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8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生出多少花样情弊?

    这种“财务包干”的概念,现代社会也是很普遍的。但工资和报销总得分开来,不然钱不够花。或者虽然够花,却总觉得“公出”的花了自己的钱。难免另外“找扑”,为贪污受贿提供动机。

    轩军明确规定,“俸银”和“公出”分开,各级将领,在俸银之外,根据可能发生的“交际”,另有一笔固定的“交际费”,依据级别,数额不等。这笔钱,花超了,自个填;花不完,归自个。

    实际上,轩军将领对外交际很少,这笔“交际费”,大部分能落到自己口袋里,算是一种变相的“补贴”了。

    至于幕僚,当然视作“正式编制人员”,他们的“束修”,完全公费支出,和将领本人无干。

    关卓凡说道:“操典制度的执行,是否符合‘严’、‘整’、‘精’、‘细’,即刻全面检查!这种检查,着为永例!三月一查,半年一考,考核不能‘过关’的,降职!”

    诸将闷雷般地齐声答道:“是!”

    关于军事训练,关卓凡提出了一个概念——“以战备促训练”。

    关卓凡目光炯炯地说道:“咱们当兵的,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件,打仗!第二件,准备打仗!没有第三件了!”

    这个说法好生提神,诸将都竖起了耳朵。

    关卓凡继续说道:“训练的标准,只有一个:你的这个兵,第二天一早,能不能拉到战场上?上了战场,到底是他一枪打中敌人,还是被敌人一枪打中?”

    关卓凡用手指“笃笃”地敲着桌子:“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合格品’,达不到,就是‘废品’——就不能‘出炉’,就得‘回炉’,就得再炼!”

    关卓凡一字一句地说道:“咱们轩军,就是一个大熔炉!”

    “能把石头炼出铁来,能把生铁连成好钢!”

    诸将都听得热血沸腾。

    关卓凡说道:“怎么炼?就是这句话,‘以战备促训练’!”

    会议通过以下决定:

    一,增加“紧急集合”,特别是“夜间紧急集合”科目。

    原时空的军事实践证明,紧急集合对于提高和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真正是不二法宝。

    本时空这个时代的军队,像后世那样,平时训练就玩“紧急集合”的是很少的。因此,“夜惊”、“炸营”家常便饭,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也很容易崩溃;至于反应慢,贻误战机,就更加不必说了。

    咱们把这一课扎扎实实地补上,一定要把这个把戏热火朝天地玩起来。

    二,增加对抗性实兵演习的科目。

    冷兵器时代,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抗性演习”的,最多是“操演”。

    现在已进入热兵器时代,但除了轩军,中国其他的军队,还在近代战争的门外摸门钉。放枪的时候记得瞄准就不错了,“演习”是谈不上的,“实兵演习”更谈不上,“对抗性实兵演习”就更更谈不上了。

    模拟真实的战争环境,是军队——不论集体还是个人——适应战争、提高战力的最优途径。但是这种对抗性的实兵演习,在当时的欧美军队中也不多见,大部分的洋教官也不晓得该怎么做。不过,爵帅的用意大家是能够体会的,也都认为这是好点子,当下表示,会后集思广益,尽快拿出方案。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决定编撰轩军军歌。

    中国旧军队不是没有军歌,但多是文人填的词,文绉绉的,大头兵大字不识几个,谁知道你说啥?至于曲调,“宫廷音乐风”,平缓呆板,旋律感弱,难学难唱,唱起来亦根本起不到振奋军心的作用。

    西风东渐,西洋音乐包括其中的进行曲传入中国,中国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歌。

    轩军军歌,没说的,当然是盗后世的版啦。

    关卓凡想,俺把大学军训“拉歌”时唱的歌曲搬几支过来,应该就足够用了。

    《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打靶归来》,等等等等。

    原时空的这些歌曲,实在词曲俱佳。关卓凡如果要盗版的话,歌词当然需要重填,但没有必要大改——关卓凡不认为自己或这个时代的其他什么人,可能写出比原词更帅的歌词来——只需改动和本时空有明显冲突的地方,再将歌中主角换成轩军即可。

