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民们在网上的大吼大喊造成的舆论看来是多少起了作用,在多少人弹冠相庆的时候,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我想让大家看看,法院是主要依据什么判邓玉娇无罪的。法院依据的也就是法医的鉴定结论,具体的学术名词说不上来,意思就是邓玉娇精神上有问题,才算是给她减去了牢狱之灾。
在这里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法医的鉴定是否是真实有效的。不过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假设:
如果邓玉娇的精神一切正常,那法院要怎样判决呢?
如果在今后再出现类似的案例,不过恰好那个人不是神经病,那又会是如何的结果呢?
这件事结束了,我无意永远揪着它不放,但是如果说不清楚,我就是要永远揪着不放。
我相信以后会有类似的案子再次发生,但是我知道每次的判决都不会一样,我也知道每次的前提都是一样,那就是我们官老爷在堂而皇之的侵犯他人的权利,这又该怎么说呢?如果邓贵大不被刺死,也只是被刺成重伤,那他又该面临怎样的处罚呢?或者说就是不用被处罚。
一切都没有结束啊,一切都还得思考。可以这么说,不从源头治理,事情会一直这样循环下去。
不过我知道从源头治理只是我的幻想,所以我静静的看着,静静的看着,看着第二个邓玉娇出现。。 最好的txt下载网
话是人说的
当新一天的太阳从东山梁子后面升起的时候,全村的鸡鸣狗吠将会相继而起。老人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到外面去溜达上一圈,即便是天天要去菜地,也还要去看看,在他们的心里,唯一想到的就是收成如何,生活平平静静,有得吃有得穿,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说安理会又在制裁谁了,那个贪官又被揪下来了……这些都与他们毫无关联。我管他谁是谁呢?只要生活好,就是阎王来统治世界也无所谓。
年轻人们,则不同了,因为其年轻嘛。其实,不管是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现代,还是在过去,年轻人们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抱着幻想的。如果是不抱着,那才是真的不正常了。
不过在农村不抱着大的幻想的年轻人也是很多的,没有那个必要抱着那些个玩意儿。必须得面对真真切切的生活,不像是有些城市里同龄人,由于其地位的优越,抱着的各种幻想是多的不能再多了。所以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自己的原始地位。这个地位将会在内心伴随自己一生。就即便是到最后某一天你改变了自己的地位,那种原始的地位还是会影响你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破落了家庭的孩子依然花钱大手大脚,而最终有了票子的人,花钱还是那么节俭甚至吝啬。
现在是物质好的时代,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都不知道挨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不过不是绝对的,在贫穷和落后的地区,我相信还是有人知道这个滋味的。肚子不再遭受煎熬,再加上国策基本上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特别是在城市里和有钱人的家庭),那更是了不得。
富于幻想的人多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幻想能变成现实,但是社会的机制注定了一大部分的人的幻想不会变成现实。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落差,造成了一些人作出了过激的做法。不能说全部的人都做出了过激的做法,只是一部分。剩下的人呢,当然是要卖自己的嘴皮子了。不过我想说如果是让他们饿着肚子,那他们也是没有力气在卖嘴皮子的。
社会就存在这样那样不好的现象,因为世界就是矛盾的,你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无极的世界里,而正是这样那样的矛盾,才会给社会造成一种向上的动力。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果是过了这个度,不管是人还是这个社会,都会承受不了的。其实,人也是一种物质。
至于说道现在的年轻名人,那毕竟还是他们年轻,在加上不挨饿又是明珠,当然是可以无所顾忌了。毕竟罩上了一层名人的光环,一切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以上的这一切都变现在80~89年出生的人的身上。这是肯定的。至于说道现在已经是成人的90年以后出生的人,本质上是一样的。90年以后出生的即将成人的人,说80年代的人是生活在夹缝中间的,我得承认这一点,不过前提是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和21世纪出生的比起来,那才是真正解放的一代!他们的身上,已经是不会看到四不像的东西和四不像的思想了。也正是我们这些80和90年代出生的人,身上混杂着四不像的东西。
70年代的人全部接受的是精英意识的教育,而80和90年代的人,正是改革的刚刚开始和刚刚深入,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新旧的思想混杂,我们这两代人就出生和成长在这个思想的断裂带上,旧的思想没有真正的抛弃,而新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说很不幸,我们成了实验当中的牺牲品。我们的身上,流淌着新旧思想混合着的血,表现在行动上,我们的精英们就看不明白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思想是基本相同的,这两个时代的人,正好成了难兄难弟。两个时代的人,成了政治的试验品,成了实验的牺牲品。
不过人都要长大的,待到我们再回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我们和单一思想下生存的人是不同的,这对我们来说,也许是好的。
附玉米如的帖子《90后:我们必须得给80后当头一棒》
80后的人有一种极端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还在他们羽毛未丰的时候,他们人大部分自以为都有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打压自己周围的人,可以说从小开始,他们普遍都有一种暴力的倾向。而不幸的是,对于80后人而言,现在最痛苦的莫过于自己对前途的茫然,84—89年这个时期的80后在工作难找,女朋友难找的情况下,就在网上发挥他们暴力倾向的本质,对小于他们的90后横加指责,把自己阴暗的一面强加于90后。84年出生的人表面上看来他很成功,但其内心特别空虚,才会在情感上朝三暮四,在事业上不求进取。
