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第十二章 孔子初论仁
“井田制”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战争失败,京城被毁,也同时摧毁了周王室的统治能力;其次,人们私心膨胀,使“井田制”的吸引力不断受到削弱;第三,牛耕普及,铁制农具开始应用,这为人们大量开发私田和耕作私田打下生产力的基础。
“井田制”灭亡宣告了西周原始社会主义社会解体,中原进入大分裂时代。社会两极分化,为谋生活,穷人不得不卖身奴。于是,各诸侯国内蓄奴现象死灰复燃。各国间,相互征伐不断。小诸侯不断被吞并,大诸侯不断被异姓贵族取代。最后,形成秦、魏、韩、燕、,赵、齐、楚七大国,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所灭。
这个历时515年的漫长岁月,改变了中原历史的发展进程。西周的原始社会主义社会,在现实中只留下一个“仁政”的传说,一声“礼崩乐坏”的悲叹,和几个政治的理念片断,活着的后代中,已经没有人知道西周原始社会主义的真实情形到底是怎样的。
然而,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充满活力、各类新思想、新学说层出不穷的伟大时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各话各说、各说各法,各有各的道理。百家中,尤其是以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等九家最有名,后来刘歆称之为“九流十家”。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统治宇宙的法则。道家创始人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其含义,与柏拉图的“理念”大致相同,是真理、规律等的意思。人应服从自然,尊重规律,这是道家思考的出发点。所以在政治上,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就是顺从自然规律的意思。
法家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利益,这当中没有道德可言。治国就是一个利用民众的弱点的游戏,用利益、荣誉来诱导百姓,然后再用法律规限百姓。商鞅说:“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用利益去诱导人“好”的一面,用法律去惩罚人“恶”的一面。所以,法家的主张就是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尤其强调刑法的作用,“以刑去刑”,提倡用重刑来治理国家,而且是要轻罪重罚。
阴阳家试图科学地解释宇宙万物,他们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划分为积极的一类和消极的一类。具有消极、退守、柔弱特性的事物归类为阴,具有积极、进取、刚强特性的事物归类为阳。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比如,以一栋楼房来说,在上的楼层属阳,在下的楼层属阴。但在受到日照的情况下,即使是在下的楼层,因为受日照的关系,也是属阳。而在背影中的楼层,即使在上方,因为在阴影中,也是属阴。所以,事物的阴阳关系,在不同场合下是会相互转化的。正如《易传》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仁”。这是一个社会哲学概念,在九流中,是最突出的。虽然道家的“道”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但那是更接近于自然,而不是社会。阴阳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原始的科学概念。而墨家的理论,也是技术成分多些。
但是,尽管儒家的“仁”的概念是一个社会哲学的概念,却甚至比道家的“道”的概念更抽象,更难以理解。比如,在《老子》第1章、第25章等章节中,老子都对“道”作出了明确定义。不同于孔子,据《论语》记载,虽然他的学生多次问他“仁”是什么意思,但孔子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何谓“仁”,没有对“仁”这个核心概念给出明确定义。
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仁者,先勇挑重担,后收获成果,可谓仁矣。”
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仁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说:“仁者,说话谨慎负责,不吹牛皮。”
樊迟再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学生们屡次问仁,孔子的回话都是“仁者”。也就是说,他的回答,都没有定义“仁”。他只是引导学生通过具有“仁”的品质的君子的应有行为来理解“仁”,也就是用“仁者”来注释“仁”。为什么孔子不能对“仁”这个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呢?这是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一个比较,不妨看看远在他之前的姜太公,他也提出过“仁”的观念。但是姜太公提出的“仁”,那是有明确定义的。姜太公说:“能与人共之者,仁也”。定义很清晰,指社会生产资料、或财产的公有制度。姜太公的“仁”,就是原始社会主义的意思。
孔子并没有沿用姜太公的、也就是西周时对“仁”这个概念的定义。说明孔子对“仁”的定义,与姜太公的定义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分析起来,是因为孔子不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他是从对人,对个体的、人性的存在、也就是“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仁”这个概念的,由于这是一种崭新的、独创新性的内涵,在现有语境下,还没有足够的语言工具可以对此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能借用传统概念。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给出“仁”的定义,然而,透过“泛爱众,而亲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等观点,使人们得以看到那蔚蓝的天空那般透明、那样深远的博爱情怀,使人们得以明白,孔子的“仁”,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的概念。因为,*的观念需要建立在对人的爱的意识的觉醒上。没有对天下人的大爱,就不会有对*的尊重。
如此就可以理解了,以“仁”为核心概念的儒家学说,是最经典的古代*理论。因为孔子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天下人的大爱的基础上的。后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话何解?现代语文来注释,就不仅是因为孔子的思想包括有道德的理论,更因为孔子所倡导的道德,是重视*的道德,是从*出发而形成的道德。这照亮长夜的明灯,正是*意识的确立。
