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家七小姐忙掏了帕子,好心地提醒十娘和十一娘:“烟火有硝味道,闻不得。”

    十一娘点头,学着甘家七小姐的样子拿了帕子出来半捂了鼻子。

    十娘却望着那烟火绽颜一笑:“能闻到硝味也不错啊……只怕是以后想闻也闻不到了。”

    十一娘若有所悟。

    就有小厮拿了合抱粗的爆竹四下散放着,趁着烟花没尽,又点了。

    沉闷的“砰砰”声中,烟花直冲半空,屋里的人被屋檐挡了视线,只看到半朵盛开的烟花。

    “看不清楚。”黄夫人索性起身去了花厅的檐下。

    太夫人呵呵地笑,起身邀众人:“我们也跟着去瞧瞧?”

    大家自然应好。

    太夫人就携了乔莲房的手:“走,陪我去看烟火。”十分的亲切。

    乔莲房低声应“是”,样子乖巧地随着太夫人去了檐下。

    甘家七小姐拉十娘:“我们也去看看!”

    十娘点头。

    两人雀跃着去了。

    甘家三小姐望着妹妹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邀十一娘:“我们也去看看吧!”

    “好啊!”她笑着和甘家三小姐起身,就看见林小姐和唐小姐手挽着手从她们身边经过,身后还跟着笑容勉强的五娘。

    看见十一娘和甘家三小姐,她亲切地打招呼:“你们也出去看烟火吗?我们一道吧!”说着,就靠了过来。

    十一娘不由暗暗叹一口气。

    有些圈子不是那么好打入的……

    * * * * * *

    三夫人已让人在檐下摆了太师椅,几位夫人随意坐了,其他人则围立在周围,或仰头观赏空中的烟火,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头低语。

    就有小丫鬟走到乔夫人身边低语数句。

    乔夫人面露惊讶,望了望站在太夫人身边的乔莲房,犹豫片刻,和身旁的林夫人低语几句,然后起身随那丫鬟回了花厅。

    十一娘站在屋檐的东边,状似在观烟花,实际上一直警惕地注意着周遭的情况。

    看见乔夫人进了花厅,她的目光立刻追了过去。

    乔夫人撇下贴身的丫鬟,轻手轻脚地跟着个小丫鬟出了花厅,朝东边去。

    东边,是小院的所在。

    乔莲房出现在点春堂的时候,《琵琶行》正唱大结局,大家的注意力不免被吸引,后来太夫人出现,就把她带在身边,以至于乔夫人一直没有机会和乔莲房说上一句话。

    现在,元娘又派人把乔夫人找了过去……

    太夫人、侯爷、元娘三人关在屋里都说了些什么呢?

    十一娘颇有些不安。

    一回头,却看见太夫人正扭头望着乔夫人的背影。

    满院灿烂中,她的目光如子夜般的黯淡。

    是无奈?还是失望?

    十一娘有些拿不定主意!

    望向大太太。

    大太太却神色愉悦地看着烟火,还和一旁的甘夫人笑道:“还是这冲上天的烟火好看。”

    甘夫人并没有注意到周遭的异样,笑着应大太太:“您在燕京还会呆些日子吧!六月是万寿节。每年都会用火炮放烟火,一直冲到天上,整个燕京城的人都看得见,真真是世间少有。”

    大太太点头:“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我准备在燕京多留些日子。也让几个女儿增长些见识,免得以后遇事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

    甘夫人很是赞同:“女孩子到处走走,见见世面,以后行事也大方些!”

    “正是这个理……”

    竟然一副相谈甚欢的模样。

    ※

    加更有点晚,大家别等。明天一早起来看吧。(*^__^*) 嘻嘻……

正文   
                  
第五十一章 烟火(中)(粉红票90)
 

    过了大约两盅茶的功夫。乔夫人转了回来。

    她脸色苍白,神色恍惚。丫鬟上前去扶她,却被她猛地一下推在了地上。

    那丫鬟脸露痛苦,却嗯也不敢嗯一声地爬了起来,又去扶乔夫人。

    这一次,乔夫人呆呆地由那丫鬟扶了,眼睛却死死盯着坐在太夫人身边的乔莲房,半晌才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乔夫人,”林夫人见她额头有细细的汗冒出来,人像脱虚了般的摇摇欲坠,不禁担心地道,“您可是哪里不舒服?”

