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思点点头道:“在两千五百年前,公元前五世纪,这是一个神秘的时代。人类最智慧的大脑、最伟大的人物,如古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没有约定,没有交流,就同时出现了,完成了人类元典式的精神创造。全世界学者都对此感到惊叹,称为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
东方老人道:“而在宇宙观层面上,取得最高成就、对人类影响深远的两位是德谟克利特和老子。他们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物。”
德谟克利特是希腊城市阿布德拉人,出生于富商家庭。从小就见多识广,学习研究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想象力丰富,思索深入,有时去荒凉的地方,有时一个人呆在墓地里。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学问越钻越深,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拿上一份划分了的祖上家产,去各地游学,前后长达十几年,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广泛,通晓哲学、物理学、伦理学、数学、教育学等。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据说一共有五十二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因此他被后人誉为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东方老人道:“德谟克利特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原子学说。原子学说对后世物质理论的形成具有先导作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西方自然科学。你知道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吗?”
静思道:“我知道。原子学说认为一切物体都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是永恒存在的实体,相互间只有形状、排列、位置和大小之区别,原子的不同组合构成宇宙万物的。”
东方老人道:“原子学说形成了西方的宇宙万物构成观,即宇宙万物是由一组简单的基本组成单元构成。”
静思道:“那么中国的第一哲人老子呢?其著作《道德经》被称为是未来世界人人必读的一本书。”
东方老人道:“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传说他生来白眉白发,故称为老子,又出生在李树下,耳大垂肩,故姓李名耳。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室史,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老子博览泛观,熟读深思,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最终参悟天地之大道。晚年乘青牛西去,出函谷关,应关尹之邀,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东方老人道:“《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生成演化的有机整体,是从道中生成的,即宇宙万物是生成的,而非组成的。由此确立了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
静思道:“自古以来,人们都对道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您认为‘道’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
东方老人道:“要弄清‘道’,应先弄清‘一’指的是什么?‘一’指的是宇宙的原初种子。宇宙是从原初种子一演化而来的。宇宙万物都有其原初种子。你知道你的原初种子是什么吗?”
静思道:“是不是我刚出生时的婴儿?”
东方老人道:“不对。你的原初种子,是演化成婴儿之前的受精卵。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如何生成的呢?即精子和卵子如何生成的?而精子和卵子是在父母体中无中生有的。一切事物物都是由原初种子演化而来的,而其原初种子是无中生有的,当然这里的无不是绝对的空无。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直至宇宙,也是由其原初种子演化而来的。”
静思道:“宇宙的原初种子是从道中生成的,那么道是生成宇宙原初种子的无了。”
东方老人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即原初种子,是有,为万物之母,是从无中生成的。无,老子勉强名为道。宇宙原初种子是无中生有的,即道中生成的。”
静思道:“中国远古神话传说盘古开天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元始的混沌鸡子态,相当于老子的一,即宇宙的原初种子。”
东方老人感叹道:“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远古的神话,往往蕴涵了古人深刻的智慧。可叹的是,世人自以为是地认为,那是古人蒙昧无知的幻想。实质上自己还远没有古人理解的深刻。”
接着道:“宇宙原初种子,是从道中生成的。道,也即是宇宙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即宇宙的本质或本原。若把宇宙比成一棵参天大树,宇宙中万物都是大树上的枝枝叶叶,大树的本质就隐藏在枝枝叶叶的本质之中,枝枝叶叶的本质是大树本质的具体体现。所以老子把道作为绝对的本原,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万物之中。道,即成了宇宙万物的本质。”
静思听着东方老人的一席话,陷入了沉思。
东方老人道:“走,去我的逍遥阁玩玩。”
东方老人的逍遥阁,依山傍水,坐落在半山的空旷幽静之处。无止山郁郁葱葱,逍遥阁掩隐其中,从远处观望,仿佛与山中景物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楼阁两层,主体为青砖,碧瓦屋檐,四角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
门前,一片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湖面,不时有鱼儿跳跃,远处还有几只海鸥嬉戏。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惬意。
楼阁东西两面高出的岩石上,各有一亭,东边名日光亭,西边名月光亭。每当朝阳初生,东方老人面东而立,打拳练功。每当夜幕降临,清凉如水的月光倾泻亭内,东方老人喜欢静坐其中,心神彻底的宁静下来,与自然融合无间,体悟宇宙万物的奥秘。
第三章 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
清晨,日光亭内。
亭内有一圆石桌,桌上放有紫砂壶和茶盅,石桌旁有石凳,上铺有坐垫。静思与东方老人端坐其中。
此时朝阳初升,七彩光线洒射在万物之上,流光溢彩。山上草木欣欣向荣,繁花似锦,处处鸟语花香,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
喔,喔,喔&;#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嘎,嘎,嘎&;#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门前的场地上,一群五颜六色、神态各异的鸡鸭鹅,正在兴奋地吃食,发出欢畅的叫声。
静思道:“鸡、鸭、鹅,桃树、枣树、李树等天地万物,不同类之间,我们能凭直觉感悟到其本质的明显不同,同类事物的本质,是不是也是不同的呢?”
