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食中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跳墙这道菜用料比较珍贵,将鱼翅、鲍鱼、鱼唇、海参、鱼肚及鸡鸭鸽蛋等荟萃一锅,食物众多,烹制费时,是一道价格昂贵的菜肴。成菜特点香味浓郁,肉质软嫩,滋味异常鲜美,回味无穷。其卤汁醇厚,汁浓味鲜,甚至被誉为“天下第一汤”。
  名因其菜,菜借其名,多年来,佛跳墙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道名菜。和尚虽助了佛跳墙一臂之力,却未见沾得一分荤腥,依然过着清苦的日子。传说中倒是有一位贪馋的猴子,享尽了人间天上无数美味,虽然本性顽劣,然保着唐僧历经磨难,取回真经。这又是一般的和尚所不能达到的“修行”了。


“武夷留香”香醉人(图)



  武夷留香是用当地优质糯米作原料;用清澈山泉酿制而成;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次瑶池的蟠桃会上;铁拐李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赐的“仙酒”;却抱出一坛从武夷山民家讨来的家酿米酒;咕嘟咕嘟地大喝起来。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处飘溢;众仙们便纷纷丢弃“仙酒”;来抢铁拐李的武夷米酒。铁拐李看着酒快被抢光了;一怒之下;便把酒坛从天上扔下;不偏不倚落到了幔亭峰上;酒汁从岩石渗入了九曲溪;那醇厚的酒香;连溪中的鱼、天上的鸟都被陶醉了。
  从此山民们便把此酒称为“武夷留香”。
  武夷留香醇厚;甘甜、香气馥郁;醇度适中;刺激性少;越陈越香。据科学分析;它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糖类、脂类等营养;适当饮用;有畅通血脉、消除疲劳;促进食欲的作用。

  前来武夷山视察的李先念、彭真等中央领导人品尝此酒后曾说:“武夷留香;余味满口;不愧是武夷一绝。”十月白米酒是武夷山民间“土宴”中常用之酒;由于酿于农历十月十日;故称“十月白”。它营养价值高;能活血舒筋。
  


素菜名品丰月沉江(图)



  此菜为南普陀寺的素菜名品。说起其名,还是我国文化界名人郭沫若先生所定。1962年11月24日,郭先生僧夫人于立群来南普陀寺。中午,寺院以素菜招待郭老一行。他品尝后十分高兴,当他品尝“当归面筋”这道菜时,见圆形汤碗中半浮半沉,半是面筋,半是香菇,如半轮月影沉于江底,便为其改名“半月沉江”。接着,又为寺中的菜单进行文字润色,还赋诗一首日:“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人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自此以后,此菜也身价倍增。

  


闽南名吃蚝仔煎(图)



  此菜又称“蚝煎”,为闽南名小吃。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盛产鲜蚝的时节,这期间在厦门等地的大街小巷的饭店、摊点上均有蚝仔煎供应。关于此食的来历,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善良的土地公公希望世上人人富有,都能过上好日子。但土地婆不同意,她说若是人人都富有,自己的女儿出嫁时谁给抬轿子。为此,她“要让富的富顶天,穷的无寸地”。天下的穷人多,都恨透了土地婆,听说土地婆最不喜欢吃蚝肉,于是人们便在她诞辰这天专做“蚝子兜”(即蚝仔煎的前身)供她,以示报复。于是,闽南人便渐渐有了吃蚝仔煎的风俗习惯。

  


福州名吃扁肉燕(图)



  传说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中富有,闲来无事,便想着吃喝玩乐。一天,他让厨师给他做些没吃过的好东西,厨师琢磨半天,想出一种:他将猪瘦肉捶打成肉泥,再掺入适量的淀粉,擀成薄片,切为小方片,包上调好的肉馅,煮熟后又配以高汤。御史一吃,鲜香嫩爽,连声叫好。忙问厨师是何吃食,厨师还没给它起名呢,见其形扁如燕,便随口答曰“扁肉燕”。开始,扁肉燕由御史家传入当地的大户人家,以后逐渐传到福州,并成了福州的名小吃。当地有“太平扁肉燕,老少都喜欢”之说。其食法也有多种,可包馅煮食,可切丝配菜煮食,可配鸡蛋煮,可配肉丸煮等等。



四川:川菜香飘天府国(图)



  川菜源于四川、重庆地区,是中国最著名的菜系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四川、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境内江河纵横,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素称“天府之国”,为川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闭塞的交通,长期的自然经济状态,加之湿热的气候,使川菜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独特风格。
  川菜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封建社会之初,川菜即已处于启蒙时代。经两汉、三国、两晋之后,川菜已具雏形;大唐盛世,两宋文明的培育,已使川菜的烹饪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锦官城东多水楼,蜀姬酒浓消各愁。群来忘却家山道,劝君莫作锦城游。”足以说明当时成都饮食业的发达。明末清初,辣椒的传入,又为川菜风格增添了最浓重的一笔;到清代中后期,川菜已以其鲜明的特色播香于海内外。
  


