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勺从脑袋里舀出了一片前额叶,然后又舀,一共舀了4勺,全放进了有柠檬汁的冰水里。冻硬的脑髓拿出来放到盘上,用面粉略微吸干,又用新鲜烤面包片吸了一次。放到奶油里炸,炸到两面金黄为止。再加上调味酱和块菌片,还有荷兰芹、水田芥和带梗的刺山果,最后撒上一撮水田芥叶。吃着这份敬客的菜,史达琳(女FBI)唇上的奶油酱油光都特别动人。中间他们还谈论了一次音乐,“管箭大体是中央c下的一个d音,对不对?” “准确。” 汉尼拔?莱克特博士对史达琳笑了笑,牙齿非常白。
这可能是“汉尼拔三部曲”中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汉尼拔?莱克特博士第一次出现,是在作家托马斯?哈里斯1981年的小说《红龙》里,他那会儿已经因为杀了9个人入狱,在办理“模仿杀人”案件的FBI探访时出现了一次,可谓惊鸿一瞥的开场。7年后,他在《沉默的羔羊》里见到了缪斯史达琳,并逃出了监狱。之后是1999年的《汉尼拔医生》,他隐遁在佛罗伦萨成了一名图书馆馆长,旧仇人的追杀让他重开杀戒,又玩了一把优雅的杀戮,机智的逃脱,最终不但干掉敌人,还催眠了女FBI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吃脑髓一幕来自于此。三个小说都被拍成了同名电影,《沉默的羔羊》声誉最高,老有人说《汉尼拔医生》不好。情节模糊,吃人镜头恶心,还缺了朱迪?福斯特。但抛开这些,汉尼拔与史达琳的微妙情感让恐怖故事变成了浪漫爱情片。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一个品位超群,精神变态的食人恶魔整天忙乎什么?不就是追求心灵的安宁,他们总算能在阳光下跳舞了,我们赶快走吧,无论谁发现了他们,都有致命的危险,我们只能知道这么多而活着。
不过作家托马斯?哈里斯又要告诉我们更多。第四部“汉尼拔系列”《少年汉尼拔》上架,照着《哈里波特》标准,首印150万册。同名电影也完全是个剧本改编小说,迎合好莱坞的前传风潮,幼年超人,幼年蝙蝠侠,幼年007,幼年兔巴哥,新书讲的是18岁以前的汉尼拔。出生于立陶宛一个富足家庭,在“莱克特城堡”享受愉悦的童年,二战打破平静,汉尼拔的小妹妹米沙被纳粹食人魔掳走,少年亲眼看着妹妹被吃掉。战后被寄养在法国的画家叔叔家,婶婶日本女人“紫女士”成了汉尼拔的启蒙老师:一,写俳句;二,使用日本刀;三“紫女士”被屠夫奸污后汉尼拔第一次杀人并发现人肉之美味。之后汉尼拔一路杀杀杀,完全纸上版《杀死比尔3》,一共干掉8个人,大部分是战时纳粹军官。没有严谨的花样字体,不品评美酒和音乐,缪斯也尚未出现,少年汉尼拔念着妹妹米沙的名字,怀揣复仇的渴望,恶魔就这样炼成了。
战争就是命运女神掀起的黑色波浪,既有意味深长的大景象,也有命运被改变了的小人物。战争,纳粹,食人魔,甚至还有日本神秘文化?(电影中“紫女士”由巩俐扮演)也许构成了汉尼拔精神变态的逻辑。从战争里走出来的少年心灵总要受点激荡,如同《法兰西组曲》里的于贝尔,参了几天军就体味了危险、勇气、恐惧和爱情,仿佛神圣的力量注入身体,心一下子开了口。少年汉尼拔则被战争打开了食人魔的胃口。可这个虚拟人物一有了现实参照,不禁让人愣一下,你是不是也有个小妹妹被纳粹残害?你从此就开始吃人了吗?好莱坞的前传风大多吸引儿童观众,《少年汉尼拔》可看成兄妹情深木偶剧《潘趣和朱迪》X级版,小朋友们看完了会央求:“妈妈带我去立陶宛吧,我要去莱克特城堡看童年汉尼拔。”作家托马斯?哈里斯对笔下这个恶魔是很宠溺的,先不说他过人的品位,他杀每个人都遵循武士风范的规则:牺牲品都是纳粹,小偷,杀人魔,恋童癖,心术不正的警察,把他们吃掉是对激怒自己的人表示轻蔑。也许是该给这个儒雅的变态设置一段心路历程,可如果他是个只知道复仇的,停留在口腔期的粗鲁暴徒,谁还会感兴趣呢?
