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受写高考作文,几乎肯定会不及格。最可笑的是,那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的意境与哲理,联系实际生活”写作文。考官大人什么时候容许你有“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的意境与哲理”呢?他早就告诉你:“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也就是说,他事先就帮你体会、领悟好了。他根本不会和你交换任何意见、征求你的认可,就大言不惭地说“使我们领悟到”云云。你已经被关进了这个“我们”的集中营:从选择哪首诗、诗的好坏,到寓意是什么,每个细节都严格地规定好了,然后让你按照这个格式去“体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3)
我不想过多责怪这位出题的考官,因为在北大中文系这样的最高学府就是这么训练人的。这不叫阅读,而是照本宣科。感情的标准化,实际上比思想的标准化更可怕。然而在我们这里,这倒成了“文学”!如果你这么讲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怎么会没有危机呢?
我因为养育着一个十岁的女儿,最近正在阅读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的《汲取的心灵》(Absorbent Mind)。蒙台梭利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大学之一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的第一位女毕业生,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她在那个时代读大学,颇有些“木兰从军”的味道。她对男性大学生和大学教育的观察和批评自然也是独具一格。她描述道,当时的学生都留着胡子,看上去十分威严庄重。但是,这些完全成熟的大男人们却被当作孩子一样对待。教授讲,他们听,做教授让他们干的事情,考试成绩不好还会受到训斥。而这些人恰恰是未来的医生、律师和工程师。他们的才智和经验将指导世界。可是,谁会放心去看这么一位仅仅是“合格”的医生?谁会把整个工厂的设计托付给这么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谁会让一位刚刚被准许开业的律师代表自己?这些年轻人花了多少年的时间在那里听别人讲话。但听别人讲话并无法把他们塑造成真正的人。只有实际工作和经验才能使一位年轻人成熟。这也是为什么一位年轻医生要在医院里实习多年,一位年轻律师要在专家的事务所里获得经验,一位工程师也要经过同样的学徒过程,然后才可能独立开业。不仅如此,因为他们在大学毕业时不具备独立开业的能力,要获得自己行业中的准入资格必须托各种关系,找人写推荐信,最糟糕的时候则是大量地失业。在纽约,你见到一大队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那里*,打着个标语牌:“我们找不到工作,饥寒交迫。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我读到这些文字时,还觉得她是在讲中国!所不同的是,她并没有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责任推给社会,而是坚持认为教育本身要为这种状况负责。大学教育,把20上下的成人当孩子看,让他们坐在那里几年乖乖地听讲。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怎么会指望社会雇用他们?实际上,恰如蒙台梭利用其一生的经验和努力证明的那样:对待一岁的孩子也不能这样。大人要认识到婴幼儿的大脑实际上比自己聪明(这一经验观察已经被现代脑神经研究所证实),要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大人只是在一旁协助,就像当助教一样。用她的话来说,是一岁的孩子创造了一个人的人格,而不是家长和老师强加于他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要让人的这种能动的自我塑造过程不断持续下去。
而我们的教育,则是从小就把这种人的自我塑造过程给打断,想方设法地摧毁人类的能动精神。中国的孩子能得到的最大赞誉就是“听话”。没有上学就开始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他们大多数从来没有到过黄河,更没有登上鹳雀楼亲临其境地感受过。家长和老师已经替孩子们感受好了,哪里用孩子自己去感受?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和老师总是诲人不倦地告诉孩子:这诗“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好了,这些还不够孩子消化到高中吗?感官如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不用就会萎缩。当大人从小就这样替孩子感受,或者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地感受时,孩子能动的感官就被闲置,就会萎缩,长大成人后就可能变得心灵麻木。 txt小说上传分享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4)
我们的教育并不会在这里停止。这种教育要摧毁的不仅是人的感受力,还有人的思想能力。家长和老师还要告诉孩子这首诗的“哲理”:“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到这里,孩子只能复述这些法定一般的“哲理”,自己的思想停止了。当孩子不用他的思维器官时,思维器官和感受的器官也就一同地萎缩了。
难道这不是我们的教育的一个生动的写照吗?让我来总结一下。前述的湖南高考作文题目典型地概括了我们的教育过程:我们的感受、思想从小就被标准化了,都是别人在替我们感受和思想。这种教育对我们的灵魂渗透得如此彻底,乃至教育者本身都没有知觉。湖南考题严格遵循着我们的教育模式,首先替你选择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诗,然后告诉你这两句诗“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完全排除了你另有所感的权利。接着,他不管你怎么感受和思想,强制性地说“它使我们领悟到”云云,好像你还没有投票他就宣布你已经让他代表你了。他后来帮你“领悟”的那一堆陈词滥调,则是你必须接受的“哲理”。应该说,在我们这个教育国度,能为湖南省出高考作文题的人肯定是该省的教育精英。我不好无限地推想,但是,以我们在中国教育体制中的经验,说此人属于中文系塑造出来的典型人才大概*不离十吧?如果我们的学生从小如此这般地“听话”,并一直听到大学毕业,他们能为社会做什么呢?
