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识没有止境,那扇门永远为求知者打开。
沾满泥土的工衣下包裹着一颗求知、进取、不言放弃的心。从踏入福生庄大门,接受传统教育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目标。福生庄60年的辉煌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那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只能凭借煤油灯、羊皮袄、木道尺和一种敢吃苦的精神,守护着安全运输。而如今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铁路运输提速,重载列车开行,科技含量提高。福生庄怎么办?面对高科技的运输设备还靠那套“老”办法吗?如何让高科技的管理知识融入运用到设备的整修和养护中?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在他们的大脑中生成、扎根、发芽,让他们辗转难眠,让他们自我加压。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的责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敢拼才能赢(3)
责任是一种希望,一种承担,一种追求,责任是前进的动力,奋斗的目标。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福生庄工区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讲起那次水文检测,他们的脸上顿时洋溢出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集宁工务段抽调我们三人对段管内的十三座桥涵进行水文检测,这既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我们实践能力的一次考验。
到了现场我们才意识到这次任务的艰巨与难度,一路上的兴奋和激动随之荡然无存。
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我们掌握和了解的相关知识有差距。老师所讲的范例基本上都是以南方的桥涵为主。而南北方的地形地貌、植被土质、年降雨量都有很大的差距,如完全按书上的计算方法去测量和计算,结果显然不准确,而且还会有很大的误差。
怎么办?大家犯难了。
“第一次单独完成任务,就砸了,也太丢人了!大伙会怎么看我们。”王涛坐在一旁垂头丧气地嘟囔着。
“还是给老师打个电话咨询一下,这样保险。”荆建飞看着关占一低声说道。
十分钟过去了,关占一眉头紧锁。
三十分钟过去了,关占一脸色铁青,很难看。
一个小时过去了,关占一坐着,躺下,随后又坐着、又躺下,不断反复地变换着姿势。空气中都弥散着烦燥的气味。
二个小时过去了,关占一站起身,深深地出了一口气说:“我们利用公式进行反推,先计算出水流速度、最高水位,确定河底对水流的阻力系数,然后再重新利用公式计算出水位标高…”
按照关占一提出的设想,分头测量、计算数据,检测结果很快就出来,误差大大降低。
第一道难关顺利攻破,大家像打了一个大胜仗一样开心。
不知不觉中已夕阳西下,万点余光散落在水面上,像颗颗珍珠般晶莹剔透,我们的心此时已被一种叫成就感的东西填得满满的。
随后十几座桥涵的水文检测易如反掌,进展得非常顺利。原计划半个月完成的任务,十天就圆满完成,受到了段领导的高度表扬。
他们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科技时代,铁路运输设备中科技含量的逐渐提高和加大,更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科技人才。
荆建飞告诉我说,他们也曾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犹豫困惑过,也曾面对高额薪水的诱惑失落彷徨过。
刚来福生庄工区不久,一位大学同学打来的电话让他们心里的那架天平失衡了。同样的起点为什么跑出不一样的轨迹和结果,而且是天壤之别。
大学同学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穿名牌、乘专车,年薪十万。而他们风吹日晒,雨淋苦受,月工资不过千元。
更大的诱惑来自于同学说的最后一句话:过来最次给你们个部门经理干。
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面对无数次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得与失的权衡,进与退的斗争,选择是艰难的,也是痛苦的。得与失、进与退两个自我在心中比拼着,争夺着,本不坚强的意志被来回撕扯。是一次意志的考验,更是一次生命的历练。
他们一脸自信地告诉我说如果干一定不会次于他,因为在学校时就处处比他强。
那晚夜很静,我们却心乱如麻。
“听说他现在特有钱,开了一个什么公司?”王涛说。
“去他那儿干,肯定比现在强,收入也很可观。”荆建飞直言不讳。
关占一眉头紧锁,一脸凝重,沉默不语。
……
“你们愿意留在福生庄吗?说实话!”关占一突然反问道。
这句话像一枚重炮打在了他们心上,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击中的。
沉默,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思考。
月光被云层遮住了。三个人背靠背地坐着。荆建飞手腕上的表在“嘀嗒、嘀嗒”地走着,已悄然指向了四点。
“我不走,留在福生庄。”关占一虽然声音很轻,可仍像一个响雷在空中炸响。
“为什么?”王涛一脸的不解。
“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还记得我们刚来时,工长是怎么跟我们说的吗?”关占一抬头仰望着星空。繁星闪烁,哪一个是自己呢?
“段领导多关心咱们,每次来都问寒问暖。车间田书记把咱们送来,还亲自给铺被褥。每次有重大施工任务时,苦活累活工友们都抢着干,尽量让咱们干轻一点的活,工作上、生活中处处照顾我们……。”荆建飞动情地回想着。
这一切关占一怎么能忘记呢?从他们踏进工区大门的那一天起,工长、班长、工友们就像兄长般照顾着、呵护着他们,他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工区就是他们的“家”,现在这个“家”需要他们。
“我在等你们的回答!”关占一注视着荆建飞和王涛:“千万别勉强,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
“从来到福生庄的那天起,我们就没后悔过。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荆建飞和王涛对视了一下,语气坚定地说。
压在关占一心头的石头搬开了。
三个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一种力量、一种信念、一种责任在彼此间传递,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着坚强和自信。
蓦然间他们感觉到双肩不再柔弱,体内积蓄着一种力量,此时就是有千斤重担压在肩上,也会毅然扛起。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的心中也有梦想、有期待、有渴望、有追求。他们也梦想成为世人眼中的骄子,成就一番伟业。他们也期待学有所用,在人生的舞台上让众人注目。他们也渴望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军人物,叱咤风云。他们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更好的生活质量。
可他们知道,此时福生庄工区更需要他们,这里同样有梦想、期待、渴望和追求,福生庄工区已成为他们人生的舞台。
他们的选择让我钦佩,也让我看到了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更深沉、更长远的价值取向。
人生的舞台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命是否精彩,取决于是否认真投入地演好每一个角色。生命短暂,弹指一挥间,虽不一定能成为舞台的主演,但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我希望着也期待着,他们三个人在福生庄这个舞台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做人生的勇者、生活的强者!