在完全以汉尼拔为主角的《汉尼拔医生》中,最吸引人的并非吃脑髓,而是汉尼拔不凡的风度和繁复铺陈的讲究。他头发像水獭一样光溜,眼睛褐色,如同能看穿人的脊背,鼻子是高傲的鹰钩形,沉静瘦削,步态岸然,身上有一股上等黑呢衣料的香味。他具有中世纪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的才能,以记忆力见长。对香水和香精的鉴赏力让靠鼻子吃饭的商人也感到惊奇。对酒也颇有研究,最爱依甘堡酒,在朋友生日时会快递一瓶,储备年份与生日正好相符。偏爱乐器与音乐,收藏18世纪晚期的佛兰德斯拨弦古钢琴,泰勒明教授在30年代亲手制作的电子琴,维金纳琴,擅长弹奏亨利八世写的《冬青树郁郁葱葱》和莫扎特的《降B大调奏鸣曲》。他的房子在厚重的家具和高峻的阴暗之中布满了青铜小雕像,车是30年车龄的黑色美洲豹,西服是纪梵希,书看霍金的《时间简史》。对食具和食材最为讲究,喜欢蒂法尼和克里斯托弗的银质餐具,匙子把上有巴黎风格的鼠尾鱼图案;晶质玻璃器选择里德尔牌,搭配锦缎餐巾,餐巾角上绣有血滴般鲜红的小玫瑰。即使在逃亡路上也要把食物装在高雅的、有褐色图案装饰的黄盒子里,用两条色彩互补的丝带拴好,里面有块菌肥鹅肝酱,因刚脱离枝头还泪痕点点的安纳托利亚无花果,外加半瓶圣艾斯台甫酒……即使是吃脑髓那段,把脑髓去掉,就是美食专栏作家最为兴奋的章节。从中可以引申“像汉尼拔一样品酒”,“像汉尼拔一样赏乐”,“当个汉尼拔一般的美食家”等一干著述,他完全是现代精英生活的榜样。童年的汉尼拔可能受苦了,可我们最好奇的不是他幼小的心灵怎么开出了罪恶之花,而是一个阴郁少年如何修炼成如此优雅迷人,恰好喜欢吃人的绅士汉尼拔。
八卦《乱世佳人》(1)
都说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十分有商业头脑,在小说《飘》最畅销的时候买下它。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玛格丽特?米歇尔1926年开始写的这部小说,1936年才出版,虽然上市第一天卖出5000本,但《飘》还没红得发紫。1936年7月30日,塞尔兹尼克花5万美元买下了小说。记录片《传奇的缔造》中,《飘》的伯乐凯瑟琳?布朗讲述这桩买卖:“小说被送到塞尔兹尼克办公室的时候,他的故事编辑说:‘这真是个冗长的垃圾’。塞尔兹尼克始终没看小说,直到7月6日他去夏威夷度假才开始翻看。但他迟迟没决心购买。这时与塞尔兹尼克对着干的‘先锋影业公司’提出购买小说版权,我就对塞尔兹尼克说,你不买那就卖给先锋影业公司了。7月30日,塞尔兹尼克终于决定买下它。”
知名编剧西德尼?霍华德受命改编剧本。他只肯呆在康涅狄格农场,1936年圣诞节将这个1037页的小说改成了5个半小时的电影剧本。塞尔兹尼克并不满意,他期望得到玛格丽特的协助,但这位作家很坚决:“我把小说卖给你,就跟它的关系结束了。一切归你了,随你处置。”剧本没有眉目,选角风波已经在好莱坞成为每日头条。为扮演郝思嘉而试镜的女星有:贝蒂?戴维斯,凯瑟琳?赫本,玛格丽特?萨拉文……根据备忘录,有1400人为这一角色而进行了面试,90人进行了试镜,共耗费92000美元。此时的美国有一半人读过《飘》,他们心中有无数郝思嘉的形象,但只有一个白瑞德——克拉克?盖博。但拥有这位好莱坞皇帝的米高梅公司很决绝:“不外借。”
1938年12月15日,这部只有导演(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的好友乔治?丘克),没有满意剧本,没定下男女主角的电影,开拍了第一个镜头——火烧亚特兰大。大火烧毁的是影片《金刚》的布景,火势持续数小时,惊动消防员与警察。塞尔兹尼克站在火光中,他的哥哥走过来说:“来,看看你的郝思嘉。”身后是一个有猫一样绿眼睛的英国女孩——费雯丽。
有人说,费雯丽把她的激情给了《乱世佳人》,柔情给了《魂断蓝桥》,神经质赋予了《欲望号街车》。除了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历史的蛛丝马迹告诉我们,《乱世佳人》时期的费雯丽正是激情四射的郝思嘉。
1938年秋天,费雯丽乘上驶往美国的轮船,这后来被人说成是“抱着对扮演郝思嘉的渴望”。她的确在路上看完了小说《飘》,但到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与男友劳伦斯。奥利弗在一起。1936年,费雯丽在拍摄《英伦大火》时与男主角劳伦斯。奥利弗相爱,她抛下丈夫与女儿与奥利弗同居。1938年的美国之行后,1939年她被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签下,出演郝思嘉。电影备忘录里她说:“对任何女演员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角色,但我可以坦白地说,我是在塞尔兹尼克先生要求下把它当作一个玩笑来参加试镜的……当人选决定后,我发现扮演郝思嘉不是一个玩笑。”
