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鉴赏辞典-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闪ⅲ鞍淄贰币咽潜厝唬谑窍缕舫小袄牒蕖薄ⅰ鞍淄贰保浴俺σ讯希崮咽铡笨罚∏橥侣叮晕藓睢5备星槿绾樗┓ⅲ寰鲆磺械谭赖氖焙颍遣豢赡芎睢⒁蛭灿貌蛔藕畹摹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明知行人已走到远山的那一边,凝望已属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辛弃疾向来被称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而这首词,却写得如此深婉!任何一位伟大作家,其艺术成就总是多方面的,其艺术风格也是多样化的。(霍松林)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清新俊逸即兴之作,可见热爱生活意兴洋洋生气勃勃。《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山上有鹅湖,稼轩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

  这首题在酒店墙壁上的小令以描写农村风光和一般农民日常生活为主,声韵欢快,运笔轻灵。一本小序作“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可见所写都是眼前实景。如一首田园抒情诗,使人嗅到雨后田野清新泥土和庄稼的气息。首句写所见,感发生命的春天融入巨细──平原和小小的野荠菜花;雨后新耕的泥土上落下群鸦,好象它们也蒙受了春天的神秘律动。“多情白发春无奈”,词人在这美好的“闲适”中莫可奈何的烦恼心情,无意识领域的压抑。“晚日青帘酒易赊”,小酒店的青旗颇富吸引力,酒易得但真的陶醉却并不容易。──话一露头却卡住了,顾左右言他。叶嘉莹女士所谓“欲飞还敛”、“闲而不适”。

  下片又转入欢快自然的农村生涯。农民精耕细作,见缝插针,牛栏近旁的一点隙地也种上了桑麻。忽然闪过一个人影,是一位青裙白衫的农村妇女经过,趁养蚕前的闲空走娘家吧?语气亲切,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

  宋代农村生活的一段珍贵录像。(李文钟)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这是一首描写征途生活的小令,约写于1177年。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篝”,行军用的竹制水筒。尘土扑面,征途遥远,挂在身边的竹筒里的水也逐渐减少乃至用完了。起始两句,写出征人行军途中的劳顿,可知此时马乏人累,疲惫不堪。“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后两句写路途景物,是行军人眼中所见。周遭是数不清的层层山峦,全被树木野草覆盖,一个“碧”字,说明此时行军人是置身于绿色的海洋里,而山野中那些不知名的花儿格外娇艳绚丽。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上片写景,淡笔素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山野行军图。

  下片侧重写行军途中的情景和作者的思绪。“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戎装的战士清晰可辨,战马在萧萧鸣叫,迎风飘扬的战旗已经越前面的小红桥,这三句写的是队列前进的情景。不难想见,此时作者是骑马走在队列的后面,所以才能清楚地看到行军的战士和队首“旌旗”的方位。“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虽然辛弃疾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但写此词时,正是辛弃疾“春风得意”的时候,有机会为国效命,他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因此这个“愁”字应理解为他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正因为这样,他只顾聚精会神地思索,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抑或是用力过猛,抑或是打在什么东西上;写得极传神,极形象。

  同一时期作者写的另一首《鹧鸪天》中有“二年历遍楚山川”的句子,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这一时期奔走劳碌的情景,与本词意境相近。这类词都很清新,有生活气息。(王方俊)

          鹧鸪天
       黄沙道中即事   
          辛弃疾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黄沙道,又称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辛弃疾住在带湖的时候,常常经过这里。困居于上饶带湖这个小天地中的几年,他的生活是寂寞的,思想是苦闷的,一些寄情于山水的词作,便是这期间创作的。

  上片写景,勾勒出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春日山野景物画面。“句里春风正剪裁”一句,造句奇特新颖,“句”,通“勾”,弯曲之意。“句里春风”,极写春风柔和,随着山形弯转吹拂;“正剪裁”,用拟人手法,说春风如能工巧匠,“剪裁”着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春风到处,万象更新,草木向荣,自有妙不可言的景象,“溪山一片画图开”,这“画图”便是春风“剪裁”的结果。后二句写在这美好的大自然中活动着的人和动物,“轻鸥”、“荒犬”、“野妇”,禽、兽、人的活动给这“一片画图”增添了勃勃生机。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又有山间的生活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正在闲居的辛弃疾,已经开始走出书斋,接触了新鲜活泼的现实生活。

