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早在胎儿8周之时,他的耳朵就已经有了雏形;到了第20周,他什么声音都能听见了。妈妈的心跳——像大海的波涛,有节奏地拍击着岸边;妈妈的笑声——酷似汽车的轰鸣,呵呵呵呵;爸爸的说话声——很像雷鸣,轰隆隆轰隆隆……当胎儿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他就会手足舞蹈,心律加快。他那些激烈的表现,可以通过B超的荧光屏幕,看得一清二楚。
科学家们发现,在母亲与胎儿之间,有一条通道,叫生理信息通道。而所谓胎教,只是一种感觉——因为母亲愉悦,胎儿能通过母体感觉到愉悦。但对胎儿自己来说,其实,是听不懂音乐的。
在中国,最早关于胎教的传说是有关周文王的。相传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周文王之时做到了——眼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谈恶言,坐立端庄,因此——周文王生而贤明,深得人心。
其实,每个孕妇如果都能做到心平气和,精神愉悦,就是对孩子最朴素的胎教。过于频繁地听音乐或者触摸、按压腹部,对母亲、对胎儿都是一种负担。人有了负担就会感觉到累。累就会烦躁。烦躁就会让身心失去平衡。胎教的首要秘诀就在于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母亲身心平衡——如鸽子在风中展开双翅,或者草叶舒展在阳光之下。这其实就是最高级的爱——对胎儿来说。
有胎教专家建议母亲对腹中的胎儿——喃喃自语。我也常常在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对丁丁“说话”。可在嘴唇蠕动之时,眼里却总是更紧张——要看看有没有飞驰而来的汽车,还要留心脚底下的冰雪……总是不能像外国电影中那样——黄昏。落叶。无人的公园小路。一个头发上撒满了碎金的孕妇。一手撑着腰,一手放在肚子前面。她伫立于一棵大树之前,喃喃地对着发黄的叶片说话——自然——那话是说给腹中的孩子听的。
其实——这一个母亲和那一个母亲之间——没有太大差别。任何一个母亲的双脚,都坚实地踩着大地,将一生的时间耗费在另一个鲜活的生命上。陪伴他一起长大。呵护他不受到伤害。直到有一天,他离开你,你却依然记得那些他很小时候的事情。想着想着,你可以独自笑出来。而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母亲对他的那份牵挂,是流在血液中永远无法淘洗掉的红色呵……
有了做母亲的心态,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胎教。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浇浇花,坐在阳台的沙发上看窗外夕阳……这些事情,都能让自己的身体舒缓起来。突然,我心血来潮,拿出盘英语磁带来听。只听了一会儿,就能感觉到丁丁在肚子里轻微地扭动。是那种细小的、活泼的悸动。怀孕这么久了,我还从来没有这么专注地听过英语,这陌生的语言一定让丁丁惊讶。不能听太久。感觉累了,放下书,喝一杯牛奶,低头对丁丁说:宝贝,你今天开心吗?妈妈带你上了一堂英语课!
胎教 一定要听莫扎特?!(2)
这真是一段奇妙的过程。当你没有孩子的时候,你自己就是一个孩子。你放纵着自己,只顾自己快乐。当你有了孩子之后,你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满心满意地投入你自己的全部爱意。可是——当你在怀孕之时——仿佛走在一座两边不靠的桥上。不是一个人。但又不是两个人。尤其是早晨起床的一瞬间,你从梦里醒来,甚至经常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孕妇。当你揭开被子,看到那隆起的浑圆腹部时,你又恢复了一些残存的理智,想起自己和以前的确有所不同。
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或者……正是这个奇妙的时段太过漫长,人们才发明了胎教来安慰无所事事的孕妇——让她有点事情做。在内心里先接受到这样一个信息,再通过心灵感应发送给腹中的宝宝。但所谓胎教,在我看来——实在是投石入海。对不起——所有的心理学家,所有的科学家,所有的社会学家,所有研究和专注于胎教的人们……也许,你们的观点有这样或那样的道理,你们知道更多的名词或概念,但我是孕妇,我是准妈妈,我所能相信的,是我的感觉和我的判断。难道——一个孩子长大后杀人——可以一直追溯到他的母亲没有做好胎教吗?
