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间房就在主人房的旁边,里面已经放了一张书案,还有几个书架。架子上摆了几卷书,不过,大部分地方是空的。她们走过时,大嫂这样说道。
“是嘛。很明显巨君是要把这里作为他的书房的。呆会就让他们把书搬到这里来。”
王母也看到了。
“没允许他们到处乱跑,他们可能一直呆在前厅里,没敢到里面来。”
王氏为他们说道。
走了一圈,大家对房子感到很满意。王氏内心兴奋,就说是不是应该摆酒席宴请亲戚,与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大嫂觉得这也是个好主意,从乡下出来,应该和亲戚们见见面。
“我们还应该搞个请帖,弄得漂亮的,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到长安来了。”
大嫂补充道。
但对媳妇们的提议,王母却是摇摇头。她明白儿子不是个爱铺张的人,除非有必要的原因,比如,象他们要离开委粟里,感谢一下多年的乡亲,否则,他是会生气的。
“这个,等巨君回来问问他再说。”
母亲的慎重,对王氏是一番提醒,她们做事不能光想到自己的开心。事情总是关联着的,那怕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做了也可能会对王莽产生影响。因此,的确是要慎重的,不能是坏的影响的,王氏对自己说道。
王莽傍晚才回家,比她们期盼的晚了一点。
“我们都等你一天了。”
王莽进门时,王氏第一句话就这样跟他说的。
王莽对她笑笑说:“我总不能不办事呀。”
向楼护交差时,楼护就对他说,刚到长安没多久,早点回家为好,安顿一下,初到一个陌生地方,家里人会特别牵挂的。王莽只是嘴上同意了楼护的意见。但人还是到部队驻地里转了一圈,他有些不放心,自己新任职没多久,在岗上呆没几天就离开回家,现在回来,不到办公室里坐一会,不看看士兵们的操练,总有些不踏实的感觉。当然,亲人的牵挂,是让人内心温暖的。
“我们到长安来了,要不要请亲戚们来吃个饭?”
吃饭时,王母跟他谈起了早上媳妇们提出的建议。
“这个……”
王莽之前倒没想过这个问题。有重大喜事,和亲戚们分享一下,做个见证,是满好的。但只是搬个房子,似乎不必要。
“妈您觉得呢?”
“请亲戚们来聚一聚,大家见个面,是蛮好的。不过,这要花一笔费用,似乎又没必要。”
他们身上的钱并不多,但还有许多事情要置办,这也是个重要问题。
王莽想了一下。
“就不要了吧。”他说:“象大伯母,三叔、四叔他们,过几天我就去拜见他们。”
“或许,我们首先应该去拜见太后?”
王氏插了一句。
“哦。对。我们是应该先去拜见太后。”
王母同意说。
“那什么时候去?”
“明天吧。”
“明天?”
“明天去。”
王母肯定地点点头。
“我们怎么能怠慢了太后呢?应该马上就去拜见太后。”
“但不知太后明天是否有空。”
“不要紧。如果她明天没空,那我后天再去。我们应该感谢太后的。”
“那我明天陪您去?”
王氏说。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省得你们碍手碍脚呢。”
王母是个敢做事的人。丈夫早死,锻练成她敢拿主意,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作风。
第二天一早,王莽仍是回驻地去。天大亮后,王母就自己一个人步行到东宫,长安她来过几次,路是认得的。到东宫门前,城楼上的侍卫早注意到她,还不等她靠近,就在城楼上大声叫问: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快点离开。”
王母就回答说:“我是成都侯王商的二嫂,射声校尉王莽的母亲,今天是想来拜见太后的。请通传一声。”
侍卫听了她的自我介绍,转身通传给太监,太监便入宫报告。太后王政君和外甥水衡都尉侍中淳于长说着话,神情凝重的,听到太监的通传,开始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明白是二嫂来了,神色才和缓下来,也露出高兴的样子,即下懿诣宣王母上殿。
王母随太监到殿里。
“拜见太后。”
她向太后行礼说。
“二嫂不必拘礼,这里都是自己人呢。”
太后高兴地对她说道。
“二舅母好。”
淳于长向她行礼说。
“子鸿也在呀。”
王母回答道。
“二嫂。你来的正好。我正想和人说说话的时候你就来了。”
“托太后福气”
王母说。
“我们是前天晚上半夜到的。”
“路上还好走吧?”
“好走。反正我们也是躺在车里面。走着走着也就睡着了。”
“呵呵。这倒也是。我其实怕坐车,路不好的话,颠簸得厉害。”
“那是呀。”
王母嫁到王家时,太后还没出嫁。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当后她们两姑嫂的关系,还是满好的。
“我带了一些家里的土产来。”
王母说。
“噢。那可太好了。这个菜干好吃。熬了汤好香的。”
太后高兴地叫起来。她拿起菜干,放在鼻子下闻了一下。
“对了。就是这个味道。一眨眼好多年没回去,但这菜的味道我依然记得。”
王母看着她,仿佛就看到她姑娘家时的模样。当然,几十年过去,她们都老了。
“不过,你们这回出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再回去了吧。”
“感谢皇上和太后的恩典,我们一家老少都搬了出来,还说不准会不会回去。其实,我们都没这个打算了。”
“那老家的房子呢?”
