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髯飘动的救亡总会主席沈钧儒见此情景,不禁泪盈双眼。他走上前去,拿出一元钱投入箱中,其余的硬塞还给伤兵。他握着伤兵的手说道:“好兄弟,你是国家的功臣。如今国家困难,已经委曲你了,决不能再让你把最后的抚恤金都捐出来。这些钱你留着,好自生活,其余的我垫上。”
场面三:一名旗袍鲜亮、浓妆艳抹的少妇,擦了擦被泪水冲乱了的粉脸,慢慢走到前台。她摘下自己的耳环、项链、戒指,又从皮包里掏出些钱都投入了金箱。刚才为伤兵感动的没醒过神儿的人群,这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少妇抬头望着人群,报以感激的一笑。这时,她突然感到,平日她从未注意过的这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竟也如此可亲、如此热情、如此富于正义。
工作人员在后面喊道:“太太慢走,请留下名址。”
少妇回头一笑,道:“你该问问刚才那个负伤的弟兄。我嘛,一个中国人。”
场面四:两个手提粥罐的乞丐从身上摸出一把铜子,面带愧色地对工作人员说道:“我们兄弟俩讨了三天,只有这2毛9分,硬是没凑足3角,请你们收下吧。要饭,已经低人一等了,要是再当亡国奴,怕是得钻到地下去了。”
这时,两个擦鞋童想出了聪明的一着。他们在金箱附近支起摊子,吆喝道:“先生,太太,请擦皮鞋。擦完鞋,请把钱放入金箱,算是你对抗日的支持。”
不少人挤了过去,生意一时火爆。可两个小家伙都分文未入。
据统计,当时武汉全城的5座固定献金台、3座流动献金台,一周内就接受了上百万人次的捐赠,所得金款达百万元。相当于当时武汉军民每人捐赠一次。捐款者,从耄耋老人到稚嫩的幼童,各种行业者无所不包。远在陕北的毛泽东及另几名以中###员身份加入国民参政会的议员,嘱咐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把国民政府发给他们的薪金全部捐了出来。周恩来也把自己副部长当月的数百元薪金一个不剩地捐入金箱。此外,前线八路军、新四军也把从菜金中省出的数千元钱,派专人送到了武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被外敌压迫到最后一刻时,是最容易动员、唤起的。武汉献金之踊跃,场面之感人,是国民政府多年来所没有的。钱的多少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它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
珞珈山蒋公馆里,陈诚正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一幕幕动人的场面。蒋介石凭窗远眺,良久无语。半晌,才转过身来对陈诚说道:“辞修,这笔钱决不能乱用。另外,前线的部署你还要抓紧,决不能再有失误。”
说罢,长叹口气,补充道:“武汉这一仗,无论如何要打出个样子。否则,我蒋中正是无颜面对百姓父老啦!”
武汉政府旧址。1938年,这里曾是中国抗日的心脏。
5月19日徐州沦陷。图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左)与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举杯相庆。
陈诚(字辞修),浙江人,陆军一级上将。1938年曾任武汉卫戍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先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是蒋介石得力的军事干将。
周恩来同志抗战期间在武汉留影。
汪精卫,曾任国民党副总裁,是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政治领袖。后受日本诱降,公然投敌成立汪伪政权,沦为汉奸。
xueji
两位战区司令长官的留影。武汉会战中,陈诚率第九战区守卫长江南岸,李宗仁率第五战区守卫长江北岸,可谓并肩作战。
身着德式钢盔和军装的中国军队整装开赴前线。可惜,有如此装备的中国军队太少太少。
马垱要塞,中国军队严防死守,希望能挡住日军西进的脚步。
保卫大武汉,郭沫若和他的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动员功不可没。
