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存活与质疑-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葑疟蝗嘶ǖ慕谀浚谇杖松⒙淠恢剩潮闼狄涣骄湮弈蔚牡阕汉头凼蔚幕坝铩Р唬浚≡谘诙亮逯泄堆硬写�

  或许,自己连呼喊也算不上的只言片语,在人们沉睡的暗夜里,也只能是博得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远观与怀疑——类如午夜的醉汉,用近乎摇晃的身影浪荡在寂静的街头,随口谩骂着街道两旁炽白的夜灯。

  是的,错在于夜,而不在于灯!因为黑是夜的本色,灯只不过为了方便人们的行走而设置。所以人们狐疑不解,那也是理顺成章的事。

  如果真有宿命,那么任何乞求与渴盼稍稍改变一下现状的愿望,多会显得是一种可笑与天真的奢望。可事实上,宿命的枷锁并非牢固到如黑暗地狱的囚牢连虚无的灵魂也逃逸不了。

  在很遥远之前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跌宕起伏的风云突变,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赞歌。

  也于是,给予苟延残喘中的人们,某种苟且存活的微茫之希望。

  然而,我相信:不止我一人,还有许多人仍怯弱在只有枷锁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囚牢的宿命里徘徊叹息哀怨。

  这是一种可怕又可恶的思维恶习。

  可怕在于不敢打碎枷锁的羁绊,心甘情愿屈从于宿命的纠缠与摆布。

  可恶在于这条无形的枷锁只是人类自身无意间锻造却刻意永久羁押自身的胳膊腿脚伸缩舒张的自由。

  我不知道对于频繁发生的每一次人为灾难该说些什么,也更不知道对于在一次次的人为灾难中逝去的鲜活之生命赋予同情的哀悼还是给予悲愤的叱责?

  人若真有宿命,那宿命又是什么呢?

  人,生而平等,有权利自由地欣赏各自生命里绚烂的礼花所绽放出的盛艳与繁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普世准则,也是“五&;#8226;四”以来众多仁人志士不惜许以生命而追求的社会理想。可是,在泥沙俱下浊流滚滚的现实社会里,人,却被林林总总特权的等级框架严格地剥离成强势与弱势的群体——前者如西南原始密林里与瘴气为伍的蚂蝗可恶地吸附在后者的身上, 吞噬血液,至饱而脱落。

  宿命,是强者施加在弱者身上不幸的苦难与无谓的牺牲。

  尤其当生命里的礼花在绽放的刹那,被人掐住,戛然而止其绚烂——潸然而涕下,显然仅仅只是人类自身道义上本能的一种悲天悯人的颤动!

20。姑娘&;#8226;李鸿章与建行
近日,笔者有幸在某一作家的博客上看到几张中国名牌女大学伴老外的图片,其中有一张还伴出一个胖娃娃来。对此,笔者感慨颇多,也疑问甚深:其一,那漂亮姑娘,该不是人们想像中那种泼不出去的污水吧?!其二,那老外,是名副其实的“老”再加一个“外”,大约七十多岁,估计按国人的传统礼节,那姑娘该叫他一声大爷。暂且先别问,那老外是否有妻室儿女,日后会不会产生财产上的纠纷。可单从他满脸的皱纹与行将就木的身影, 敢于改革开放的姑娘们,有勇气生他的孩子,是否想过将来的后半生呢?

  于是,我们只能冠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美名了,否则,再也找不到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是呀,偌大的一家中国建设银行不也是这么做的吗?以极低的股价勾引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当然也有人把它译成:美国硬汉)的战略投资,让其坐拥建设银行近20%股权份额。众所周知,建设银行是中国金融界的四大“花姑娘”之一,其身价应该足可与当年出塞的昭君相媲美,在上市国内A股当天,国人以高于H股数倍的价格为其涂脂抹粉,盛装逛市——其场面的热闹与规模,绝不亚于美国银行的拥抱!可是呢?国人得到是伤心的冷屁股,而非给予美国银行的那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妖娆。

  于是,国人对手中尚有伟人头像的人民币,还能说什么呢?同样是资本,其价值却有着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而制造此种差别的人是谁呢?难道是人民币中那伟人的头像在作祟不成?——但伟人却好像在说,我早已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扔到黄浦江里了。