第十三章 孔子再论仁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先是获任为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位高权重,得以有机会出入鲁国的王家藏书阁,浏览王家藏书。因而,这样的事情就很可能会发生了,因为能出入王家藏书馆,孔子便把姬伯禽从周公手中接过来的那套《周礼》,从已经褪色的红绸布中解放出来。
这时,孔子已经52岁,不比少年人,阅读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求知,更为钻研学问。所以,尽管《周礼》这本书难读、枯燥,但对孔子来说,这算不得是一座难上的高山,而且,越读越有趣味。因为,在他研读着的时候,心里头亮堂开了:
“这里面有多么丰富内容,这里制定了多么美好的制度,这就是仁。这就是仁的最好实践。这就是仁政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这样对学生们感叹说。
于是,他的关于“仁”的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在他的认识中,“仁”的概念不再只是关于个人修养的知识概念,比如,关于仁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概念,比如仁者应出言谨慎,不可伤人等等。在他的新的认识中,“仁”更是一种与政治行为相关的概念。
颜渊问仁,孔子是这样回答他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对颜渊的这个回答,比他此前对樊迟、仲弓、司马牛就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显然有很大的区别。这表明孔子本人对“仁”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是从个人修养向外到社会制度方向发展的。
“礼”,就是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意思。“复礼”是特指,指要恢复周朝时的社会制度。对如何恢复周朝制度,孔子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很奇怪的,不是从政治政策、不是从法律法规入手,而是要求“克己”。不管这是对统治来说,还是对被统治者来说,“克已”都是控制个人私欲的意思。通过克制个人私欲来恢复周朝制度,或克制个人私欲与恢复周礼并列,都说明孔子对周朝制度的原始社会主义性质,已经有所认识。不过,西周的原始社会主义制度,毕竟是发生500年前的事。500年历史,不短的时间了,历史的局限性,使孔子没有能够从经济制度的特点去认识周礼。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若不仁,法律有什么意义?人若不仁,礼仪又有什么意义?缺少了“仁”这个内核,一切法律、礼仪,都只是骗人的玩意。“仁”的概念就这样发展了。所谓仁政,就是周初的原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仁,就是原始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仁者爱人,实乃原始社会主义的博爱观和*观。
孔子在鲁为大司寇,行丞相的职责,虽然时间不长,但政绩突出。与鲁相邻的齐国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后对自己不利,便及早应对,在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送了80名美女到鲁国。当时是鲁国权臣的季桓子接受了这批女乐,与鲁定公一起,君臣迷恋歌舞,不再理会朝政。
孔子多次劝谏,鲁定公烦了。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应送祭肉给士大夫们,鲁定公故意没给孔子那一份。孔子这就明白,鲁定公对自己要复辟周礼这一套,已不感兴趣了。孔子于是辞官而去。
这一年,他55岁,正当盛年,孔子并没有因为这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他决心把恢复周朝的原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使命,带上忠实的弟子离开鲁国,到列国宣扬周公的政治理念去了。
第十四章 周游列国
孔子是理想主义的,他怀着巨大的热情,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寻觅一片土地,寻觅一个他可以实践周朝“仁政”制度的机会。
但他们游历各国所发生的事情,却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没有预料到的。他们师徒一行每到一国,都受到君王的欢迎,却同时又都受到大臣们的顾忌。与君王的热情相比,大臣们对他们的态度是冷淡和排斥,这种态度,与当时各国间、人员互相自由流动的风气极不协调。
孔子最先到达卫国。卫国是周公九弟康叔的封国,与鲁国是兄弟国。卫灵公对孔子要复辟周礼的雄心壮志十分敬重,他照鲁国的俸禄标准给予孔子上卿待遇。但是,大臣们反对他任用孔子。最后,孔子没有获任用,只是干拿俸禄。
虽然不受任用,但一年6万俸粟的高薪,日子可以过得很满足了。孔子把复辟周礼看作使命,不是贪图享乐的人。他不因此而满足,眼看卫灵公已不会任用自己,他便向卫灵公辞行,欲到陈国去,继续寻觅那一片能实践自己理想的天地。
陈国是公侯国,论地位,在诸侯国中是名列第一等级的。陈国君主是帝舜的子孙,史载遏父对周朝有功,周武王将长女嫁与他的儿子妫满,封陈国,以奉舜帝之祀。因为这个缘故,陈国风气一直比较保守,与鲁国相似,关系也密切。
孔子一行路过匡城,却受误会被人围困了5天,去不得陈国。逃离后到了蒲地,遇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又再次被困,幸得众弟子力战才得以逃脱。他们返回卫国,卫灵公仍十分欢迎他。然而,尽管卫灵公有心,还是克服不了大臣们的阻力,孔子始终无法在卫国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呆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他再次选择离开。
此后的旅程,是比较艰辛的。去曹国,曹国不容;往宋国,宋司马桓魋几乎要把他杀死;匆匆跑到郑国,又与众弟子走散,被人讥为如丧家之犬,后得子贡寻回。终于到了陈国,陈湣公对他是很欢迎的。不过,陈国只是个弱国,屡受他人欺凌。吴越争霸伐陈,晋楚争疆伐陈。对孔子的理想,陈湣公虽然虽然敬重,却是有心无力。孔子看到在陈国也是无法实践自己的理想,还是选择了离开。返回卫国,卫灵公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他们。然而,此时卫灵公已经老了,更无魄力去克服大臣们的阻力,他任用了孔子的一些弟子,终是没有能用孔子。
几经周碾,孔子来到楚国。楚昭王十分欢迎他,而且很有气魄,要封给孔子700里地。这样,孔子就可以在自己的封地里试验他的政治理想了。但是,楚令尹子西却强烈反对。
子西说:“当年周文王在丰,周武王在镐,也只是百里之君,却是天下之王。如果孔丘得到封地,又有贤弟子为佐,恐怕他日楚国为之称臣呢。”
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使楚昭王不得不打消封孔子的念头,让孔子又痛失一次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对待孔子,诸侯王和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