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苏夏姥姥家隔壁院子里,走出来一个拄着拐杖的颤巍巍的老爷爷,他一步步挪到门前,喊道:“浩浩啊,你的电话。”
曹浩头也没回的问了一句:“谁的啊?”
“是个女孩子。”曹浩爷爷艰难的回忆,然后道:“叫王……王,王小燕!”
“……是王海燕吧。”曹浩的冷汗唰就下来了,立刻说:“爷爷你就说我回家了,不在!不在!”
“什么?”曹浩爷爷耳朵有点背。
“曹浩说他一会儿就回过去,让您先挂了。”苏夏赶在曹浩开口之前喊道。
“哦,知道了!”曹浩爷爷又拄着拐杖回屋了,隔着院子,苏夏都能听到他大声的对话筒说:“浩浩说他给你回过去!”然后“啪”的一声,曹浩爷爷挂电话了。
曹浩的表情瞬间变的好像多日便秘上不了厕所一样,难看极了。他用手指指着苏夏,结结巴巴的说:“你,你……”
“我什么?”苏夏无辜的眨眨眼,反问道:“你爷爷家电话王海燕也知道啊,啧啧啧,简直是太出乎我意料了。”
“那是她硬跟我要的!”曹浩哭丧着脸说:“小辣椒一样,我才不要那种女朋友呢!”
“小辣椒多好啊,冬天吃着暖和。” 苏夏挑眉看着在自己面前呆立着不懂的曹浩,道:“不去回电话?不怕她找上门来?”
曹浩得意洋洋的说:“怕什么啊,她又不知道我爷爷家在哪儿。”话刚说完,就看到一脸微笑,表情要多和蔼有多和蔼的苏夏,顿时结巴了:“你,你不会,不会那个吧……”
“哪个啊?”
“就是跟她告密。你不会吧……”曹浩的表情看起来很忐忑。
“当然会了。”苏夏摊手道:“谁让她是我好朋友呢。所以,要想不被找上门来,快点回电话去吧。”
曹浩话都来不及说,扭头一溜烟的进了爷爷家院子。
面前顿时空无一人,苏夏一边感叹着曹浩的速度,一边在心理琢磨着:王海燕这妮子追他到底是有多可怕?还是用了什么非常手段,不都说女追男隔层纱么,怎么现在感觉着,曹浩躲她跟躲恐龙似的?
嗯,要讨论。这个问题,晚上回去打电话,要深切讨论一下。
苏夏看完了好戏,转身回院子,正准备跟姥姥告辞回自己家去,就看见姥姥坐在椅子上,用一只手揉着太阳穴,皱着眉头好像非常难受的样子。
“姥姥你怎么了?”
赵元荣闭着眼睛,揉着太阳穴,缓了一会儿才说道:“去把我屋里,柜子底下第二个抽屉里的止疼片拿来。”
苏夏赶忙去拿药,顺便倒了杯水,然后才回来,将药递给姥姥,看她就着水一口吃了,才问道:“姥姥你头疼?是不是有什么病了?”
“老毛病了,脑袋里面一抽一抽的疼。”赵元荣歇了一会儿,才觉得好受了点,睁开眼睛跟苏夏说道。
苏夏心理一个“咯噔”,连忙问道:“除了头疼还有什么?胸闷气短么?”