这个当时在镜头面前腼腆,不大有名气的女演员在拍摄初期十分敬业,清晨6点到达片场,晚上8点半才离去。但不久,风格温和的导演乔治?丘克因与制片人不合,只拍了23分钟的戏就被炒了鱿鱼。接替他的是暴躁、专横的维克多?弗莱明。新导演为了保证郝思嘉是个单纯、专注的姑娘,禁止费雯丽与男友见面。当时劳伦斯。奥利弗在纽约拍摄《喜剧夹缝》,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费雯丽感受到了郝思嘉热情,却不能拥有爱的情感。她像支从泥土里剪下的花束,被放进了盛满水的缸里,开得更绚烂,只为了早点回到泥土中。
根据扮演梅兰妮的演员奥丽维亚?德哈维兰的回忆,费雯丽在片场完全与郝思嘉融为一体:“休息时,即便只有5分钟,她也会去玩扑克舰艇游戏,当导演说‘开拍’的时候,她立刻成为郝思嘉。”1939年11月11日,经过5个月的拍摄,《乱世佳人》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几个小时后,费雯丽已经出现在纽约。她已经迫不及待。
1961年,为纪念美国南北战争100周年,《乱世佳人》在首映地亚特兰大的洛伊氏剧场重映。费雯丽出现在剧场。此时的小说家、制片人、编剧、导演、男主角,都已过世,费雯丽的劳伦斯。奥利弗也在20年的恩爱后,移情于更年轻的女演员。与当年的青春绽放相比,他不爱她被岁月毁坏的容颜。她在再次观看《乱世佳人》后说:“随着亚特兰大的建筑被烧毁,整个场景被火苗吞噬,我甚至被这种宏大的场面和令人恐惧的混乱惊呆了。”岁月与尘世变幻让拍摄《乱世佳人》的日子恍若隔世,而她,也再不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郝思嘉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卦《乱世佳人》(2)
“我知道自己决不是玛格丽特?米歇尔小姐创造白瑞德这个人物的灵感来源。她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好莱坞默默无闻,而且我想米歇尔小姐也决不会对我这个当时在俄可拉荷马油田工作的石油工人有什么兴趣。”这是克拉克?盖博在《乱世佳人》开拍前说的一番话。当时他正被“白瑞德”这个名字困扰。几乎人人都认为他就是白瑞德的化身,总有人问起:“你肯定读过《飘》吧?”“我回答说没读过的时候,他们都难以置信地看着我,这让人很恼火。人们都认为没读过这本书的是文盲。”克拉克?盖博抱怨。同时他也对《乱世佳人》甚为不屑,在好莱坞,除了小得不能再小的事,都是大新闻,每周都会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和最伟大的著作”出现,然后很快被人们遗忘。这就是盖博对《乱世佳人》的理解。
1938年6月,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给克拉克?盖博打电话,邀请他出演白瑞德。盖博的回答有两点:自己所属的米高梅公司不外借演员;“我对演白瑞德不感兴趣。”此时塞尔兹尼克已经在《乱世佳人》前期准备上花掉40万美元,米高梅公司突然提出连人带片子购买这部尚未开拍的电影。当时流传塞尔兹尼克的一个段子:有人将《乱世佳人》比作一个赌盘,说,这里面有诈。但塞尔兹尼克说:“我知道,但只有这么一个赌盘。”为了得到克拉克?盖博,他与米高梅进行了新一轮谈判,最后结果是:米高梅将盖博出借,并投资125万美元;但它得到影片的全球发行权和前7年利润的一半。双方都赢了,只有盖博认为自己是个输家。
“作为一个演员,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作为一个人物,他很了不起;作为一个银幕形象,他是那种‘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但白瑞德这个形象太完美了,我演不了。”盖博非常害怕出演白瑞德。为了减轻他的恐惧,制片人塞尔兹尼克提出愿意帮他支付与妻子离婚的赡养费,5万美元。1938年8月24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