武汉会战要图。南、北两线,云集中、日两军上百万人。
史迪威将军,中国抗战的支持者。后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
史迪威与蒋介石夫妇合影。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
全国抗敌救亡总会沈钧儒主席不顾年老体弱,亲赴各抗日战区视察。
国民政府军事首脑齐集武汉,定下在武汉外围实施会战的战略大计。
沸腾武汉,抗日呼声此起彼伏。
董必武亲率中共湖北省委人员走上街头,参加游行###,宣传抗日。
保卫大武汉,社会各界在武汉以各种形式动员民众,宣传抗日。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左三)正带领部下研究武汉会战作战计划。
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蒋介石亲自开会研究武汉会战计划。
何应钦(字敬之),陆军一级上将。武汉会战时任参谋总长兼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抗战中曾多次指挥重大战役。
武昌珞珈山,蒋介石亲自指挥武汉会战。
为鼓舞士气,蒋介石亲赴武汉大学,检阅即将开赴前线的部队。
宋美龄在武汉亲手为抗日将士缝制军衣,映衬出她对前线战士战胜强敌的渴望。
宋美龄身为第一夫人,亲手为抗日将士包扎伤口,令人感动。
武汉大献金盛况空前。
武汉儿童在宣传献金救国。
保卫大武汉影响远播。图为华侨捐献的汽车、枪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天皇裕仁的失落(1)
东京城内城西丸。
碧水环流的护城河畔,葱茏的绿树掩映着巍峨的日本皇宫。5月里,正是日本列岛樱花怒放,春意盎然的季节。从北海道到九州、从富士山下到皇宫深宅,到处蝶舞蜂喧、生机勃勃。
宫内,被春的气息紧拥着的花园石径上,日本天皇裕仁正心绪烦乱地慢步踱着。宽大的金黄色和服,像一轮刺眼的太阳,灼得四周不安地躁动起来。春意虽浓,却没能融化这位天照大神后人心中的阴云。
日本陷入中国战争已近一年了,虽然日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但迫使中国屈服的最终目标仍然遥遥无期。对中国东北部城市、铁路、港口、资源的占领,非但没给日本国内带来预想的经济收益,一切反而像一座深不见底的潭穴,吸尽了日本的军费、兵员。为此,日本内阁也在无休止的争吵中频繁更迭,政治暗杀、恐怖、流产政变,像随风而起的恶魔,充斥岛国日本的各个角落。这时,一个人影又浮现在他眼前,每当裕仁为中国战场烦心的时候,这个人影便会浮现出来。他就是陆军省大臣杉山元大将。
近半年来,裕仁对杉山元越来越厌恶、憎恨。去年卢沟桥事变后,天皇曾问这位陆相,对华开战,需多长时间才能全面解决中国问题。骄横跋扈的杉山元胸脯拍得山响,保证说:皇军3个月内定能解决中国。并头头是道地罗列出一大堆理由。如今,快一年了,中国战事不但没解决,反而愈发显得漫漫无期。更令他生气的是,这位昔日夸夸其谈的陆相转而一变,整日里满口理由,中国地广人密,短时间不易解决。还对大本营和内阁大臣说三道四,弄得上上下下矛盾重重,乌烟瘴气。
“该让这家伙到中国战场尝尝战争的滋味。”裕仁自言自语道。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身看去,一名侍从武官向他低头行礼道,“陛下,多田次长来了。”
裕仁挥挥手,低声咕哝道:“我就来。”
再露面时,天皇裕仁已是一身戎装,端坐在宽大、气派的御座上。身后,几扇古老、华贵的金屏风,显示着这位大和天子的不凡。面前,日军参谋次长多田大将两手抚膝,端坐着奏报徐州会战的最后战况。自4日徐州会战爆发以来,天皇每天都要垂询前线战况。
今天,裕仁又像往常一样,面目冷峻、毫无表情地坐着。虽然年轻,但从小就受到为君教育的裕仁,极看重如何在自己的文臣武将、芸芸万民面前维护圣尊。自25岁继任,十多年了,他早已养成了习惯。每次御前召见,除非他急于了解重大事件,否则很少开口,只是一双不大但透着威严的眼睛在众人脸上睃来睃去,这曾让无数大臣诚惶诚恐、敬畏不已,无不把他视作神灵。一些初次入宫晋谒的文武大臣曾在这阵式面前两腿发软,紧张得话都说不清。但他却感到满意,甚至舒坦,他早已习惯于此。他要的就是世间的一切都能臣服在他的脚下。