“听话”不足以塑造真正的人。这套传统教育体系的问题,被蒙台梭利在六十多年前就一语道破。不过,她所观察的当时的西方教育体系,也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从她的描述本身,我们就可以辨析出两种教育所培养的两种人才:一种是在教室里“听话”的唯唯诺诺的大学毕业生,一种是长期的实习所训练出来的称职的医生、律师、工程师。换句话说,她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两种教育的混合。一种是僵化的大学,经常生产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另一种是中世纪以来的学徒制,也就是实习制度。正是这种学徒制,把大学生产的不合格的产品再加工,把那些百无一用的大学毕业生训练成各个领域的领袖。可惜,她集中批判了当时的大学教育的无效性,但没有论述为什么大学毕业后当学徒(也就是实习)的经验会那么有效,以及我们如何从学徒制中寻求改造我们的大学的范本。
用学徒制来改造大学?这听起来如同用中世纪来改造现代社会一样荒唐。其实,在现代西方学术界,中世纪早已不是“愚昧”、“黑暗”的同义词,而被视为现代性的起源。事实上,大学本身就是中世纪创造的,其制度结构和精神实质非常近似于中世纪的行会。大学是中世纪给现代社会留下的最持久的遗产,乃至今天西方的大学比之中世纪的大学也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关于这一点,请读者参考本书第一章《大学的诞生》中的讨论。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5)
最近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叫《才能密码》,专门探讨才能的培养。此书我将在另一本专著中详细讨论,这里仅需要提及的是该书对中世纪行会、作坊中的学徒制的评价。1997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统计学家D*id Banks提出一篇论文,通过对杰出人物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数字统计,在整个世界史中界定了最为人才辈出的三个时空:公元前440—380年的雅典,1440—1490年的佛罗伦萨,和1570—1640年的伦敦。也许不少中国人会不服气,举出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可惜,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人口基数来看,诸子百家时代人才的涌现率比起这三个时空来还是太稀疏了。记住,这三个时空的时间段仅半个世纪多一点,空间上也仅局限于一个城市。其中,如果从统计学上比较人才密度,第一名则非1440—1490年的佛罗伦萨莫属。我们可以随便查查名人字典:布鲁内莱斯基(1337—1446)、吉贝尔蒂(1378—1455)、多那太罗(1386—1466)、阿尔贝蒂(1404—1472)、波提切利(1445—1510)、洛伦佐?梅第奇(1449—1492)、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琪罗(1469—1527)、马基雅维里(1469—1527)、拉斐尔(1480—1520)……你就数吧,这些还不包括那些领导欧洲工商业、贸易、金融的企业领袖。1440—1490年大致为两代人的时间,那时佛罗伦萨的人口仅在4万左右(中国的大学城海淀区的人口如今是350万上下),竟产生了如此群星灿烂的文化巨子,至今照耀着人类文明。
应该指出,D*id Banks对佛罗伦萨1440—1490年这一时段的界定,就像他对其他两个城市在时段上的界定一样,显然过于狭隘。在1440—1490年以外,佛罗伦萨前有彼德拉克、薄伽丘、但丁,后有伽利略。1440—1490年固然能戏剧化地显示佛罗伦萨的人才密度,但这不过是折射出整个城市长期的文化创造力和制度优势而已。无怪美国著名的佛罗伦萨历史学家Gene A。 Brucker这样写道:“每一个佛罗伦萨史的学生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社会如此有创造力,如此能够变化和创新?在这些世纪的所有意大利城市中,为什么是佛罗伦萨而不是米兰、热那亚,或威尼斯在艺术和学术上取得了最突出的成就?”一句话:为什么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对这些问题,历史学家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释,但很难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才能密码》则在承认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因素,那就是手工艺作坊中的学徒制。上述那些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几乎都是在作坊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恰如Gene A。 Brucker注意到的,佛罗伦萨虽然文化繁盛、人杰地灵,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一流的大学。自14世纪以来该城一直试图建立自己的最高学府,可惜办办停停,始终不成气候。所以,大学之外的制度就更值得注意。
根据《才能密码》的分析,手工艺作坊造就了佛罗伦萨的天才。在作坊中有严格的等级。那些学徒的技艺是从最基本、最低级的地方开始:混合染料、准备画布、磨雕刻刀具等;然后逐级上升,所学的技艺也越来越复杂。这一学习过程,和学校里讲大课、灌输理论不同,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动手来完成。这是一种以解决真实的问题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