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我的乡下岁月-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腋盖赘脑斐尚氯恕J堑模椒改芨脑欤ㄆ涫闭继厣馊空椒福┯遗梢彩悄芨脑斓摹!

  这就是那时人给组织上写信的统一格式,战战兢兢,言不由衷,又意气难平。八亿人只要给公家写过信的,都是这种党八股。

  这信的中心目的就是要求重作结论。已经改造了18年,毛泽东思想威力无比的能力哪里去了呢?这是我在出身包袱重压下哼出的一声不满。它意在提醒当权者们不要把人整倒之后就忘了。提醒他们,当他们在整一个人时,受害的绝不止一个。类似的信,我后来还写过多封。即使离开农村后,1977年还给省委书记毛致用写过。这样的信今天看来没什么值得一提的,甚至枯燥乏味,低首下心,不惜自戕,但那些年代,就这样的信,搞不好都会说是心怀不满。不但影响我,还要影响爸爸,说他抗拒改造。所以我通篇都经过字斟句酌,既不能留下把柄,又要达到目的。还要留下底稿,以防有人算后账。它们没有产生效果。但我相信,它一定对决策层产生过影响,因为当时敢写这样信的人肯定不多,但在后来为右派*的文件中有很多句子或事例就是我那些信讲过的。它代表了当时这种人的思想,也算得一种民间的呼声。

  书薇要走了。以前她跟公社干部没有任何瓜葛,临走前却送了段布料给李镇长。一方面表示谢意,另一方面可以理解是为我。但书薇的这一做法也许给李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不是她贪图什么东西,而是她从书薇的这一做法中看出书薇是个重情感的人。既对她也对我。因为以前书薇跟她接触并不多,也从不求她。在我们离开农村几年后李出人意料地托人送东西到湖拖给书薇。可见她也是个重情感的人。以前跟李交往多得多的人,离开牛鼻滩后好像没人得过这种礼遇。2002年书薇等一伙知青重返牛鼻滩,去看她。因没见着我,她有种担心,怕我们终未成眷属。知道我是有事没来,她才把她的担心对书薇说出来。我知道,她的担心含有更深的意味。那是一种歉意。想想她为刘越凤费过的苦心,你就能明白。其实那能全怪她吗?

  七月十五日,中午,我把书薇送到牛鼻滩船码头。她乘船走了。我目送轮船离开牛鼻滩,到看不见为止,顿时茫然若失。我们相识六年多,她是我人生旅程中认识的最重要的人。这回是真的离开了。我不敢细想,这样的离别对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待续  78、尴尬救人

78、尴尬救人
78、尴尬救人  

  第二天我赶到上林,参加双抢。种禽站对我够照顾的。在此之前尽管生产非常忙,仍然给了我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事奔波。我必须面对现实,继续在牛鼻滩生活下去 。

  双抢搞了20多天,帮吴婶在上林做饭,每天是两头不见亮。好容易结束,接着我又到鸭棚放了一个月的鸭。

  我白天在鸭棚,晚上回站上。

  有一天,我在鸭棚吃饭,回得晚,天黑了。我到食堂打水洗澡。食堂门紧闭。我去找吴婶开门。但她家的门也是紧闭的。就不去叫她了,跳到白小河洗冷水澡算了。正在河边洗,忽听得她家一屋小孩惊慌失措地大声哭喊。我赶紧穿好衣裤,往她家跑。她家房门洞开。李支书拖了一张板车停在门口。红湘不在,只有一群小的。我问怎么回事。支书不跟我说话,进屋去了。红云告诉我,她妈妈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我一听赶紧进屋。这时支书已经把吴婶扶起,搬到床上。她牙关紧咬,嘴角潽出白沫,双目紧闭。她身上盖了床单,地上扔着几件湿衣裤和一个打翻的木盆。

  李支书仍不理我,在找衣给吴婶穿衣。我一看情况不好,知道下面自己应该做什么,就扯了床棉被垫到板车上,再返身进屋跟支书一起抬人上车。然后是我拖起板车,快步往公社卫生院跑。支书跟在车旁边,扶着她不滚下来。还好,卫生院才3…4里路,很快便到。我们把人抬下车,李支书的妹妹就风风火火的赶到了。她是附近大队的赤脚医生,立刻就找卫生院相熟的医生联系。支书就不让我再守在卫生院,要我回去,说,没事了,你走吧。相当坚决。他一路没跟我说话,这时候才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不是有点碍事了?恭敬不如从命。我回去了。

