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烽烟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秦国的发展史上,不乏外籍人士入秦,这其中有很多很多让我们难忘的名字,其中有两个卫国人,对秦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这第一位便是商君卫鞅,第二位便是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的故事容后再说,且看看这位卫鞅先生。

  卫鞅是何许人也?

  中国人喜欢问出身。英雄莫问出身,这是没有出身的人,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想刘邦一朝,布衣天子,布衣朝臣,满朝皆是老百姓。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刘邦不是还给自己搞了个赤帝子的名头。而那常常自谓“淮右布衣”的朱元璋若不是与朱熹年代太近,不容易巴结上这门亲戚,估计就变成朱熹的什么什么孙子了。

  卫鞅的出身我们也是要看看的,他是卫国宗族的旁支,姓公孙,名鞅,有贵族血统,据《史记》说,他的祖上原来是姓姬的,够牛了吧,和周天子一个姓。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研究法学,是当时著名的法学家。他原来在魏国打工。他的老板就是那个逼走吴起的公叔座,也就是被秦献公俘虏的魏国国相。

  读到这里,读者心里面不禁会犯嘀咕,怎么又是这位老兄,他那么嫉贤妒能,会不会整死卫鞅?

  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常常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件我们所认为的坏事,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事实上,人就是人,人是有人性的,而人性的本身掺杂了善恶,很难说谁是绝对的好人或是坏人。公叔座同样如此。他其实是一个懂得看人才的人,吴起所以被他记恨,根本在于吴起不仅仅有才,而且正在施展他的才干,并且咄咄逼人,让他这个国相无处容身。人为了自保,难免会做出些小人的行为。

  卫鞅一直在公叔座的手下打工,《资治通鉴》上说公叔深知商鞅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只是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就重病不起。这个说法,我觉得有待商榷。从吴起事件上,我们对可以对公叔的品性察知一二,这个人应该不会允许一个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爬到自己的头上。而从后来卫鞅在秦国干得那些事,足以证明,卫鞅是有潜力爬到公叔座的头上去的,并且只要给了卫鞅机会,他一定会这么做,在权力的道路上,卫鞅同样不是善类。

  因此公叔座不可能在自己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向当时的魏惠王推荐商鞅。

  第一,这会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历史告诉我们,人的本性中更多的是忘恩负义,一旦与权力沾上边,父母兄弟尚且可以不管,更不必说一个外人。如果让卫鞅得到重用,他很有可能取代公叔座的地位,这不是公叔座希望看到的。

  第二,让自己少了个得力干将。对于卫鞅的才干,我想没有什么人会怀疑吧。这样的人才放在自己的智囊团中,有事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出谋划策,没事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说个笑话解解闷,多有意思啊——聪明人拍马屁总是拍得不显山不露水,既让你舒坦了,又让你觉得是那么回事。

  公叔座在魏武侯和魏惠王两朝任国相,是一个政治老油条,当然深知这些,因此他只有在临死前,才可能给卫鞅出头的机会。当公叔座病重之时,他和魏惠王有过一番关于商鞅的交谈。

  在叙述这段交流之前,我想插叙一段内容。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公叔座所任的两届政府,其最高元首的称呼是有差别的。前者称作侯,后者称作王。在那个讲究血统身份的时代,这种称呼的变化是有其特别的意义的。

  周天子取得天下后,分封天下诸侯,各诸侯国的元首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每个诸侯国内部又有卿、大夫、士三个级别。《孟子&;#8226;万章篇》中就有这方面的论述: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各诸侯国的首脑是不可以称王的,他们一般只能以公或侯称呼,比如春秋五霸里的齐桓公、秦穆公,上文提到过的魏文侯等。从权力和地位上来说,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礼节上则有差别。当然了,我们知道,通常一般矛盾和特殊矛盾是并存的,总有那么一些人比较的有个性。比如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他的称呼就是王,而不是公。难怪至秦国统一六国,唯有楚人不服,尚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楚人的叛逆精神。

  那么魏武侯到魏惠王的变化是怎么产生得呢?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魏、韩、赵三国正式接管了晋国的江山,这家股份制公司被彻底瓦解,晋静公被废,晋国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周烈王五年(前371),魏武侯病逝,因为没有立太子,他的儿子魏和公中缓争位,国家陷入大乱。韩赵两国趁机落井下石,攻打魏国。然而在最后的决战中,赵成侯和韩懿侯的意见相左。赵成侯认为应该杀死魏,立公中缓为国君,这样就可以割地赔款,大大的捞一笔。而韩懿侯则想得更为长远,他认为应该让魏和公中缓各领魏国半壁江山,从而相互制衡,再不能对两国产生威胁,用心极为歹毒。最终两人搭不成协议,各自领兵回国,无功而返。

  魏乘这个机会杀死了公中缓,即位为君,是为魏惠王。

  在这个事件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储君的重要性。不论是世袭制还是选举制,不论是国家还是公司,未来领导人的培养和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将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权力,这个东西就像某种神秘的药品,明明知道一旦沾染就无法摆脱,但是还是有无数人心向往之,恨不能得。储君之位未定,这就给了大股东们一个机会,你可以称王,我也可以称王,大家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凭什么让你做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因此争夺就不可避免。如果确立了储君,相对就好了许多。尽管这仍旧难以避免权力的争夺,像康熙的十几个儿子,闹得还是很凶,但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名正言顺总还是有些作用的,毕竟既敢当婊子,又敢树牌坊的人不多。

