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赋
【汉繁钦《秋思赋》】何晏秋之忄替凄,处闲夜而怀愁;风清凉以激志兮,树动叶而鼓条。云朝跻于西汜兮,遂愤薄于丹邱;潜白日之玄阴兮,翳朗月于重幽。零雨蒙其迅疾,黄潦汩以横流。
【晋潘岳《秋兴赋》】四运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华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嗟夏茂而秋落。善哉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激而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百感之疚心,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良无愁而不尽。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陨。于时屏轻扇,释纤絺,籍莞蒻,御裌衣。庭树槭以洒落,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以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而弥高,日悠扬而寝微。知秋阳之短景,觉良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露凄清而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余景。云云。
【晋曹毗《秋兴赋》】素秋始启,清风激暑;叶零玉阶,柯委劲楚。离禽嘤嘤而晨鸣,轻帷翩翩以微举;夕露颓润于兰庭,秋虫属响乎廊宇。
【齐褚彦回《秋伤赋》】云纷纷而夹转兮,树菸黄而陨落;瞻孤游之流鸿兮,观云间之舞鹤。景暖暖而向颓兮,时冉冉而将薄;独悲愁而凄惨兮,敛轻裾以归幕。
【虞世南《秋赋》】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云既净而天高,潦将收而水洁。凝珠露之凄冷,镜青山之愰澈;燕运幕而巢空,雁惊群而行绝。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谷之疏幌,褰轻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明玉绳之粲烂。看夜鹊之绕枝,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畔。
§诗
【唐太宗《度秋诗》】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蛾眉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又《初秋夜坐诗》】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帷;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又《秋日诗》】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又】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露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娥眉前。
【又《秋日翠微宫诗》】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又《辽东山夜临秋诗》】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又《山阁晚秋诗》】山亭秋已满,岩牖凉风度;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历览情无极,只尺轮光暮。
【晋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朝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谢惠连《秋诗》】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宋南平王《刘铄歌》】旻天清且高,秋气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
【宋鲍昭《秋日诗》】枯桑叶易落,疲客心易惊;今兹亦何早,已闻络纬鸣。肃肃簟上寒,凄凄帐里清;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白扬方萧瑟,长叹从此生。
【宋汤惠《休歌》】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徒为芳。
【梁文帝《初秋诗》】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卷幌通河色,开窗望月晖。晚花栏下照,疏萤簟上飞;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
【又】盲风度函谷,坠露下芳枝;绿潭倒云气,青山衔月规。花心风上转,叶影树中移;外游独千里,夕叹共谁知。
【梁范云《赠竣公道人诗》】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月亏君不来,相期竟何时。
【梁沈约《秋夜诗》】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曀曀萤入雾,离离雁出云。巴童暗理瑟,汉女夜缝裙;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梁鲍泉《秋诗》】露色已成霜,梧揪欲半黄;燕去檐恒静,莲寒池不香。旅情常自苦,秋夜渐应长。
【周弘让《立秋诗》】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
【陈张正见《和衡阳王秋夜诗》】睢苑凉风举,章台云气收;萤光连烛动,月影带河流。绿绮朱弦泛,黄花素蚁浮;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隋炀帝《悲秋诗》】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隋阳休之《秋诗》】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夜虫扶砌响,轻蛾绕烛飞。
【隋庾信《晚秋诗》】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又《和初秋诗》】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北阁连横汉,南空映凿龙。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隋萧悫《和初秋西园应教诗》】池亭三伏后,林馆九秋前;清冷涧泉石,散漫杂风烟。蕖开千叶影,榴艳百枝然,约岭停飞旆,凌波动画船。
【又《和司徒铠曹阳辟强秋晚诗》】叶疏知树落,香尽觉荷衰;山薮良多思,田园聊复归。
【又《秋日诗》】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便坐翻木叶,长坂歇兰丛;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蝉唱闻疑断,池清似映空。