  站上还住了两户人家,周围也有小河口大队的两户人家。但是今天很奇怪,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帮他家一把。刚才吵声那么大,不会听不见的。第二天我又去了鸭棚。打听得吴婶因抢救及时,没事了。我问同样也是住在站上的老唐,昨晚的事他知道不。他说知道。我说,那你们怎么不出来看看呢。他支支吾吾。最后要我去问云芝,他说她最清楚。

  原来支书一直疑心老婆跟镇上供销社的什么人相好。昨天,支书到芳洲去了,中途有事,同云芝一起回站里。比平时回得早。正好镇上的那人来了,同吴婶坐在食堂,说也有、笑也有、亲也有、热也有。李支书虎着一副脸走进食堂。那男的见势不好,很知趣地走开了。支书是把老婆拖到家里去的。进屋两人就吵起来,吴婶打死也说跟人家屁事没有。支书只是不信。越吵越烈,摔了东西,拍桌打椅。邻居都听到了,只装听不到,虽是大热天,各家关门闭户,小孩也喝住,无人肯做声。吵了好一阵,以为都累了,安静下来。这都是白天的事。哪晓得,过一阵,等天黑,女的到厨房门后,摸了个瓶子就喝,是她家油木桶的桐油,就闹出前头的事来。

  幸亏白天的事我全不知情,我要知情,我也不知我会怎么做。

  这件事过后,李支书始终不跟我提起。但他是以他的方式向我道的谢。两天后,他安排我出差回趟长沙。这趟差本可以叫我去,也可以不叫我去,平时都不叫我去,是鸭师傅的事。今年派个鸭师傅同我一起,押运一批鸭去省外贸。走时他嘱咐我一声,到家多住几天。

  书薇走后,我还一天没休息过,早已是身心疲惫,在家休息几天正是求之不得。

  但我走后支书家的这件事并未结束。事情传到镇上,供销社的这人也是个人精,几天后打发自己堂客,炖了一罐汤,提了到卫生院看吴婶。吴婶当着那堂客的面,把李支书骂个狗血淋头。李支书自然觉得气量不能比个堂客们低,就声不做气不吭。才知道吴婶确实一身清白。据云芝说,吴婶跟那个供销社的,就是平时买点板油,扯几尺布,开个后门的关系。我这才知道吴婶脾气暴烈。看她平时待我是体会不出来的。

  待续  79、秦岁芳遗孽债泪断湖乡 txt小说上传分享

79、秦岁芳遗孽债泪断湖乡
79、秦岁芳遗孽债泪断湖乡

  从长沙回来,是九月份了。在常德到牛鼻滩的船上我跟一位到公社来招工的师傅同路,他是某电厂的。我一路跟他搭话,想找机会,让他收我。结果了解,他是有对象而来的。要招的这人真令人想不到,叫秦岁芳。秦岁芳这次能招工走,我既替她高兴又替她难过。招工师傅对我说,秦岁芳很可怜,在农村结婚了,又离了婚。她父亲在某电厂。单位搞个指标给她,专门招她的。

  秦岁芳的事,我听说过。她是中途从别的县转到我们公社来的。一个人单独在一个生产队,所以她和公社知青多不相识。我也只是听说过她,没见过她。但是她和当地干部社员的关系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她一来,大队就安排她管广播和守电话。住也住在大队部。

  那架电话装在她住的屋与大队公事屋的墙壁当中,是在墙中掏个洞,使两边屋里都可拿到电话。公事屋旁边是打米机房。打米的是个农村小伙,叫老鸦。他晚上睡在公事屋。墙上有那么个洞,两人晚上说话就跟在一间屋里差不多。在这么间屋里,青年男女难免不想入非非。时间一久,便做出那事来。后来,秦岁芳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得不登记结婚。但她坚决不让老鸦家办喜事,她怕张扬。这在农村根本办不到。为了躲喜事,她一气冲回了家。家里人气得个发昏章第十五,坚决不认这门亲事。秦岁芳把孩子生下来,在家里人逼迫下,回了趟乡。把孩子扔给老鸦就走了。老鸦家的苦难从此就开始了。大队知青都看到,老鸦带着这个没娘的孩子,一把屎一把尿的艰难,这是知青欠下的孽债,同情是偏向老鸦的。