至少,目前,我视野所及的胎教知识,大多是些陈词滥调。真正的胎教,应源于孕妇的内心。婴儿是超凡脱俗的。他们刚从天国来。他们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事实上,正因为孩子的诞生,才让浑身泥垢的父母得到一次清洗自己的机会。被孩子的明眸照耀着,多少黯淡的灵魂才又焕发出人性的光彩。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娘胎里——就开始“胎教”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畸形而自私的爱。是一种恩主的心态。是随时随地都要索取报酬的爱。当我们感觉到一个孩子在腹中跃动时,我们是盲目的。我们如何能“教育”他?!事实上,我们对他——我们的孩子——又真正了解多少?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良心来做一些事情,希望自己愉悦,他也愉悦。
会有一种朴素之极的爱。缓慢。温暖。即使遇到再多的眼泪和挫折,到最后,都能够站起来。在睡梦中可以握到另一双手。心里有爱,就无所畏惧。爱——从母亲的心底里流出,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重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鱼 人与鱼,谁更愉悦?(1)
第26周
其实,我是一个“鱼盲”。因为房间干燥,加上我又咳嗽不止,连做梦都梦到自己手提汽油壶,到处放火,妹妹说——还是把鱼养起来吧。屋子里本来就有一个鱼缸,收拾起来很方便。先用高锰酸钾消毒,在缸底里撒上一些古怪的颗粒,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骇人的紫红色。再清洗掉。又倒入清水,放置一两天后,加盐。终于,可以去市场上买鱼了!
转了一圈,在广场附近看见一个遛鸟的。又看见一个守着几个洗脸盆的男子——黑瘦,望着盆中摇尾的金鱼发呆。突然——怎么也不想在他这里买鱼。这么颓废的男人,养出来的鱼一定也是慵懒的。又碰到一个中年妇女,在卖鱼虫,大力向我们推荐。可我们连鱼都没有,要鱼虫干吗?!
转到市场背后,看到一个朴素的门面,推门进去。穿过一段堆满玻璃缸的小路,一拐弯,进入一个小楼。竟然是两层。底楼是鱼市。顶楼是花市。水草丰美,绿叶招摇,和外面是两重天。
一股潮润之气扑鼻而来。全身的毛孔似乎也就扩展了开来。连平时感觉到有些发硬的肚子,此刻似乎也变得柔软了。怀孕已经26周了。走起路来,已经有了将军的模样。对气味、湿度、温度都比常人更敏感。在西部,突然闻到一股江南气息,肚中的丁丁也高兴了起来,放松了身子。他软,我也软。难得这么轻松自然。
真是个好地方。我叹道。再看那鱼,畅游在大小不一的缸内,水草绵绵,波光滟滟,雾汽腾腾,倒也自在。那些不知名的鱼儿混在一个缸里,上下穿梭、游动,并不打架。它们摇头摆尾,相安无事。妹妹说,它们的名字其实和外形都很相符。你看,这是地图、蓝裙、黑玛丽……
我瞪着盲目的双眼,感觉甚为好玩。玩——是一种心态。国人其实从骨子里是“爱”玩的,但却又“恨”玩。少年时,父母教育我们要拼命苦学,出人头地。小学中学大学,一路学到今天,似乎从来没有闲过。就是现在,当我大腹便便之时,都会出生一种愧意——恨自己不够忙。羡慕那些投入工作的人。他们多么幸福。被他人需要。理所当然地群居在一起。
如今,面对这悠闲的缸中之鱼,竟然有了片刻的恍惚——疑心自己前半辈子是白活了。若论自在,竟然连这些鱼儿都不如。看那“地图”,果然是携带着一张微缩的地图碎片飘来荡去;“蓝裙”是一种极小的鱼,身体比小拇指甲盖还小,可身后却拖着一条硕大的裙子,抖开来,很是妩媚娇艳,像个喜欢臭美的少妇;而那些黑乎乎的,被叫做“黑玛丽”的,一群群来,一群群去,像是钢琴上快活的黑键在跳跃……
我看了一圈,点中了“金玛丽”——是一种小鱼。浑身金黄色。闪烁着点点亮光。游动起来时,是一群珍珠宝贝。妹妹笑说——人和人果然不同。人们喜欢的鱼可真是千差万别啊。她喜欢那种胖乎乎的金鱼。但在我的眼里,却显得过于笨拙。想来,她一定不喜欢金玛丽——那么小,那么不起眼。但我看着,却感觉是一盏盏亮着的灯笼。好喜庆。