天道酬勤!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山中的“世外桃源”(1)
四十五年前,这里的山容地貌引起著名地质学家竺可桢的兴趣,他对这条“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大黑河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研究。著名作家叶圣陶看到这一绝景,兴奋中挥毫命笔:“向晨一觉车中梦,万马奔腾过大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内蒙古知名作家谷丰登以这里为背景撰写了长篇小说《奔腾的大黑河》。这是什么地方?竟使文坛泰斗吟咏放歌,社会贤达驻足长思!这就是依山傍水的福生庄。一个大山中的“世外桃源”,一个流传佳话的地方,一个凝结情谊的家园。
绿树成荫,凉亭假山,花儿飘香,鸟儿争鸣。杏树花色正浓,白里透红,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墙边的两棵海棠树,娇嫩的绿叶中,一簇簇洁白如玉、薄如轻纱的海棠花盛开着,花儿挨挨挤挤,密密层层,开满枝头,沁人肺腑的花香叫人心醉,紫色丁香清新淡雅的芳香弥散在空气中。
这里是公园?是植物园?还是“世外桃源”?
都不是。
这里是福生庄养路工区。
第一次走进福生庄工区时,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以为自己走进了“世外桃源”。
没有想到,每天与钢轨打交道的养路工竟有如此细腻的情致。
没有想到,在这大山之中也会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没有想到,嘈杂工区里的职工们与众多鸟儿相处得这样融洽和谐。
职工们自豪地告诉我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他们应该自豪,这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他们值得自豪,这里的一树、一花、一草都是他们汗水浇灌的成果。
职工们说,刚开始“家”没有这么漂亮,光秃秃的没有树,没有草,也没有花,连鸟儿从工区上空飞过时都要绕开。有的只是外面刮大风,院内刮小风,天上下大雨,地上流成河。他们就自力更生,挖土填坑,硬化路面,养花栽树,修凉亭、建假山,建设美化自己的“家”。
职工们向我讲起原车间主任张永富带领大伙挖土填坑,铺路栽树的故事。
建福生庄工区的时候,地基、地面都是用山上的碎石垫起来的,院里挖不了两锹土就能挖出石头,根本种不成花草。
这没有难倒张主任,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把小院整个翻了一遍,把石头一筐一筐地抬出去,再把新土一筐一筐地抬进来。
买来果树苗和花籽,准备栽种时才发现,土的问题解决了,可水又成了一个大难题。当时工区没有自来水,每日的吃水全靠去村里老乡家挑。职工们休息时就轮流挑水,一担一担往回挑,一棵树一棵苗的浇,全浇一遍基本上需要一个星期。
当时工区小院里全是沙土,没有一块硬化地面,我们休息时想找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最为严重的是,外面一起风院内就尘土风扬。张主任又带着我们开始硬化地面。没钱雇小工,我们就自己干。只要休息有时间就铺地,没有要求,没有命令,没有规定,可大家都自觉地做着,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宿舍前宽不足五米,长二百米的路面,我们整整铺了一年。
听着他们的讲述,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放弃多少个休息日,他们已记不清,但记得第一颗果树抽芽的激奋。
磨破多少双手套,他们也记不清,但记得第一朵花蕾绽放的喜悦。
流了多少汗水,他们更记不清,但记得第一次听到鸟儿落在枝头上那清丽的啼鸣。
树栽活了,小院增添了绿色。。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山中的“世外桃源”(2)
花吐蕊了,小院增添了红色、黄色、粉色。
院内的树绿了、花开了,鸟儿也多了。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为寂静的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斑鸠和白腿燕也来小院筑巢,大家幸福地有点兴奋,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鸟儿们的家,让鸟儿和它们的子女们也能像养路工一样在工区里安家落户。
在这里我真实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最完美的和谐。
走进福生庄工区,我徒然感觉到和谐在这里随处可见。
职工宿舍干净整洁,整齐划一的床上摆放着“豆腐”块式的被子,让我感觉到仿佛走进了军营。每个床头都放着三两本业务、科技、文学方面的书籍。
荣誉室里既存放着五、六十年代养路工用过的木道尺、煤油灯,不同重量的钢轨样品,也有按照福生庄地貌、线路结构制作出的沙盘模型。抚物追思,你会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隧道从过去走向未来。
图书阅览室里有铁路局工会等各级组织赠送的图书1000余册。还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
福生庄工区因地势高,天寒风大,每到冬季,职工宿舍的后墙上便挂了一层厚厚的冰霜,职工们劳累了一天身心疲惫,再钻进潮湿的被窝根本睡不着。工务段领导看到后,立即在宿舍的后墙上增加了一层保温层。现在无论外面的温度有多低,职工都可以钻进温暖的被窝安然入睡。
夏季为了防止中暑,每名职工的床上都铺上了凉席,安装了电风扇。
点点滴滴中折射出的都是一种温情,时时处处展现出的都是一种关爱。
为什么福生庄工区可以6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为什么每一个来到福生庄工区的人都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