80后自认为是极炫的一代人,在他们还没有真正尝到磨难的初入社会或进入大学时,就用“大话西游”体对世界进行无情地嘲笑和解构。正因为如此,60后、70后才对他们进行打击,虽然不是恶意的,但也被评击得一无是处,所以当90后掘起之时,他们便用各种莫须有的帽子往90后小弟弟小妹妹身上扣!他们常骂90后是脑残非主流,其实80后才是真正的脑残非主流。70后经占据了主流位置,而且其优势是80后们不可动摇的,而后面又有掘起的90后,所以他们在夹层中生存,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想,90后对他们的批评应该说就是救他们,80后往后的波折还会很多,只能等90后来拯救他们和提携他们他。
再说说80后的女孩,她们的行为方式太过特立独行,她们完全渺视主流规则的存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话语体系,称为所谓女作,网络女等。她们不怕你反对她们,就怕你不搭理她们。你反对她们,无论怎么说,你到底还是在注意她们这一代的存在,而你不搭理,那么她们就会浑身不自在,视你为更严重的威胁。
实际上80后这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的脑海里只有性、钱,自己。而道德、良心等堂而皇之摆在纸面上的东西,是镇不住80后隐藏在灵魂最黑暗深处的东西的。可以说80后非常的空虚,很多犯罪也是由此引起的。他们往往凭着潜意识里的厌恶和敌意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为了他们好,我们90后必须给80后当头一棒。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当人们把内心的光亮掐灭
我是一个感情矛盾切十分脆弱的人,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那些弱者,我的内心都会为之震颤,这种情愫,伴随我走过了童年。至今我还十分清楚的记着十年前的一幕:那是我随母亲去一个地方参加庙会,而那座庙正好位于山顶上,但是上山的路却是异常的难走,最陡的地方甚至得向上爬行。当我和母亲好不容易到达山顶之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竟然看到一个只有一只脚的老人。当时我的年龄还小,根本不可能用更深的思想去想这件事。我的想法在当时很简单,老人与我们常人不同,老人是怎么上的山顶的,老人的处境显得很可怜。
自从那次事情之后,我就不能看到处在弱势环境中的人。尽管由于很多的原因我不可能帮助他们,但是为他们的处境落泪、伤心以至愤怒,我还是会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报越来越多,只到有一天从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有人在火车站行乞成了万元户。我的内心又一次震颤了。我真的不敢相信正常的有生活能力的人会去那样做,但这确实又是事实。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善良的一面,当你行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看到那伸出的一双双手,再看看那一张张无助的脸,你会觉得那是装出来的吗?
在北京最繁华的西单地区,我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人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聋哑人,在出售一些小商品。我曾经毫不犹豫的就把钱给了他们,但是我并没有要他们的小商品。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当然前提是他们是真正的聋哑人)。也经常遇到一些个真正的盲人在地下商场口拉二胡,大部分的行人都是把钱望地上一扔就匆匆而去了,我有时放下钱还要在盲人的身旁待一会儿,虽然盲人感觉不到。听着那凄厉的二胡音,我仿佛看到了瞎子阿炳。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都是这样的场景,一些人拉住你就要钱,虽然他们穿的都相当的破旧,脸上也是那种无助的神色。这时候的我通常都是相当的矛盾,我不知道该不该给钱?我想掏钱,但是害怕他们是骗人的,我不掏钱,我又害怕他们真的有难处。这时候的我,不光是矛盾的,更多的是痛苦的。
我看到大多数人在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不给钱,因为人们都被骗怕了,人们都不得不把自己防护起来。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内心是痛苦的,我为行人痛苦,我为行乞者痛苦,我为自己痛苦,我为人性痛苦。
还是那样的话,人们的内心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人们被骗怕了。去年的大地震,仅手机短信捐款一项就高达几亿元,这说明什么呢?
但是同样的关于捐款慈善的事情,待看过之后,内心又归于痛苦,并且是更深的痛苦。
那个叫李国华的香港人在云南收留资助孤儿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的,这当然是一件好的事情,并且他的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为那些孤儿捐款。但就是这个资助孤儿的大善人,却被曝出他一直猥亵女孤儿的事情。
消息一出,但是哗然一片,我相信此事对人们的打击是够狠的,人们不得不把内心善良的那一面掩藏起来,来保护自己。
濮存昕在公益广告中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一个公益广告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的这个世界上黑暗就会少一些。”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的一支点亮的蜡烛,虽然这支蜡烛的光亮很小,但是人多了,汇集的蜡烛多了,光亮也就大了。但是,现在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把蜡烛掐灭,黑暗在增多。人们,难道真的喜欢生活在黑暗中?不要让人们把内心的那丝光亮掐灭吧。
二00九\六\十七
大师们的风范
何为大师,我翻开第五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解释到:在学问和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词典上并没有提到道德这样的字眼,这其实就是在暗示,在学问和艺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人也是人,既然是人,就难免要犯我们人经常犯的那些错误。
这几天,我们的余秋雨大师就陷入了很严重的危机之中。
余秋雨在博客中所说的“咬余专业户”们,又搜罗出了对大师有伤脸面的事情——去年地震的时候,我们的大师余秋雨说的捐款20万是骗人的,是假捐款。
我们不去考证什么咬余的人是专业户还是业余户,我们要知道的就是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如那个萧夏林所说。不过在此事曝出不久,网上对余大师的攻击之声就是一浪大过一浪,大家唯一想知道的就是,余秋雨到底是不是假捐款。
不过,余秋雨不愧是大师一级的人物,人家就是能沉的住气,就是不正面回应到底是怎么会事。这无疑更增加了网友们的怀疑。到后,我们的另一个学术上的人物出来了,易中天在自己的博客写文指名道姓要余秋雨出来澄清此事。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