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医学上,中国传统的医家们很早就认识到,病邪通常是由表入里的,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坐失良机,疾病日趋深重,恢复也就不易。例如,感冒表面上看起来是小毛病,不少人不予重视,不加任何调治,以为抗几天就会好起来。殊不知,肺炎、气管炎、肾炎、时肌炎、风湿病等等,往往就是由这小小的感冒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不但外感病是这样,脏腑有病也是这样。脏腑有病也会相互传变。肝病会影响到脾,脾病又会影响其他脏器。所以,《黄帝内经》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治五脏者如攻城,系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主张的核心是要求对待疾病除了平时注意预防外,还要进行早期治疗,这样才能在病情容易治疗的时候一劳永逸,或者防止病情恶化。反之,则危害至深,难以治愈。
  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讳疾忌医,病入膏肓”的故事——扁鹊见齐桓公,形象地说明了防微杜渐,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史记?扁鹊传》记载说,战国时名医扁鹊,有一天去见齐桓侯。他发现齐桓侯气色不太好,直言说:“您有病!这病在皮肤里,现在还不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恐怕就要恶化。”齐桓侯冷冷地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齐桓侯很不高兴地说:“做医生的总喜欢把没病的人平白地说成有病,以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齐桓侯,严肃地说:“您的病进入血脉了,若不赶快治疗,就会更严重。”齐桓侯还是不信。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齐桓侯,惊叫道:“您的病已经深入到肠胃了,再不治,就有危险了!”齐桓侯完全置之不理。
  又过了五天,扁鹊一见齐桓侯,话也不说,转身就走。齐桓侯反而觉得奇怪,便派人向扁鹊问个究竟。扁鹊说:“病在皮肤,是容易治的,用热毛巾敷一敷就行了;病在血脉,也不难治,可以用针灸的办法;病到了肠胃的时候,也还有办法,吃几服汤药,仍有治好的希望;然而病入骨髓以后,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现在桓侯的病就是已经到了骨髓里了。”
  五天以后,齐桓侯果然病情加重。急忙派人请扁鹊,扁鹊早已不知去向。不久,齐桓侯就病死了。

2.兵家重防微,医家重杜渐(2)
这个故事是有典型意义的,发人深省。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就十分推崇这个故事,并在《伤寒论》中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说,“通常疾病刚刚侵入人体时,风寒既浅,气血脏腑尚未受到伤害,及时治疗自然比较容易。如果任凭邪气深入,则邪气影响体内的正气,并与之混合在一起。这时,欲医治邪气则妨碍正气,欲扶持正气则帮助邪气,即使邪气逐渐消失但正气也已经受到伤害。如果得病之后,不加注意,继续操劳,使病情加重,以致病上加病,那就尤其危险。”他告诫人们,如果稍有不适,必须及时调治,切不可象齐桓公那样讳疾忌医,以为病小而不加重视,以致逐渐深入;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加重,造成无法医治的后果。这是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医生则更应当注意对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将病情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医疗条件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防微杜渐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人们不仅强调早期治疗,而且进一步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简称为“三早”。许多事实证明,只要做到“三早”,即使对令人谈之色变的“不治之症”——癌症,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定期进行体格普查及疾病筛检,则既可使一些肺结核、肿瘤、肝炎等疾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缩短疾病过程,提高疗效和减少费用,同时还有利于防止疾病蔓延。
  ◎上医治未病
  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就叫“未病”。“未病”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二是“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三是“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变。
  “治未病”的说法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灵枢?逆顺》也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浩瀚的中国医学宝库中,“治未病”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辨证施养、平衡阴阳、精神内守、正气为本六个方面。
  中医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通过精神调控,使真气从顺,从而使疾病不能发生或发展。
  “治未病”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抵御病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医“治未病”运用于亚健康、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养生,可以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达到维护人体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守我岩疆,先安未病(1)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最主要的是十二脏腑。《黄帝内经》中一段颇有意味的对话,生动形象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十二脏腑的功能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
  黄帝问医官岐伯:“我希望听你讲一下十二脏腑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有无主从的区别?”