“都卖掉了。阿莽说,从此以后尽心力为皇上把事情办好,也不用想那么多。”
“阿莽就是懂事。”
太后说道。不自觉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都该向巨君学学才对。”
太后对淳于长说。
太后这么说,淳于长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的样子。
“哎哟,太后,子鸿也是很能干的。巨君要多向他学习才对。”
王母说。
“我不是说他们不好,我是希望他们学学巨君那种做事总是有认真考虑的作风,他们常常就是冲动。做事会计划,这才是真本事,光靠冲动,那是做不成大事的。”
“谨遵太后教诲。”
淳于长说。
“做事要有头脑,要能够把事情做好,王朝才有希望呀。”
太后语重心祥地说。
“二嫂,你不知道呀。最近皇上沉浸于*,这让我很担心。他不仅迷恋赵飞燕,还把她的妹妹也接到宫里来了,整日和她们淫乐,我是担心他会因此把朝政荒废,误国误民,愧对了天下百姓,也愧对了列祖列宗。”
“但皇上宠爱妃子,这是人之常情,祖上也这样的,并非过错嘛。”
王母劝慰太后说。
“最可恨还是富平侯张放,把皇上带坏了。”
王母因为对事情不了解,没有敢接话。
“这个事情。子鸿,你得好好想个法子出来。我不能再让他留在朝庭里继续迷惑皇上了。他一定得离开。让他离开皇上。离开长安,让他到别的地方去。”
太后继续说。
“太后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做好的。”
淳于长回答道。
刘骜登基时已成年,自登基以来也表现得很有作为,王政君从不想干预朝政,但这一回,她担心儿子会因为女色而荒废朝政,如果成为像纣王那样的人物,那真是无颜面对天下。她明白当男人为女色迷惑时,恐怕10头牛也难以拉回头。如果现在再不打住,那将来会是怎样的,她都不敢想像了。所以,得尽快把张放赶出朝庭。
“我也不是反对你娶小妾,我只是想提醒你们这些年青人,不要沉迷于情欲中,要有所节制,不能耽误正事了。”
“谨听姨娘教诲。”
淳于长说。
“子鸿要娶小妾了?”
“是呀。”
太后说。
“那恭喜呀。”
王母说。
“新娘子是谁呢?”
“是许皇后的妹妹许靡。”
“这好呀,又亲上加亲了。”
“希望舅母到时来参加外甥的婚宴。”
淳于长邀请舅母说。
“一定。一定。这样好的喜事,当然是要参加。”
“子鸿,你先回去吧。我还要跟你舅母说说私房话。”
太后对淳于长说。
“好的。”
淳于长行过礼后便告退而出。
一眨眼,进宫也40多年,那曾在委粟里生活过的小姑娘,早不存在了。不过,听到王母前天才从委粟里出来时,勾起太后心中的一些回忆,便留下二嫂谈谈委粟里的人和事。
王母告诉太后,她曾认识的一些人,许多已经不在了,有些故世了,有些离开了。生命生生不息,更多的是她不认识的人。不过,虽然有许多人她不认识,但年轻的一辈,还是听说过她的故事。因为老一辈的人,尤其在夏日乘凉时,就爱讲讲太后在年幼时的趣事。
“呵呵。”
太后笑了一下。
“孙大哥还在吗?”
“还在。他现在是里长了。孙大叔也在。”
“是吗?那他现在年纪应该好大了。”
“是呀,大家都叫他孙太公,是孙家人最长辈的了。我们来之前还请他一起吃饭。他还能吃大半碗,身体满好的。”
听闻自己认识的一些故人的事情,想起自己做姑娘的时候,太后不禁有些伤感,眼睛也湿润了。
“他们都要我转达他们对太后的祝福,祝愿太后万寿无疆。”
“他们真是很好的人。”
太后说。
王母想告退,但太后留她吃过午饭后才走。
晚上王莽回来,王母跟他谈起太后对皇上沉迷于赵婕妤两姊妹的不满,也谈到淳于长要结婚的事情。关于成帝迷恋赵飞燕,王莽也听到一些传闻,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以致太后都感到不满。人们喜爱美丽的姑娘,这总是天性,当然,皇上对天下苍生负有责任,如果因为迷恋女色而影响了对这责任的承担,的确是不适宜了。
“子鸿又准备结婚了么?那真为他高兴。他曾经就说过,要再娶一位漂亮姑娘。想来,这位姑娘一定是让他如愿的。”
“她是许皇后的妹子。”
“哦。”
那不仅是漂亮,而且是出身高贵。
“他邀请我们参加他的婚礼。”
“什么时候?”
“不知道。”
“没问题。反正到时我们去就是了。”
第二天下午,他们收到淳于长派人送来的请帖,请他们在十天后到他家里参加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