    一向活泼敏捷的乔夫人转头望着林夫人,目光有些涣散,好半天才凝神道:“我是有点不舒服!”

    林夫人忙道:“要不要请个大夫?”说着,就要起身,“我去跟太夫人说一声去!”

    乔夫人猛地抓住了林夫人的手臂:“不,不用。我只是吃坏了肚子。对,吃坏了肚子。四夫人送的新鲜桃子……”

    林夫人不由皱了皱眉。

    乔夫人的力气很大,抓得她手臂生疼,说话语无论次,哪里像没事的样子。

    可她说没事。自己又何必多事!

    想着,她不露痕迹地把手臂抽了回来,笑道:“您要是不舒服就做声。我也好去叫大夫。”

    乔夫人点了点头,瘫了般地半倚在太师椅上。

    十一娘看在眼里,隐隐觉得元娘定是把乔莲房的事告诉了乔夫人。

    那大太太知道不知道呢?

    她睃向大太太。

    大太太和身边的甘夫人有说有笑的。

    十一娘正要转头,看见大太太站了起来,低声和甘夫人说了几句,甘夫人笑着点头,她进了花厅,叫了一个小丫鬟:“带我去净房。”又吩咐落翘,“你随我来。”

    落翘曲膝行礼,跟着大太太,由那小丫鬟带着去了花厅后面的净房。

    大太太在净房前停下,塞了一个小小的银锞子给那丫鬟:“你不用在这里服侍了,我不习惯。”

    小丫鬟望了落翘一眼,喜滋滋地接了银锞子,退了下去。

    大太太就低声吩咐落翘:“你在这里守着。如果有人来了,就在外面等我。知道吗?”

    落翘忙道:“知道了。”

    大太太微微点头,站在净房门口四处张望了片刻,见周围的确没人。然后一个人从旁边的角门出去,穿过点春堂,匆匆去了小院。

    穿堂的台阶前站了两个婆子,正踮了脚看热闹。见大太太过来,上前行了礼:“您这是要去哪里?我们四夫人早歇下了。您有什么事,还是明早再说吧!”

    立刻有人喝斥道:“天黑着,你的眼睛也跟着瞎了不成?”

    两个婆子立刻畏畏缩缩地转身恭敬地喊了一声“陶妈妈”。

    半明半夜的穿堂里,一个穿了官绿色妆花褙子的妇人满脸严肃地走了过来。正是元娘身边服侍的陶妈妈。看见大太太,她脸上添了笑容:“大太太,您来了!”

    大太太点头,急不可待地朝前走:“元娘怎样了?”

    “正等着您呢!”陶妈妈一面应着,一面陪大太太进了小院。

    小院里黑漆漆的,只有正屋的屋檐下挂了两个大红灯笼,有个小丫鬟立在门前无聊地掰着手指甲,看见有人来了,她立刻睁大了眼睛,很警戒地问了一声“谁”。

    “是我!”陶妈妈应着,大太太就看见那小丫鬟松了一口气,转身推了门:“四夫人刚还问了!”

    陶妈妈点了点头,服侍大太太进了屋,转身对那小丫鬟严厉地说了一声“小心看着”,然后反手关了门。

    门轴的“吱呀”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清晰幽远,把那小丫鬟吓了一跳。

    元娘歇在西边的厢房临窗的镶楠木床上,看见大太太,她嘴角绽开了一个笑容,在莹白的羊角宫灯下,柔和又恬静。

    “陶妈妈,你把东西给娘。”她轻声地道。神色间虽然很疲惫。但一双眼睛却亮晶晶的。

    陶妈妈应声,将那件白色绣竹梅兰遥П咛粝呷棺幽昧顺隼础�

    大太太接了,却叹了口气:“你又何苦这样……乔家可不是好惹得。”

    “娘,您应该比我更清楚才是。”元娘微微地笑,乌黑的眸子在灯光下如古井般深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她们以为我病了,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才这样肆无忌惮地进进出出。我要是不挑了最硬的那个敲碎了,只会后患无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是认真论起来,这圈套虽然是我设的,可她要不是想着去侯爷面前显摆,又怎么会上当?怎不见其他人家的小姐来凑热闹?要怪,只能怪自己太急切。怨不得我!”

