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元梦(完结)-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13马道婆支招赵姨娘 暗箭伤贾珠命归西1

    到了赵姨娘小院里,彩云向赵姨娘介绍了马道婆的身份。

    赵姨娘倒还客气,叫小丫头倒了茶上来。然后道:“阿弥陀佛,我正想找一个你这样的活菩萨呢。你是菩萨面前的人,佛法应是明白的。我这环哥儿这几日不大好,大夫请了不少,药也吃了几大碗了,却还是这个样子。你看看,可有什么讲究没有?”

    马道婆便道:“赵奶奶把少爷抱出来我看看。”

    赵姨娘便叫彩云把贾环抱了出来。

    马道婆装模作样地在贾环头上用指头画了几画,口内又嘟嘟囔囔持诵了一阵,便说道:“这下好了,不过是一时的灾星罢了。”又向赵姨娘说道:“奶奶哪里知道,你们这些大家子孙生得娇贵,生下来就要吃些苦头,要经历三灾八难呢。躲过了三灾八难,才算成人了。”

    赵姨娘本就烦恼,一听这话,心中越发加了慌,忙道:“这可怎么好!这三灾八难如何免脱?”

    马道婆道:“这个倒也容易。你只替他多做些因果善事便罢了。我们庙里的净藏如来药王菩萨,就专管疾病邪祟。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虔心供奉,便可永佑儿孙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冲撞之事,无病无灾。”

    “不知怎么供奉这位菩萨?”

    马道婆道:“这个倒也不值什么。不过每天香烛供奉罢了。”

    “怎么供奉?每天得多少香烛?要多少钱?你明白告诉我,我真心要做这场功德呢。”

    马道婆笑道:“这倒也不拘多少。只是随自己心愿施舍罢了。我们庙里好多王公贵族大户人家供奉。有一月二十两银子的,有十两银子的,也有几两几钱银子的。还有一些小门小户的,几十几百钱也使得。都是自己一个心愿,量力而行,诚心就是了。”

    赵姨娘叹一口气道:“我也想多多地供奉一些给菩萨,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那每月的月钱只二两,加上姐儿和哥儿的也只六两。他们两个的用度也大,那些丫环婆子也是势利眼,平日里没一点小恩小惠,架子端得比祖宗还大。自己的哥哥也不成材,常要拿了钱家去。你说,这么下来,我还能剩几个钱?只是这环哥儿是我的命根子,不能不供奉菩萨的。这样吧,我也比不得别人,我每月给你五百钱,在药王面前给我环哥儿上了供。将来他好了,也是你的功德。”

    “阿弥陀佛,赵奶奶诚心敬佛,环哥儿将来是一定有出息的。到时,你就跟着享福了。”

    赵姨娘冷笑一声:“会有什么出息?那屋里有两个哥儿,如何才能轮到我们环哥儿?老太太眼里只有那两个,何曾正眼瞧过我们环哥。一样的孙子,那心也忒偏了。将来这份家业,哪轮得到我们分?便能分,能得到多少?”

    马道婆笑道:“这么大一份家产,便拔一根汗毛,也比我们的腰粗。便分不得几成,也尽够奶奶吃用一辈子的了。”

    赵姨娘道:“倒也不在分多分少上。我只是不服这口气。”

    马道婆便不以为然,笑道:“你要真不服气,也不是没法子。便那屋里有两个,谁能保准他就长得大?”

    赵姨娘见她话里有话,便放下身段,从柜子取了一双新鞋,几件衣服,两件钗环及几百钱,道:“这钱就拿去帮环哥儿到菩萨面前上供吧。这鞋是我的活计。衣服是去年新做的,上身才一两次,要是你看得起,就拿去。我也没什么可孝敬的,只是一片心而已。好歹,以后也常来坐坐,我便在这府里也有一个可说话的人,遇上些难事,也有一个可以出出主意的人。”

    马道婆见赵姨娘倾心相交,也得拿出点手段来,便道:“我倒是听说珠大少爷不大好呢。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前些日子重些,成亲后反倒好些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马道婆哼一声,笑一笑,才道:“你可别说他得病的原因你什么都不知道。”

    “这倒是听说了。好像是与东府的蓉大奶奶有些不清不白的关系。那蓉大奶奶原来就在我们府里住过,想来就是那些日子和大少爷好上了,老太太好像也有那个意思把她放到大少爷的屋里。只是后来东府那边和她父亲说定了,老太太也无法。那边府里成亲,这边就病了。想来就是那相思病儿吧。”