在苏夏的记忆里,姥姥就是在她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脑袋突然很痛很痛,因为平时也没其他的病,所以以为是受了风才会头疼,吃了点药就睡着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又去干活,累着了,到快中午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送到医院以后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医生才说,姥姥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要马上做手术。当时姥姥已经半身不遂了,手术完了之后生命是没有危险了,但是剩下的岁月却已经不能再行走,只能在床上过一辈子了。
所以一听到姥姥身体不舒服,苏夏就紧张的厉害。
“这个倒没有。”赵元荣说:“没事,我歇会儿就好了。”
“不行,去医院检查检查吧。”苏夏想起前世姥姥身体得的病,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先兆。“头疼不是小毛病,可能跟里面哪根神经连着呢。咱们去医院拍个片吧。”
“不去不去!”老人都不喜欢医院那地方,赵元荣更是如此,不是生重病或者去探视人,平时连路过都不会路过医院。“我这毛病都好几年了,不是什么大事。我不去医院。”
两人的争论引来了在自己屋里做活计的纪九凤,她知道了苏夏和婆婆争执的原因后,对苏夏说:“估计可能是今天早上她在院子里搬了一两个小时的煤球的缘故,可能受了风所以头疼了。”
“不行,一定要去医院检查。”苏夏非常坚持:“姥姥你年纪大了,头疼有可能是大病也有可能是小病。如果是小病我们当然庆幸,但是如果是大病,以后再发现我们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可是赵元荣实在是讨厌医院,怎么说都不肯去。苏夏心里着急,只能跑回屋子里,打电话跟妈妈告状,并且在电话里稍微夸大了一些事实,告诉母亲“姥姥这阵子一直头疼,都好多次了,我让她去医院检查一下,她就是不肯去。”
沈素梅一听就着急了,马上让苏夏把电话她舅母,苏夏把纪九凤叫了进来,纪九凤接了电话之后,沈素梅让她带苏夏姥姥去医院做做检查,并且说钱她会给,不让沈国强夫妇俩掏一分钱。纪九凤勉强答应了。
有女儿发话,赵元荣虽然不乐意去医院,也没拒绝女儿的好意,答应去医院做下简单的检查。苏夏和舅母两个人骑着自行车,纪九凤带着赵元荣,三个人去了离家门口最近的市第二人民医院。一路上赵元荣都在抱怨苏夏的“多管闲事”,还说自己去医院走了一趟,回家后大概要倒霉三天。苏夏只是听着,也不反驳,然后笑着告诉姥姥:这叫防患于未然。
到了医院之后,挂了号,然后做了脑部B超、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又去了专家门诊那咨询了一下。老医生对比着检查后的一些单子看了半晌,推了推眼镜,说:“去做个血液检查吧。”
赵元荣被吓了一跳,紧张的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老医生不肯说:“你去做个检查再说吧。”
三个人马上奔向血液科,取了手指上的血液化验,又等化验单子等了半天,单子出来之后拿着单子去找刚刚那个专家。老医生看了一会儿单子后,说:“高血压加动脉粥样硬化。幸亏你来医院检查了,不然的话,以后万一出个意外,你就危险了。”
苏夏紧张的问:“会造成什么危险?”
老医生推了推眼镜,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相互离不开的并发病,你头疼,就是因为脑部血管的问题。现在症状还轻,看不大出来,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一旦并发,就是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最轻的就是顽固性高血压。”
赵元荣心惊胆寒的用手抚了抚胸口,问:“那既然是提前发现了,是不是吃个药就好了?”
老医生说:“吃药也行,先输几天液再回家吃药好好休养也行,你们选吧。”
赵元荣想了一会儿,说:“那……吃药吧。”
“先住几天院吧。”苏夏提议道:“输几天液再回家吃药,我觉得这样稳妥点。”
赵元荣犹豫着。苏夏看向舅母,希望她也说几句话,没想到纪九凤也是举棋不定。她想了半天,问苏夏道:“如果住院,那个……”
她还没说完苏夏就明白她要说什么了,马上道:“我一会儿去给妈妈打电话,让她来医院。姥姥,咱们先去办住院手续吧。”
赵元荣终于点了点头,然后脸色难看的盯着儿媳妇看了几眼,就站起身,由苏夏搀着出去了。纪九凤跟在后面笑着说:“我是说家里面事情多,妈在这住院,我一会儿安置好妈你就得回家看看,给娜娜打个电话交代事情,让她早点回家给国强和辉辉做饭。”
办好住院手续,拿着医生开的药单,苏夏让姥姥先在病房里坐会儿,自己和舅妈一起去窗口取药。到了窗口一结账,光第一天的药就要一百多块钱。苏夏自己身上是没带多少钱的,只能看着纪九凤。没想到纪九凤身上只带了五十块钱,两个人在窗口傻站着,里面的医生不悦道:“你们取不取药啊?不取就先在旁边等着,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苏夏默默无语的跟医生说:“把药单给我吧,一会儿我们再来。”
拿回了药单,苏夏也没看舅妈脸上尴尬之极的脸色,说了句:“你去病房陪姥姥吧,我去给妈妈打电话。”然后自己去了外面公话亭给母亲打了电话,让母亲带钱来。半个小时后,沈素梅拿着钱包急匆匆的赶过来了,两人取了药又回了病房,看着护士为赵元荣输上了液,才算是闲下来。
赵元荣一看纪九凤先回来,沈素梅和苏夏后来又风尘仆仆的拿着药进来的这样子,就知道儿媳妇肯定是没带够钱,说不定还丢了脸。心里叹了口气,赵元荣对纪九凤说:“你先回家做饭吧,别让国强和辉辉回家后饿着了。我这有夏夏和素梅呢,今晚上你不用过来了。”
纪九凤推辞了半天,走了。她刚走,赵元荣就对沈素梅说:“我就希望娜娜和辉辉长大后别学他们妈这个小气刻薄的样子。”
沈素梅说:“大嫂就是抠了点,其他的也没什么。”
赵元荣又数落了几句儿媳妇的不是,然后突然笑着对沈素梅说了今天来医院后医生说的话,又夸道:“今天多亏了夏夏孝顺,非让我来医院检查检查,这一检查就检查出了毛病!否则的话,真要等病发了后我才知道后悔!”