    大太太没有做声,显然是同意女儿的说法。

    “这件裙子您收好了。”元娘笑道,“免的被有心之人找了去,以为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大太太点头:“我省得。”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自己的裙子脱了,把那条裙子穿在了身上,又把自己裙子套在了外面。

    乔莲房没有大太太高,那时候的裙子又都是大褶,大太太这么一套,竟然还真看不出里面又穿了条裙子。

    “侯爷是什么意思?”她穿裙子的时候问,“可同意了你的主意?”

    元娘答非所问,笑道:“太夫人同意为谆哥向姜家求亲了!”

    大太太脸上露出几份惊讶,很显然没有想到元娘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犹豫道:“那侯爷……还有继室的事……”

    “现在不是时候。”元娘笑道,“先把这件事处置好。那件事不急。就是急,也急不来。总得等我死了吧!”她嘴角一撇,表情里就有了几份讥讽。

    大太太看着眼睛一红,忍了片刻,终是没有忍住。眼泪扑扑落下来。

    “娘,您别这样。”元娘拉了母亲的手,“我找您来,可不是为了惹您哭的!”

    大太太胡乱地点头,掏了帕子出来擦了眼泪:“你还有什么事?我听着呢。一定帮你办到。”又忍不住抱怨,“我真是不明白。姜家门生旧交遍朝野,能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不知道多荣耀。侯爷为什么死活不同意?要是他早答应了,又怎么会累得你……”说着,像想起什么似的,语气突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难道他真有什么想法不成?废嫡立庶,那可是触犯了大周律令的,会被御史弹劾的!他难道就不怕百年之后声誉受损吗?”

    “娘,这么多年了,您难道还不明白。”元娘笑道,“要是那律令真那么有用,何至于再设个都察院?”

    “也是。”大太太心有不甘地应道,神色间颇有些无奈。

    “所以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和姜家结亲。”元娘表情淡淡的,“到时候,谆哥有了这样强有力的岳家,谁也别想动摇他世子的位置。”话到最后,已是掷地有声。

    “嗯。”大太太点头。“你可想好了给谆哥定哪一房的小姐?我看在翰林院任掌院学士的姜柏最好。他现在已经是掌院学士了,要是不出意外,入阁拜相那是指日可待。”

    “嗯!”元娘微微颌首:“娘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他们家有个幼女,而且是嫡出。今年刚两岁,和谆哥的年纪也相当。至于王氏,我已派人带了重礼到太原府,加上我们家愿意和王琅结亲,相信她不会拒绝为谆哥做保山。”

    大太太有些迟疑:“茂国公府毕竟是没落了,让王氏去做保山,也不知道姜家的人会不会给她脸面?”又怕女儿以为自己不愿意,解释道。“我倒不是舍不得几个女儿,是怕白白便宜了那王家人!”

    “有些事您不知道。”元娘笑道,“那王氏虽然出身贵胄,在姜家却做低伏小,极会做人。当初姜柏在燕京任庶吉士的时候,姜柏的夫人身患重病,她不仅衣不解带地在一旁服侍,而且还四处为姜柏的夫人求医问药,拜神参佛。后来姜柏的夫人吃了她寻来的药方病愈了,对王氏就不是一般的亲昵了。我曾经让人给姜家递过音,姜家婉言拒绝了。要不然,我何必要去求她从中说和。”

    “这些事你比我明白。”大太太笑道,“你拿主意就行了。”

    元娘就沉吟道:“娘,三位妹妹的婚事,您可要操操心了!毕竟,长幼有序!”

    大太太眼角一挑,脸上流露出几份冷峻:“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元娘就长长地叹了口气,表情中第一次有了怅然之色:“有时候,人不能不信命!偏偏就她留在了花厅,偏偏这事就成了,偏偏她一点也不慌张……原来还想看看的……时不予我……现在却只能选她了。只望老天爷保佑,怜惜我一片苦心,她表里如一,我没有看走眼……”

    * * * * * *

    就在大太太和元娘说着体己话的时候,三夫人借着给太夫人上茶的功夫使眼色和五夫人去了花厅。

    “……从南京快马加鞭运来的,每条花了二十两银子,突然一下子全不见了。你说奇怪不奇怪?”三夫人的声音压得极低,“要不是我和刘记的人相熟,今天可就出大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