    “这倒是了。男女的相思病是最要命的。如今这边这人的病好一些,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禁不得一点风吹草动的。我倒听说,那边府里蓉大奶奶不大规矩,与她公公有些不清不白呢。”

    赵姨娘一听,便来了精神,道:“可不是吗。这我倒也听说了。更奇的是,前天刚小产了,下来一个成形的胎儿。只是你想,那蓉哥儿才多大,那能就上身让他媳妇生孩子呢。”

    马道婆笑道:“这话就是了。如果这话让这边这人听见了,心里会怎么样?这话我也不多说了。大的除脱了,小的也不难炮制了吧。我来这边也这半天了,该到老太太那里去了。她留我吃过饭再走呢。”

    说完,便把钱和衣服、鞋都包了。赵姨娘便叫一个小丫头捧了包袱,跟着马道婆去贾母上房。

    赵姨娘亲自把马道婆送出门外,才回到自己屋里,坐在炕上想着马道婆的话,怔怔出了半天神。

    且说贾珠在李纨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大有起色,偶尔也会在李纨的陪同下出去走走。他心里对李纨也颇为感激,感念于李纨的温柔体贴,心中含愧。晚上便也略尽绵薄之力,二人这才水rujiao融,行了夫妻之实。

    这日贾母和王夫人等都来看过贾珠,带来了好些时鲜的果点,看着贾珠吃了一点,才放心。又勉励了李纨一番,这才迤逦离开。

    这起人刚走,赵姨娘便来了。

    贾珠刚躺下。李纨听赵姨娘来了,只得迎出来。两人就在外面屋子说话。

    赵姨娘道:“大少爷可好些了?”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13马道婆支招赵姨娘 暗箭伤贾珠命归西2

    赵姨娘道:“大少爷可好些了?”

    “谢姨娘记挂。他好些了。今儿还吃了不少老太太带来的蜜蒸酥酪呢。”

    赵姨娘见李纨满脸喜色,脸带红晕,心里便有些明白,悄声道:“大少爷身子骨还行吧?都能传宗接代了?”

    李纨一下子羞红了脸,又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只得低头绞着衣带。

    赵姨娘见此情形,心里暗恨,却又脸上带笑地说道:“大奶奶可得小心自己的身子,这可不是玩的。说不定就有一个小东西在里面了呢。”说到这里,那声音便大了起来:“哎,告诉大奶奶一件奇事。东府蓉大奶奶前段时间小产了,下来一个成形的男胎,把那边珍大爷和大奶奶急了个半死。这倒不奇,奇的是蓉哥儿那样小,怎么就能让他媳妇怀上了呢。这可不是一件天大的笑话吗。”

    李纨见赵姨娘说起这个,心里便不大喜欢,正色道:“姨娘,这话可不能乱说。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事别人说还得拦着,更别说自家人说了。以后这种事,姨娘也别在我这里说,还是请别处去说吧。”

    赵姨娘见李纨说出这样的话,便有些坐不住,自说自解说了两句话,才讪讪地走了。

    李纨见赵姨娘走了,便走到里面,看一看贾珠睡着了没有。

    这一看,那一颗心便突地沉了下去。只见贾珠胸前满是血污,嘴角还在不断地涌出鲜血。她不禁失声大叫:“来人哪,快来人哪……”

    一时间,府中人人忙乱,个个惊心。人喊马嘶的,一路飞奔把太医请了来。

    太医诊了脉,到书房坐定,沉吟良久,才道:“大少爷这病来得凶险。病人身子原本就弱,前儿老夫还特意叮嘱过,不能让他劳心费神,不然后果难料。如今又激动心神,这样看来只怕难好。老夫也就尽尽人事,开个方子,取了药煎了吃吃看,若是明日能醒过来,便还有一线希望。否则,就该预备预备了后事了。”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这话,头上便如焦雷炸响,心神俱乱,泪流不止。守在贾珠床边,看着喂了药,心神不宁地候着。