  岐伯为了既清楚又形象地说明,决定以国家官制来比喻各个脏腑。他解释说:“在人体内,心的重要性就好比君主,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生出来的。肺好像是宰相,主一身之气,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它来调节。肝譬如将军,谋虑是从它那儿来的。胆是清虚的脏腑,具有决断的能力。膻中像个内臣,君主的喜乐,都由它透露。脾胃受纳水谷,好像仓库,五味化作人体的营养,是由它那儿产生的。大肠主管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是在它那儿最后完成的。小肠的功能,是接受脾胃已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起到分化作用。肾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出智慧和技巧来。三焦主疏通水液,周身行水的道路,是由它管理。膀胱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才能把尿排出体外。以上十二脏腑的作用,不能失去协调。当然,君是最主要的。它如果得力,下边就能相安。这是根本的道理。如果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长寿,终身不致有严重的疾病。如果根据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非常昌盛。反之,如果君主不得力,那么,十二官就成问题了。而各个脏腑的活动一旦失去联系,形体就会受到伤害。对于养生来说,这样是很不好的。对于治国来说,这样做,国家就会有败亡的危险,实在值得警惕呀!”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家能对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机能作出这样具体的分析和描绘,今天读来令人慨叹不已。岐伯的解释清楚地说明,十二脏腑不仅各有其职,而且彼此相连,互相影响。倘若其中某一脏腑产生病变,则必然产生向其他脏腑辐射的趋势;相反,如果及时增强其他脏腑的抗病能力,也必然有利于遏制病邪的发展和蔓延。
  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具有这种特点,历代良医无不重视《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观点。“治未病”包含两层意思,既指防治肌体未受病邪之前,又指在病邪侵入之后及时保护未受侵袭的脏腑,因此它是预防和治疗通用的原则。
  托名扁鹊的《难经》从治疗学上阐发了这一原则,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则知肝当传于之于脾,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是一个相当精辟的见解,鲜明地阐述了既病防变的观点。从他所举的这个治肝实脾的病例可以看出,医生高明不高明,在这个问题上就是一个分水岭。高明者,便能在治疗病变脏腑的同时,及时采用具有健运滋补性质的药物增强相关脏腑的抗病能力,遏制病邪的进一步传递与变化。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热病伤及胃阴之后,病势常进一步发展,往往耗及肾阴的特点,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一些咸寒滋肾的药物,并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岩疆”者,即专指那些地势险要,地位重要之地。那么“守我岩疆”,就是要严密防守那些很可能遭受病敌侵袭的部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守我岩疆,先安未病(2)
徐大椿将这一法则引入治病领域,确实独具慧眼。其意在指导人们,对于传变性较强的疾病,要像军事上固守要塞以拦截来犯之敌那样,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迅速保护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脏腑,从而扶持正气,驱逐邪气。
  ◎在未病时防病的养生思想
  《内经》以“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为指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养生学体系,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主动地调养饮食与情志,全面地调摄形与神,防止“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和发展。
  中医养生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中医预防学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许多养生的方法也是中医预防的常用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此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
  首先我们应该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同时又是导致多种外感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顺应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性,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统一,提高生存质量。故《千金方》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再者,万一病了,就要预防病变,主要通过调节阴阳,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在各器官之间传递,防止病情进一步发生变异的方法。疾病发生后,要及早诊治,防止表病传里,轻病转重。此正所谓“上工救其萌芽”。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初期病在皮毛,渐次入肌肉、筋脉、骨髓。伤寒有六经辨证,从太阳传变至厥阴;温病则有卫气营血辨证,由卫分至血分而逐步深入。有些疾病,由于其邪势鸱张,内犯脏腑或经络。或遭遇创伤,均可致机体伤残,《素问?玉机真藏论》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揭示了防止疾病的传变在预防学上的重要意义。当病邪初犯,机体正气尚盛,此时治疗,不仅易于祛除病邪,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内经》养生思想就十分重视正气的盛衰与疾病发生与否的关系,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脏腑阴阳气血协调,人体才会健康。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则导致疾病的产生。而气血逆乱、阴阳偏颇及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等皆为主要的病理环节。因此,强身健体、固守正气、调节阴阳平衡即是防止传变的主要途径。
  最后,病好了之后要防止复发,要巩固治疗成果。这时依靠的是调理情志、脾胃。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此时应谨防疾病反复。对此,中医预防学提出了祛邪务尽、防劳复、防食复、防房复等有益措施。《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此期调养情志、调理脾胃就显得尤其重要。
  平缓情绪,调节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为七情。七情六欲为正常的精神活动,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则会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即成为致病因素。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让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因素。
  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要求饮食定时,不可贪味多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