又去楼上看花。绿丛丛一大片。是各种高大的树木。夹杂在其中的,是即将要开放的杜鹃。说是专门控制了花期,让它们开在春节期间。也有已经开了花的,粉粉白白地炸成一团,带着乡村女子粗实的厚道。闹哄哄地拥挤着,并不招人厌烦。俗是俗。俗得坦然,俗得自在。
再看水仙,自然是多了些城里人的味道。少不了干净。瘦瘦地一挺,脖子抬得高高的,一副不合时宜的样子中,又多少显出些单薄来。总没有杜鹃那一团一伙的闹乎劲。但也是各安其事。互不骚扰。爱它们的主人,自然也是各怀心事,选那最适合自己口味的花来赏玩。
水、草、鱼、花、树……这些柔软的东西摆在家里,总能让干瘪的人生转个弯,迂回到一个小角落,体味出更多不同的感受。甚至,有的时候,走在一条有树的街道上,都能感觉到皮肤的湿润,心里就更欢欣。
突然想起了杭州。并不宽展的街道弯来绕去,西湖旁边人来人往,看不出有太多可人之处。可是突然,一阵槐花香飘荡而来。啊,这就是江南。江南的味道。潮润中带着甘甜。柔软而闷热。一会儿,就下起了雨。真正的江南就这样来到了——果然是天堂。天堂,就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又想到男人。其实和城市一样。一个总喜欢为宏伟目标而忙碌的男人,总归——不那么讨女人喜欢。女人喜欢的,其实是更柔软更温和的东西。可以倾吐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可以将自己的脑袋依傍过去。可以无怨无悔。
买了八条“金玛丽”,放进两米的缸里,简直就和倒进去八颗米粒一般。又买了一袋鱼食。妹妹再三叮嘱——千万不能喂得太多。鱼只有被涨死,从来不会被饿死。有了这样的警言,我自己就喂得格外谨慎。只在手指尖抓起七八粒鱼食,投进缸中,看到一条鱼游了过来,另一些鱼也游了过来,张开嘴吃食。可那鱼食太大,总是吃了吐,吐了吃。总是从一条鱼的嘴里跑到另一条鱼的嘴里。有时候,它们还喜欢吃沉淀在鱼缸底下的食物。嘴唇一啄一啄的,煞是好看。
更有趣的是制造氧气泡的时候。将电插上,打开抽水机器,随着轰隆隆的声音,一连串的泡泡就被制造了出来。平时慵懒的小黄点,这个时候格外兴奋,努力地从水泡中穿行而过。一会儿游来,一会儿游去,简直是在享受这难得的自足时光。
txt小说上传分享
鱼 人与鱼,谁更愉悦?(2)
自足是一种奇异的美。当我们有一天意识到自足之美时,我们似乎就可以洞悉白天和黑夜的秘密了。孩子是一个礼物。通过我们的身体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给予他肉体,却难以主宰他的思想。他有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从一个柔软的胚胎长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模仿的过程。母亲——只是一个同行者——看着这个从来就不属于自己的柔软婴儿——最终离开了自己。
他们说:这就是人生。一个柔软人类必须经历的一生。把时光当作一条河流,坐在岸边,看它流逝。看那些柔软之水,和水中之物,一起奔流而去。最后,连同自己,也将如此逝去。我们看着鱼缸。我们看鱼的样子实在很傻。看鱼玩耍,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玩耍。人与鱼,谁更愉悦一些呢?
性 我们的怯弱我们的性(1)
第27周
是在故乡的一家小书店里。平时我喜欢乱翻一些小说。《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可是那一天,我看到了一本蓝色皮子的书,一个外国人写的。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性学书籍,上面说孩子诞生是因为精子遇到了卵子。看了几分钟,里面的名词格外陌生,图形也惊心动魄。环顾左右无人,赶紧将书放回了架子。脑子里却一直徘徊着这样一个疑问:那么,它们——精子和卵子——是怎样相遇的?那一年我9岁。读小学3年级。拿了三年的奖状。喜欢发呆。
更小的时候,父亲说我是从白菜地里拣来的。我就不停地拔出白菜,剥开菜芯,希望从里面找出一个小孩来;后来母亲又说是从她的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我就喜欢用手去摸那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