    等了许久,贾珠也没动静。大家心里都慢慢凉了下来,一屋子的人也都饮泣抹泪。

    因为大夫说还得看一晚上的情况,王夫人把贾母请出去,让她先回去歇息。

    贾政进去看了,知道已是不济事了,出来便吩咐贾琏赶着把一应物事安排着,事情出来也只这一两天的工夫了。

    李纨流着泪请王夫人也先回去歇息,等贾珠醒了,自然会派人请她来。

    王夫人本来身体就不好,又伤心过度,也觉撑不住,只得回去了。

    元春和王熙凤等一直守在贾珠的屋子外。

    等了一晚上,贾珠仍是不醒,且又添上了手足痉挛的情状,双眼直往上翻。

    李纨和元春、熙凤都心中着慌,又不敢自主,只得派人去请老太太和太太。只一片刻,贾母和王夫人也都赶来了。一看贾珠的情形,王夫人先就忍不住哭出了声。贾母也不禁泪如雨下。

    碧月、纤云等人虽不敢放声哭出来,却也偷偷抹泪,一边还得忙着服侍病人和李纨等人。

    不到一柱香的工夫,贾珠便一瞑不视,撒手西去了。

    顿时,屋里屋外哭声震天。

    贾琏忙着指挥府中人役,布置停灵,换灯笼,挂白幔。

    一时间,贾府里人来人往,乱哄哄人哭人喊。

    外面的事务由贾琏主持着,但里面就没有人了。

    王夫人因丧子之痛,自然无心管这些事。虽然王夫人知道王熙凤和元春联手,仍可以主持里面的事,但她也想到,毕竟王熙凤只是她的内侄女,还没嫁入贾家,元春也还只是闺阁小姐,先就在各诰命夫人和各府太太奶奶们面前过多露脸,只怕会惹来非议,所以只得请了尤氏来帮着料理。

    尤氏想着自己能力有限,无法主持这么大的场面,又叫秦可卿帮着她一起料理。

    秦可卿本来前段时间小产,养了一段时间,身子刚有起色,却又惊闻贾珠病逝的消息。刚一听到这个消息,秦可卿正与贾珍和尤氏一起吃饭,她心如刀绞,却又不敢在脸上露出来,只能借故整衣,到自己房里,支开了丫头,一个人才敢流下泪来。

    不想荣国府又请尤氏来主持大局,而尤氏却又把她拉上。这下,秦可卿心里各种滋味都全了,却也不得不忍着心痛强撑着支应荣府的事。

    也亏了她在贾府住了那么长一些时日,跟贾母和王熙凤等人学了不少接人待物的本事,她性子本就和顺体贴,上上下下的人都心里服她,乐意听她调派。并且,到贾府来的各位夫人太太奶奶们也没有不夸她懂事能干的。

    秦可卿在理事之余,也偷到贾珠灵前狠狠地哭了一场,也算是略尽了了两人之间的情分。在她心里,贾珠死了,她的心也死了,她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一天一天挨日子罢了。

    贾母和王夫人本也知道贾珠的死跟秦可卿有一定的关系,见她来荣府料理,心里并不痛快,只是她也知道尤氏并不知情,把秦可卿带来帮着理事,也不好说什么。后来见她把事情办得妥贴,心中才算有点安慰,心里便也不那么心存芥蒂了。

    尤氏见秦可卿给她长了脸,也是满心高兴。回家对贾珍说起,贾珍心里更是高兴,把秦可卿更是捧在手心,吃穿用度无所不用其极,各种珠宝首饰,更是每天换着花样地赏给秦可卿,家中大小事务也就顺理成章地交给了秦可卿,儿子贾蓉倒在其次了。这都是后话,不提。

    贾政是个古板的人,想着贾珠一无功名二无子嗣,不好摆出排场,只吩咐贾琏一切从简安排。

    但贾母想到贾珠还有岳父家,过于简单让李家面子上不好看,所以仍吩咐贾琏一应执事不能少。

    出殡这日,四王八公仍搭了祭棚,还有一些朝中大臣前来相送。一时间车来车往,白花花塞满了道路。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13马道婆支招赵姨娘 暗箭伤贾珠命归西3

    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到了铁槛寺。寺里主持领了僧众出来,把灵接入寺内,做起法事来。

    做过法事,王夫人、邢夫人便要回城。尤氏和秦可卿还得支应族中守灵内眷,不能回去。元春和王熙凤是平辈,按理守灵。

    贾母和李纨都不宜送殡,一直在家呆着。

    那铁槛寺通夜做法事,不得清静。女眷们另有歇处,随行的丫头婆子们连日劳累,都东倒西歪地睡下了。

    元春和王熙凤把秦可卿叫去,一处歇着,陪着秦可卿流了一夜的眼泪。先是说到贾珠,后又说到自身。

    秦可卿哭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