  过片之后,先写象征美好品格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松、竹枝叶上的残雪尚未完全融化,但其枝叶已经苍翠欲滴,煞是引人注目。单凭这一点,它要与那“疏梅”争芳斗妍。这里暗喻当时主战派的首领韩侂胄与主和派的斗争。“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琼瑶”,美玉。“琼瑶明指点缀松、竹的晶莹的雪花,暗喻朝廷中的忠臣良将。“蹴下来”,说的是这些人遭受贬谪。公元1194年韩侂胄罢免了右丞相赵汝愚引进朝廷的朱熹的“侍郎”职务,次年赵汝愚的相位也被免去,接着把他逐到永州,辛弃疾也因为与赵汝愚关系密切,做了他们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接连受到贬谪。韩侂胄力主抗金,这是辛弃疾赞成的,但对他凭个人的好恶排挤一些贤能的人,深为不满,“毕竟无才思”,实际上是辛弃疾对韩侂胄的看法。“蹴”字用得很生动,暗含韩侂胄把许多有才能的贤德之士“踢”开之意。

  这首小令既赋物又言情,写自然景物曲尽其妙,同时又含蓄地在其中寓以深意,其艺术价值是很高的。(王方俊)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送别词是词里一个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笼罩全篇。辛弃疾的送别词,却多立意不俗,又总是超出常境,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

  词开篇即述离情。唐代诗人王维有七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以为送别。李东阳《麓堂诗话》曰:“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通称《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这里把送别场面凝缩成“唱彻”(唱毕)而“泪未干”,展示出形象的凄苦情状。一接却正话反说:“功名余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张华《答何劭》诗:“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视功名为“余事”,或者说“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会真如凤毛麟角。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的《鹧鸪天》词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簇拥千军万马,突破重围渡江投奔大宋朝廷,固是爱国壮举,又何尝不是为了功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在封建社会里,是互相联系的。换言之,只有“达”,才能“兼善天下”。所以视功名为余事而劝加餐,处于“国仇未报壮士老”(陆游诗句)的具体历史情况下,这里旷达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激愤,是反语,是色荏内厉的。前结“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引宋征壁语)。而“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这样,把行色的凄凉况味,推上一个高层次。

  下片宕开,从久远的历史长河来作论述:“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哀?聚会才使人欢乐吗?无论“离”,无论“合”毕竟都是个人间的事,它们只是“今古恨”的一种,言外之意是国家的分裂,人民的苦难,较之个人的悲欢离合,是更值得关注的事!用“只应”诘问句更力重千钧。后结仍扣紧送人题意:“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江头风高浪急,十分险恶,但哪有人间行路难呢?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引《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今不存。南朝·宋·鲍照有《拟行路难》十八首(一作十九首),多述个人不为世用,或针砭社会现实。这两句托意深刻,正应辛弃疾的身世遭遇并包容如今带湖闲居种种生活的体验在内。一首五十六个字的《送人》小词,写得这样内蕴丰富,寄情高远,绝少“黯然销魂”情绪,“英雄感怆,有在长情之外”(刘辰翁《辛稼轩词序》),由此词正可悟出。(艾治平)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此带湖闲居之作。鹅湖,山名。在铅山县东北。本名荷湖山,有湖,多生荷。东晋时龚氏于此蓄鹅,因名鹅湖山。碧水白云,长松夹道,为当地风景胜地,稼轩词屡谈及此。

  鹅湖归来,病体初愈。“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躺在临水房间的枕席上,渐感微凉;室外飘浮在水上的云烟到黄昏都消散了。“冷欲秋”,一因病弱,二因夏秋之际季节的转换。“晚来收”,知云烟白天尚飘浮水面,傍晚之时反而更晴朗了。在另一首同题之作中云:“翠木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烟霏雾霭消失净尽,蓝天碧水,带湖又是“千丈翠奁开”了,这时映进眼帘来的是一幅如画一般的美景:“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艳丽的红莲相互偎依,全像喝醉了酒;白鹭不鸣不动静悄悄,准是独自在发愁。“浑”,全或满之意。陈师道《山口》诗:“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相依”而“浑”,见红莲之多,遍布水面。点缀以倦归无言的白鸟,景幽色美,一片宁静。或说风摇红莲是动态──即使如此,也是此时有声似无声。从这联无声、有色、形美、气敛的工稳对仗中,映现出诗人此刻身与物化,神凝世外,为自然美景所陶醉的心态。明人沈际飞评曰:“生派愁怨与花鸟,却自然”(《草堂诗余正集》)。“生派”而“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