东方老人道:“大至宇宙,小至西方科学中的基本粒子,都可称为事物。即中国古人所说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个人、细胞、分子、原子、中子、电子等宇宙中自然存在的都可称为事物。”
指着鸡群中一只神气的大红公鸡道:“这只公鸡明显比旁边的其它鸡不同,难道仅仅是颜色、大小、结构等的不同吗?应有其本质的区别。同类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明显,异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很明显的。你看鸡类与鸭类,其本质区别是很明显的,肯定不在于颜色或大小形状之类的区别。”
静思道:“事物的本质,我们能够感知到,那么事物的本质具体是什么呢?”
东方老人道:“事物的本质具体是什么的规律,取决于事物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因为我们不知道事物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所以无法得出其本质是什么的规律。如我们不知道受精鸡蛋在体内如何生成的。”
静思道:“我们能否用先进的仪器,观察事物的原初种子生成过程呢?”
东方老人摇摇头道:“不可能的。首先,一切仪器只能观察有形的物质。事物的原初种子是无中生有的,在无中生有的那一刻,任何仪器都无法观察,不论它多么先进。其次,假设我们能够得出某个事物原初种子的生成全过程,但也无法研究出该事物的本质规律。”
静思道:“这是为什么?是不是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独一无二的。”
东方老人道:“不错。因为每个事物的本质是独一无二的,决定了即使我们从原初种子得出了某种规律,也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该事物的本质规律。因为判断,必须要验证,进行重复试验,而每个事物的原初种子,只能演化成该事物一次。”
静思道:“那么万物的本质,我们只能凭直觉去感悟了,而无法研究出本质是什么了。”
东方老人道:“万物本质的幕后,实质上是宇宙的本质。我们不知道宇宙的原初种子是如何从无中生有的,不知道宇宙的本质,故也不知万物的本质。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首章首句就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宇宙万物的本质,我们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都不是其本质了。”
静思道:“我现在真正领悟了这句话的内涵了。因为我们不知宇宙万物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也就不会知道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所以用语言也就无法描述本质是什么了。我们用语言描述事物,都是从大小、形状、颜色、结构、运动、神态等方面,而这些都不是事物的本质。”
接着道:“第二句的: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宇宙万物的名称吧,此句的意思是宇宙万物的名称,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都不是该事物的名称了。”
东方老人道:“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不过说得有点拗口。稍微改下就通顺了。宇宙万物的名称,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名称已不是指该事物了。名,是事物的代称,如同西方科学中的概念。用语言描述出来,就如同对概念进行定义。我们既不能对单个的事物进行定义,如你的名称为静思,你能对静思作个定义么,用语言能描述出来吗?也不能对一类事物作出定义,如我们都属于人这一类,你能对人作出定义吗?若对事物作出定义,都是从形状、结构、大小、性质、颜色等方面描述,但这些能真实的反映事物吗?你听过寓言《按图索骥》吗。”
伯乐在《相马经》中对千里马用语言进行了描述,如高高的额头,眼睛鼓起,马蹄像叠起来的酒药饼子之类。他的儿子,根据此描述去 找千里马,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不像叠起来的酒药饼子。父亲知道儿子愚笨,不生气反而笑道,这马喜欢跳,不好驾驭。
东方老人道:“这则寓言的寓意,一般都认为是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求事物的本质。这样理解是正确的,但此则寓言含有更深刻的内涵,我们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都不能真实地反映该事物。事物的本质,用语言是无法描述出来的。”
静思恍然大悟道:“我懂了。因为我们无法对事物的本质用语言描述出来,所以我们也无法用语言来真实地描述事物。我真正懂了东方科学为什么对事物的概念没有进行定义了。”
东方老人道:“如伯乐对千里马的描述,是从外在形状描述的,是无法真实地反映千里马的。因为我们对千里马的本质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
静思道:“不过,有经验智慧的人是能够找到千里马的啊。”
东方老人道:“第三四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认为,从事物原初种子的无中生有的过程中,能够体悟出事物神奇微妙的本质;从事物后天演化的过程中,能感悟到事物本质的体现,感悟越深,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静思高兴地道:“事物的本质,只能靠人的直觉去感悟。我清楚了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实含义了。但对于事物原初种子无中生有的过程,如何体悟呢?”
东方老人道:“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在至虚至静的心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