【袁朗《秋日应诏诗》】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雾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诗》】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仓池流稍洁,仙掌露方团。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宽。
【上官仪《奉和山夜临秋诗》】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又《和颍川公秋夜诗》】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唤;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刘祎之《九成宫秋初应制诗》】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冬第四
§叙事
《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晓张中。(郑玄曰: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之津,而斗建亥之辰。)其日壬癸,(壬之言任也;癸之言揆也。日之北行从黑道,闭藏万物,月为之佐。万物怀妊于壬癸,然萌牙。)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颛顼,高阳氏也;玄冥,少昊氏之子,曰修,曰熙,为水官之臣。)律中应钟,(高诱曰:阴应于阳,转成其功。)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化为蜃,虹藏不见。(大水,淮也。大蛤曰蜃。)仲冬之月,日在箕,昏营室中,晓轸中。(郑玄曰: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斗建子之辰。)律中黄钟,(黄钟者,律之始也。高诱曰:阳气聚于下,阴气盛于上,萌于黄泉下,故曰黄钟。)冰益壮,地始坼,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争者,阴方盛,阳欲起。荡谓物将萌牙者。)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芸,香草也;荔挺,马薤也;水泉动,润上行也。)季冬之月,日在南斗,昏奎中,晓氐亢中。(郑玄注曰:季冬日月会于玄枵,而斗建丑之辰。)律中大吕,雁北向,鹊始巢,雉雊鸡乳,(雊雉鸣也。)出土牛以送寒气。(出犹作也。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送犹毕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言日月星辰,运行至此,皆周匝于故处也。次,舍也,纪犹会也,)《尚书》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中星。)鸟兽氄毛。(鸟兽皆生濡毳细毛以自温也。)蔡邕《月令章句》曰:冬;终也。梁元帝《纂要》曰:冬曰玄英,(气黑而青英。)亦曰安宁,亦曰玄冬、三冬、九冬;天曰上天;(言时无事,在上而临下。)风日寒风、劲风、严风、厉风、哀风、阴风;景曰冬景、寒景;时曰寒辰;节曰严节;鸟曰寒鸟、寒禽;草曰寒卉、黄草;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十月孟冬,亦曰上冬,亦曰阳月;(此时纯阴用事,嫌其无阳,故曰阳月。)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节、暮岁、穷稔、穷纪。
§事对
【黄钟 玄辔】《礼记》曰:仲冬月律中黄钟。李颙《感冬篇》曰:高阳揽玄辔,太皞御冬始;望舒游天策,曜灵协燕纪。
【北陆 南郊】司马彪《续汉书》曰:日在北陆谓之冬。沈约《宋书》曰:十月庚寅冬至,亲祠圜丘于南郊。
【琼雪 珠冰】刘义恭《夜雪诗》曰:屯云闭星月,飞琼集庭树。谢惠连《雪赋》: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割蚌出明珠。
【泉动 水沍】《周书》曰:冬至后十五日,水泉动;不动,阴不承阳。刘桢《鲁都赋》曰:伊岁之冬,云气清晞;水沍露凝,冰雪皑皑。
【爱日 严霜】杜预注《左传》曰: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古诗》曰:寒冬十一月,晨起践严霜。
【折冰 坼地】《文子》曰:冬冰可折,夏条可结。《礼记》曰:仲冬之月地始坼。
【风切 云严】谢惠连《咏冬诗》曰:履霜冰弥坚,积寒风愈切。鲍昭《冬诗》曰:严云乱山起,白日欲还次。
【玄雪 素雪】阮籍《咏怀诗》曰: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衿;寒风振山冈,玄雪起重阴。钟夫人诗曰:冽冽季冬,素雪其霏。
【冰鱼 霜鹤】《易通卦验》曰:大雪鱼负冰。郑玄曰:鱼负冰,上近冰也。鲍昭《冬诗》曰: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龙吹 鹤语】《淮南子》曰: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许慎注云:不见日,故龙以目照之,盖长千里。开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刘敬叔《异苑》曰:太康二年冬,大寒。南州人见二白鹤于桥下,曰:“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于是飞去。
【蛰鸟 潜鳞】魏武帝《出夏门行》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蛰鸟潜藏,熊罴窟栖。王粲诗曰:冽冽冬日,肃肃祁寒;潜鳞在川,归雁载轩。
【桂荣 松茂】《楚词》曰:嘉南周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何邵《游仙诗》曰:青青陵上松,亭亭南山柏;光色冬夏茂,根柢无凋落。
【讲武 论刑】《礼记》曰: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武习射。郑玄注曰:为仲冬大阅习之。《大戴礼》曰:季冬听狱论刑者,所以正法。
【纳稼 储谷】《毛诗》曰:十月纳禾稼,黍稷穜稑,禾麻菽麦。崔寔《四民月令》曰:十月农事毕,五谷既登,家家储畜,乃顺时令也。
【祈年 贞岁】《礼记》曰: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注云:天宗,日月星辰也。《周礼》曰:天府掌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美恶。郑玄注曰:问事之正曰贞。问岁美恶,谓问于龟。
【戒闾 墐户】《礼记》曰:孟冬,命有司循行积聚,坏城郭,戒门闾。《毛诗》曰:穹窒熏鼠,寒向墐户。注云:向北出牖。墐,涂也。
【凿冰 爨燧】《礼记》曰: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腹厚也。此月日在北陆,冰坚厚之时。《毛诗》曰:二之日凿冰冲冲。注云:冰盛水腹,命彻取冰山林中。冲冲,凿冰之音;二日,夏之十二月。《淮南子》曰:孟冬之月,招摇指亥,爨松燧火。
【熊席 狐裘】《吕氏春秋》曰:卫灵公天寒凿池,言不寒。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四隅有火,所以不寒。”
【冰涧 冻海】陆士衡《乐府·苦寒行》曰:北游幽朔城,原野多险艰;俯入穹谷底,仰涉高山盘。凝冰结重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