  可是今天招工的人告诉了我不为人知的另一半。秦岁芳离开乡里后,并没有回家,她到了她姐姐家。哭昏过好几回,人也恍恍惚惚有了幻觉。姐姐看她这个样子,害了怕,告诉父亲,让父亲接回家的。父亲回去后就给老鸦寄了400块钱,这在那时的农村也算笔巨款了。并且答应帮他抚养孩子,这才让秦岁芳心里稍安。但她感觉没脸见人,不愿再回乡里来了。

  招工师傅这么说了后,我又觉得秦岁芳也挺可怜的,跟原来印象中的她不太吻合。就对招工的说:“她挂牵孩子,把孩子抱回去不就行了,自己带嘛。”招工的说:“那就不能招工了。你要工作还是要孩子?”在招工师傅看来,这问题简直不用考虑。

  站着说话不腰痛。事情不到自己头上难得体谅。我不再做这样轻巧的道德裁判了。只对师傅说一句,你要去大队见到老鸦,问他要张孩子的相片吧,带回去给她。想孩子的时候看看相片也是个安慰。其实那年月在乡里这孩子有不有相片都是个问题,我这份口头温暖十有八久是没送成的。

  待续  80、事情正在起变化

80、事情正在起变化
80、事情正在起变化

  这节的小标题是1957年人民日报著名的社论,吹响了反右的号角。而我现在说的是纠左。

  九月底,大姐到常德出差,来看我。我们一起去看了住在我隔壁的公社龙(副)主任,他以前找爸爸看过病。龙主任跟知青有很多交往,是一个很有能力,看事情看得远的人。他爱人是负责公社一片学校的老师。我和大姐来看她,使她想到她这一片的白小河学校正缺一个初中老师,便想到了我。大姐走后不久,陈老师通知我去学校教书。

  但是我能去教书也靠了李支书的帮忙。因为农村是集体合作办学,白小河学校的教师不该种禽站派,该另一个社队企业桑园派,我必须调出种禽站,关系转到桑园才行。本公社内调进调出没什么手续要办。我在牛鼻滩总共转了四次点,手续好像一次也没办过。人到新单位报到,它就接受了。而桑园我连人都没去,也不想去,它太远。桑园在大河对岸,与汉寿县毗邻,而白小河学校却在种禽站这边。那会造成我生活的很多不便。李支书一再讲,小成就住在站里,不要搬了,愿意到食堂吃饭还到食堂来。后来是我不好意思麻烦吴婶做饭,才不去食堂的。因为那食堂平时就我一个人,好像是为我专开的。自己弄个煤油炉凑合,住就一直住在种禽站。结果我一直到离开牛鼻滩,才在最后一刻去过桑园转粮食关系。

  教书是一门非常好的职业,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一行。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渐渐安下心来。

  没过多久,莽莽突然从长沙来。她带来了好消息:现在又有新政策,家里多个子女下放的可以照顾招工一个。街道已经报了她的名字。她回乡下等候招工的人来。等了近一月,这消息才成为事实。莽莽29岁总算有了工作。

  莽莽下乡跟我到一起,受到的损失比我大。这七年蹉跎岁月,快30岁她还没有工作,没有户口,没有对象,没有钱财,最可怕的是连青春也没有了,一无所有,不堪回首。我跟她不同。我经历的周围环境纷繁些,等一切过去后,我把它当作磨练,也就释然了,更何况这里有我最宝贵的回忆,装在脑袋里,拧一把,洒落的是一地珍珠,点点滴滴都很珍贵。阿弥陀佛,她总算可以离开了。我们这个铁板一块的家,由她撬开了一条缝。

  待续  81、有人来看我

81、有人来看我
81、有人来看我

  莽莽走后不久,有一天,公社通知我说父亲单位来了两个人,叫我去镇上的旅馆会面。我总想像不出这两人是来干什么的。莫非又有什么好事?这两年承蒙龙颜大悦,我们由黑五类升格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是个见之于各种报刊、文件的公开正式的说法。你千万不要以为这狗屁不通的名称是相对于“不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而说的,(这个称呼倒从没用过,公正地说,还没蛮横到这程度。)“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可能是相对自来红说的。自来红不必教育,生下来就是龙凤。现在把我们称作“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实际间接肯定了人一生下来就分两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