多田次官仍在报告着,裕仁的目光定在了眼前这位棱角分明、面目刚毅的中年人脸上。对眼前的这个多田,他一直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欣赏他的年轻干练,有驾驭大势的能力,在很多问题上也颇有远见。但此人太工于心计,在参谋本部居然能让他的叔辈、资深望重的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把大小实权都送到他手里。大本营统帅部,虽然载仁亲王是他的参谋长,但更多与他打交道的,却是眼前这位刚过知天命之年的次长。如今,他在东京军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多少在他心里产生了一丝隐隐的不安。裕仁也知道,此人是积极主张对苏联用武的“北进派”的台柱子,他的活动、影响力曾使内阁决策无法正常运转,这更加重了裕仁内心的矛盾。一生都充满矛盾的裕仁,在多田这种特殊人物的身上,自然也不难看到矛盾的再现。他既希望军部、内阁有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消除军内外终日不绝的争吵,可又对这些人物充满不安和成见。这种矛盾,常常扰乱他内心的平静。
徐州会战结束,日军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了这块土地。但多田的表情、语调,却仍似以往,平淡而谨慎,这更激起了裕仁的好奇和不解。一股解开谜团的好奇促使他打破惯例,主动开口问道,“次官,皇军徐州之战算得上一次重大胜利吗?朕想知道你对徐州战果的看法?”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皇裕仁的失落(2)
多田次长终于抬起了头。但他并未马上回答,而是双手搓了搓两膝,看着天子,大脑飞速运转起来。他想摸清皇上的意图,斟酌好词句。
“陛下,此次胜利当无异议。但臣以为,这次胜利,与其说战略上的胜利,倒不如说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我们并未达成主要目标。”
见裕仁没太大反应,多田像是受到了鼓舞:“臣总以为,中国战场的用兵问题应该慎重。当初陆军省决定发起徐州会战,今天看来有些草率。徐州之战,陆军的主要目标是在徐州地区聚歼###军主力,但这一最终目标落空了。事实上,陆军以10个师团围歼###军50个师,是很难做到的。现在刚过5月,可本年度军费已超支数十亿,政府追加军费已成必然,这注定要影响整备及其他方面。如今在‘满洲’,苏俄的机械化部队在20个师以上,而皇军在‘满洲’的部队,不超过8个师团,所以我们急需改变如此不利的军力对比……”
又是苏俄。裕仁心中不悦,打断了侃侃而谈的多田,“多田次长,占领徐州难道不算达到目标吗?如果中国事务不彻底解决,帝国如何加强对苏俄的武备?”
眼见龙颜不悦,多田抽口凉气,变得谨慎些了,“陛下,夺取徐州,的确有许多有利因素。如今,华北、华中两军已连成一片。控制中原,已消除了华北侧翼的威胁,津浦线也完全打通了。这些对改善中国战场形势,意义不可估量。”
一向坚持“北进”而以对华持温和态度的多田峻仍想抓住一切机会,推行自己的军事主张。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但为臣以为,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又是半独立的农业化国家。眼下全面解决中国事变,暂无可能。相反,陷得太深,则有陷入中国人所倡导的消耗战的危险。不如巩固占领区,占住一片,消化一片,同时在政略、谋略上加紧对中国的攻势,形势也许将更有力。战面过大,占领军兵力分散,所受压力也会扩大。”
裕仁似乎听出了什么,追问道:“华北、华中占领区情况怎样?”
“华中方面尚平静,可华北方面、尤其山西麻烦较大。华北军由于参加徐州会战,造成兵力空虚。结果中国军队在山西大举反击,华北军不得已退出数座城市。在晋北,共产党活动十分猖獗,虽全力征剿,但收效不大,深堪忧虑。”
裕仁没再说话。不可否认,多田峻所说的问题,也正是他所忧之处。攻占徐州,却放虎归山,中国战场仍看不出结束战事的迹象。他挥挥手,多田静静地退了出去。他仍在那里静坐着,几分钟前才为徐州会战胜利而生出的一些宽慰,转眼又渐渐退去,焦躁、烦乱又像驱不散的幽灵,一股脑向他袭来。
“可恶的蒋介石,讨厌的中国战事。”他忍不住诅咒出声来。
多田峻出得宫来,顾不上回家吃饭,又驱车向军部的所在地——市谷高地驰去。街道两侧店铺门前,大大小小的太阳旗铺天盖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