  第二,学会妥协,学会沟通。韩、赵两国本来可以就这个机会将魏国的实力瓦解,从而消除这个埋伏在身边的庞然大物。但是,他们最终选择了分道扬镳。如果韩赵两国可以取得一个妥协性的约定,就不会有以后“围魏救赵”一类的事件了。其实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必定是存在冲突的,学会妥协才可能取得利益的平衡。在国际政治学中有一个模型,被称作“囚徒困境”,即被关押的一对囚徒本来可以死扛到底,打死不认罪,从而取得最轻的惩罚。然而由于被分开关押,信息交流不畅,担心对方出卖自己,从而交代了对方的犯罪事实,以取得相对较轻的惩罚。这个模型被用来解释国家之间的关系,两个国家之间本来可以通过交流妥协,取得最佳的利益分配,但是由于彼此的不信任,从而导致不信任的安全危机。

  第三,即当时周天子的威信已经丧失殆尽。在废除晋静公后,韩、赵两家还有些顾忌。魏国却已经不在乎了,因为魏国足够的强大。魏取得国君之位后,正式称王。有了魏国榜样在前,韩、赵两家最终也选择了称王。

第十三章 卫鞅入秦
现在我们来看看公叔和魏惠王交谈的内容吧。

  魏惠王坐在公叔座的身旁,看着行将就木的公叔,说:“您如果不幸病逝了,国家大事应该交给谁去处理呢?”

  公叔说:“在我府中任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是一个奇才。我希望您将国家大事交给他。”

  魏惠王听了,沉默不语,看来他并不想用这个人,又或者正在考虑该不该听公叔座的话,毕竟公叔现在病重,也可能是病糊涂了。用错一个人,他或许可以不在乎,但是听了一个老糊涂的话,这可就有损他魏惠王的英明神武了。这个问题他必须慎重。做皇帝做国君的大多将面子看得比国家重要。

  公叔座见魏惠王不说话,怕他不用商鞅,急忙说:“大王,您如果不想用公孙鞅,那就请您杀掉他,千万不要让他去其他的国家。”

  魏惠王心中翻起了嘀咕:“这个老家伙,一定是病糊涂了,一会儿劝我重要公孙鞅,一会儿又要杀了他,唉,人老了,也糊涂了。我还是回去吧。”想到这里,他和公叔座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

  公叔座见魏惠王离开了相府,以为魏惠王一定听了自己的话。全然不知道自己在魏惠王心里已经是一个老糊涂了。他又令人招来公孙鞅,一本正经得说:“卫鞅啊,你别怪我。我所以建议大王杀你,也是为国尽忠啊。唉,我看你还是快逃吧。”卫鞅心里估计把公叔座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妈的,大王要杀我,我现在跑还跑得掉吗?”不过他知道魏惠王一定不会杀他的。只是淡淡笑道:“大王既然不肯听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

  这话说得颇有道理。魏惠王如果相信公叔的话,相信卫鞅真得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话,一定会重要卫鞅——因为他和公叔座谈话的目的,就是要求公叔推荐人才,而他若肯用卫鞅,卫鞅也必不会推辞。他若不信公叔座的话,就没有杀卫鞅的理由了。——当然也有些比较变态的皇帝,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将所有可能构成威胁的人都给消灭掉。

  我们要感谢魏惠王,如果他真这么变态下,历史也许就会改写。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魏惠王不是卫鞅的风云,他要去另一个地方,一个可以施展他的才华和抱负的地方,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化作翱翔九天的飞龙。

  那个地方叫做秦国,那个地方有一个被称作秦孝公的年轻人正等着他。

  有关商鞅和秦孝公的第一次见面,《通鉴》里叙述的并不详细,只是说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推荐自己见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然后就得到重用了。然而根据《史记》的记载,过程没这么简单。事实上,商鞅与秦孝公见面三次之后,才得到秦孝公的赏识,这才有机会进行第四次深谈。司马光的《通鉴》未及细说,我不知道是为了《通鉴》的详略得当做了删减,还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我更倾向于后者。

  先让我们看看这三次对话的全过程。

  在景监的安排下,卫鞅和秦孝公有了第一次正式的会面。卫鞅是个精通各种政治权术的人,在没有明白秦孝公真正的政治意图前,他必须做一定的政治试探。《史记》中说,卫鞅见到秦孝公后说了很久,但是秦孝公不停得打着瞌睡,根本提不起半点兴趣。等卫鞅离开后,他把景监大骂了一顿,说:“你推荐的那个人脑子有毛病,只会胡思乱想,哪堪一用(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很郁闷,心想:“卫鞅啊,卫鞅,你都和大王说了些什么?”事后,他把卫鞅找来骂了一顿。卫鞅解释了一下。

  过了五天,景监又一次找来卫鞅。卫鞅再次与秦孝公会面,结果景监又被骂了一顿。景监再次责备卫鞅,卫鞅又解释了一番。

  等到第三次会面后,秦孝公的态度忽然变了,他对景监说:“你推荐的那个人说的话很有道理,可以一用。”景监赶紧再次去请卫鞅,这次卫鞅却说自信满满得说:“我知道大王一定再次召见我的!”之后,他与秦孝公有了第四次深谈,成了大秦帝国的重要谋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前三次谈话都分别说了些什么呢?每一次,商鞅是如何向景监解释的?

  第一次:我和大王谈论帝道,但是大王没有兴趣。

  第二次:我和大王谈论王道,但是大王依旧没有兴趣。

  第三次:我和大王谈论霸道,大王对此深感兴趣,我知道大王一定会重要我了。

  事后证明确实如此,秦孝公说:“帝道和王道的实现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等不了。”

  秦孝公何以会对霸道如此感兴趣?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帝道、王道、霸道。

  帝道: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天下共举,依然辞让,仆人之出,天下庆幸

  王道:一心行仁,泽及百姓,万国景仰,莫不愿为平民,征伐一地,多地盼王师

  霸道:修刑厉法,富国强兵,使民怀刑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