苏夏腼腆的笑着。
39
39、Z城偶遇 。。。
在苏夏的记忆里,姥姥得的病恰巧就是由中风引起的脑部疾病,本来好像是不太重的,但是后期护理不当,加上用药不正确,引发了偏瘫,在床上一躺就是十几年,吃喝拉撒睡全要人照顾。好在几个儿女都是孝顺的,舅舅沈国强夫妇看顾着老人,并雇了一个保姆,沈素梅姐妹三个每月都给老母亲钱,当做母亲吃药和日常的消耗,所以兄妹四人之间相处还算和睦,并没有大的矛盾出现。
虽然偏瘫不至于要人命,但是半边身子不能动弹,做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帮忙的感觉,真的跟个活死人差不多。赵元荣在得病的最初几年,不止一次的掉泪,说“恨不得死了才好。”到后来见儿女都孝顺,孙辈们也都健康成长,才算是没那么伤心了。
但是每天只能呆在家里,偶然出行一次都要兴师动众,连洗个澡都要好几个人帮手。姥姥最初得偏瘫的那几年家里人偶尔还推着轮椅带她去街里转一转,后来市区越见繁华,交通日趋堵塞,姥姥几乎是几年都不曾见过市里的模样了。苏夏陪伴了姥姥几年,深切的了解姥姥的这种感受,所以在这辈子,说什么都不想要姥姥再次得上偏瘫这种病,然后在床上躺一辈子。
实话说脑中风这种病并不是能够预防的了的,它不像是其他的病,可以提前检查出来并且通过手术或者吃药来解决他们,要想不中风,只能在平时少累着,多注意身体。苏夏虽然劝的姥姥虽然住了院,也吃了药,但是却不能说以后就不会生病了,只是减少了一些这种几率而已。
但是比起莫测的危险,家人能够知晓它们的危险,并且进行预防,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起码就算有最坏的情况出现,大家也不会慌里慌张的,可以最快的进行最稳妥的治疗。
十二月底,苏夏与全校其他九名复赛入选选手,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开往省城Z市的大巴。复赛同初赛一样,是笔试,不过题目更加刁钻复杂而已,而且复赛在省城举办,由专门人员监考,比初赛更具公正性一点。
A市距离Z市,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为了能够让学生们休息好,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最佳状态,学校领导嘱咐带队老师,他们在考前一天的下午去Z市,在那里住一天,第二天早上考完试之后再坐车回来。大巴是学校的车,酒店学校也订好了,只是吃饭是学生自己解决。
同时从A市赶赴Z市的,还有市第二初中等其他学校的参赛人员,不过自古同行是冤家,市一中一向高高在上,为其他学校所看不惯,所以他们别说结对同行了,相互之间还瞒着各自的情况,像是深怕自己学校的机密被打听了一样。
其他学校防着市一中,市一中也防着其他学校。市一中师资力量雄厚,平时学生们月考、复习用的卷子习题册都是本校老师自己编写的,老师们按人头发给学生们后,一般都会一再叮嘱:遇见其他学校的学生,千万不能将卷子和试题给他们!有的老师还这样对学生说“其他初中的学生有了你们的习题,如果他们考的好了,你们上好高中的几率就低了!所以学校发的资料千万不能外泄!”诸如此类的情况,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所以当市一初中的大巴行驶在国道上,司机猛然瞅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