    曲子嘛,从轩军军乐团里,抓个能记五线谱的,自己一边哼,叫他一边记就是了。

    原时空的贤哲们,俺盗你们的版,也是在这个时空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所以,有怪莫怪。

    嗯,如果你们不见怪的话,俺首先要盗的,嘿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首歌的曲子,应该是十八到十九世纪欧洲某国的军乐,倒不能算俺盗版。不过是不是《德国威廉皇帝练兵曲》,关卓凡就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一个人找得到这个《德国威廉皇帝练兵曲》的原版在哪里,不少人把《腓特烈大帝颂曲》当成了《德国威廉皇帝练兵曲》,其实两者根本不是一码事。

    至于歌词,有袁世凯版的《大帅练兵歌》和张作霖版的《大帅练兵歌》,但看来看去,关卓凡觉得,还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帅。

    所以,嗯,就是你了。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新运程
    关卓凡从天津回到北京,已经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了。

    大年三十,接神,踩岁,参加赐外藩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

    筵宴在保和殿举行,但从南边的中和殿开始,就陈“大乐”: ;中和殿北檐下左右,陈丹陛大乐、丹陛清乐;保和殿前檐下,陈中和韶乐、中和清乐。南北呼应,钟乐齐鸣,倒也气派。

    殿外东隅,还有笳吹、队舞、杂技、百戏,热闹得很。

    殿南的场地正中,张立了一个大大的黄色的帐篷,内设反坫——就是土筑的台子,上面摆满尊、爵之类的贵重器皿。

    殿内,宝座前设御筵,宝座左右陛下——就是台阶下边,设后扈大臣、牵引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和注记官席;然后就是筵宴的客人——外藩王公,以及陪筵的文武大员们的席位,关卓凡的位置就在这里。

    殿内的席位摆得满满的,出了殿门,殿前的丹陛上也设席,客人是台吉们,陪筵的是侍卫们,按品级排序。

    殿东檐下是理藩院堂官席。

    场子中央的那个大黄帐篷两边,左边是所谓“带庆隆舞大臣”席——就是晚会总导演;右边是内务府大臣席。

    关卓凡想,寒冬腊月的,这两位被扔在户外空地上吃风,可怜啊。

    没法子,这就是所谓“仪注”。

    午刻,皇帝奉两宫皇太后銮驾御殿,行燕礼、奏乐、进茶、进爵、行酒、进馔、乐舞、杂技、百戏。

    然后,宴毕,谢恩,各回各家。

    这个冗长的程序,完全就是“行礼如仪”。根本不能真吃什么东西。有经验的人,赴宴之前,都会先吃一点东西打底。可怜关卓凡经验不足,在回家的路上,听到自己的肚子一直在“咕咕”地叫。

    第二天,元旦,更忙了,大伙儿要从早上折腾到晚上,一口气都歇不了。

    最惨的那个还是小皇帝。丑正——凌晨二点,就被人从热被窝里拎了出来。盥洗,着吉服,然后爆竹声声,到宫内各处“神牌”、“神主”前拈香行礼。

    御花园的钦安殿、天一门、千秋亭、斗坛;福建宫花园的妙莲华室、凝晖堂、广生楼;乾清宫东庑的圣人前、药王前;坤宁宫的西案、北案、灶君前、东暖阁佛前;乐寿堂佛前;承乾宫、毓庆宫、寿皇殿、西大高殿等处的历代帝后御容前;东六宫东边的天穹宝殿……等等等等。

    真是哪位都不敢拉下,哪位都不能得罪啊。

    小皇帝不止一次。拈着香,行着礼。小脑袋就开始“钓鱼”。有一次差点就睡了过去。幸好旁边的总管太监黄敬忠眼疾手快,一把搀住了。不然小皇帝摔个跟斗,这个漏子可就捅得大了。

    拈香行礼后,小皇帝得到养心殿东暖阁——就是两宫皇太后平日召见大臣的地方,“开笔”。就是写几个吉祥的字,以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小皇帝自个还在学写字,意思意思罢了。