  因此,如果国人真要去追究这些差别问题,似乎要麻烦太多人了,甚至还要去挖掘历史时空隧道中的记忆,未免显得有点悲哀到痛苦的境地

  说实在的——如果盲目地排外是一种夜郎自大的狂妄自欺和一种不敢与人交往的自卑流露,那么盲目地媚外,在当下全球化的潮流中却可能不仅仅只是闹市里一次惊世骇俗的裸奔那么简单,却可能给一个国家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与自信心带来不亚于非典与爱滋病蔓延的恐慌性打击。

  也许建设银行缺的是美元,而非人民币,所以才把那双*的媚眼抛向美国银行!可是最近国家大肆购买美国国债勇敢义举却是以美元的方式火热地进行着!再一次证明明了我们缺的不是钱,而似乎是国家与民族的基因中被人根植了某种无法根治病毒。

  想当初敢于进行洋务运动的李鸿章被骂买国是因为在洋人的枪炮下为了国家的存亡最不得已的选择,那么而今那些高嫁给老外的女大学生呢?只能算是买身了。

  2008…10…1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1。新闻呼唤本真
新闻呼唤本真

  ——“妈的,又被屏蔽了!”

  在《南风窗》上有一篇厦大中文系教授谢泳写的《历史困境中的记者命运》文章,文中有几句颇值得思考,有个命题也似乎在无形中跃然纸上:言论自由在鲁迅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失缺!那么在我们这个新闻从业人员被以国家公职的荣耀光环所包裹并绑架的时代,什么又是言论自由呢?

  鲁迅生活的时代受到过各种各样的恐吓,但鲁迅的创造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不仅是鲁迅个人战斗的精神所至,也有一个时代总体的政治文化精神存在,至少现在人们有足够的证据认为,那是中国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时代,不然我们无法解释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家和学者是从哪里来的。同时,他还在文中写道: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作为言论自由的条件并没有完全丧失,这是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基本历史条件。

  因此,不是这个民族或者说这个国家的骨子里头,再没有诞生鲁迅式伟人的基因,而是因为没有诞生这种伟人的时代之气候与土壤——也就是说,倘若周树人先生处在当下这一时代,他也喊不出鲁迅那种响彻寰宇的声音。

  因而当下记者的命运,与谢教授文中提及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记者命运相较而言,似乎是更加注定只能是戴着时代的镣铐于历史的困境表演一回刀尖上的芭蕾,时刻担忧脚尖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巨痛以及随之而来的淋漓鲜血。

  我们可以从下面当代两位总编辑跌宕起伏而略显多舛的个人际遇中,感受到时代对待新闻的困境与悲哀,同时也会深刻体谅各大门户网站的编辑们有意屏蔽一些文章的流氓行为与暗自独享骂名的苦楚——毕竟还是小编辑,与网民那句 “妈的,又被屏蔽了”愤怒的话语相比而言,其编辑的岗位却是实实在在的,能提供一个人与一个家庭的生活所必须的茶米油盐,甚至基于此之上“无冕之王”所能拥有的其他更眩目的社会地位与荣誉。因而能有几个会做到如钱钢和章文一样的洒脱呢?在决定去留的关键的时刻,站在良知与道义的一边,对个人所任职的媒体岗位,挥挥手,仅仅带走属于个人的一片云彩——决不屈各种压力时刻捍卫新闻本真。

  钱钢是谁?一个完全靠自学自悟而成的新闻奇才,数度出任重要新闻媒体的要职又几次被免于其职。很多人知道他曾任《南方周末》的主编,少数人还知道他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第一任主编,但极少人知道他在央视威望甚高,在90年代中期曾加盟《新闻调查》,对央视这档节目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早年是部队里的一名通讯员,后为解放军报的记者部主任,30出头便写出传世之作《唐山大地震》,89风波后离开军报,开始了其动荡的体制外媒体生涯,先后参与创办和主持《中国减灾报》、《三联生活周刊》,后来由前文化部长王蒙推荐去主持《南方周末》笔政,2001年因报道出事被免职。