麻辣添香重庆火锅(图)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也许就是火锅的雏形吧。《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中国陶瓷史》中介绍的“樵斗”,是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温食,可能是暖锅的原型,东汉的墓葬中已有出土。北齐的《魏书》中载,“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可能是当时火锅一类的炊具。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火锅的“五熟釜”,锅中分五格,可调五种味道,很像现在的“多味火锅”。1984年,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了一幅墓葬壁画,画中绘三个契丹人席地而坐,围着一个火锅,有一人在涮羊肉,画上有桌,桌上放着两个盘子,还有酒杯、酒瓶、羊肉块等,描绘的是我国辽代人涮羊肉火锅的情景。
  真正有记载的是宋代火锅。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浸油)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烹饪理论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有记载。当时除民间食用火锅外,从规模、设备、场面来看,以清皇室的宫廷火锅为最气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单上写有: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锅具形式已有双环方形火锅、蛋丸鱼圆火锅、分隔圆形火锅等。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中国火锅之最,详情《清代档案史料丛编》有载。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重庆火锅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火锅。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他写道:“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的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
  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
  另外有一种说法,说四川火锅起源于川南江城泸州,且有证据:重庆火锅较集中的地方是小米滩,据说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这食欲便沿袭下来,传至重庆扎根,并渐丰富,成为川人特有的美食。
  四川人喜食麻辣,口味很重,本不易为外地人所能接受。然而奇怪的是,近几年,人们对辣椒的热情普遍上涨,辣椒的地位扶摇直上,红遍全国。借此东风,重庆火锅得以大行其道。不知其中原因何在,气候使然,还是身体机制使然?不过辣椒作为火锅调味品,确有去腥解腻,压抑异味,增加火锅汤卤香味和提色的种种好处。除辣椒、火锅调味原料还包括花椒、郫县豆瓣、豆豉、醪糟、胡椒、黄酒、鸡精、泡辣椒、姜、蒜、冰糖等,可以看出其中辛辣之物占很大比重。按锅底论,则可分为全红油、鸳鸯、滋补、酸菜鱼等种类。其中鸳鸯火锅系为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为基础,两者合并的新创火锅,它的锅灶设计别致,像一个太极图形,给火锅增添了不少文化韵味和饮食情趣;而两种汤卤又可满足食客不同的口味,所以近年来大受欢迎。
  外地人颇以能食重庆火锅而自豪,仿佛能吃辣也是一种本领。这大概是人类好勇逞强的天性使然,国外不是还有吃辣椒比赛吗?可是同样是重庆火锅,外地的繁衍品决不如本宗辣得够劲。出于经营上的考虑,许多火锅店在外地开设分店一般都迎合当地人的口味,火辣程度大大降低,甚至连名称都改了。比如在广东被叫做“火窝”或者“打边炉”,毫无雄壮之气。所以能不能吃辣还得到重庆去检验。
  重庆人对火锅的喜爱程度简直就是热恋,一心一意不能自拔。遇到不开心的事,吃火锅来抚慰;生病了,吃吃火锅,吃得大汗淋漓,百病皆消。火锅让重庆人热血沸腾、豪气冲天,在火炉前化干戈为玉帛,同仇敌忾。重庆人讲义气想必是由于火锅的原因。这种火热的气氛恐怕外地人很难适应——吃一口说不定辣得掉眼泪,坐一会儿好像蒸桑拿。
  重庆火锅确实并非人人消受得起,一些有慢性病的病人尤其要慎用。火锅汤中含有很多钠离子、钾离子,对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无益;调味料沙茶酱、辣椒酱对胃肠刺激大,胃肠病患者忌用。身体健康者食用时也要注意肉类和蔬菜的合理搭配,吃完后还应补充一些水果。
  抗战时期一些曾在重庆居住后移居到台湾的同胞,在离开重庆数十年后,仍然忘不了重庆的火锅。他们多次在台湾的报刊上发表怀念川味火锅的专文。有的称当年由怕麻竦到习惯麻辣,再到喜欢麻辣是川味火锅入门的“三部曲”。有的人还写下当时流行的一首小诗:“朝天门、楷杷山,火锅小汔店,伴我八年度磨难,饭菜麻辣香,雾都印记难消散!”几十年都还念念不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川味火锅”,可见火锅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大。
  近年来,重庆的火锅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在制卤、用料、吃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毛肚火锅”已经成为重庆最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


入蜀必吃回锅肉(图)



  这又是一道川味菜肴。川菜是如此横刀立马于当今的餐饮业,攫住千千万万人的胃口,乃至每当我在大脑里搜索记忆中的美食时,它们便自动报上名来,让人无法避而不提。写回锅肉,还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它的名气之大,甚至需要以地理概念来解释——“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这并非耸人听闻的说法,在我的经验中,确实有这种情况。
  十多年前,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到成都游玩,一路在火车上颠簸了几十个小时,我们的胃大大亏空。下车后,安顿好住处,我们打听了小吃街的所在,杀奔而去。到了那里,也不管酸甜苦辣,各样小吃连吃数碗。没想到回去之后,朋友上吐下泻,而后整整一个礼拜卧床不起。再进食时,非商店的食品一概不吃。与他恰恰相反,我感觉胃口好极了,每天满街转悠,寻觅形形色色的吃物。不过只有吃性没有记性,到头来仅只记着两样:龙眼包子和回锅肉。离开成都市,朋友甚为懊丧,连连说,等于没来过成都。瞧,不正应验了开始的那句话。

  曾经有位南方朋友,吹嘘做回锅肉很拿手,并常常买来材料为大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