    他写的是“万象更新”。

    “开笔”后,是“祭堂子”。

    “祭堂子”原是满洲人的“萨满”之祀,专祭本族神明和祖先。太宗称制后下旨:“凡官员庶民等。设立堂子致祭者,永行禁止。”于是,“祭堂子”就被垄断成爱新觉罗家族的专利了。

    这个活计小皇帝当然干不了,这一次,代皇帝主祭的,是恭王。

    “祭堂子”不干小皇帝的事了,却干关卓凡的事。他的任务,是率领不参加行礼的文武百官和外藩蒙古王公台吉等,在午门外“跪送”。

    等祭祀人等回来了,再“跪迎”。

    寅正——凌晨四点,“祭堂子”的队伍从午门出发。就是说,关卓凡得天不亮就爬起来,寅正之前到位,同一大班人杵在午门外,然后一直等到天亮。寒风凛冽中,穿的再暖和,也是瑟瑟发抖,有的官员的鼻涕都冻出来了。

    关卓凡心中抱怨:这不是折腾人吗?哪天老子真说话算数了,非改改这个制度不可!

    昨天我还笑话“带庆隆舞大臣”和内务府大臣两个,现在,哼哼,我还不如那两位呢。

    “祭堂子”的回来了,“跪迎”,礼成。可大伙儿一口气都不能喘,因为接下来就是元旦朝贺的仪式了。

    元旦朝贺是朝廷规模最大的仪式,有的时候,甚至比皇帝即位还隆重。因为新帝即位,常常事机紧促,不能从容。比如同治小皇帝,就是在热河行宫登基,一切仪制,自无法和紫禁城相提并论。

    这元旦朝贺,到底怎么样盛大庄重,倒要见识一番。

    元旦朝贺“主会场”,是太和殿。

    午门、太和门及太和殿前,銮仪卫已陈法驾卤簿。

    和保和殿赐宴外藩蒙古王公时相仿,太和殿檐下陈中和韶乐,太和门北檐下陈丹陛大乐,南北呼应。

    殿内设表案和笔砚案。

    丹墀内御道两边摆“品级山”。这样东西比较有趣,铜质,内空,大致是一个扁圆锥体,约一尺左右的尺寸,上以满汉两种文字注明品级,从正一品至从九品,一行十八坐,御道东西各两行,共七十二座。

    这个东西形状似山,因此叫“品级山”。它清楚指明参加仪式的官员该于何处就位,算是一种很科学的“位标”。

    除了“品级山”,还有纠仪御史和礼部司官,帮助辨定百官朝位。

    王公超品,不在丹墀内,而在更高一层的丹陛上——关卓凡就在这儿了。

    王公文武先在午门外集合,然后礼部司官引导,入紫禁城,至太和殿前,各就各位。

    钦天监报时,礼部堂官至乾清门,奏请皇帝御殿。

    于是午门钟鼓齐鸣。皇帝奉两宫皇太后銮驾,先至中和殿升座。

    这是一个“过渡”,就是说,先在中和殿歇口气,准备准备。

    辰正,中和韶乐奏,皇帝奉两宫銮驾,入太和殿,升宝座。

    升座后,乐止。阶下三鸣鞭。

    鸣赞官喊“排班”,意思是:大伙儿各就各位,准备磕头。

    丹陛大乐奏,王公百官由“立位”转“拜位”。

    鸣赞官喊“跪”,于是呼啦啦一大片。整个场子都跪了下去。

    乐止,宣表官捧表。至太和殿檐下正中跪。一左一右,两个大学士陪跪。

    宣表官是桑春荣,两个大学士是倭仁和朱风标。桑春荣只是学士,两个齿德俱尊的大学士上司却要居他左右。这是因为桑春荣的嗓子最好,如果换了倭仁,一口河南土腔。中气也弱,在这朝廷大典之上朗读贺词,听着未免有点怪怪的。

    宣表官展表,宣读贺词。文意奇古,里面的皇帝、太后是听不懂他嚷嚷些啥的。

    贺毕,三位老先生入殿,进表于案。

    然后退出殿外,丹陛大乐复奏。

    王公百官于是行三跪九叩礼。

    礼毕,起身,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