  章文何许人呢?也是一位被免职的媒体人士。在他个人凤凰网博客里自我介绍说——长在长江边,想作一位坚定、理性、高效的反对派,曾任《南风窗》记者,《中国新闻周刊》采访部主任,《新世纪周刊》副总编,新华社《环球》编辑部主任、主笔。但从另外的资料上获知,他是在2003年因《中国新闻周刊》所谓的“出事”而离职的。众所周知的,《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在中国大陆的众多媒体中是最负盛名的,是媒体中的铮铮铁骨者之一,不媚俗不惧权贵,只服从于新闻道德的本真。能与它们扯上关系的人,多数是具有民本思想,崇尚*自由,反对专制*。

  通过上述两例新闻媒体人士的案例,我们或许会惊呼:怪不得众多极具争议的新闻首先是爆炸在网路上而非刊登在主流媒体上!不是吗?去年的“俯卧撑”与今年的“猫跺跺”以及温州官员的集体房购案,均是网路上的杰作。以后网路上还会有如此地震般极具震撼的新闻吗?想必要问问主流媒体了!

  是什么力量把主流媒体在新闻播报的速度与题材选择上,推入与一种其一流身份不相称的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尴尬窘境呢?究其因,一句话:其心中没新闻!在新闻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天平上加错了砝码——领着体制内纳税人给予的俸禄站在权贵的一边为虎作伥,把纳税人的利益抛给网路上体制外芸芸众生来捍卫。

  于是,再来回味一下网民们的那句不雅的愤怒:“妈的,又被屏蔽了!”,似乎是对当下被热炒的国家*行动计划最热情的拥抱与欢呼。

  2009…4…18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2。统一的路究竟有多远?
统一的路究竟有多远?

  笔者今天在腾讯网上看到一篇《马英九否认放弃“主权” 称*了解台湾》的中新网访谈形式的文章,其后有许多网友的评论,但大致一看,不外乎赞马、疑马、贬马三种观点,可疑马与贬马的人数却超过赞马的——当然此种结果的出现,也不排除是腾讯网的编辑们对有些评论进行了一番所谓的审核才导致的。在此罗列如下几条有代表性的做一下点评:

  其一,疑马与贬马的。在置疑里裹杂着一种浓烈的贬损甚而威胁的火药味,属于典型的内战窝里斗口气。

  1.马英九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和大陆顶力关照分不开的,希望马英九能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中国人要求并不高,只要你那颗装满“统一”的中国心!!!。

  2.我对台湾问题的前景十分忧虑。 我真不知道。大陆13亿善良人们。是否会被当作青蛙放进温水锅里蒸煮!

  3.马英九是个笑面虎,是在利用大陆,此人很阴我感觉。

  4.不管你是那个娘生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一致对外,那才是爹的好儿子,如果那个在窝里斗或与别人勾结回来瓜分我这一亩三分地,我通通把你们给收拾了!!要不你们试试看???????????

  ……

  对持有上述观点的人,笔者很想一笑了之。

  因为台湾的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现状不是谁施舍了谁,更不是谁对谁手下留了情。其实大陆与台湾的均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内战遗留下的产物,是经过内战双方力量博弈后势均力敌谁也拿不下谁的结果,是遗留在整个民族脸面上的两块记录着窝里斗的巨大伤疤。

  因而当下的任务不是如何磨去一块伤疤留下另一块的问题。

  而是把留有伤疤的整个民族的脸面治愈成完好光洁的容颜。唯其如此,才可以堂亮地面对东洋人西洋人大谈国事与内政,否则还没开口,人家就知道你又再重复着窝里斗的调子,时不时地以此来要挟你,并在交往中作为从你身上捞取好处的筹码!

  可悲也可叹,六十年了,部分国人仍然无法从内战伤疤的阴影里解脱出来——紧紧地拽住马英九的衣领,用一种极端不安的困惑来审视他从对岸发过来的话语。

  真的,不论当初是谁先挑起内讧打起内战,也不论当初是谁被多数民众所抛弃……可是我们今天所看到是什么呢?两岸人民,一边在共产党领导下另一边在国民党领导下,日子过得怎么样呢?也许只有各自的老百姓最能说的清楚。

  物质上的富足是人生存的基本追求,但除此之外,还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