铁,因而广之,限以钩栏。狭径深泾,衔尾相接,从而拓之,方驾从容。急宣之骑,宵夜不惑。郗曲凌层,一朝坦夷。……繇使行者忘其劳,吉行者余其躯,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剜……”
褒斜栈道的通达,对促进我国的统一,促进西南各民族的团结,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是一条经济之道,政治之道、民族融合之道。
今天的古栈道在一些上为绝壁悬崖,下是碧潭深涧的地方,仍可依稀觅见昔日所凿的石窍。比如交通较方便的褒斜道南口的石门水库附近,今天仍可看见方圆不一,大小有序的石洞。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石门石刻宏富内涵中最感兴趣的是其书法艺术,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书法演变的重要阶段——即由篆而隶的转化阶段,从中可窥见篆体之遗风
<;五>;、石门石刻宏富内涵中最感兴趣的是其书法艺术,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书法演变的重要阶段——即由篆而隶的转化阶段,从中可窥见篆体之遗风,汉隶之神韵和楷书之先河,可称书体演变的天然教科书。
说到栈道不能不说一说石门。
大约在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先民们在褒斜道南端褒河谷口七盘山下一伸入河中的高耸山嘴上,开辟了这条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用于交通的人工隧道。因明帝诏书中称其为石门,历代沿用此名至今。
石门修通后,《石门铭》中这样记述其盛况:“穹窿高阁,有车麟麟。咸夷石道, 驷牲其骃 。千载绝轨,百辆更新。”汉时一轨之宽为米,两辆车可在石门内并行。从此,行旅不再苦于登涉,车辆不再“阻以石门”。
石门内隧道南北长14米,东西宽至*米,高4至米。石门的石质为坚硬的石英岩,其内壁略呈圆弧状,虽有局部的凹凸不平处;却又不见斧凿的痕迹;其东西两壁还有30余种摩崖石刻。
那时候先民们是怎样打通这个隧道的?这不能不引起后人的惊奇。后人从古人的一句“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既加如削腐”推断:古人那时已经掌握了岩石的热涨冷缩特性,以火烧石使岩石膨胀,随后突然喷水(或醋),使其迅速收缩,导致碎裂,最后用锤击落。
如今,听起来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仔细推敲一下,却并非那么简单。从工艺上看,使岩石灼热需要有高能量的燃料,虽然摩崖石刻的文字上没有记载详尽的燃料特征,依当地的资源状况分析,可能是含油质成分高的木材。要保证燃料在洞内能够充分燃烧,就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所以当时还应该有相应的鼓风设备。再从施工组织上讲,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此隧道当时为汉中太守畜?君奉旨“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设想使用几千名劳改犯,其组织工作的繁杂程度可想而知,从燃料采集、运输、加工、焚烧、出灰、喷水与冷却,到清渣等多道工序均需要相当严谨的组织能力。
后世因之赞曰:石门隧道的开通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征服自然和发行自然的能力,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创举。
使石门名扬四海的不仅于此,后人更感兴趣的是石门隧道内壁的34种以及石门南北山崖间总计百余种摩崖石刻。摩崖者,古人称或曰“就其山而凿之”,或曰“刻于崖壁者也”,因这此石刻绝大多数都直接镌刻在崖面上,金石学上称其为摩崖。当年石门建成后,凡遇栈道通塞、修葺之事,历代过往的文人骚客、达官显贵在感慨之余,常就地题刻以抒怀,为我们留下了这些被后世称之为“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一批“多晶体的文化珍品”的宝贝。其中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瑰宝”和“书法宝库”,已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书局版《辞海》封面二字,即从其中《石门颂》所拓。后人对石门石刻宏富内涵中最感兴趣的是其书法艺术,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书法演变的重要阶段——即由篆而隶的转化阶段,从中可窥见篆体之遗风,汉隶之神韵和楷书之先河,可称书体演变的天然教科书。
清人罗秀书这样评价其中的《畜?君开通褒斜道石刻》:“其古横也如大蟠深壑,而其鳞角杈桠”。
石门修通后,其有关记载,散见于二十五史和地舆、金石方面的典籍,还涉及一大批方志。——但对于它的声名远播,起过决定性作用的却是几个爱好书法的文人。
最早记录石门摩崖石刻的是北宋欧阳修,他在一本《集古录》中记录了《石门颂》、《石门铭》两刻,但未录全文,只记录了大要,他说:“以谓传写失真,故因其石本轴而藏之,有卷帙次弟而无时世之先后,盖取多而未已,故随其所得而录之,又以为聚多而终必散,乃撮其大要别为录目。”
但此前此后,令人不解的是,其中后来很为著名的镌刻于东汉永平年间的《开通褒斜道刻石》有很长时间难觅芳踪,许多年不见天日。直到1000多年后的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南郑县令晏袤三月间路过石门才又露出尊容。
那时正是连绵的雨季之后,可能是崖石上的苔藓剥落,他便在苔藓下面发现了字迹。晏袤是个笃好金石学的人,见其书法奇劲,颇具古意,便在此释文、题记、诗文等,并予刻石。但后来,被著录的东西又没有了,可能是春夏季又被苔藓覆盖了。从此以后又在地下沉睡了六百余年。
再度出世是在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在一个叫毕沅的老先生的著作《关中金石记》的汉代第一条中被采录之后。但此时有些事情已成了谜,比如《关中金石记》说,晏袤发现时此碑有139字。另一学者的《两汉金石记》则说,晏袤发现时有159字。但现在却发现只有124字了。
此中还有一点令人甚为不解,宋代在欧阳修倡导的学术之风下,金石学日盛,文人雅士当有争睹石门的雅兴,所谓“宋人题字最伙”,况且当年碑刻的拓本在宋人已作为商品广布于书肆,黄庭坚诗云:“孔庙虞碑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何以此后,明代拓本传世,但很拙劣?何以真迹竟于山中经年不见天日?更何况石门地处汉中不远,不为偏僻,何以至清代才为后人惊奇地重新发现呢?
但愿是这样:摩崖随宋代金石学的兴起而广为人知,一旦为世所知,原来埋在土里的宝贝暴露出来,受自然界风雨的侵蚀和取拓的影响便会加速其磨损,是有心人偷偷埋藏保护了它,而不是为人们所遗忘。
20余年前,石门附近修筑了褒河水库,将摩岩石刻群中的一部分从崖壁上剥离下来,迁移到了汉中博物馆,是为万幸。但仍有许多石刻,如《石门题名十八段》、《玉盆题名十二段》等仍沉于水底,令人十分惋惜。
<;六>;、随着国力的兴衰,驿运自然也有盛有衰,盛时“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衰时“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